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26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docx

57华师《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

1.()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

2.()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A.敏捷性

3.情绪情感的()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

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等。

C.生理唤醒

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C.社交能力

5.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C.兴趣

6.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C.梦

7.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B.正迁移

8.经典的“视觉悬崖”测查的是()D.距离知觉

9.()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C.分配性注意

10.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C.需要

11.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D.丘脑

12.试比较下列四个儿童的智商,智商最高的是C.实足年龄5岁智力年龄8岁

13.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恒常性

1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B.人本心理学

15.情绪与情感所反映的是()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16.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B.巴甫洛夫

17.华生代表的心理学派是A.行为主义心理学

18.下面对认知风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C.因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的人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因此场独立性要优于场依存性

19.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联觉

20.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21.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称为A.联觉

2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之为A.原型

23.张三属多血质气质类型,李四属抑郁质气质类型,张三和李四的气质是(  )

D.无好坏之分

24.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

B.表情

25.所谓智力,主要是指B.一般能力

26.长时记忆的容量是()C.无限的

27.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D.内部

28.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

B.稳定性

29.“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D.激情

30.遗忘的进程是()B.先快后慢

31.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A.后象

32.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B.罗杰斯

33、情绪的()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A.主观体验

34.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性格

35.艾宾浩斯是()B.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36.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

D.选择

37.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C.绝对感受性

38.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感觉对比

39.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C.创造想象

40.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B.整体性

41.(  )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C.性格

42.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B.影响及决定人的行为的潜意识

43.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D.心理旋转实验

44.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45.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

D.学习

4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桑代克

47.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记忆B.短时

48.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自己的动作与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A.监控

49.()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A.不随意注意

2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50.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操作性条件反射

51.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都属于()社会知觉偏差B.晕轮效应

52.心理科学独立,即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在德国创立的年代是B.1879年

53.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54.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B.认识过程

55.在暗适应过程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地B.提高

56.提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智力结构模型,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以区分为150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D.吉尔福特

57.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  )。

C.多血质

58.()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A.敏捷性

59.“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D.激情

60.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其中()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

61.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A.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6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形象

63.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C.恒常性

6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B.缩小

65.心理科学独立,即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在德国创立的年代是B.1879年

66.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

D.幻想

67.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

A.指向与集中

68.“忧者见之则忧之,喜者见之则喜之”,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B.心境

6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B.2个月

70.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B.识记

71.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D.感觉阈限

72.知觉选择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B.感觉通道容量的限制

7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B.罗杰斯

多选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2.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的是()

B.眉开眼笑C.坐立不安

3.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可以表现在

A.智力水平方面差异B.智力结构方面差异

4.感觉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5.塔佩斯等人提出了人格的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这5个因素的是:

A.开放性B.外倾性 C.宜人性D.神经质E.精神质

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7.下面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A.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B.冲动型一沉思型D.继时性一同时性

8.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

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

9.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波长20纳米~200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B.光波

10.以下心理学家中,使用“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有

B.冯特D.铁钦纳

11.通常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下述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成分的是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E.记忆能力

12.关于分配性注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同时一只手划圆形、一只手划方形,这种游戏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分配性注意的一种检测。

D.司机驾车时一边注意控制车速,一边注意前方的交通信号灯,需要进行分配性注意。

13.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14.关于注意的认知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后期选择理论由巴甫洛夫提出。

D.多阶段选择理论由冯特提出。

15.错觉的性质包括

A.歪曲的知觉C.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知觉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16.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

B.似动现象C.动景现象D.ф现象

17.关于认知资源理论,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B.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C.认知资源理论认为,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18.依据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

19.求异思维的特点有()

A.流畅性B.变通性D.独特性

20.表象的特征有()

A.直观形象性B.片段不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

21.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现象

A.暂时性遗忘B.舌尖现象

22.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气质是先天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23.斯滕博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它们是

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成分

24.下列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有

A.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观E.社会观察学习观

25.深度知觉发生的双眼线索有

A.双眼视轴的辐合B.双眼视

26.倒摄抑制()

C.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D.表明遗忘是干扰的结果

27.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声波C.16Hz~20000Hz的空气振动

2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法D.调查法

29.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内心体验

C.尤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D.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30、情绪和情感()

A.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B.可以影响活动效率D.会引起生理变化

31.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的是()

B.眉开眼笑C.坐立不安

简答题:

1.侧抑制标准答案:

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2.发现学习

标准答案:

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换句话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然后再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

3、整体优先

标准答案:

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4.生物节律标准答案:

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5.精细复述标准答案:

精细复述是指将识忆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6.错觉标准答案:

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7.似动标准答案: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8.遗忘曲线标准答案:

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9.晶体智力标准答案:

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多从学校中得到。

10.视觉掩蔽

标准答案: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11.认知方式

标准答案:

认知方式是指人在认知操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

又称认知风格。

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它并没有好坏的区分。

12.辐合思维标准答案:

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13.记忆系统标准答案:

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14.姿态表情标准答案:

是由人的身体状态和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

15.活动产品分析标准答案:

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16.马赫带标准答案: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17.练习标准答案:

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

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18.表象标准答案:

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19.焦虑标准答案:

是因遭受心理上的冲突或挫折而发生的一种紧张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

20.个性心理特征标准答案:

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1.感受野标准答案:

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2.意义学习标准答案:

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

也就是说,要在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23.自我概念标准答案:

是指我们关于我究竟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价值观等的认识。

24.试误说标准答案:

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学说,他们通过“小白老鼠钻迷宫”等实验,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

25.催眠标准答案:

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26.理智感标准答案:

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7.注意标准答案: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8.长时记忆标准答案:

保存时间大于1分钟以上的记忆

29.实验室实验法标准答案:

在特定的实验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30、情绪标准答案:

对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态与其主观状态是否一致而引起的体验与反应。

31.调查法标准答案:

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32.推理标准答案:

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33.注意的转移标准答案:

是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34.学习标准答案:

个体获得生活经验并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

35.注意的稳定性标准答案:

是指把注意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的长短。

36.视敏度标准答案:

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37.系列位置记忆曲线标准答案:

根据对原来项目表每个位置上的字所能正确回忆出的数量画成一条曲线,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的系列位置记忆曲线。

38.知觉恒常性标准答案: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39.能力标准答案: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分两类:

一般与特殊能力)

40.表象标准答案:

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41.防卫机制标准答案:

是个体潜意识渴望保护自我的统整性不受到威胁,并且使自己由未解决的挫折冲突之中能纾解或缓和焦虑和紧张。

42.后像标准答案: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43.动景运动标准答案: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44.有意后注意标准答案:

是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45、观察法标准答案: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的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6.视觉线索标准答案:

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47.陈述性记忆标准答案:

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

48.特质标准答案:

是个体内在的系统和倾向,这种系统或倾向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知觉情境,并对各种极不相同的情境作出相同的反应。

49.智力标准答案:

即一般能力的综合体。

50.思维操作标准答案:

也就是思维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51.问题解决标准答案:

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52.认知地图标准答案:

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

53.思维标准答案:

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54.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标准答案:

自陈测验:

是一种客观测验,要求被测者依据自身的主观态度、观点和感受等来回答自己在假想情境或假设选择中的表现,然后根据被测者的答案进行积分,根据其分数来分析人格特点。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法是主试向被试提供一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自由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即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

55.心境标准答案:

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6.知觉定势标准答案: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57.性格标准答案: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8、离差智商标准答案:

就是一个人成绩和同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出来的相对分数。

59、情绪的维度标准答案:

情绪的维度有,激动性、敏感性、平衡性、满意性、意识性和多样性等。

60.流体智力标准答案:

与基本心理活动有关,如知觉记忆等,大部分依赖于先天而非学习。

61.创造能力标准答案:

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的完成某种创造性地活动所必需的条件

62.注意标准答案: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3.记忆过程标准答案: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编码、储存和检索

64.顿悟说标准答案:

是完形派心理学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学说,他们通过“黑猩猩摘香蕉”等实验,认为学习是一个突然觉悟的过程。

65.感觉编码标准答案: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66.感觉标准答案: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7.记忆过程标准答案: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编码、储存和检索

68.型人格标准答案:

富有竞争性、行色匆匆、总是感到时间紧迫、有攻击性、有敌意、不停地去实现并不明确的目标,讲话和运动迅速而莽撞。

69.情绪的功能标准答案:

情绪的功能有:

动机功能;适应功能;健康功能;信号功能。

70.注意广度标准答案:

是指在一瞬间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XX整理)

一、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及主要观点。

P26

答:

创始人:

德.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张:

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强调: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贡献:

很重视心理学实验。

2.请简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并给与适当的评价。

P26

答:

创始人: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代表作:

《梦的解释》

主张:

人的心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

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

童年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童年期精神受压抑造成的。

强调: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贡献:

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创立精神分析方法对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简要说明感觉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P78

答:

虽然简单,对生活和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③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4、请说明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P82

答: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关系:

E=1/R(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5、请你用图形组织原则来说明视野中哪些成分容易结合成图形?

P144

答:

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联系;5、共同命运;6、简单性。

具有以上成分的图形,容易结合成图形。

6、请列举单眼线索的六种类型。

(P152-153)

答:

有,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7、试列举时间知觉的3种依据。

P161

答: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B、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生物钟)。

C、计时工具。

8、试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P161-162

答:

A、感觉通道的性质。

听、触、视

B、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C、人的兴趣和情绪。

9、请你结合海马的视交叉上核的作用原理,说明人类昼兴夜息的原因。

P176-177

答:

视交叉上核对视觉刺激输入敏感,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光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光线强的时候,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光线暗的时候,褪黑激素分泌增加。

而褪黑激素具有镇静剂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

白天光线强的时候,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它对机体活动的抑制作用就弱,因此人就不会感到疲劳,所以没有睡意;晚上光线暗的时候,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对机体活动的抑制作用就会增强,因此人会感到疲劳,产生睡眠的需求。

这就是人“昼兴夜息”的原因之一。

10、请列举容易接受催眠的人通常所具有的特征。

P185

答:

人群中,易受暗示性的程度有差异。

大约10%--20%的人很容易接受催眠。

约10%的人完全不能接受催眠。

易接受催眠的人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