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195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docx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杨东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杨东

一、课堂变革的背景及主要解决问题

当今社会和家长把对教育的关注,过多的聚焦在学生的成绩和名次上,为了尽可能多教给学生知识,课堂上老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填鸭式教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或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像没有底的竹篮子,前学后忘式。

铺天盖地的作业、紧螺丝般的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让学生们每天如同背着重壳的蜗牛,渐渐把精气神耗尽,把对知识的渴求丧失。

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学生厌学的情绪严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指出: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要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坚持能力为重。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

坚持全面发展。

怎样才能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做好三个坚持?

面对困难,挑战和机遇并存!

我校领导怀着“解放老师,转变观念!

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的愿望,坚定的带领着全校的师生,要冲出苦教苦学的应试教育之包围。

我校结合校情、教情、学情,汲取南北教法之长,逐步形成了突出“合作探究、当堂训练”两个方面为重点的“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这样一条基本路径很好地解决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质量怎样提升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解决问题的思路

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知识从学生心里生长起来。

按照:

由教师自主探索、专家引领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良好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老师充满自信继续改进教学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

”良性循环为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2006年,学校就引领全体老师以“学洋思”为契机,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狠下功夫。

2008年12月备课组长以上十多名老师在校长的带领下来到西安高新第二中学,观摩了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返校后,在西安高新二中听课的基础上举办了全校性的《新课程改革研讨会》。

2009年10月,校长派一线骨干教师赴杜郎口中学实地学习,之后山东昌乐二中,永威中学都留下了我们高新老师的足迹。

每次返校后,去学习的老师都要在全校做《学习汇报》大会,用丰富的资料图片展现学到的精髓,引发了老师们思想层面的统一。

然后分科上示范课,用行动引领。

并有步骤的开展教师上课改课,培训学生小组,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

如何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

学校的领导和学习过的骨干教师每人蹲点承包一个学科组,一轮一轮的组织老师上课改过关课。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在改革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

1、课堂上,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满足于“告诉”,没有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老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差异;2、训练方面,一些教师急于提高成绩的焦虑心情,课改反而变成了学生“劳役式”的负担,平时常规作业没有减少,每个学科都新增加了“导学案”要预习完成。

“撒网式”训练的现象比较普遍;3、教学过程中:

(1)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课堂看似是热闹了,但是实效不大,因为只有秩序的提问,才能引发有秩序的思考;有质量的提问,才能带来有质量的课堂。

(2)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到不到全员性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优秀生唱独角戏,后进生仍然只是旁听生。

(3)重教法轻学法,备课只研究学生要学会的知识,不研究会学的方法;(4)重讲解轻理解,上课满足于告诉,不归纳提升;例如:

语言学科的教材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怎样听、读、说、写,而是借助于范文的学习实现上述目的。

语言学科的的明线是范文,暗线是蕴涵其中的知识规律,交际运用,人文情怀。

但却常常被老师忽略掉。

(5)重知识轻学品,只注重知识传授,不关注评价和激励和学品的培养。

致使小组的合作兴趣逐渐下降。

春天的花总是在寒风中孕育,秋天的果要在烈日下生长。

我们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也掌握了课改的大量数据,面对问题,我们组织老师不断反思,制定改进方案,探讨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

备课模式:

变个人备课为同课头集体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导学案。

“导学案”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卷于一体,两案合一,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一个“导学案”经过了:

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自己完善整理形成定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过程

(一)导学案的初备、复备要求。

1、备课组提前安排初备任务,备课组各人承担的备课量要相同

2、个认真钻研教材、新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及五年的中考试题认真书写导学案

3.导学案初备的环节: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重点展示—当堂检测

4、导学案初备应具有以下内容:

有学习目标、有典型的问题链、有学习方法设计、有课堂检测题。

(二)导学案的复备要求。

1、备课组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导学案、统一课堂检测题、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题”

2、对于导入的复议(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实物展示导入、谜语导入等)

3、对于导学流程的复议(学习过程设计、重点知识展示小组分工、课堂检测题、课堂小结的方法)

4、重难点知识复议及突破方法。

5、易错点知识及复议方法。

6、规律方法的总结。

7、中考链接。

集体备课做到:

学习目标确立准,重点难点能突破;活用教材编学案,指导学法要具体;问题预设近学情,方法规律巧总结;小组学习明任务,检测环节重落实。

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由教师讲解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老师真正放手发动学生,指导学生按照: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重点展示—当堂检测的流程进行学习,让学习活动发生在学生身上,让知识从学生心里长出来。

课堂展示并不是只有优等生参与,课堂设计不同的问题给每一层面的学生都提供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及时点评、补充,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到位,老师还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抛出,让同学们交流讨论,以对课堂进行提升。

上课老师只重点讲:

核心内容,思路方法,疑点难点。

第三,学生学习模式:

各班建立“高效合作学习小组”,并制定评价制度并严格执行。

高效合作学习小组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选举组长。

2)制定一个响亮的组名、组训。

3)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

4)每一位组员根据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编号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5)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全组同学为了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而奋斗。

对高效合作学习小组有明确的评价制度。

1、日常管理有小组内部制定制度并严格执行,个人评价要从课堂、纪律、作业、行为习惯各方面实现综合评价,每周排序组内奖惩。

2、班级对小组的评价和考核从以下几方面实行量化积分:

周评价:

按照班级考核积分细则对作业积分、纪律积分、各科课堂评价积分、卫生积分、学校表彰积分、好热好事积分等一周综合就排出了本小组在班级名次,班会上进行班级流动红旗的发放表彰。

月评价:

各周考核分的综合就是本小组月积分,按照积分高低表彰先进小组。

并评出月明星小组报教导处。

学期评价:

各月考核分的综合就是本小组学期积分,按照积分高低表彰先进小组。

教导处按照制度对评选出来的优秀组长、优秀小组进行表彰。

第四:

课堂反馈模式:

落实课堂抽测工作。

由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分别承包三个年级,并亲自负责,带领年级主任、教研主任每周对本年级学科进行课堂抽则,为了令检测成绩公平起见,要求每个备课组提前共同确定好课堂检测的题目,呈现在导学案上面,交换批阅,及时在检测板上公布抽测情况,检测成绩计入老师业务档案。

第五:

课后巩固:

完善、修改导学案,并整理成册。

为了落实课堂学习的效果,课后要求学生完善、修改导学案,并整理成册,每位学生都有一个整理本。

为了实现周周清,每周由年级组统一安排周检测活动。

第六:

“三过关”保证成绩稳提升。

天过关:

课内检测不过关者,帮扶对子先帮,教师课后再重点帮助。

周过关:

每周检测,统计不过关学生,落实到组内一帮一,教师跟踪抽查。

月过关:

每月检测,统计不过关学生,落实到组,确定任务,再组织过关。

第七:

专家引领,不断提升。

为了进一步落实课改的有效性,提高我们教师的课改水平与能力,我校每学期开展三轮各个教研组“同课异构”新课程改革赛教活动,采用讲完课后当堂检测来评价课堂的实效性,并在门厅黑板上及时公布每节课的得分率。

秦都区教育局教研室老师及时走进我校课堂,指导老师查问题,找方法,大力协助课堂改革的推进。

我们将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和我们探索的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咸阳师范学院与我校建立《校校合作项目》、“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家团队了长期合作关系,咸阳师范学院李处长携各学课指导老师深入课改课堂,进班听常态课,课后与授课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点评、指导和交流,对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促进我校课程改革深化发展。

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环节三检查三过关”的“五三三”新课堂教学模式。

三、“五三三”新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内容

第一、课堂教学五环节三检查

1、五环节:

目标引领—问题切入—适时点拨—师生探究—训练反馈

即:

目标引领:

板书学习目标,用目标引领学生学习。

问题切入:

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疑点、难点问题。

适时点拨:

点拨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态度、问题)。

师生探究:

老师引导学生展示重点,师生探究疑点、难点。

训练反馈:

当堂检测、及时纠错、落实堂清。

2、三检查:

一查:

检查自主学习过程。

二查:

老师巡查合作效果,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再次备课。

三查:

当堂检测课反馈、纠错检查。

第二、学生课堂学习五环节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重点展示—当堂检测

即:

明确目标:

阅读老师板书的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用红笔圈画疑点、难点。

合作交流:

对学或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重点展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重点,解决疑点、难点。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及时纠错、自查堂清。

第三、“三过关”保证成绩稳提升。

天过关:

课内检测不过关者,帮扶对子先帮,教师课后再重点帮助。

周过关:

每周检测,统计不过关学生,落实到组内一帮一,教师跟踪抽查。

月过关:

每月检测,统计不过关学生,落实到组,确定任务,再组织过关。

四、“五三三”新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及其影响。

(一)学生成长、质量提升

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生学会了自学,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学会了自我管理。

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中考排名、区抽考名次不断刷新,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专家调研、高度肯定

2011-2012年第一学期至今先后有咸阳师范学院胡鸣焕教授率领的课改专家团队、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咸阳市教研室段平均副主任及教研室教研员一行、秦都区督导室副主任曹顺利及普教科成员、秦都区教研室李友彬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前来调研,对我校的课堂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指导。

(三)来访交流、经验分享

甘肃省泾川县教育局康局长率领二十三所学校的校长及骨干教师来我校参观学习,给予我校“五三三教学模式”高度评价。

榆林市、神木县、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三原、泾阳、礼泉、淳化、旬邑、彬县、永寿等五十多所学校的校长及骨干教师前来参观学习,咸阳课改团队及三原、泾阳、渭城、课改示范校领导来我校召开课改研讨交流会。

(四)外出示范、指导引领

杨东老师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新理念、新课堂、新学校”演讲比赛,李雪婧老师的示范课在陕西省教育博览会上展出。

我校有六十七人次外出上课改示范课,先后到二十六所学校参加评课、“同课异构”交流。

2012年同时有两位老师荣获“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并都位于优秀行列,成为陕西省教育厅授予的“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引领者”。

先后有二十多位老师荣获市级、区级名师、教育能手、骨干教师称号。

(五)成果推广、模式共享

秦都区在2012年4月在我校隆重召开“五三三高效课堂”现场会,全区所有中小学、教育组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

2013年4月又一次在我校召开“五三三高效课堂”现场示范推进会,将我校的教学模式作为区赛教优秀课堂标准。

我校的课堂模式经验材料《咸阳高新一中初中部“五三三”教学模式》在陕西省基础教育质量工程成果展示集上刊登。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与时俱进优化课堂,这是我们的成为优秀教师的捷径,每位参与的学生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精神健康的维生素。

成功只是努力的外在结果,有些努力直接结果虽然看不见,但在努力的过程中,充实、快乐、精神很富有,这就是人生最好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