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087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北交大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班级:

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时间:

 

前言2

专论4

实习基本技能4

罗盘仪的使用及测量4

1.地质罗盘仪的使用4

2.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要素的方法6

3.野外实地测量岩(断)层产状要素7

有关地质素描图9

1.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9

2.绘制剖面示意图11

野溪—斜河涧实习路线15

1.地质概况15

2.实习内容15

3.问题思考18

南口—青龙桥实习路线20

1.地质概况20

2.实习内容21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24

1.地质概况24

2.实习内容25

结论和建议30

结束语31

附录--手绘图........................................32

Ø实习基本技能

✧罗盘仪的使用及测量

1.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岩层产状要素,可以用地质罗盘仪测定,也可以通过作图或计算的方法进行确定。

认识地质罗盘仪的构造,了解其主要用途,熟练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在不同条件下测量岩(断)层产状的方法。

1.地质罗盘仪的结构

地质罗盘仪是地质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轻便仪器。

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常用它测定方向和岩层及其他结构面(如节理面、断层面)的产状要素。

地质罗盘仪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地质罗盘仪

(1)罗盘仪部分用于测定方向,如目标方向及岩层走向、倾向等。

主要部件分别介绍如下。

①瞄准器(前后各一个,前置折叠式瞄准器又称指北标):

由准星和观测孔组成,用来瞄准目标物。

②方位角刻度盘:

逆时针方向刻有360°方位角数值(少数罗盘仪刻有象限角,刻度盘分四个象限,每一象限均为0°~90°,其中,南、北为0°,东、西为90°)。

③磁针:

在北半球国家使用的罗盘仪,缠有铜丝的一端为磁南针,另一端为磁北针。

当磁针水平静止后,磁北针指向刻度盘上对应的度数值为指北标所指方向的磁方位角(如果经过罗盘仪上的磁偏角校正,则为真方位角)。

④磁针制动器:

用以制动磁针,便于读数,并在罗盘仪不使用时将磁针与支撑轴顶部的尖端分离,对转动摩擦部位实行保护。

⑤方位角刻度盘校正螺丝:

通过轻微旋转可以转动方位角刻度盘,达到校正磁偏角的目的。

⑥水准气泡:

用于帮助罗盘仪放置水平,当气泡居中时,罗盘仪底盘处于水平位置,磁针灵活转动,待其静止后准确指示所测方向方位角(或象限角)的度数值。

(2)倾斜仪部分

用于测定倾斜角度,如岩层倾角等。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倾斜角刻度盘、倾斜仪指针、倾斜仪水准气泡和倾斜仪制动器(位于底盘背面),其中后三者被固定在一起。

把罗盘仪底盘长边贴紧所测倾斜线,当拨动制动器使倾斜仪水准气泡居中时,指针所指刻度盘上的度数值即为所测倾斜线的倾斜角度。

罗盘仪方位角刻度盘在逆时针方向刻有360°,这与方位角所规定的方向正好相反。

这是因为在具体测量方向时,操作过程中转动的是罗盘仪,而磁针始终是指向磁南、磁北极,

相对刻度盘恰好是向相反方向转动,因此逆时针刻划才能在刻度盘上读出所测方向的(磁)方位角值。

2.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要素的方法

(1)直接测量法

利用地质罗盘仪在岩层面上量取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如下所示。

在一定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使用地质罗盘仪时,应首先根据该地区的磁偏角对罗盘仪进行磁偏角校正。

各地区的磁偏角不同,例如,我国西部地区磁偏角偏东,校正时应加上磁偏角度数;而东、中部地区磁偏角偏西,校正时应减去磁偏角度数。

经过磁偏角校正后,在本地区使用地质罗盘仪,所测得的方位角即为真方位角。

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产状示意图

(2)间接测定法

在隧道内找不到理想的岩层面时,可采用间接测量法测定岩层产状。

如下图所示,在隧道中找出分别位于隧道掌子面和一侧边墙的同一岩层面DB、DC,分别找出标高相同的两点E、F,以测绳连接EF,即为该层面上的一条走向线,然后用地质罗盘仪测出EF的方向,即为岩层走向。

按照实际观察岩层的倾斜方向,将走向值加(或减)90°,便得到岩层倾向。

岩层倾角α的求法是,先用地质罗盘仪测出隧道掌子面的方向,并算出它与岩层倾向间的夹角ω;再测出该方向岩层的视倾角β,根据公式tanβ=cosω·tanα即可计算得出岩层的倾角。

间接测量法测定岩层产状

3.野外实地测量岩(断)层产状要素

在野外选择适当位置,由学生选择岩层面,并测量岩层产状。

岩层面是不同岩性岩层的分界面,应注意避免出现把岩层的层理面、节理面等较平整的面误作岩层面的现象。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岩层面应能够代表附近一定范围岩层的产状。

如果岩层面不十分平整,可以在测点层面上放置平板(或硬卡片等),在其上测量产状。

(1)在缓倾斜或近水平岩层面上测量产状

①测走向:

将罗盘仪的一条长边底线紧贴岩层面,调节罗盘仪使水准仪气泡居中,当磁针静止后对应刻度盘上的刻度值即为岩层两个走向的方位角值。

其中,磁北针对应的刻度值为折叠式瞄准器一侧的走向,磁南针对应的刻度值为相反的另一个走向。

②测倾向:

将罗盘仪的一条短边底线紧贴岩层面,折叠式瞄准器指向岩层倾斜方向,调节罗盘仪使水准仪气泡居中,当磁针静止后磁北针对应的刻度值即为岩层倾向的方位角值。

③测倾角:

将测走向或倾向时罗盘仪的底面与岩层面的接触线画出,即为走向线。

利用罗盘仪长、短边的垂直关系可在岩层面上画出真倾斜线。

将罗盘仪侧立,使长边与真倾斜线重合,手指微微转动倾斜仪制动器旋钮,至倾斜仪气泡居中停止转动,这时倾斜仪刻度盘上的度数值即为倾角。

走向和倾向二者只需测量其一。

但如果只测量走向,必须根据实际的岩层倾斜方向换算出岩层倾向。

换算的方法是:

在读出岩层的一个走向后,如果由这一走向顺时针旋转90°为倾斜方向,则在此走向的方位角值上加90°即为倾向;如果由这一走向逆时针旋转90°为倾斜方向,则在此走向的方位角值上减90°即为倾向。

(2)在急倾斜岩层面上测量产状

在急倾斜岩层面上测量产状也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不过下列方法更加方便准确。

①将罗盘仪镜盖紧贴岩层面并调节罗盘仪至水平,磁北针所指的刻度值即为倾向方位角的值。

②沿镜盖长边作线即为真倾斜线。

③将罗盘仪侧立,使长边与真倾斜线重合,即可测量倾角。

(3)在岩层下层面上测量产状

如果有平整的岩层面暴露,而又缺少平整的岩层上层面出露,需要在下层面测定岩层产状。

操作步骤与在上层面测量产状相同,但要注意,从罗盘仪上读取倾向方位角值时,应读磁南针所指的刻度值,这是因为此时折叠式瞄准器所指的正好是岩层倾向的反方向。

✧有关地质素描图

1.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

在野外所见到的典型地质现象,小的如一块标本、一个露头上的原生沉积构造或次生的构造变形(如断层和褶皱)剥蚀风化的现象,大的如—个山头甚至许多山头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特征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如冰蚀地形、河谷阶地、火山口地貌)等,均可用地质素描图表示。

地质素描图不同于美术上的素描图,它不是简单地重复、所画即所见,而是要求通过细致观察来分析地质现象,抓住本质特征,用简洁的线条表示出所要揭示的地质现象。

因此,地质素描图的制作往往超出了素描本身的内涵,带有不同程度的地质分析和解释。

如何

画好地质素描图?

这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美术修养,更主要地取决于个人的地质专业水平。

地质素描从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分为立体图形素描及平面图形素描两大类;从素描对象上又可从宏观到微观,大致分为地貌景观素描、剖面及构造素描、露头素描、手标本素描及镜下素描5部分,各部分都包含了上述的立体图形表现手法和平面图形表现手法。

1)地质素描表现手法举例

(1)地貌景观素描图

这类素描图的表现手法完全是以绘画理论为基础的(主要是透视学原理),用于反映大范围的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景观,其绘制的难度较大。

(2)剖面及构造素描图

这类素描的主要对象是范围不大的地质构造剖面或地质剖面,是常用的一种素描图。

(3)露头素描图

这是指在一个观测点上所见的某一重要地质现象的点的素描,一般表现的范围不超过数十平方米,往往只表现小范围内(几个平方米)的现象。

这是野外工作最重要并且应用最多的一类素描图,绘制比较容易,应多绘、多练、多收集。

当露头出露好,而且立体关系清楚时,就用立体图形表现;当露头的地质现象单一只出露一个面时,则用平面图形表现。

(4)手标本素描图

主要指对可以被搬运的,可以采集下来带回室内进一步研究的标本所进行的素描。

2)地质素描的一般步骤

这与一般绘图写生大致相同,但有其特点,可归纳为如下5个步骤。

(1)观察与构思

仔细观察、分析地质素描对象的关系及其所反映的主要地质特征,抓住问题的实质,确定好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的观察要仔细、正确、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画好素描图必须建立在对地质现象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2)取景

就是确定素描的具体范围,包括素描主题的确定、素描位置的选择、内容的取舍及整个画面的安排。

其中,以素描者视角位置的选择最为重要。

(3)构图

用轻线条在素描纸上划分出素描对象的各部分比例,并勾绘出大体的轮廓线,做到各部分大小比例适度,合乎近大远小等透视原理及其法则。

(4)画线

对于素描对象的各部分几何形态,按常见的几何块面形象地分绘出各部分的具体轮廓线,并进一步刻画出细部和加光(即适当的阴影线,以突出立体感觉,但不宜加的过多)。

(5)标注及文字说明

·图中的重要地层产状、构造要素、素描图的方位。

·主要山头、标高、村落、河流、道路及其名称。

·地质体的分界、代表符号、图例。

·比例尺。

可用数字的、线条的,而更多的是加用陪衬物作比例。

·图名及简要文字说明(均列于图下方)。

·作者、日期、地点及所属观测点的编号。

2.绘制剖面示意图

(1)地层剖面示意图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出露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中。

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剖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与地层分层

的厚度是目估而非实际测量的,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绘图步骤如下。

2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②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

如果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

一般来说,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

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1∶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③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④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下方。

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⑤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⑥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上地物的名称。

(2)信手地质剖面图

当横穿过构造线走向进行路线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观察路线的信手地质剖面图,如下图所示。

它表示路线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岩体和其他地质现象、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所需表示的综合性内容。

信手地质剖面图是在野外观察过程中绘成的,而不是在地质图上切下来的。

信手地质剖面图

信手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的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及地物名称。

绘图步骤如下。

①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

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制长一些。

②绘地形剖面,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

初学者易将山坡画陡了,一般山坡不超过30度,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③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与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

④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⑤写出图名、比例尺、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

信手地质剖面图反映地质工作者对该剖面上地质构造的观测结果,并且结合了个人对该剖面地质构造在地下延展情况的分析、判断。

绘制好信手地质剖面图必须注意3个方面:

一,观测仔细无误;第二,分析判断正确;第三,作图技巧熟练。

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3个准确:

一是地形剖面画准确,要练习目测的能力,力求将水平距离与相对高差的关系反映正确,使地形起伏状况与实际情况相似;二是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准确,如断层位置、煤系地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三是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

绘图技巧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行。

当观察路线不能始终沿同一方向(一般都是垂直于构造线)连续进行(如通行困难)时,可以沿走向平移,如平移距离大,在图上可标示出向何方向平移多少米。

当观察路线基本上是横穿构造线,仅有局部变化(因道路有转折)时,图上不必改变方向。

Ø野溪—斜河涧实习路线

野溪—斜河涧属于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东距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

永定河、109国道穿镇而过,斜河涧位于永定河边的山上,丰沙铁路线正好从村子与永定河之间横穿而过。

1.地质概况

野溪至斜河涧段,沿大台线铁路出露的地层是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从构造上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褶曲,如箱形褶曲、柔性褶曲,还可见到断距仅1.2米的小断层。

此段永定河流沿山蜿蜒回流,是比较宽缓的水流地段。

2.实习内容

1号观测点:

斜河涧村口度假村旁,如下图所示。

观察永定河中游河谷两岸的地貌特征(山峰、山谷),永定河曲流、河漫滩、阶地等河谷地貌。

2号观测点:

顺河流流向,观察其右岸箱形褶皱特征

3号观测点:

观察隧道围岩特征。

向斜翼部有大台线隧道穿过,隧道洞口形状为马蹄形,如下图所示,无衬砌。

此路段山体较陡,开挖隧道没有衬砌,却很稳定,边坡岩体也没有支护措施,运营基本正常。

原因分析:

隧道围岩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隐晶结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30MPa,风化不严重,岩石工程性质良好,岩体结构体特征介于整体结构与层状结构之间。

隧洞围岩的岩层完整而坚硬,岩层倾向又与坡向相反,因此工程性质良好。

 

4号观测点:

观测隧道两个出口设计的差异。

顺河下游方向的隧道出口完全没有衬砌维护,而另一出口则有衬砌维护,这与两侧出口围岩的性质差异有关。

其中,一侧出口岩体较完整,抗风化能力强,因此没有进行任何工程支护;而另一侧出口岩体风化较严重,植被覆盖较高,能够截留较多的地表径流,进而促进水对可溶岩的溶蚀能力,可观察到小型的岩溶洞穴,并充填了水流冲刷物质,这些特征使得该出口围岩相对破碎,完整性较差,岩体强度减弱,所以进行了支护。

5号观测点:

观察向斜构造及溶洞。

沿铁路线逆河而上,约300m沟壑处可观察到一处宽缓的向斜核部,核部近于水平,核部岩层层理明显,在完整岩层的底部有干溶洞出露。

 

6号观测点:

继续逆河而上,沿途观察山体,可以看到厚层岩体中出露一条薄层灰岩,并有错动现象,以此判断该段有断层构造。

断层构造侵入岩

7号观测点:

沿途地段有宽约50cm的岩墙出露,如上图右柱状岩墙所示。

观察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观察岩浆岩原生节理与沉积岩构造节理的不同。

8号观测点:

观察沿线4段路肩墙。

沿途陆续构筑了约4段人工路肩墙,这是因为该段山底部紧邻永定河岸,为了防治永定河侧蚀对山体的侵蚀,进而影响到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对山体进行了防护。

9号观测点:

观测永定河畔人工丁坝。

该段永定河曲流发育,凹岸侵蚀严重,河岸后退。

为了防治河流侧方侵蚀,保护路基稳固,在遭受侧蚀的地段已修筑路肩墙。

另外利用丰沙二线的弃渣,堆成丁坝,改变水流主线方向,将侧蚀水流引开,从而保护凹岸路基。

10号观测点:

在丁坝附近观测永定河河流的堆积特征,凸岸发育了宽缓的河漫滩及阶地。

11号观测点:

在斜河涧丰沙二线2号隧道进口处,有一宽度达20余米的破碎带,带内节理非常发育,风化严重,岩石极为破碎,仔细观察还可见到糜棱岩和断层擦痕。

隧道体外侧岩体可见出露的千枚岩,风化颜色为蜡黄色,结构定向性明显、破碎,与灰白色、厚层灰岩的外观截然不同。

由于岩体破碎,加之风吹雨淋及火车的震动,使得边坡不稳定,每到雨季经常发生溜坍和掉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进行了多次挡墙防护。

12号观测点:

1号隧道的整个洞身全部衬砌支护,衬砌壁上留有水流状的白色方解石沉积物,洞口两侧铺设有排水渠。

这种隧道防护设计是由于隧道通过九龙山向斜核部所致,向斜核部一般都是汇水区,且核部应力集中,岩体裂隙也较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沉积岩层

层间节理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汇集于核部区域,影响了核部的岩体工程性质。

一般隧道轴线多避开向斜核部,以免引起较严重的漏水现象,1号隧道的纵向正好位于向斜核部,所以投入的工程措施要比前面隧道完备。

3.问题思考

①素描永定河畔箱型褶曲构造,并进行核部、两翼岩层的产状测量,分析褶皱各要素的特征。

②从岩性、节理等特征观察并区分岩墙与围岩。

岩墙:

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贯入而形成的板状岩体称岩墙。

它的特点是:

1、岩墙产状一般较陡,规模有大有小,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千米,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千米;2、岩性比较复杂,基性到酸性都有;3、岩墙切断围岩,呈不谐和接触;4、围岩可能有变质现象;5、根据岩墙和围岩的抵抗风化能力,岩墙在地貌上常表现为凸出的山脊或凹入的沟谷。

围岩:

围岩指的是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有影响的岩(土)体。

1、地质学名词,相对于某种地壳物质周围的岩石。

常见的有岩浆的围岩和矿体的围岩。

2、在岩石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Ø南口—青龙桥实习路线

南口—青龙桥路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西部南口镇境内、长城以南、军都山下。

其所在区域的西部、北部为山区、半山区,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于太行山脉;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

南口在燕山与华北平原的接壤处,其中路线起点关沟位于南口镇与八达岭岭口之间,长20公里,两旁有军都山夹峙。

1.地质概况

八达岭岭口南口所在区域自西向东由延庆山前断陷盆地、京西

隆起山地和北京地堑平原等组成。

总体地形轮廓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山区向东南平原区呈阶梯状倾斜下降,分别构成中山、丘陵、冲洪积扇、基岩残丘及平原。

平原和山区的相对高差为400m~500m,山区除个别海拔高于1000m的中山(如莲花山、风陀梁、磨盘山)外,多为小于1000m的低山及低山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一般高程为几十至百余米不等。

区内这种层状地形普遍发育,反映的是晚第三纪以来山区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从而显示出3个不同的层状地形,其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1000m、500m和150m。

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冲洪积扇环绕山麓呈带状分布。

在南口山前与平原交界处,自白羊城经南口村至虎峪一带是北东向的山前断裂带。

南口山前的断层为军都山隆起与京西丘陵平原区的分界断层,在构造上处于北东向太行山构造带与东西向燕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地质构造环境较为复杂,断裂总体呈S形展布。

其中关沟—老峪沟断层的走向为40°~60°,倾向为SE,倾角为50°~80°,断层的上升盘为山地,前缘三角面发育;下降盘为盆地,山麓洪积扇发育,呈上叠式。

南口山前断裂主要错断中元古界地层,根据区测资料,该断层形成于燕山早期,之后有过多期活动。

南口台地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自第三纪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受剥蚀的地位。

在台地上,零星分布着基岩残丘,如骆驼山、灰山等。

这些残丘由硅质灰岩组成,其上残存着暗红色的黏质古土壤。

南口山前带及广大平原区具有非常深厚的河相冲洪积物,土壤中砂石的含量十分丰富。

2.实习内容

本路线三大岩类分布全面,有震旦系沉积岩,震旦系、太古界变质岩,燕山期岩浆岩。

在内力地质作用中,地壳升降运动强烈,河流下蚀显著,风化作用非常发育;地质构造形迹清晰,可见倾斜构造、断层三角面;山前洪积扇典型,河漫滩、阶地清晰。

详细的观测路线介绍如下。

1号观测点:

关沟沟口的高速公路桥下。

对该处出露岩层及地形进行分析可知,沟口东西两侧向南延伸的山脉在此处突然同时中断,东西两侧断崖的位置近于一条直线,中断处形成明显的断崖三角面,东侧山比西侧高出约十几米,两侧岩层的倾斜方向大致相同。

地势由断崖分析处向南倾斜下降,形成扇面状倾斜平原。

此处为正断层,下盘上升为山崖,上盘下降并覆沉积物。

山前地貌为洪积扇,沿沟口向平原方向勘察,地形逐渐变低,地表物质由粗(漂砾、卵石、砾石)逐渐变细(砂、黏土),地下水位由深变浅,为典型的洪积扇地形。

2号观测点:

沟口西侧山体内一个人工开挖的小山洞附近。

穿越公路桥进入沟内的人工路,沿路勘察山体岩性及岩层等地质现象。

可观察到震旦系沉积岩———硅质灰岩,颜色深灰,厚层状,致密;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岩层间夹杂灰黑色燧石条带,山体上部有粉红色正长岩岩脉出露,为后期岩浆作用形成;岩脉周围节理发育,岩体破碎。

两侧山体岩层清晰,产状倾斜,上覆黄土及砾石、砂等。

此处要求勘测小山洞旁硅质灰岩的硬度、颜色,辨认矿物组成,量测岩层产状和岩层厚度。

3号观测点:

观察岩体崩塌特征。

顺路前行,距2号观测点约500m处有一个岔路口,沿岔路斜上,可观察到陡倾状岩体,山体坡脚有规模不大的岩堆。

此处岩性已有变化,为震旦系变质岩———石英岩。

颜色为乳白、乳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质脆;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石英岩为硬质岩,但此处岩石很破碎,稍用力击打岩块,即成为小碎石。

岩石强度降低,为强烈风化作用的结果。

4号观测点:

观察节理特征。

返回人工路,前行约50m处下沟,沿沟谷向上游方向行走,沿途有泉水出露,可见山上滚落下来的大块石英岩及出露的基岩,并有棋格式节理。

其中剪切节理非常明显,剪切面平直、光滑、细密,这与在自然高地应力作用下缓慢剪切力剪切有关。

此处要求对节理产状、密度、厚度、延伸及节理宽度等作现场调查。

5号观测点:

观察岩性特征。

继续前行,沿途岩层倾角逐渐变缓,岩性发生变化,变化界面被植被覆盖已不明显。

此处岩性已成为太古界片麻岩,黑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少量斜长石、石英,具有明显的片麻理构造。

6号观测点:

观察河流高阶地。

沿沟继续深入,可见第一阶地出露。

其底部可见裸露基岩,基岩起伏不大,其上被砾石层夹黄土层覆盖,这是河流沉积中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砾石层与基岩陡峭,说明当时地壳运动强烈,使谷底迅速抬升,河流下切强烈,如上图右所示。

7号观测点:

观察导流堤。

沿沟谷进入高速公路桥,在桥的外侧有人工导流堤。

堤的方向一般与桥堤平行,目的是为了在洪水期减轻水流对桥堤的冲刷,起到分水流的作用。

8号观测点:

青龙桥车站、詹天佑墓。

开车到八达岭烈士陵园附近一停车场,然后徒步前往青龙桥车站,沿途可观测到燕山期花岗斑岩,其新鲜面呈肉红色,全晶质等粒结构,部分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石英及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是岩浆在地下冷凝生成的。

此处岩体风化剥蚀强烈,花岗岩表面呈黄褐色,光泽暗淡,岩石呈松散砂粒状,强度明显降低。

植被直接生长于破碎花岗岩中,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在青龙桥车站,可看到著名的“之”字形铁路。

此处地形坡度较大,路东、西紧靠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