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06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docx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作文习作

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里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

“真是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

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__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___

(2)文中“明星”指的是________,“微尘”指的是_______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

【答案】

(1):

;《;》,;。

;,;,;,;。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

《》,。

,,,。

(2)华罗庚、计算错误(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点评】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2.快乐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滋养。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1)作者开篇就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目的是什么?

(2)文中说: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长城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3)为什么“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的都江堰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4)为什么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答案】

(1)开门见山。

揭示主旨,总领全篇。

(2)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与历史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3)它占据了遥远的时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的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滋养。

(4)长城虽伟大,但它只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为中华民族造福千年。

【解析】【分析】

(1)考查写作方法,作者开篇就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这是开门见山。

目的是揭示主旨,总领全篇。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开门见山。

揭示主旨,总领全篇。

(2)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与历史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3)它占据了遥远的时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的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滋养。

(4)长城虽伟大,但它只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为中华民族造福千年。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方法的把握能力。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念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

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有机会能获得体面的职业。

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

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

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

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乱教室的黑板。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上讲台,皮尔·保罗说: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是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

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

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

“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声名狼藉:

指大沙头贫民窟名声________。

例外:

罗杰·罗尔斯与________不同,他不仅________,而且________。

(2)文中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这句话”是________。

(3)“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旗帜”在文章中指什么?

(4)校长的话让他有了什么改变?

【答案】

(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

(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3)信念。

(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

(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3)信念。

(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快乐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穷人的自尊

苁蓉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

一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 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

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40多公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

“顺便来瞅瞅老师。

”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

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

显然他做得很(专心 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脸色(害怕 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威严才“震慑”住。

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 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

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

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5公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

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

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

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

但这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

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

“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

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

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

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

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

“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

”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

“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

”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

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

“不,不要!

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

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

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

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

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选自《阅读黑马》)

(1)将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画出来。

(显然 竟然)________是     很________(专心 精心)

脸色________(害怕 惶恐)   (依然 居然)________拘束

(2)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5个表示“看”的词(一个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通读全文,想一想,而今的我为什么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

【答案】

(1)显然;精心;惶恐;依然

(2)瞅;望;瞧;观;瞄;瞥;盯;瞪

(3)承上启下

(4)略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显然、精心、惶恐、依然

(2)瞅、望、瞧、观、瞄、瞥、盯、瞪(3)承上启下(4)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我生活在温馨快乐的家庭里,爸爸妈妈很关心我,尤其是妈妈。

但是当我12岁的生日过后,我觉得妈妈变得不再关心我了。

   市里举行朗读比赛,我想去报名,就征求妈妈的意见,可妈妈却说:

“你自己决定吧!

”我十分(失望;绝望),虽然妈妈说过自己的事自己决定,不要问妈妈,可我总想听听妈妈的意见。

   晚上妈妈问我:

“报名了吗?

   “嗯!

   __什么时候比赛__

   __过一个星期__

   __好__你自己准备吧__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妈妈眼里露出(奖励;鼓励)的目光__我却始终受不了妈妈用这句简练的话语来拒绝对我的辅导,委屈的泪水在我的眼里打转。

   一个星期后,我冒着细雨来到考场,人好多啊!

其中大部分是陪考人——那些一心企望自己的孩子都能上电视屏幕的家长。

我在走廊尽头倚墙站了下来。

我的旁边是一位和我同龄的女孩子,她的身边围了一群人。

   “12号、13号,准备!

”叫我了。

我赶紧伸手去口袋拿准考证。

蓦地我摸到一张纸条,妈妈写的!

“媛媛,当你踏进考场时,你就会明白妈妈不辅导的用心。

(爱惜;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吧!

祝你成功!

   我回头看看“同龄人”,她父亲正在给她做示范,她母亲正在为她整衣裳,她爷爷正在为她拿矿泉水。

   此时,我心里才感慨万千,雏鹰最终需展翅高飞。

妈妈,我理解您了,你是世界上最关心我的人。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

十分________(失望;绝望)      (奖励;鼓励)________的目光

(爱惜;珍惜)________这次锻炼的机会

(2)“雏鹰”的“雏”的意思是:

________。

(3)给短文取个题目。

(4)给没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 什么时候比赛________ 

________过一个星期________ 

________ 好________ 你自己准备吧________ 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妈妈眼里露出(奖励;鼓励)的目光________

(5)选择最确切的中心思想________①赞扬了母亲对子女最真挚的爱。

②歌颂了母亲公而忘私的精神。

③表现小作者从不理解母亲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失望;鼓励;珍惜

(2)幼小

(3)真正的关心

(4)“;?

”;“;。

”;“;,;!

;。

(5)①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如:

十分(绝望)、(鼓励)的目光、(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

(2)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雏鹰”的“雏”的意思是:

幼小。

(3)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什么时候比赛?

”“过一个星期。

”“好,你自己准备吧!

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妈妈眼里露出的目光。

(5)“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义。

(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4)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雪夜中的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

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__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__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__一觉醒来__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__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__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__在这沉沉的雪夜__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

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

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

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

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里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冻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

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一声:

“张老师”。

他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回到家,我又钻进被窝,还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张老师穿着厚厚的新棉衣,做在红红的炭火旁给我们批改作业,他的眼睛闪着光,脸上露出了笑容……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张老师窗口的灯光却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深夜。

他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________     前进________     寒冷________     急忙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外________     吃惊________      明亮________      往常________

(3)给文章第3自然段前部分加上标点。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________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________ 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________ 一觉醒来________ 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________ 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________ 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________ 在这沉沉的雪夜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___

①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为张老师送柴,说明“我”尊敬关心老师。

②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老师伏案批改作业,说明张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5)摘录文中具体描写张老师冬夜冒着严寒为学生批改作业的一句话。

圈出文中反映张老师冷得厉害的词语。

(6)理解句子的含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

我难受是因为________

a、张老师冷得厉害。

b、张老师工作到深夜,实在太辛苦了。

c、张老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那么恶劣,工作却那么辛苦,会把身体搞垮的

②“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文章写这一句是为了说明________

a、“我”毕业离校已有多年。

b、张老师教出了许多学生。

c、张老师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

d、在漫长的岁月中,张老师培养了一批批学生。

【答案】

(1)讨厌;后退;暖和;缓慢

(2)格外;惊讶;耀眼;以往

(3)。

;,

;。

;,

;,

;,

;,

;,

(4)②

(5)“张老师握着红笔……冻得通红”

(6)c;d

【解析】【分析】

(1)、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反义词。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好到答案。

(6)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点评】

(1)、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我们要平时的学习中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庄水韵(节选)

赵丽宏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