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25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0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docx

浙教版科学第一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第1章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会沉浮的气球”、“喷泉”实验、在水槽里游动的金鱼、活鲫鱼、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

先给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开心一下。

(播放动画片)

在小学常识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由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这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教师讲述:

请同学们看P2、P3的图,(奇妙的大自然、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展示8月6日西湖上空出现的彩虹图片。

另外老师剪辑了一组反映大自然的影片,给同学们欣赏。

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你从这组影片中发现了哪些自然现象?

记录在纸上。

一会我们交流。

笔和纸准备好了吗?

(播放影片)

学生交流。

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用一、两句话说明感兴趣的理由。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

讨论了这么多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产生想提问题的冲动呢?

比如说:

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夏天雨后为什么能出现彩虹?

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蜘蛛为什么要织网?

等等问题。

你产生了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略。

这里最好由同学帮助他解答这个问题)。

教师讲述:

学习了《科学》这门课程,你们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能产生这些问题,说明你们有智慧,具备科学研究的动力。

事实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的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

(出示投影片:

科学的涵义)其实,每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产生疑问。

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播放动画影片:

伽利略发现单摆)

问题:

哪位同学能说说其他科学规律被发现的小故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牛顿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略)

教师讲述:

有的同学很崇拜歌星、影星、球星。

(出示投影片:

身边的科学家)那么,你认识他们吗?

(学生回答,略)球星、歌星、影星他们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尚,而科学家们给我们的是精神、是智慧。

这是一种永恒。

科学家们在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中,都是(出示投影片)先仔细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设计实验、找出规律、把科学规律运用到生活实际,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出示装有金鱼的水槽。

教师讲述: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水槽中的金鱼,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回答,略。

出示投影片)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的现象吧。

请同学们按照上述的科学方法来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观察现象:

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

2、提出问题: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

3、积极实验:

教师演示P4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得出规律。

4、猜想:

鱼的身体内有类似气球这样的结构。

5、验证:

教师解剖鲫鱼,找到充满气体的鳔。

教师讲解:

鳔的大小在不同水层中会发生变化。

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

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

我们人虽然不能像鱼儿那样在水里自由地上下游动,但我们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模仿鱼儿,制造出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就和鱼的鳔类似,可以通过调整水柜(专门用于注水、排水的结构)的气体量,来控制潜水艇的上升和下沉。

教师讲述:

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

教师提问:

科学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那些便利?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

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老师借阅。

教师提问: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方面,你知道哪些不利的方面吗?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讨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学好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师布置课后要求:

请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P5页“喷泉”实验,写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回家后动手实验、查找资料、找出原因。

如时间有余,请几位同学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片段。

完成学习反思

《科学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反思

杭州第十中学王智慧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很多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的。

这种“接受”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告知,有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观察所“积累”的。

正因为如此,我剪辑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现象的影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对自然现象的好奇”“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这一线索,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从他们习以为常地“积累”中怎样得到一个真切的体验,怎样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从问题开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加入了小组协同和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的想象中,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而且可望不可及。

为了消除同学们的这种畏惧心理,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需要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需要协作和交流。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测一些科学理论。

“金鱼在水里上浮和下沉”,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我安排了一个“会沉浮的气球”的演示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节课最后我安排了“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白了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在不断提出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了科学不断地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

课题:

第1章第2节实验和观察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现有仪器,探究它的用途

2.根据已有知识,用问题探究法确定:

蛋在盐水中、食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知识技能目标:

1.练习实验操作、记录,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2.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方法,熟悉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情感目标:

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和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科学社会生产要求:

1.知道人的感官判断事物的局限性,体会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2.实验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

本节建议2课时(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准备:

刻度尺、量筒、温度计与体温计、天平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准确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

准确的记录和描述简单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引

对于非典同学们一定记忆很深。

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确定非典的元凶是冠状病毒的呢?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得出结论,以此导入课题

2.分组探究实验(2人组)

任务和要求Ⅰ:

(1)写出桌上各仪器的名称以及可能的用途(每人一份)

(2)写出实物展示仪器名称及可能的用途(与①重复的不写)

(3)请写出你还知道的仪器及其用途

(4)实验时真实地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5)有说明书的请仔细阅读后再做实验

(6)难以解决的问题请举手

任务和要求Ⅱ:

(1)探究所给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每人1份)

①此实验目的是为了了解(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②你认为用此仪器可测量等物体的

③此仪器的使用方法记录:

例:

a.该仪器使用时应如何摆放?

b.读数时视线

④不用仪器,你估计这些物体测量数据可能为,单位()

⑤依次写出用此仪器你所测得的这些物体的数据分别为,单位为()

(2)课后请进一步探究所给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对以前的记录做修改

(3)观察右手食指的指纹:

①用眼观察;

②用放大镜观察,试着把观察到的画下来;

③用带红墨水的棉签涂右手食指,把指印印在指纹图的右边,课后与同学的指纹作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并思考指纹有哪些用途?

用途:

3、实验交流

对任务Ⅰ中的

(1)

(2)(3)与任务Ⅱ中的

(1)部分①②④⑤进行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并由④⑤数据的不同而引入另一话题:

单凭感官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4、小组讨论

话题如下:

⑴请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单凭感官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

⑵眼见都为实吗?

请观察课本P8图1-12、图1-13后回答所提问题并用事实来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小结归纳,结束本节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学生4人一组分组

教学准备:

100ml烧杯(2只)、玻璃棒(1支)、药匙(1支)、食盐(50克)、白醋(50ml)、生鹌鹑蛋(2只)、牙签(2根)

教学过程:

导引:

每年都会出现溺水死亡的报道,假如人在水中是浮的,而不是沉的,该多好!

今天请同学们来调制某种溶液,能使人体浮起来的溶液,当然,我们要找一个替身演员——鹌鹑蛋来帮忙。

请同学们按分组实验要求,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①蛋在溶液中产生的变化由什么造成?

②为使人体浮起来,我们选哪种溶液,为什么?

分组实验:

(4人组)(以下内容每人一份)

1、生鹌鹑蛋在白醋里的实验

⑴观察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并记录(注意与实验结束时的比较)

⑵小心地把蛋放入烧杯底后注入约50ml白醋,立即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大致时间

例:

(实验开始):

记录蛋在杯中的位置,蛋壳表面出现什么现象,随后的时间又出现什么现象

★特别提醒:

⑴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开始后的前5分钟的现象

⑵实验进行约10分钟应注意褐色斑点的变化及斑点变化后蛋的形状(可分别用合适的词语描述)

⑶实验25分钟后2人小组中的一组长,另二人小组中的一组员合作开始第二个实验;此两位做完第二个实验,换成另外两位做第二个实验

⑷当45分钟后蛋“脱胎换骨”时,把产生的漂浮物用牙签捞至杯上沿,记录蛋的颜色,请特别注意记录约50分钟时发生的现象

⑸小组成员注意分工合作,一人观察,一人记时,两人记录

2、蛋在盐水中的实验

⑴小心地把蛋放入烧杯底部,注入约50ml水,观察蛋在水中的情况并记录

⑵用药匙取食盐,小心地用玻璃棒逆时针搅拌(尽量不碰蛋、烧杯壁),观察蛋在溶液中的变化。

食盐加至蛋浮起来为止,随时小心搅拌(注意观察玻璃棒不搅拌,液面平静时的情况),观察此时食盐颗粒在溶液中是否一直存在并记录。

(注意盐要一次次慢慢增加。

⑶蛋浮起来后,继续沿杯壁注入水,观察实验现象将如何变化

⑷完成⑶后,如加入食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