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850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docx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B.﹣2C.±2D.

 

2.在下列点中,与点A(﹣2,﹣4)的连线平行于y轴的是(  )

 A.(2,﹣4)B.(4,﹣2)C.(﹣2,4)D.(﹣4,2)

 

3.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A.∠3=∠4B.∠1=∠2C.∠D=∠DCED.∠D+∠ACD=180°

 

4.如图,已知AD∥BC,∠B=30°,DB平分∠ADE,则∠DEC=(  )

 A.30°B.60°C.90°D.120°

 

5.A(﹣4,﹣5),B(﹣6,﹣5),则AB等于(  )

 A.4B.2C.5D.3

 

6.由点A(﹣5,3)到点B(3,﹣5)可以看作(  )平移得到的.

 A.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

 B.先向左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C.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7.如图,已知AB∥CD,直线MN分别交AB、CD于点M、N,NG平分∠MND,若∠1=70°,则∠2的度数为(  )

 A.10°B.15°C.20°D.35°

 

8.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点P坐标是(  )

 A.(﹣2,3)B.(﹣2,3)C.(﹣3,2)D.(3,﹣2)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②有一条公共边的角叫邻补角;

③内错角相等.

④对顶角相等;

⑤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0个B.1个C.2个D.3个

 

10.若

=3,则(x+3)2的值是(  )

 A.81B.27C.9D.3

 

11.|

﹣3|+

的值为(  )

 A.5B.5﹣2

C.1D.2

﹣1

 

12.已知

的解为

,则(2mn)m等于(  )

 A.4B.8C.16D.32

 

13.∠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若∠3=75°,则∠1的度数是(  )

 A.75°B.105°C.90°D.75°或105°

 

14.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  )

 A.都等于90°B.相等C.相等或互余D.相等或互补

 

15.如图,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  )

 A.(0,0)B.(0,1)C.(1,0)D.(1,2)

 

 

二、解答题

16.求下列x的值.

(1)(x﹣1)2=4;

(2)3x3+81=0.

 

17.解方程组

(1)

(2)

 

18.如图,∠AOB内一点P:

(1)过点P画PC∥OB交OA于点C,画PD∥OA交OB于点D;

(2)写出两个图中与∠O互补的角;

(3)写出两个图中与∠O相等的角.

 

19.完成下面推理过程:

如图,已知∠1=∠2,∠B=∠C,可推得AB∥CD.理由如下:

∵∠1=∠2(已知),

且∠1=∠CGD(      ),

∴∠2=∠CGD(等量代换).

∴CE∥BF(      ).

∴∠      =∠C(      ).

又∵∠B=∠C(已知),

∴∠      =∠B(等量代换).

∴AB∥CD(      ).

 

20.如图,EF∥AD,AD∥BC,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数.

 

21.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为坐标系中的动点.

(1)若A(﹣3,4),B(﹣2,﹣1),求△ABO的面积.

(2)动点A、B在坐标系中作直线运动,已知点A的速度是点B的2倍,出发时B点位置为(﹣3、1)当点A追上点B是位置时(﹣3,﹣4),求出发时点A的位置.

 

22.学校组织初一同学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求:

(1)初一年级学生有多少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最低租金是多少?

 

23.已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C(0,﹣2),D(﹣3,﹣2).

(1)求△BCD的面积;

(2)若AC⊥BC于C,作∠CBA的平分线交CO于P,交CA于Q,求证:

∠CQP=∠CPQ

(3)若点B为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ACB的平分线CE交DA的延长线于E点,设∠ADC=∠DAC=α,∠ACE=β,请你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E的大小;

(4)在(3)的条件下,

的值是否变化?

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24.将长方形OABC的顶点O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a,b),且a,b满足

,(b+6)2≤0.

(1)求点B的坐标;

(2)若过O点的直线OD交长方形的边于点D,且直线OD把长方形的周长分为3:

5两部分,求点D的坐标;

(3)若点P从点B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C点运动(不超过C点),同时点Q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原点运动(不超过原点),试探讨四边形AQCP的面积在运动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变化范围.

(4)若H(0,﹣1),点P(m,﹣3)在第三象限内运动,则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HBCP的面积等于△AHB的面积?

若存在,求P点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B.﹣2C.±2D.

考点:

算术平方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

∵2的平方为4,

∴4的算术平方根为2.

故选:

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

 

2.在下列点中,与点A(﹣2,﹣4)的连线平行于y轴的是(  )

 A.(2,﹣4)B.(4,﹣2)C.(﹣2,4)D.(﹣4,2)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根据这一性质进行选择.

解答:

解: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已知点A(﹣2,﹣4)横坐标为﹣2,

所以结合各选项所求点为(﹣2,4).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3.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A.∠3=∠4B.∠1=∠2C.∠D=∠DCED.∠D+∠ACD=180°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分别进行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

解:

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

B、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正确;

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

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4.如图,已知AD∥BC,∠B=30°,DB平分∠ADE,则∠DEC=(  )

 A.30°B.60°C.90°D.120°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

解答:

解:

∵AD∥BC,

∴∠ADB=∠B=30°,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

∠BDE=∠ADB=30°,

再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

∠DEC=∠ADE=60°,

故选B.

点评:

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要熟练掌握.

 

5.A(﹣4,﹣5),B(﹣6,﹣5),则AB等于(  )

 A.4B.2C.5D.3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根据两点坐标特点得出AB的长度即可.

解答:

解:

∵A(﹣4,﹣5),B(﹣6,﹣5),

∴两点纵坐标相等,

则AB=﹣4﹣(﹣6)=2.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根据点的坐标性质得出两点纵坐标相等是解题关键.

 

6.由点A(﹣5,3)到点B(3,﹣5)可以看作(  )平移得到的.

 A.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

 B.先向左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C.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

根据点的坐标发现从A到B横坐标+8,纵坐标﹣8,故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解答:

解:

从点A(﹣5,3)到点B(3,﹣5),横坐标+8,纵坐标﹣8,

故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故选:

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变化,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7.如图,已知AB∥CD,直线MN分别交AB、CD于点M、N,NG平分∠MND,若∠1=70°,则∠2的度数为(  )

 A.10°B.15°C.20°D.35°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

先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MND,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

解:

∵AB∥CD,∠1=70°,

∴∠MND=∠1=70°,

∵NG平分∠MND,

∴∠3=

∠MND=35°,

∵AB∥CD,

∴∠2=∠3=35°.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几何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8.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点P坐标是(  )

 A.(﹣2,3)B.(﹣2,3)C.(﹣3,2)D.(3,﹣2)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

解答:

解:

∵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

∴点P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2,

∴点P的坐标为(﹣3,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②有一条公共边的角叫邻补角;

③内错角相等.

④对顶角相等;

⑤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0个B.1个C.2个D.3个

考点:

命题与定理;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

①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重合,故错误,不是真命题;

②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所以有一条公共边的角叫邻补角错误,不是真命题;

③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只说内错角相等错误,不是真命题;

④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

⑤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假命题;

所以④为真命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真命题的概念及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关键准确掌握.

 

10.若

=3,则(x+3)2的值是(  )

 A.81B.27C.9D.3

考点:

算术平方根.

分析:

根据乘方运算,可得被开方数,再乘方运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

=3,

x+3=32=9

则(x+3)2=92=81,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两次平方根运算是解题关键.

 

11.|

﹣3|+

的值为(  )

 A.5B.5﹣2

C.1D.2

﹣1

考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直接化简得出即可.

解答:

解:

|

﹣3|+

=3﹣

+(

﹣2)

=1.

故选:

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以及绝对值的化简,正确掌握它们性质是解题关键.

 

12.已知

的解为

,则(2mn)m等于(  )

 A.4B.8C.16D.32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将x=3,y=﹣1代入方程组得到关于m与n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m与n的值,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

解:

将x=3,y=﹣1代入得:

解得:

m=2,n=1,

则(2mn)m=(2×2×1)2=16.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3.∠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若∠3=75°,则∠1的度数是(  )

 A.75°B.105°C.90°D.75°或105°

考点:

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

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邻补角的关系进而得出∠1+∠3=180°,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

∵∠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3=75°,

∴∠1=∠2,∠2+∠3=180°,

∴∠1+∠3=180°,

则∠1的度数是:

180°﹣75°=105°.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的定义以及对顶角性质,得出∠1+∠3=180°是解题关键.

 

14.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  )

 A.都等于90°B.相等C.相等或互余D.相等或互补

考点:

余角和补角.

分析:

根据垂直的定义,作出草图即可判断.

解答:

解:

如图1,∠A+∠B=360°﹣90°×2=180°,

如图2,∠A+(180°﹣∠B)=360°﹣90°×2=180°,

解得:

∠A=∠B.

所以∠A与∠B的关系是互补或相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注意作出图形有助于题意的理解,更形象直观并且不容易出错.

 

15.如图,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  )

 A.(0,0)B.(0,1)C.(1,0)D.(1,2)

考点:

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坐标系;再确定点的坐标.

解答:

解:

根据题意:

由(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可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与y轴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1,2).

故选:

D.

点评:

考查类比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

 

二、解答题

16.求下列x的值.

(1)(x﹣1)2=4;

(2)3x3+81=0.

考点:

立方根;平方根.

分析:

(1)根据开方运算,可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得答案;

(2)根据移项、等式的性质,可得乘方的形式,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

(1)开方,得x﹣1=±2,

x=3或x=﹣1;

(2)移项,得3x3=81,

两边都除以3,得

x3=27

开方,得

x=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先化成乘方的形式,再开方运算.

 

17.解方程组

(1)

(2)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两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

解:

(1)

①+②得:

5x=15,即x=3,

将x=3代入①得:

y=5,

则方程组的解为

(2)方程组整理得:

①﹣②×3得:

5n=﹣5,即n=﹣1,

将n=﹣1代入②得:

m=2,

则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

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18.如图,∠AOB内一点P:

(1)过点P画PC∥OB交OA于点C,画PD∥OA交OB于点D;

(2)写出两个图中与∠O互补的角;

(3)写出两个图中与∠O相等的角.

考点:

作图—基本作图;余角和补角;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画法画图即可;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答案;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答案.

解答:

解:

(1)如图所示:

(2)与∠O互补的角有∠PDO,∠PCO;

(3)与∠O相等的角有∠PDB,∠PC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画法,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性质定理;

定理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9.完成下面推理过程:

如图,已知∠1=∠2,∠B=∠C,可推得AB∥CD.理由如下:

∵∠1=∠2(已知),

且∠1=∠CGD( 对顶角相等 ),

∴∠2=∠CGD(等量代换).

∴CE∥B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 BFD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又∵∠B=∠C(已知),

∴∠ BFD =∠B(等量代换).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先由对顶的定义得到∠1=∠CGD,则∠2=∠CG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CE∥BF,则∠C=∠BFD,易得∠B=∠BFD,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到AB∥CD.

解答:

解:

答案为:

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如图,EF∥AD,AD∥BC,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数.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推出EF∥BC,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CB,求出∠FCB,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C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FEC=∠ECB,代入即可.

解答:

解:

∵EF∥AD,AD∥BC,

∴EF∥BC,

∴∠ACB+∠DAC=180°,

∵∠DAC=120°,

∴∠ACB=60°,

又∵∠ACF=20°,

∴∠FCB=∠ACB﹣∠ACF=40°,

∵CE平分∠BCF,

∴∠BCE=20°,

∵EF∥BC,

∴∠FEC=∠ECB,

∴∠FEC=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注意:

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1.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为坐标系中的动点.

(1)若A(﹣3,4),B(﹣2,﹣1),求△ABO的面积.

(2)动点A、B在坐标系中作直线运动,已知点A的速度是点B的2倍,出发时B点位置为(﹣3、1)当点A追上点B是位置时(﹣3,﹣4),求出发时点A的位置.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

(1)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D,交过点A作的x轴的垂线于点C,得到梯形ACDO,用梯形的面积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2)先根据点B开始和最后的位置求出点B走的路程,再得出点A走的路程,即可得出发时点A的位置.

解答:

解:

(1)如图,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D,交过点A作的x轴的垂线于点C,得到梯形ACDO,

∵A(﹣3,4),B(﹣2,﹣1),

∴AC=5,CD=3,OD=1,BC=1,BD=2,

∴△ABO的面积=梯形ACDO的面积﹣△ACB的面积﹣△BOD的面积=

=

(2)∵出发时B点位置为(﹣3,1),当点A追上点B时位置是(﹣3,﹣4),

∴点B走的路程为1+4=5,

∵点A的速度是点B的2倍,

∴点A走的路程为10,

∴出发时点A的位置是(﹣3,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以及求三角形的面积.第

(1)题的关键是把△ABO补成梯形;第

(2)题的关键是求出点A走的路程为10.

 

22.学校组织初一同学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求:

(1)初一年级学生有多少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最低租金是多少?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

本题有两个定量:

初一学生数和计划租用车辆数,根据学生数列等量关系不容易出差错.两个等量关系为:

45×计划租用车辆数+15=学生数;60×(计划租用车辆数﹣1)=学生数.

第二问需要注意:

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根据合算二字可知道应该是问两样客车都租的情况里哪样合算.

解答:

解:

(1)设初一年级学生有x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y辆.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答:

初一年级学生有240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5辆;

(2)设租用45座客车m辆,租用60座客车n辆.

根据题意可得:

45m+60n=240,

即3m+4n=16,

方程的整数解为

300×4=1200

220×4+300=1180

答:

租用45座客车4辆,租用60座客车1辆合算,最低租金为1180元.

点评:

应弄清题意,根据学生数找到最简单的等量关系;最省钱的方式通常是两样都用里的一种.

 

23.已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C(0,﹣2),D(﹣3,﹣2).

(1)求△BCD的面积;

(2)若AC⊥BC于C,作∠CBA的平分线交CO于P,交CA于Q,求证:

∠CQP=∠CPQ

(3)若点B为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ACB的平分线CE交DA的延长线于E点,设∠ADC=∠DAC=α,∠ACE=β,请你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E的大小;

(4)在(3)的条件下,

的值是否变化?

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