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44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 一轮复习人教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 作业doc.docx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类例析作业

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

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

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A.3种、3:

1    B.3种、1:

2:

1

C.9种、9:

3:

3:

1D.9种、1:

4:

6:

4:

1

解析: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1:

4:

6:

4:

1。

答案:

D

2.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

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

6:

1,现用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实验,则其子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不可能为(  )

A.1:

0:

0 B.1:

1:

0

C.1:

0:

1 D.1:

2:

1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南瓜形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等位基因为A和a、B和b)控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扁盘状、圆形和长形的基因型分别为A_B_、(A_bb和aaB_)、aabb。

扁盘状南瓜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AABB、AABb、AaBB、AaBb,故其测交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可能为1:

0:

0、1:

1:

0、1:

2:

1。

答案:

C

3.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

黄色短尾:

黄色长尾:

灰色短尾:

灰色长尾=4:

2:

2:

1。

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B.灰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C.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D.两对基因中,显性纯合均能致死

解析:

据题意分析,一对黄色短尾个体基因型均为YyDd,交配才能出现灰色长尾(yydd),故A正确;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的表现型应该为:

黄色短尾:

黄色长尾:

灰色短尾:

灰色长尾=9:

3:

3:

1,而实际是4:

2:

2:

1,说明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灰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2yyDd1yyDD(致死),故B正确;黄色短尾基因型为YYDD(1/16)、YyDD(2/16)、YyDd(4/16)、YYDd(2/16),说明YYDD(1/16)、YyDD(2/16)、YYDd(2/16)这3种均致死,黄色长尾为2Yydd1YYdd(致死),加上1yyDD(致死),故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故C错误;YYDD致死,D正确。

答案:

C

4.[2019·甘肃兰州一中模拟]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

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aabb×ABB.AaBb×Ab

C.Aabb×aBD.AABB×ab

解析:

由题意可知:

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说明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进而推知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而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所以F1雄蜂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

综上分析,可进一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B,A正确,B、C、D均错误。

答案:

A

5.[2019·贵州遵义模拟]二倍体结球甘蓝的叶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是BBdd(或bbDD)

B.组合①的F2植株中,紫色叶基因型有4种

C.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5

D.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种

解析:

亲本组合②中,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紫色叶:

绿色叶(bbdd)=242:

81=3:

1,则F1植株为bbDd或Bbdd,而绿色叶的基因型为bbdd,所以亲本组合②中的紫色叶基因型为bbDD或BBdd,A正确;根据亲本组合①中,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紫色叶:

绿色叶=451:

30=15:

1,说明只有bbdd是绿色,所以紫色的基因型有3×3-1=8种,B错误;组合①中的F1紫色叶植株为BbDd,自交产生的F2为紫色叶(9B_D_、3bbD_、3B_dd)绿色叶(1bbdd)=15:

1,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为BBDD、bbDD、BBdd,所占的比例为3/15=1/5,C正确;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即bbDd或Bbdd与bbdd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D正确。

答案:

B

6.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

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对t,B对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

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

现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子代基因型不可能为(  )

A.BBTT B.BbTt

C.BBtt D.bbtt

解析:

BBTt是雌雄同株,可以自交,bbtt是雌性,可以接受BBTt花粉,所以子代的基因型为BBTT、BBTt、BBtt、BbTt、Bbtt,一定没有bbtt,所以A、B、C选项正确。

答案:

D

7.[2019·江西南昌模拟]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1:

1:

1:

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解析:

从F1的测交结果可以推测出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ABD、ABd、abD、abd,基因A、B始终在一起,基因a、b始终在一起,说明基因A、B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d在另外一对同源染以体上。

答案:

A

8.[2019·广东百校联考试题]某雌雄同株植物中,基因型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型BB和Bb控制红色花瓣,基因型bb控制白色花瓣;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F1自交得F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花瓣的植株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

B.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1/16或9/16

C.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表现型有5种

D.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1/2

解析:

无花瓣的植株必然含有aa,它们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也一定含有aa,所以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A正确;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2,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大花瓣(AAB_):

白色大花瓣(AAbb):

红色小花瓣(AaB_):

白色小花瓣:

无花瓣(aaB_+aabb)=3:

1:

6:

2:

4,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1/16或9/16,B错误;综上分析,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表现型有5种,F2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1/2,C、D正确。

答案:

B

9.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体色有黑色、白色两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如图表示该动物体色形成的机理,体内未形成黑色素的均表现为白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应该不是黑色个体

B.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黑色个体的概率是1/8

C.图中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多种类型,如aaBbCC、AabbCc

解析:

由图可知,黑色素形成需要酶①、酶②、酶③同时存在,故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C_,A正确;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黑色个体(A_bbC_)的概率是1/2×1/2×1/2=1/8,B正确;图中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AabbCc为黑色个体,故D错误。

答案:

D

10.[经典模拟]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细胞,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小麦细胞,并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不考虑交叉互换)。

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若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乙类型,则子代中含HVA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

C.若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丙类型,则子代中含HVA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75%

D.若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如图甲,该T0植株自交后代中含HVA基因的个体占50%

解析:

该抗旱植株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育种最大的优点是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A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和图中信息,用D来表示HVA基因,用0来表示染色体上没有HVA基因的情况,则图甲所示细胞的基因型为DD,图乙所示细胞的基因型为D0,图丙所示细胞的基因型为D0D0。

则HVA基因整合位点如图乙的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后代中含HVA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HVA基因整合位点如图丙所示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后代中含HVA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75%,B正确,C正确;HVA基因整合位点如图甲所示植株自交后代中含HVA基因的个体占100%,D错误。

答案:

D

11.[2019·江西南昌高三联考卷]某能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c)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理论上纯合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

A.3种   B.5种

C.10种     D.20种

解析:

基因a能控制酶1的合成,酶1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转变为红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2合成,酶2能催化红色素转变成紫色素;基因C能控制酶3的合成,酶3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转变为紫色素。

因此理论上纯合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答案:

B

12.[2019·河北省唐山一中月考]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

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a、Y与y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交配组合有两组

C.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35

D.若黄色与白色两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本的基因型是Yy

解析:

由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只有YY×yy这一组杂交组合,B错误;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杂交,F1基因型为1YY、2Yy、1yy,雄性中黄色毛:

白色毛=3:

1,雌性全为白色毛,故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3:

5,C正确;当亲本的杂交组合为Yy×yy时,也可生出白色雄性(yy)个体,D错误。

答案:

C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

13.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G和g)控制的,一对亲本杂交图解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果和白果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

黄果=3:

1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遗传因子(A、a和B、b)控制。

现有2棵南瓜植株M、N(一棵圆形南瓜,一棵长圆形南瓜),分别与纯合扁盘形南瓜植株杂交获得大量F1,全为扁盘形,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甲:

M的F1的全部与长圆形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

圆形:

长圆形=3:

4:

1。

乙:

N的F1全部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

圆形:

长圆形=9:

6:

1。

①M的基因型为________,N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解析:

(1)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二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

黄果=3:

1的条件是:

①F1中的白果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

1;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①分析乙实验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9:

6:

1是经典分离比9:

3:

3:

1的变式,推理可知扁盘形为双显性性状(A_B_),长圆形为双隐性性状(aabb),圆形为单显性性状(A_bb、aaB_),则M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N的基因型为aabb。

②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为Gg,N的F1为AaBb,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G_A_bb、G_aaB_)所占的比例是3/4×(3/4×1/4+1/4×3/4)=3/4×6/16=9/32。

答案:

(1)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F1因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3)Aabb或aaBb aabb 9/32

14.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

高秆抗病:

高秆易感病:

矮秆抗病:

矮秆易感病=66:

9:

9:

16。

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具体发生在时期________。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

Ab:

aB:

ab=4:

1:

1:

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

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

3:

3:

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

(1)在F2的表现型中,抗病:

易感病=(66+9):

(9+16)=3:

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秆抗病:

高秆易感病:

矮秆抗病:

矮秆易感病=66:

9:

9:

16,不符9:

3:

3:

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

(4)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

Ab:

aB:

ab=4:

1:

1:

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

答案:

(1)遵循

(2)不遵循

(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

(4)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高秆抗病:

高秆易感病:

矮秆:

矮秆易感病=4:

1:

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