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妇产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364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章妇产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第三章妇产科.docx

03第三章妇产科

第三章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妇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一)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1.观察生命体征及评估全身情况,了解有无月经来潮及异常的阴道流血。

2.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紧张及焦虑情绪。

3.指导并训练病人有效咳嗽、深呼吸,床上大小便及肢体的活动。

4.术前一日沐浴,修剪指甲,取下饰品。

5.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6.术前一日晚保证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7.术日晨协助病人更换手术衣,取下义齿、隐形眼镜等,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测体温、血压、脉搏、体重。

8.备好麻醉床及所需物品。

(二)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

1.按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

备皮(范围:

上自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下为大腿上1/3,会阴部),清洁脐孔,必要时配血。

3.阴道准备:

子官切除术,术前一日和手术日晨行阴道冲洗。

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做阴道冲洗,合并妊娠或出血者禁止阴道冲洗。

4.肠道准备:

术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或术前一日口服缓泻剂。

妊娠期、急腹症手术禁灌肠。

【术后】

1.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病人,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直至平稳。

测体温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4.巡视病房,观察有无伤口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

5.保留尿管24~48小时,会阴擦洗每日2次,保持尿管通畅及外阴清洁。

6.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食,肛门未排气前避免进含糖、奶、蛋白等易引起肠胀气饮食,排气后逐渐过渡为普食。

7.术后安置合适的体位,协助病人翻身,活动肢体,根据病情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注意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疼痛,出现肿胀疼痛及时报告医生并注意测量双侧腿围。

8.术后切口疼痛者,使用止痛剂。

如术后镇痛者,观察镇痛效果,镇痛泵有无脱落,局部有无出血、感染迹象,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麻醉师处理。

(三)经阴道手术护理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盆底悬吊术等)

【术前】

1.按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

备皮范围上至耻骨联合上10cm左右,下至会阴部、肛门周围和大腿内上1/3.

3.阴道准备:

术前3日阴道冲洗、坐浴每日2次(阴道出血者除外)。

4.胃肠道准备:

术前3日进无渣半流饮食,口服肠道抗生素。

手术前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

【术后】

1.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病人,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直至平稳。

测体温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4.观察有无阴道流血及阴部伤口有无渗血,有无放置阴道纱布及放置时间,并提醒医生按时取出。

5.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改半流饮食,并逐渐过渡至普食;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减轻腹压。

6.保留尿管3~5天,妥善安置尿管,会阴擦洗每日2次,按时更换尿袋,指导病人多饮水,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

拔尿管前2~3天夹管,每2~4小时开放一次,锻炼膀胱功能。

7.排便后及时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

8.出院指导:

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术后半年避免重体力劳动;阴道成形术的病人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模具;按时复查随诊,在医生指导下恢复性生活。

(四)阴部手术护理常规(外阴血肿、前庭大腺脓肿等)

1.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紧张及焦虑情绪。

2.术后卧床休息1~2小时,观察生命体征。

3.观察有无阴道流血、会阴伤口渗血等情况,如阴道填塞纱布者应做好交接班,督促医生按时取出。

4.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在位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按时更换尿袋;保持会阴清洁,会阴冲洗每日2次。

5.外阴有伤口的病人,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外阴,必要时更换敷料保持外阴部清洁。

6.出院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洁;一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按时复查随诊。

(五)清宫手术护理常规(包括诊断性刮宫、不全流产,人工流产等)

1.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

2.术后卧床休息ı~2小时。

3.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4.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5.保持会阴清洁。

6.出院指导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有生育要求的避孕半年后可再次妊娠;按时复查,有情况随诊。

(六)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1.按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和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备皮范围:

上自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下至大腿内上1/3、会阴部,清洁脐孔。

3.术后按全麻手术后护理常规。

4.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伤口有无渗血、有无颈肩痛、腹胀、皮下气肿等症状,指导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5.术后咽部疼痛及痰液较多者,指导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6.出院指导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按时复查,有情况随诊。

(七)宫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1.按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术前一日阴部备皮,备皮范围上至耻骨联合上10cm左右,下至会阴部、肛门周围和大腿内上1/3。

3.阴道准备术前一日及术晨0.01%碘液冲洗阴道,0.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

宫颈插管后禁止阴道冲洗。

4.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

5.术后按阴部手术后护理常规。

6.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八)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1.按妇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

3.备皮范围上至耻骨联合上10cm左右、腹股沟,下至会阴部、肛门周围和大腿内上1/3。

4.术前4小时禁食,术前30分钟给予手术前用药。

5.术后24小时内观察下肢末梢血运(皮肤温度和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每4小时记录一次。

6.穿刺肢体伸直制动12小时,沙袋持续压迫6~8小时,观察穿刺部位包扎和沙袋加压情况,保持有效加压和穿刺点干燥无渗血。

7.12小时后拆除腹带减压,尽早恢复下肢活动。

8.术后24小时内观察血压脉搏每4小时1次,如有血压下降、腹痛明显加剧、腹膜刺激症状者等立即报告医生。

9.保留尿管12~24小时,保持外阴部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

(九)药物流产护理常规

1.告知患者用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副反应,并指导病人按时服药。

2.服药后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宫缩、阴道流血及胚囊排出情况,并保留阴道排出物通知医生査看。

3.清宫术后卧床休息1~2小时,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4.保持会阴清洁。

5.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6.出院指导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有生育要求的避孕半年后可再次妊娠;按时复查,有情况随诊。

(十)雷佛奴尔引产护理常规

1.行雷佛奴尔引产后,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有规律宫缩者送产房待产。

2.病人回室后即刻按压宫底,1次/30分×3次,并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

3.保持会阴清洁,有会阴缝线者,会阴擦洗每日2次。

4.出院指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有生育要求的避孕半年后可再次妊娠,有异常情况及时随诊。

二、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脓肿护理常规

1.观察体温变化,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有无破溃。

2.急性期卧床休息,局部热敷或坐浴,疼痛剧烈使用镇痛剂。

3.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穿宽松棉质的衣裤,保持外阴清洁。

5.需手术治疗者,按阴部手术护理常规。

(二)妇科急腹症护理常规

1.监测生命体征,评估腹痛性质、程度,阴道有无出血,出血的量、性质及阴道有无排出物。

2.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大量内出血出现休克时,中凹位、吸氧、快速配血,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

3.需急诊手术者,完善术前急需的化验检查,禁食、禁水。

4.安抚病人及家属,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

5.术后护理同腹部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常规。

6.诊断不明需观察的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动作,禁止使用镇痛药物。

(三)异位妊娠护理常规

1.异位妊娠破裂出现休克症状按急腹症护理常规护理。

2.尚未确诊及保守治疗的病人,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血HCG、有无腹痛、阴道流血及肛门坠胀感。

3.卧床休息,多食蔬菜、水果,鼓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的运用。

4.巡视病房注重病人主诉,出现腹痛剧烈、面色苍白、脉弱、血压下降等内出血症状,应报告医生,做好手术前准备及抢救工作,同时开放静脉快速补液、备血。

5.手术病人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选择相应的护理常规。

6.出院指导术后禁性生活1个月,有生育要求的避孕半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定期复查随访。

(四)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1.评估有无腹痛及肌瘤压迫症状,出血病人评估出血量及贫血程度。

2.手术病人按腹部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常规。

3.术后观察腹部伤口、阴道流血及肠蠕动恢复情况。

4.术后6小时床上翻身,活动并按摩双下肢,取舒适半卧位,24~36小时后鼓励并协助其下床活动。

5.术后及贫血患者坐起、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如有头晕,应立即平躺或坐下。

6.子宫切除手术一周后,阴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应保持会阴清洁。

7.术后禁性生活2~3个月,定时复查,有情况随诊。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常规

1.观察有无疼痛,评估疼痛的程度、规律及和月经周期的关系。

2.月经期出现腹痛剧烈者可使用镇痛药,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手术病人按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4.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部体征,警惕腹腔内出血的发生。

5.出院指导术后需药物继续治疗者,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定期门诊复查。

(六)子宫脱垂护理常规

1.评估子宫脱垂的程度,脱垂部位有无皮肤黏膜的破溃。

观察病人有无尿失禁、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阴道前后壁膨出症状。

2.卧床休息,穿宽松棉质衣裤,保持外阴清洁。

3.教会病人做缩肛运动,每天3次,每次5~10分钟。

4.术前3日无渣半流饮食,注意保暖,避免咳嗽影响手术。

5.手术病人按经阴道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6.术后平卧休息3~5天,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如咳嗽、久蹲等。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7.出院指导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保持会阴清洁。

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

(七)盆腔炎护理常规

1.评估疼痛程度及性质,有无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2.观察体温变化,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3.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指导病人采取半卧位。

4.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出院指导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过度劳累,指导正确用药,定期门诊复查。

(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包括各种阴道出血)

1.评估阴道出血的量,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

2.贫血患者指导坐起、下床、行走时动作应缓慢,如有头晕、心慌等不适,立即平躺或坐下。

3.出血量多时,绝对卧床休息,保留会阴垫,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面色,配合医生做好急救。

4.应用性激素治疗时,指导病人严格按时按量用药。

5.诊断性刮宫术后按阴部手术护理常规,经腹手术按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6.指导病人进食含铁丰富食物,改善贫血,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7.保持会阴清洁,勤换会阴垫。

8.出院指导出院继续使用性激素时应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停服或漏服,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要及时就诊,定期门诊复査。

(九)卵巢肿瘤护理常规

1.评估有无腹痛、腹胀等囊肿压迫或扭转现象。

2.按腹部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常规。

3.术后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阴道流血及肠蠕动恢复情况,告知病人术后2~3天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撤退性出血,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4.出院指导术后禁性生活1~2个月,定期复查。

(十)葡萄胎护理常规

1.评估腹痛、阴道流血及有无咳嗽等情况。

2.观察有无阴道组织物排出,如有组织物排出及时告知医生并留做病检。

3.刮宫前备血,建立静脉通道,备好缩宫素和急救药品。

4.术后按阴部术后护理常规,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

5.出院指导

(1)监测血HCG变化,术后三个月内每周复查血HCG一次,如均为阴性改为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如3个月连续阴性,再改每月检查一次;持续半年,如第二年没有怀孕,半年检查一次,共随访1~2年。

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咯血及时就诊。

(2)严格避孕1年,以避孕套为宜,避免选择宫内节育器及口服避孕药。

(十一)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护理常规

1.监测HCG变化。

2.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出血量多或腹痛剧烈者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和抢救工作。

3.评估有无咳嗽、咯血、头昏、头痛等转移征象。

4.转移灶护理

(1)阴道转移:

卧床休息,少活动,发生阴道结节破溃出血,立即与医生一起配合抢救。

(2)肺转移:

半卧位、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严密观察有无咯血及咯血量、性状及颜色,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3)脑转移:

观察有无跌倒、暂时性失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脑水肿表现,昏迷患者预防坠床、压疮。

5.化疗期间按化疗护理常规。

6.出院指导

(1)节制性生活:

避免选择宫内节育器及口服避孕药,有阴道转移者严禁性生活。

(2)定期随访:

第1年内每月随访一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次,持续至3年,再每年一次至5年,此后每2年二次。

做好血、尿HCG监测,注意有无异常阴道流血、咳嗽、咯血及其他转移征兆。

(十二)卵巢癌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有无腹痛、腹胀、腹水,有无贫血、明显消瘦等恶液质现象。

2.腹水病人每日监测腹围、体重,伴呼吸困难的病人,协助取半卧位,需放腹水的病人,放腹水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腹水的性质及不良反应。

3.手术病人按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4.术后保持引流管在位通畅,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引流液持续增多应及时报告医生。

5.化疗期间按化疗护理常规。

6.出院指导按时复诊,确定恢复性生活的时间,需化疗者告知下次化疗时间及准备。

(十三)子宫内膜癌护理常规

1.观察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的量和性质,有无贫血、消瘦、发热、疼痛等恶液质症状。

2.按麻醉和手术方式选择相应的护理常规。

3.观察引流管是否在位通畅,评估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定期更换引流袋。

4.化疗期间按化疗护理常规。

5.出院指导按时复诊,确定恢复性生活的时间。

(十四)宫颈癌护理常规

1.评估有无接触性阴道出血,阴道流血的量、性质、颜色,阴道排液及性状、气味,有无脱落的组织物。

2.评估病人有无贫血、消瘦、发热、疼痛等恶液质症状。

3.保持会阴部清洁。

4.按麻醉和手术方式选择相应的护理常规。

5.术后保持引流管在位通畅,观察腹腔、阴道引流情况。

6.留置尿管7~14天,保持尿管在位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按时更换尿袋,鼓励病人多饮水,拔尿管前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每2~4小时开放一次。

拔尿管后测膀胱残余尿,残余尿量100ml以上或不能自解应予处理,必要时重新留置尿管并按常规护理。

7.化疗期间按化疗护理常规。

8.出院指导按时复诊,确定恢复性生活的时间;必要时定期到医院化疗。

第二节产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前护理常规

1.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观察孕妇临产先兆(宫缩、阴道见红、破膜情况),测量胎心、胎动及血压。

3.定时监测胎心音变化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增加监测次数。

4.每周测体重一次。

5.教会并督促孕妇自测胎动,每日3次,左侧卧位,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6.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

7.指导孕妇掌握分娩先兆。

8.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工作。

(二)产后护理常规

1.产妇回病室,详细了解分娩经过,做好床边交接。

2.产后4小时内应每半小时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压宫底一次,观察阴道流血量、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留血垫,计量24小时出血量。

3.鼓励产妇多饮水,产后4小时内尽早排尿,第一次排尿应防止发生体位性休克。

若有排尿困难应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保留导尿。

4.产妇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无异常,第三天可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5.会阴护理每天2次,有会阴伤口者应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处理,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勤擦洗。

6.指导并协助新生儿母乳喂养,做好乳房异常情况的护理(如乳头皲裂、奶胀等)。

母婴分离者,24小时挤奶8次以上。

7.保持床单元整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避免孕妇受凉。

8.定时巡视病房,了解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生理、心理需求。

(三)剖宫产护理常规

【术前】

1.按腹部手术要求备皮,协助完善术前准备,准备麻醉床、监护仪等。

2.观察产妇胎心、宫缩、血压、羊水情况。

3.指导择期手术者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急诊产妇立即禁食禁水。

4.指导协助产妇更衣、修剪指甲,取下首饰、义齿等物品。

5.护患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缓解紧张情绪。

【术后】

1.按腹部手术和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禁食6小时后改忌糖、奶的半流质至肠蠕动恢复后改软食、渐进普食。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1次,共4次,平稳后根据产妇情况或遵医嘱测生命体征。

4.观察并记录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每30分钟按压宫底、并观察阴道流血量、色,共4次,1小时1次,共4次。

5.留置尿管24小时,观察并记录尿量及颜色。

术后2日会阴擦洗,每日2次,保持外阴清洁。

6.观察产妇切口疼痛情况,使用镇痛泵者,应观察镇痛效果。

7.指导并协助产妇母乳喂养,做好乳房异常情况的护理(如乳头皲裂、奶胀等),母婴分离者,24小时挤奶8次以上。

8.术后24小时取半卧位,鼓励早期活动,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9.保持床单元整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避免孕妇受凉。

10.定时巡视病房,了解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生理、心理需求。

(四)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

1.新生儿入室立即进行体表检查,查看全身有无损伤、残缺、畸形,核对腕带上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床号,测量肛温,完善婴儿病历和登记。

2.按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反应性、肌张力、有无呕吐,脐部有无出血、渗液,了解其吸吮、进奶量及次数、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新生儿卧位取头偏向一侧,右侧卧位为宜,防止呕吐物吸人呼吸道。

4.注意保暖,体温保持在腋温36~37.2℃,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

5.每日测体温一次(腋温为宜),超过37.3℃或低于35.5℃者,复测肛温。

6.正常新生儿回室后体温稳定即可新生儿沐浴,称体重每天一次。

7.每日做好眼部、口腔、脐部、皮肤、臀部护理。

8.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做到按需哺乳。

9.做好新生儿预防接种、疾病筛查工作。

二、常见疾病及并发症护理常规

(一)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1.按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有无阴道流血,阴道流血时记录出血时间、出血量、性质并听胎心。

3.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需外出检查时用平车护送。

4.大量出血时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及胎心音,保留会阴垫,正确估计出血量,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路,汇报医生并做好配血、输血及手术的各项准备。

5.安慰产妇,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配合治疗。

6.禁止阴道检查、肛门检查、灌肠,指导孕妇避免刺激乳房及腹部,以免诱发宫缩。

(二)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1.按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子宫收缩强度、宫底高度、官体压痛、血压、尿量、胎心情况。

3.观察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如出现皮下、黏膜、注射部位渗血不疑及阴道流血不止等凝血机制障碍时,按DIC护理。

4.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症状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保暖,做好输血准备;监测生命体征。

5.指导孕妇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留置尿管,记出入量。

6.安慰产妇,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配合治疗。

7.如病情严重,需终止妊娠者,做好术前准备。

(三)胎膜早破护理常规

1.按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2.破膜后立即测胎心音,记录胎膜破裂时间,观察羊水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并及时记录,报告医生。

3.监测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注意有无胎儿宫内窘迫或脐带受压情况。

4.保持会阴清洁,会阴护理每日2次,外阴部置消毒会阴垫。

5.按常规测体温、脉搏。

观察感染相关指标。

破膜超过12小时者,汇报医生。

6.严禁灌肠,绝对卧床休息,胎位不正及胎头高浮者取头低脚高位,抬高臀部,减少羊水流出,防止脐带脱垂。

7.宜食粗纤维、水果、蔬菜等食物,防止便秘。

8.如需检查或进待产室时,用平车推送。

(四)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常规

1.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做好生活护理。

2.动态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及体重变化,观察水肿分布及其程度并记录。

3.观察胎心、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胎盘早剥。

4.监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病情严重时床旁备急救药品及器材,以便子痫发作时使用。

5.正确留取血、尿等各种检验标本。

6.使用解痉、降压、镇静、利尿药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注意预防提体位性低血压。

7.全身水肿者予低盐饮食,有蛋白尿者食物应富含蛋白质。

8.每日测体重一次。

9.安慰产妇,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五)子痫护理常规

1.置患者于单间暗室,床旁备子痫盘、吸引装置。

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有假牙者取出假牙。

专人护理,使用床栏及约束带,防止坠床。

3.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和尿量,保留导尿,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观察产程进展和阴道流血情况,警惕有无胎盘早剥、早产及临产征象。

5.子痫发作时,使用开口器、拉舌钳,防止舌咬伤或舌后坠堵塞气道;加围床档,防止坠床,准确记录子痫抽搐时间、次数、持续时间、间歇时间。

6.治疗及护理操作应集中减少对孕产妇刺激,控制探陪人员。

用镇静、解痉、降压、利尿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反应。

(六)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1.按产科和内科心脏病护理常规。

2.观察孕产妇血压、脉搏/心率、呼吸、面色、心功能情况,重视孕产妇主诉(心悸、胸闷、气喘等),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3.心脏瓣膜术后长期服用抗凝剂者,观察凝血指标。

4.保持出入量平衡,控制补液量、速度。

5.胎儿娩出后,腹部沙袋加压,防止诱发心力衰竭。

6.限制体力活动,产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72小时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7.心功能3级以上停止哺乳。

8.少量多餐,予低盐、易消化、无刺激性并含粗纤维饮食,预防便秘。

9.禁止灌肠。

10.如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按内科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七)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1.按产科和内科糖尿病护理常规。

2.观察血糖控制水平。

3.观察孕妇外阴有无瘙痒、阴道分泌物情况,皮肤有无疖肿、毛囊炎等。

4.观察有无极度口渴、软弱无力、口中烂苹果味等酮症酸中毒表现。

5.应用胰岛素时剂量准确,每次检查并更换注射部位,观察有无心慌、出冷汗、饥饿、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症状并及时处理。

6.给予糖尿病饮食,并作好指导,餐后1小时适量运动。

7.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8.产后加强对新生儿观察护理,及时发现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9.出院指导产后定期复查血糖。

(八)妊娠期肝内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