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16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docx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年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题化学

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

(二)

理科综合试题-化学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监考老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S-32Cl-35.5Cu-64Sn-119

一、选择题:

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的描述: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物理小识》中说:

“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B.“青矾厂气”可能是CO和CO2

C.青矾宜密闭保存,防止氧化变质D.青矾燃烧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角的是

A.1mol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A

B.pH=1的H2S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1mol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3NA

D.常温常压下,56g丙烯与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4NA个碳原子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等的酚类物质可来源于煤的干馏

B.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全部变为了氨基酸

C.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直馏汽油

D.涤纶、有机玻璃、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0.KIO3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

利用“KIO3氧化法”制备KIO3包括以下两个反应:

①11KIO3+6I2+3H2O=6KH(IO3)2+3Cl2↑+5KCl

②2KH(IO3)2+KOH==2KIO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表明氧化性:

KH(IO3)2>KIO3

B.反应①中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2.24LCl2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碘盐,溶液会变蓝

D.可用焰色反应实验证明碘盐中含有钾元素

11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Fe3+在pH=5时已经沉淀完全)。

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Fe2++H2O2+2H++2Fe3++2H2O

B.步骤④为过滤,步骤⑤蒸发结晶

C.步骤②不能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

D.步骤③用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mol/L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无液态铝滴落

金属铝的熔点高

D

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溶液中出现凝胶

酸性:

HCl>H2SiO3

 

13.实验室处理含FeBr3废催化剂的溶液,可得到溴的苯溶液和无水FeCl3。

下列做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取Cl2

使Br—转化为Br2

分离出溴的苯溶液

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干获得无水FeCl3

二、非选择题

26.(15分)四氯化锡可用作媒染剂。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四氯化锡(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有关信息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用甲装置制氯气,MnO4—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装置如图连接好,检查气密性,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填现象)后,开始加热丁装置,锡熔化后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丁装置,此时继续加热丁装置的目的是:

①促进氯气与锡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装置的作用,如果缺少乙装置,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装置的作用是(填序号)

A.防止空气中CO2气体进入戊装置

B.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C.防止水蒸气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使产物水解

D.防止空气中O2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使产物氧化

(5)反应中用去锡粒1.19g,反应后在戊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2.04gSnCl4,则SnCl4的产率为_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7.(14分)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图:

(1)步骤I中将卤水酸化,再通入Cl2,是为了防止Cl2与碱反应,写出Cl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步骤I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II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

(3)实验室保存液溴时,通常在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少量的水,这与液溴的性质有关(填写序号)。

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密度比水大

(4)步骤II中将吹出的溴蒸汽用纯碱溶液吸收时还有CO2生成,写出吸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步骤II中通入热空气吹出的Br2用纯碱溶液吸收前先经过NaBr溶液,其目的是

(6)步骤III中蒸馏出工业溴后残留液的主要溶质是

(7)步骤III中若使用硝酸酸化,缺点是

 

28.(14分)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

某科研小组从某旧铍铜元件(含25%BeO、71%CuS、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

i.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能形成BeO22—;

ii.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物

Cu(OH)2

Fe(OH)3

Mn(OH)2

溶度积常数(Ksp)

2.2×10-20

4.0×10-38

2.1×10-13

(1)用NaOH溶液溶解铍铜元件步骤中提高溶解率的措施是。

(至少写出两种)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外,还有(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I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反应I中生成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3)滤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

为提纯BeCl2,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填字母)

a.加入过量的氨水b.通入过量的CO2c.加入过量的NaOH

d.加入适量的HCle.洗涤f.过滤

(4)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写出反应II中Cu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该小组从1kg该种旧铍铜元件中回收得到433gCu,则该流程Cu的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6.(15分)氨甲环酸(G)别名止血环酸,是一种已被广泛使用半个世纪的止血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

C的化学名称是。

(2)G在NaOH催化下发生双分子脱水形成仅含两个环的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①~⑥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4)E中不含N原子的官能团名称为。

(5)氨甲环酸(G)的分子式为。

(6)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a.含苯环b.含硝基c.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7)写出以

和CH2=CHCOOCH2CH3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性)

 

参考答案

7

8

9

10

11

12

13

B

D

A

D

D

D

C

26.

(1)蒸馏烧瓶

(2)

(3)丁装置内充满黄绿色气体;②使SnCl4气化

(4)利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BC

(5)78%

27.

(1)Cl2+OH—=ClO—+Cl—+H2O

(2)富集溴元素

(3)CD

(4)3CO32—+3Br2=3CO2↑+5Br—+BrO3—

(5)除去未反应完的氯气

(6)Na2SO4

(7)可能会生成氮氧化物气体污染空气

28.

(1)搅拌、升温加热、将元件研磨成粉末、增加碱液的浓度(写出两种即可);Na2BeO2、Na2SiO3

(2)BeO22++4H+=Be2++2H2O;Na2SiO3+2HCl=2NaCl+H2SiO3↓

(3)afed

(4)2H2SO4+CuS+MnO2=S+MnSO4+CuSO4+2H2O

(5)91.5%

36.

(1)CH2=CHCH=CH2;2-氯-1,3-丁二烯

(2)

(3)④⑤

(4)酯基、碳碳双键

(5)C8H15O2N

(6)15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