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11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docx

第六章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第六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第一节 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本节考点:

  

(1)新生儿的特点

  

(2)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3)护理措施

  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2.5kg以上,身长47cm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一、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1.外观特征:

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而呈屈曲姿态,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着胎脂;头发分条清楚;耳廓软骨发育好、轮廓清楚;乳晕明显,乳房可摸到结节;指甲长到或长过指端;足底皮纹多而交错。

男婴睾丸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

  2.体温:

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能力差。

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比成人快4倍;体温易随外界温度而变化。

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的代谢。

棕色脂肪分布在中心动脉(主动脉弓,颈动脉)附近,肩胛间区等处,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调节。

  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要适宜,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血液易浓缩,出现脱水热;室内体温过低,产热不足,则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至1小时体温下降1.5~2℃。

如环境温度适中,体温逐渐回升,并在36~37℃之间波动。

“适中温度”又称“中性温度”,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机体耗氧量最少,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又能保证正常体温。

新生儿适中温度与体重及日龄有关,正常足月新生儿穿衣、包裹棉被、室温维持在24℃,便可达到中性温度的要求。

  3.呼吸系统:

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

出生时经产道挤压,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由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

新生儿在第一次吸气后,肺泡张开。

呼吸浅快,40~45次/分。

新生儿胸腔较小,肋间肌较弱,胸廓运动较浅,主要靠膈肌运动,呼吸呈腹式。

  4.循环系统:

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巨大变化,脐带结扎,肺血管阻力降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出现功能性关闭。

心率波动较大,1OO次~15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9.3/6.7kPa(70/50mmHg)。

  5.消化系统: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

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肠壁而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

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3~4天排完,粪便转为黄绿色。

如24小时未排胎粪者应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

  6.血液系统:

新生儿在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出生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相对较高,血容量85~lOOml/kg,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脐带结扎延迟可从胎盘中多获得血容量。

白细胞计数生后第1天可达(15~20)×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

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近,以后以淋巴细胞占优势。

  7.泌尿系统:

足月儿24小时排尿,48小时未排尿者需检查原因。

生后头几天内尿色深、稍混、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此为尿酸盐结晶,不需处理。

新生儿尿稀释功能尚可,但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较差,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过多的水和溶质,易发生水肿或脱水症状。

需要比成人多2~3倍的水。

  8.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占体重10%~20%。

生后具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交叉伸腿反射的原始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可自然消失。

若在新生儿上述反射消失或数月后仍存在均说明神经系统有病变。

  9.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

皮肤、黏膜薄、嫩,易被擦伤;脐部为开放性伤口,细菌容易繁殖并进入血液;血中补体含量低,缺乏趋化因子,故白细胞吞噬能力差。

新生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免疫球蛋白IgG,因此不易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而免疫球蛋白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10.能量需要量:

新生儿热量需要量取决于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的能量消耗,在适中温度下,基础热量的消耗为209kJ/kg(50kcal/kg),加上活动、特殊动力作用、大便丢失和生长需要等,每日共需热卡量约418~502kJ/kg(100~120kcal/kg)。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3.生理性乳腺肿大:

女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5天,乳腺可触到蚕豆到鸽蛋大小的肿块,因胎内母体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体内,出生后这些激素影响突然中断所致,多于2~3周消退。

  4.假月经:

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1~3天后停止。

是因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不必处理。

  5.口腔内改变:

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民间称“板牙”、“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又称“上皮珠”,生后数周到数月逐渐消失,不需处理。

新生儿面颊部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对吸乳有利,不应挑、割,以免发生感染。

  

  三、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1.新生儿病室条件:

病室干净、清洁、整齐,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度22~24℃,湿度55%~65%。

床与床之间的距离为60cm.条件许可还可设置血气分析室。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出生后应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

经常检查清理鼻孔,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合适的体位,仰卧位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渡后仰;俯卧位时头偏向一侧,双上肢自然屈曲在头两侧(切记不可将上肢固定在包被中),不可随意将物品放在新生儿口、鼻腔处或按压胸部。

  3.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需要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冬季需头戴绒帽,棉被包裹,外置热水袋,必要时放入婴儿培育箱中。

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监测体温变化,使新生儿身体处于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的“适中环境”中。

  4.预防感染: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清洗设施。

入室时应更换衣、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每次30~60分钟。

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

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的患儿应分室居住,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

  5.皮肤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可用消毒的植物油轻擦皮肤皱折和臀部,擦干皮肤给予包裹。

每日沐浴1~2次,在喂奶前进行,达到减少皮肤菌落积聚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脐部经无菌结扎后,逐渐干燥,残端1~7天内脱落。

每日检查脐部,并用75%乙醇消毒,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感染造成脐炎。

  6.喂养:

出生后30分钟左右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

鼓励母亲按需哺乳。

无法母亲哺乳时,首先试喂10%葡萄糖水10ml,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配方奶,每3小时一次。

乳量根据婴儿耐受和所需热量计算,遵循从小量渐增的原则,以喂奶后安静、无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15~30g/d,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间除外)为标准。

按时测量体重,了解新生儿的营养状况。

  7.预防接种:

出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出生1天、1个月、6个月时,各注射乙肝疫苗一次。

  

第二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本节考点:

  

(1)早产儿的特点

  

(2)护理措施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

  

  一、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特征:

体重大多在2.5kg以下,身长不到47cm,哭声轻弱,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呈伸直状,皮肤红嫩,胎毛多,足底纹少,足跟光滑,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皱纹,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体温:

早产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无寒战反应,产热不足,保暖性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3.呼吸系统:

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节律不规则,可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15~20秒,或虽不到20秒,但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肌张力减低。

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在宫内有窘迫史的早产儿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4.循环系统:

安静时,心率较足月儿快,平均120~140次/分,血压也较足月儿低。

  5.消化系统:

早产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而幽门括约肌较发达,容易发生溢乳。

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故以母乳喂养为宜,缺氧或喂养不当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葡萄糖醛基转移酶活性较低,生理性黄疸出现的程度较足月儿重,持续时间也长。

由于早产儿胎粪形成较少和肠道蠕动无力,胎粪排出延迟。

  6.血液系统:

早产儿白细胞计数较低为(6~8)×109/L;大多数早产儿在第3周末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持续2周左右。

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维生素K储存量少,致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较低。

由于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先天储铁不足,血容量迅速增加,“生理性贫血”出现早,胎龄越小,贫血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

  7.泌尿系统:

早产儿的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肾脏排钠增多,易发生低钠血症。

其血中的碳酸氢盐浓度极低,阴离子间隙较高,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蛋白质入量增多时,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肾脏对糖的回吸收能力较低,当葡萄糖输入过多时,常有尿糖出现。

  8.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而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

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9.其他:

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弱,食物耐受力差,出生1周内热量供给低于足月儿。

早产儿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降钙素分泌较高,终末器官对甲状旁腺素反应低下,易有低钙血症发生。

同时,早产儿体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发育不够完善,免疫球蛋白含量较低,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易患感染性疾病。

  10.潜在并发症:

出血。

  

  二、早产儿的护理

  1.环境:

早产儿应与足月儿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

相对湿度55%~65%。

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分钟。

每月空气培养1次。

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前应更换清洁工作服、鞋、洗手,保持病室清洁、干净、舒适、整齐、安全。

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备。

  2.保暖: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2000g者,应尽早置于婴儿培养箱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应越高。

体重>2000g再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

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合理喂养

  

(1)开奶时间:

出生体重在1.5k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出生后2~4小时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

可在6~8小时喂乳。

出生体重在1.5k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

  

(2)喂奶量:

喂乳量应根据消化道的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每次喂乳量越少,喂奶间隔越短,并且根据喂奶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管饲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调整(理想者每天增长10~15g)。

  (3)喂养方式:

由于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因此,最好用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婴配方奶为宜。

因早产儿肾排酸能力差,牛乳中蛋白质和酪蛋白比侧均高,可使内源性氢离子增加,超过肾小管的排泄能力,引起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4)喂养方法:

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

喂养后患儿宜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

  (5)评估: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4.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

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常用氧气浓度30%~40%。

吸氧时间不宜过长,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防止发生氧中毒。

  5.预防出血:

新生儿和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肌内注射维生素K1,连用3天,预防出血症。

  6.预防感染:

足月儿和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每日沐浴1~2次。

脐部未脱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

沐浴后,用2.5%碘酒和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口腔护理1~2次。

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儿时,接触前、后均应洗手。

严禁非本室人员入内,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密切观察病情:

由于足月儿和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正确喂养,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作好抢救准备。

  

第三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本节考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原则

  (5)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脑损伤性疾病。

主要是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缺血缺氧性颅内出血:

凡能引起缺氧的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以未成熟儿多见。

  2.产伤性颅内出血:

以足月儿多见,因胎头过大、臀产、急产、产程过长、高位产钳,多次吸引器助产者等。

均可使胎儿头部受挤压而导致小脑天幕撕裂,硬脑膜下出血,大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3.其他:

高渗透压的液体输入过快、机械通气不当、血压波动过大、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内出血;还有少数颅内出血者,是由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脑血管畸形引起。

  

(二)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

常见的表现有:

  1.意识形态改变:

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眼部症状:

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等;

  3.颅内压增高表现: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等;

  4.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

  5.肌张力改变:

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瞳孔改变:

大小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7.其他:

出现黄疽和贫血表现。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急性期为均匀血性和皱缩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严重者出生24小时内脑脊液糖定量降低,5~10天最明显,同时乳酸含量低。

  2.CT和B超:

可提供出血部位和范围。

  (四)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

保持安静,尽可能减少搬动、刺激性操作。

维持正常PaO2,PaCO2、pH等。

贫血患儿可输入少量的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和水肿。

  2.止血及对症处理:

选择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洛血)等。

  3.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还可选用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4.降低颅内压:

可用呋塞米(速尿)静脉推注,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小剂量20%甘露醇。

  5.脑积水治疗:

乙酰唑胺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必要时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或侧脑室引流。

  (五)护理措施

  1.绝对保持安静: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

使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入院后3天内除臀部护理外免除一切清洁护理,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避免因患儿的烦躁加重缺氧和出血,静脉穿刺选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喂养:

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

少量多餐,每日4~6次,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备好吸痰用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因为缺氧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通透性增强或破裂,脑血流量减少,易发生脑室及周围室管膜下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和出血。

  4.并发症的观察:

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每4小时测T、P、R、Bp并记录。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出现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作好抢救准备工作。

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药(氯丙嗪、异丙嗪各1mg/kg肌内注射,25%甘露醇每次1~2g/kg30分钟内静脉推入)。

用药后注意观察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

  5.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给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洛血)等控制出血。

  6.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

给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家长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

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遵医嘱服用吡拉西坦(脑复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每日新生儿胆红素生成6~10mg/kg(平均8.8mg/kg),成人胆红素生成仅为3.8mg/kg,每日生成的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以上,其原因:

①红细胞破坏多:

由于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新生儿初生时红细胞数目相对较多,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③其他来源胆红素生成多:

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胆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2.结合运送胆红素能力弱:

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暂阶段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

新生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出生后5~10天才可达到成人水平。

早产儿血中自蛋白数量少,胆红素的联结运送延缓。

  4.肝脏酶系统功能不完善:

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的量少,且酶的活力不足,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有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至于未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液中。

  5.肠肝循环的特殊性:

出生后,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结合的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再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较低,仅为成人的1%~2%,所以极易出现黄疸。

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疽加重。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迟至3~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二)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1.特点: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

  

(2)黄疸程度重:

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血清胆红素>220μmol/L(12.9mg/dl);

  (3)黄疸进展快:

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

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三、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1)感染性:

①新生儿肝炎:

大多数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出生时通过产道被感染,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

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于红细胞,加速红细胞破坏、损伤肝脏细胞,使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疽加重。

  

(2)非感染性:

①新生儿溶血:

ABO系统和Rh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②胆道闭锁:

肝肠循环受阻,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清含量增高;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疽:

发生率0.5%~2%;⑤遗传性疾病:

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

如维生素K3、K4、樟脑丸等;⑦其他:

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疸。

  1.新生儿溶血病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致使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ABO系统和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者最多见。

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1)ABO血型不合:

母亲多为O型,新生儿A型或B型多见。

母亲为AB型或婴儿为0型均不发生。

常因O型血母亲孕前接触过A或B型血,产生相应的抗体,妊娠时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故ABO溶血可有50%第一胎发生。

  

(2)Rh血型不合:

Rh血型有六种抗原(C、c、D、d、E、e),具有D抗原者为阳性,汉族人99.66%Rh阳性。

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Rh阳性胎儿,一般不会发生在母亲未输过血的第一胎,症状随胎次增重。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Rh溶血病症状较重,ABO溶血病病情较轻。

主要表现有:

①胎儿水肿;②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迅速增加;③贫血:

ABO血型不合者血红蛋白多正常。

严重贫血见于Rh血型不合,由于骨髓外造血活跃,出现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④胆红素脑病。

  2.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牛奶明显增高,使肠道中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及吸收增加所致。

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5天出现黄疸,持续升高,2~3周达高峰1~4个月逐渐消退。

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2~4天黄疸明显下降,若不下降应排除此病因。

若再继续喂母乳黄疸不再下降或又上升,最终延迟消退。

  3.先天性胆道闭锁:

黄疸生后1~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皮肤呈黄绿色,肝脏进行性增大,质硬、光滑,粪便呈灰白色(陶土色)。

以结合性胆红素增加为主,肝功能异常,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

如不及时治疗3~4个月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4.新生儿肝炎:

一般黄疸于生后2~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伴拒食、体重不增、大便色浅,尿色深黄,肝(脾)肿大。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伴肝功能异常。

  5.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由于细菌毒素作用,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黄疸于一周内出现,或黄疸退而复出并进行性加重,并伴全身中毒症状,有感染病灶,以脐炎、皮肤脓疱疮引起最多见。

早期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