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出版社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docx
《北京科技出版社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科技出版社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科技出版社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
一、声音和我们
【教学内容】:
声音和我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报、交流。
让学生体验声音与人类活动密切的关系,认识噪音污染的危害。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对噪音的调查与分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用录音机录制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安排学生试着模拟几种声音。
2、教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以及其他关于声音的文字、图片、电教资料等。
3、学生准备自己录制的录音带以及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他们随时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哪里的声音,听了这种声音有什么感受。
二、探讨
你还听过什么声音?
三、研究
声音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把你们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写下来。
四、学生交流汇报:
1、“声音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将问题细化,形成分课题、子课题进行研究。
我们更欢迎学生选择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相吻合的研究课题。
2、认识噪音污染。
通过前面的研究,可能有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噪音的问题,教师可以就此导入对于噪音的研究活动。
对于噪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应该让学生们讨论,并且结合生活经验指出污染源。
教师鼓励学生课下对噪音的危害进行实验研究,这需要学生持续较长时间的研究。
所以建议学生要做一些研究记录。
3、进行消除噪音的宣传活动。
首先,请学生要论我们可以为消除噪音做哪些事情,然后提出“出一张宣传小报”的倡议。
二、标志
【教学内容】:
标志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它们的含义。
通过设计标志的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图案设计的能力和创造力。
3、利用认识标志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术调查、收集各种标志,画或剪贴下来,并对获取资料的方式进行简要的总结。
2、教师准备各种标准的图片或电教资料,为学生准备一些制作标志用的基本的图形模板。
3、学生准备铅笔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生观察公共场所中的各种标志,想想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二、认识各种标志。
首先,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标志,请学生们说一说它们的含义。
在这个环节中,渗透交通安全的教育、维护公共秩序的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然后,请学生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标志,再组内进行相互交流,使他们认识更多的标志,了解更多标志的含义,并且交流获取资料的方法。
最后,每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标志,介绍它们的意义和收集的过程、方法,让学生们对标志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设计标志。
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先安排学生讨论标志的用途,了解标志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还需要什么标志,提出自己设计标志的意愿。
设计工作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也要发挥作用,对学生的设计做适当的点拨。
设计标志可以通过手绘,也可以利用电脑进行设计。
四、教师对学生制作设计的标志在全班进行展示评价,并进行简要的点评。
三、奇妙的圆
【教学内容】:
奇妙的圆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资料的收集、交流,使学生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圆形物体的一些特性以及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收集圆形的物体或与圆有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介绍圆形物体或圆的特征的图片或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在课前观察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发现的生活中存在的圆形物体或与圆有关的现象。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
生活中与圆有关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
从而产生疑问:
为什么它们都是圆形的?
圆形有什么好处?
二、研究圆形的特点和好处。
学生自愿结合成研究小组,制订研究计划,准备开展研究活动。
让学生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待设计方案比较完善后再去执行。
三、进一步研究了解圆形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的研究不可能是详尽的、全面的,通过收集和查阅资料,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圆形物体或现象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圆的认识。
四、活动评价。
教师进行简要的指导,让学生清楚在表中要填什么。
学生不仅知道评价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评价,评价要起到激励学生进步的作用。
二、镜子
【教学内容】:
镜子
【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进行交流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探索精神。
3、通过对各种镜子的样式、用途等资料的收集,使学生了解镜子的特点和用途。
感受镜子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镜子。
2、教师准备:
介绍镜子种类的图书或电教资料。
3、学生准备:
各种各样的镜子和装有镜子的便于携带的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
一、汇报
汇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如利用照片、图片、或录像资料等。
通过这些直观的材料,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思考镜子有什么用途。
为了更好地研究镜子的作用,最好观察镜子的事物。
二、利用镜子做实验。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几种现象,了解到光可以在镜子之间多次反射,并且获得“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照出来的问题越多”的直接体验。
这几个实验如果学生曾经在自然课或其他课中接触过,教师可以重新设计另外一些实验,让学生认识更多种类的镜子。
如凹面镜的实验、凸透镜的实验、哈哈镜的实验。
在实验中,力求学生发现一些规律。
三、制作万花筒。
首先,出示万花筒让学生们观察说一说它为什么叫万花筒,它里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图案。
或许一些学生知道它的原理,说出里面有镜子,或许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万花筒拆开看看,了解其中的奥妙。
当学生发现里面是镜子的时候,会联想到刚才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为什么很少的花纸片在万花筒里看起来会那么多,再说一说万花筒应该怎样制作,经过交流明确它的制作方法。
接着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们制作万花筒,先做主体部分,最后进行外观的装饰工作。
四、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寻找材料做一个效果好的万花筒,也可以让学生确定一个关于镜子的问题课下进行研究。
五、塑料废弃物的研究
【教学内容】:
塑料废弃物的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调查统计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加深对调查和研究过程的体验,加深对白色垃圾危害的认识。
3、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在寻找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对自己家庭中一天塑料废弃物的数量进行调查统计。
2、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的塑料废弃物。
3、教师准备烧杯、水、玻璃棒、花盆、土等材料,并把一年前埋有塑料废弃物的花盆拿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一方面,让学生做好调查统计工作,它是学生们进行家庭塑料废弃物估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参与调查的学生越多,所得出的数据越具有代表性,结论越真实。
另一方面,师生应该努力寻找各种不同的塑料废弃物,使学生认识到塑料废弃物种类的繁多,除少数以外,都很难处理。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安排好塑料制品的填埋实验。
这个实验短时间看不出效果,可以采取前一拨学生埋,侯一拨学生看的形式。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用填埋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处理废弃塑料制品。
二、统计的数字要形象化。
通过估算家庭塑料废弃物的数量,学生不难发现它们数量的巨大。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把这些抽象的数字形象化。
比如“计算全班学生的家庭一年所丢弃的塑料袋可以盖满多少个学校的操场、多少个足球场;多少家庭一年所丢弃的塑料袋就可以盖满全中国等等。
三、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设想。
让学生发挥想象,不要限制用它要干什么,要鼓励学生思考更多的方法。
虽然有些方法成本很高,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也许会变成现实。
三、头发
【教学内容】:
头发
【教学目标】:
1、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头发的研究,培养学意识和关注身边常见事物的习惯。
3、了解头发的一些用途,掌握一些保护头发健康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回家调查一些关于头发的知识,了解头发的用途。
2、教师准备关于头发的用途以及护发的图片或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收集资料。
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
比如,很多家长都有护发心得,可以询问家长;街道有正规的美容美发店,可以对店内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教室还可以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报刊杂志上的各种“生活小窍门”中的素材,制作剪报。
总之,要让学生形成收集信息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可以得到信息。
二、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头发的用途前人已经进行了总结,但是一定还有一些前人没有想到的用途。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学生想到的用途不一定十分完善,有道理就可以,现在即使不能实现,也许将来能够实现,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三、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提出一些关于头发的问题。
再让大家思考“我们可以研究其中的哪些问题”,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
当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学生们就应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上下工夫。
过程和方法主要由学生制订,但是教师也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四、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研究的结果”要注意标准。
四、食盐的研究
【教学内容】:
食盐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盐的部分性质和作用,发现晶体的显著特征。
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从盐水中提取盐的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调查食盐的种类和用途,了解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2、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盐以及各种食盐的包装。
3、教师准备放大镜(最好10倍左右)、载玻片、药品瓶、钥匙、烧杯、玻璃棒、水等实验用品并介绍实验用途、特点的各种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师要求学生把调查的重点放在收集不同种类的食盐和包装上,它们的异同课上还有重点研究。
二、教师尽量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帮助学生认识食盐。
初步的观察可以采用看、摸、尝的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盐,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形状是一致的——都是规则的六面体,从而对晶体形状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三、学生讨论汇报实验的用途。
可以通过对身边使用食盐的现象进行分析得来。
如:
从咸菜不容易坏,可以知道食盐具有防腐的作用;从沿海地区用盐刷碗可以知道食盐有杀菌的作用;从雪后洒盐水可以知道食盐有降低冰点的作用,等等。
四、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和逆向思维力。
盐溶于水形成了盐水,只要把水去掉就可以盐分离出来。
于是,如何去掉水便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发现某种方法是否正确。
五、风
【教学内容】:
风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的持续观察和记录能力,在制作观测风的工具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2、通过资料的收集、交流使学生了解一些观察、记录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自然事物的意识,在观测风向、风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力与细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料及预报员对“风”是怎样描述的。
2、教师准备风向标和自制风向标模型以及各种介绍风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请学生进行模拟“天气预报”,特别要注意对风的介绍,然后让学生们分析“人们在观测、记录风的时候,总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
”经过比较学生们会发现,无论广播、电视还是报纸,预报天气时总是要播报“风向”和“风力”。
二、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你是怎样理解风力和怎样观测风力的?
学生阅读“风级歌”。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们根据自然现象判断风力的方法,教育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事物。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件观测风向或风力的工具。
制作前应该让学生制订简单的设计方案,要让学生明确做什么。
它的大概结构是怎样的;怎样做,应该选择什么材料,组内怎样分工;自我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们用自己的“仪器”到了户外测量风向和风力。
四、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科学态度。
风对人有利,也对人有害,关键看我们如何用它和控制它。
五、安排课外活动,记录一周的风向和风力。
九、消毒
【教学内容】:
消毒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消毒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
2、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消毒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汇报,使学生了解各种消毒用品的应用领域。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实践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消毒的意义、方法及消毒药品的种类。
2、学生根据自己将要介绍的方法准备一些容易携带的消毒用品。
3、教师准备介绍消毒意义与方法的图片或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调查
课上首先请学生汇报调查渠道和调查的结果。
调查的渠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常见的看书和上网查询,还包括学生在医院看,在家里听,在健康课上学,等等。
学生的介绍也不能局限在“读”和“说”上,要鼓励学生形象生动地进行介绍。
并让学生时间体验消毒的操作过程。
深刻体会消毒的意义和方法。
二、讨论
怎样对家中的碗筷,棉衣和杯子进行消毒?
怎样对皮肤消毒?
怎样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在这里,教师要把答案不唯一的原则,慎重考虑出示标准答案。
以碗筷消毒为例,一般家庭使用洗涤灵,也有的使用消毒液,部分家庭定期采用高温消毒的办法,还有些家庭使用了专用的消毒碗柜。
如果学生说出来教师不熟悉的方法,不要轻易否定,要慎重对待。
三、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家庭消毒实践活动。
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
为了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有些消毒工作需要经常进行。
十、走进收藏小天地
【教学内容】:
走进收藏小天地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收集与展示,使学生初步了解收藏的意义,通过各种各样的收藏品,丰富学生的知识。
2、在收藏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收集和整理收藏品的能力,分析和鉴别的能力。
在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开展展示收藏品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产。
通过“收藏”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有收藏爱好的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藏品,准备课上向大家介绍。
如果教师也有收藏的爱好,同样做好展示的准备。
2、让学生携带一些关于自己收藏品的资料或自己满意的收藏品。
3、教师准备介绍各种收藏知识的图片、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展示观察。
1、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藏成果。
学生可以介绍自己收藏品的种类、数量、家长以及在收藏的过程中的收获和快乐。
可以展示实物,也可以展示照片。
2、教师如果能展示自己的收藏,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并且可以渗透收藏的方法、过程和意义。
二、调查
学生展示的收藏品不仅仅限制在“资源包”中的几种,其实还有很多。
如收集车票、门票、糖果包装纸、车辆模型、兵器模型、各种文具、各种书刊杂志,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让学生调查研究,并做出报告。
三、活动
1、教师在活动中要发挥导向的作用。
对于好的收藏要进行充分的肯定,对于某些不良倾向要给予及时的引导。
2、教师可以在班队会上举办个人收藏品展。
十一、货币
【教学内容】:
货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初步认识货币对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货币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设想未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了解货币的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尊重、
爱护自己国家货币对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货币的资料。
调查各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2、如有条件,师生准保一些古钱币和外币。
3、教师准备介绍货币种类和做运动图片和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调查
教师结合“资源包”中的阅读材料和插图,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货币的起源、发展,指导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欣赏我国古代货币制造的精美,从而了解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展示各种货币
教师让学生欣赏“资源包”中的货币图片,通过认真的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这些货币具有一个共同点:
制造精良、用料考究、防伪技术先进、图案能够反映本国的特点、上面都是文字符号和面值。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货币不仅是经济交流的必需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应该爱护和尊重。
三、了解
通过调查,对不同货币对汇率进行简单的了解。
调查汇率可以去银行,也可以通过某些报纸和电视节目获得认识。
四、讨论
你认为世界的货币将来会怎样发展?
把你的看法写出来。
十二、中国的茶文化
【教学内容】:
中国的茶文化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培养学生在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模拟表演的能力。
2、通过采访,查阅书籍,观看茶表演等形式,了解一些民族的饮茶习俗以及与茶叶、茶具相关的知识。
3、通过了解祖国的茶文化,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教师对本地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哪一家茶馆或茶叶店可以供学生采访,附近有没有研究茶道的专家,等等。
2、学生课前收集整理中国茶文化的资料,包括茶叶的种类、产地、茶艺表演、饮茶习惯,等等。
3、师生共同准备一些茶具,教师准备介绍茶文化的图片资料或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收集和调查
学生汇报前,应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处理。
在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时,不仅要汇报调查结果,还要汇报调查方法和过程。
汇报方法过程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
如果学生的途径比较窄,要启发他思考可以到哪里进行调查,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获取资料。
汇报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性的内容,也可以是关于茶的诗歌,关于茶的故事或关于茶的音乐作品。
二、交流问答
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名茶,茶的在哪里?
2、你知道中国有那些著名的茶具?
它们是什么样的?
3、你知道中国各民族有哪些饮茶习俗?
4、吟诵自己收集来的关于茶的诗歌,或讲一个关于茶的故事。
三、活动
布置茶道或茶艺表演的准备活动,安排学生课下继续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茶艺表演的练习。
十三、店铺招牌
【教学内容】:
店铺招牌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是学生直到涉及招牌时要考虑到经营项目及店铺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资料的能力、设计绘图的能力。
2、通过对本地区店铺的招牌进行观察,收集各种店铺招牌的央视特点,并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是学生了解店铺的作用,掌握一些设计招牌的常识。
3、在设计招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调查本地区店铺的数量和招牌的样子,悬挂的位置,等等。
调查传统名店、老店的基本情况。
2、学生准备铅笔、尺子、彩笔等简单的绘图工具。
3、教师准备介绍招牌的图片、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调查
1、开展调查活动前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2、学生独立调查应尽量集中在居家附近。
调查要有简单的记录,可以用笔记录,也可以运用摄像或摄影的形式进行记录。
3、教师也应该对本地的店铺和商业区进行调查,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制成幻灯片在课上播放。
二、思考讨论
1、店铺为什么需要招牌?
2、各种招牌有什么共同点?
什么样的招牌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内容,为后面设计招牌打基础。
三、活动
为某家店铺涉及招牌。
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活动。
它需要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给店铺起名,名字要响亮,又必须突出这家店铺的特点;需要学生运用美术课上的知识设计图案,搭配颜色;需要学生运用书法课上的知识书写店名;需要学生与店主进行沟通和交流。
应该鼓励学生在招牌设计好后,向店铺的负责人征求意见,并教育学生客观对待别人的评价。
十四、奥林匹克运动
【教学内容】:
奥林匹克运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设计吉祥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设计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报、交流、是学生了解奥运的历史、奥运的精神和奥运标志的涵义。
3、通过为北京奥运会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同个对奥运会以及奥运会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关于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资料。
2、教师准备介绍奥运有关的图片、文字和电教资料。
【教学过程】:
一、活动
奥林匹克的标志由五个圆环组成,象征着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请你给它涂上颜色。
二、收集和整理
1、教师问问学生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经过交流,学生会发现自己对奥运会了解得还是比较少的,于是会提出需要收集更多关于奥运会信息的要求。
2、教师还可以从具体的问题导入“20XX年奥运会将由北京主办,我们班级将举办专栏进行奥运知识的宣传。
各班都要出一期墙板参与评比,我们班要想获胜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
三、思考
1、人们可以为北京奥运会做哪些贡献?
2、自己可以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
四、活动
引导学生着手准备宣传栏的设计制作。
进行设计活动之前,要让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设计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十五、公益设施的调查
【教学内容】:
公益设施的调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调查统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调查活动中,促进学生对公益设施的了解,掌握一些公益设施的使用方法。
3、通过调查、了解公益设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活动前对本地区的公益设施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选择可供学生调查的地点,划定调查的范围。
2、安排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实践活动,并记录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3、教师准备介绍公益设施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调查
开展调查活动前,教师不仅要提出安全方面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或让学生结成小组开展调查活动。
在调查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的时候,特别要让学生主要安全。
二、统计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地区的公益设施的用途、数量等进行系统的统计。
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让学生们讨论对公益设施意义的认识、对公益设施现状的认识和应该怎样对待公益设施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要求完全一致。
三、讨论
引导学生为维护公益设施出把力。
一方面,学生可以用实际行动维护公益设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保护公益设施的合理化建议。
十六、创新方法
(二)
【教学内容】:
创新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