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964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docx

专转本必备现代文学复习必备

现代文学

一、主要作家:

1、梁启超,笔名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是“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提出者。

被认为是文学革命的滥觞。

2、陈独秀和《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意义)发表于其上。

3、鲁迅: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

杂文:

前期: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

后期: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

小说:

现实题材:

《呐喊》《彷徨》,基本主题是反封建。

对封建制度及其文化体系进行的揭露和批判。

提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残酷性和虚伪性,将其‘吃人’本质彻底地充分暴露出来。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

其中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

《孔乙己》、《白光》(陈士诚)、《明天》、《祝福》(祥林嫂)、《药》(夏瑜、华老栓)、《高老夫子》、《肥皂》、《离婚》、《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

乡土小说:

《故乡》(闰土)、《风波》(九斤老太)、《社戏》、《阿Q正传》、《孔乙己》

《在酒楼上》(吕纬甫)《孤独者》(魏连殳shu)《伤逝》(子君与涓生)

历史小说:

《故事新编》:

《补天》《奔月》《铸剑》《理水》《采薇》《出关》《非关》《起死》

散文诗集《野草》:

《秋夜》《这样的战士》《死火》《腊叶》《过客》《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野草 题词》,是一产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狗·猫·鼠》《无常》《阿长与山海经》《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的病》。

4、胡适,字适之。

现代作家,学者。

白话文运动的主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

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白话诗八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

其《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5、周作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语丝派”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

对新文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其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

在小品散文创作上的成就,确立了周作人散文大家的地位,他的作品主要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虎集》、《谈龙集》、《永日集》等(《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美文》、《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乌篷船》、《吃茶》、《谈酒》)

6、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年生于四川。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它以充分的“五四”时代精神和成功的自由体形式,把新诗艺术推向新水平,是白话新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是现代浪漫主义的发端。

《棠棣之花》、《凤凰涅槃》、《天狗》、《地球,我的母亲!

》、《晨安》、《炉中煤》、《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匪徒颂》。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毕生为探索中国历史话剧呕心沥血。

他一生的剧作,基本上都是历史剧。

早期有“女神三部曲”:

《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及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

《聂嫈xing》《卓文君》《王昭君》。

重要的作品还有《屈原》、《南冠草》(夏完淳)、《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

《屈原》中的《雷电颂》,将抒情性与戏剧性巧妙地结合,使屈原与雷电同化,把屈原不屈不挠,为真理斗到尽头的思想和性格集中地表现出来,成功地将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

自叙传小说《漂流三部曲》:

《歧路》《炼狱》《十字架》

7、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章静),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方罗兰、陆梅丽、孙舞阳、胡国光)、(张曼青、章秋柳)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

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原名《夕阳》,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短篇小说的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短篇小说《春蚕》(老通宝)、《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步曲”)、《林家铺子》(林老板)。

散文名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小说代表作有“爱情的三部曲”(《雾》(周如水)、《雨》(吴仁民)、《电》(李佩珠))、“激流三部曲”(《家》(高觉新、觉民、觉慧、钱梅芬、鸣凤、瑞珏jue)、《春》(淑英、蕙表妹)、《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寒夜》(汪文宣、曾树生)),另有散文《灯》、《日出》、《随想录》等。

9、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祥子、虎妞、刘四)、《四世同堂》(分为三部《惶惑》、《偷生》、《饥荒》,祁老者、钱默吟、祁瑞宣、祁瑞全、祁瑞丰、冠晓荷、大赤包);话剧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在英国期间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

另外《断魂枪》、《月牙儿》、《猫城记》也是颇有特色的作品。

10、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

他的《雷雨》(周朴园、周萍、周冲、蘩漪、鲁侍萍、四凤、鲁大海)和《日出》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其后的《日出》(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方达生、小东西)、《北京人》(曾皓、曾文清、愫方)、《原野》(仇虎、花金子)《王昭君》也都是杰出作品。

11、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

是五四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女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在小说、诗歌、散文三个创作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同年5月出版了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还出版了《往事》、《姑姑》、《去国》、《冬儿姑娘》等小说集。

冰心的“问题小说”,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

《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1921年发表的《超人》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

(“万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亲的爱的代表性作品。

)《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部曲”。

1931年发表的《分》标志着,冰心进入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阶段,作品中透露出冰心思想中开始萌生的某种阶级观念。

冰心也是风靡一时的“小诗”派的主要代表。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

冰心的散文创作更有成就。

1926年出版的《寄小读者》产生了广泛影响。

“冰心体”:

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

12、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作家、教育家。

是文学研究会中成绩最突出的作家。

《潘先生在难中》是其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塑造了潘先生这个城市小资产阶级中典型的灰色小人物形象。

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了30年代初“丰收成灾”的畸形社会现实。

长篇《倪焕之》(1928)作为新文学初期少见的长篇创作,具有拓荒的价值。

《稻草人》。

长篇小说《倪焕之》(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他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小白船》、《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1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是文研会另一位重要作家。

他的小说形成了异域风情、宗教色彩、爱情线索为一体的特色。

代表作有小说《缀网劳蛛》(孙可望、尚洁)、《命命鸟》(加陵、敏明)、《商人妇》(林荫乔、惜官)、《春桃》(1934)。

《空山灵雨》是五四运动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

其中以《落华生》最为著名,它将“把果子埋在地理”的花生与悬在枝上鲜红嫩绿“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的苹果、桃子、石榴作比较,得出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我伟大。

体面的人”的结论。

14、朱自清,字佩弦,号实秋。

有诗文合集《踪迹》(1924)。

他的散文《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春》、《匆匆》都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其散文优美清丽、质朴流畅。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15、庐隐,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女作家,以写“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192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

小说《海滨故人》以“自叙传”的手法写露莎和几位女同窗从聚首言欢到风流云散的过程,宣泄了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郁闷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

16、徐志摩:

“新月诗派”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因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被称为新月派的‘盟主’。

此外,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诗作:

《为要寻一颗明星》、《婴儿》、《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别康桥》(最著名的诗篇之一。

17、闻一多:

“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是现代新诗创作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其诗表现了对光明和未来的追求,揭露和批判了黑暗腐败的现实,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提出新格律诗“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有诗集《红烛》(《孤雁》、《秋菊》、《忆菊》、《太阳吟》等)和《死水》。

有反帝反种族歧视的诗歌《洗衣歌》、《七子之歌》等。

18、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思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流派,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即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体式)。

其代表作《沉沦》大胆描写了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表达了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

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带有自叙传特征。

第一篇小说《银灰色的死》。

《春风沉醉的晚上》(陈二妹)、《迟桂花》(公莲)。

他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19、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篇小说《边城》(翠翠、傩送、天保、顺顺)和短篇小说《月下小景》。

另外《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神巫之爱》也是比较出色的作品。

20、戴望舒,原名戴梦鸥。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

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21、卞之琳,现代著名诗人,外国文学学者。

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汉园集》(与何其芳、李广田的合集,三人被称为“汉园诗人”)等。

代表作《距离的组织》、《尺八》、《圆宝盒》、《白螺壳》、《断章》、《音尘》等。

22、洪深、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深的剧作有《赵阎王》(赵大原)《农村三部曲》(包括独幕剧《五奎桥》、三幕剧《香稻米》、四幕剧《青龙潭》)

23、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具有漫画式的独特视角与幽默的表述方式。

24、沙汀,3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并加入“左联”,成为有影响的左翼作家。

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合称“三记”)等。

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方治国、邢么)非常有名。

25、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

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长篇小说《围城》(方鸿渐、李梅亭、孙柔嘉),及诗学著作《谈艺录》,学术著作《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

26、张爱玲,原名张煐。

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

《传奇》、《沉香屑:

第一香炉》(葛薇龙)、《倾城之恋》、《金锁记》、《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

27、臧克家:

第一部诗集《烙印》:

《希望》、《像粒砂》、《生活》、《烙印》、《老马》。

第二部诗集《罪恶的黑手》:

《难民》、《罪恶的黑手》、《宝贝儿》

28、艾青,原名蒋海澄。

诗集:

《大堰河》:

《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聆听》、《巴黎》《马赛》

诗集:

《旷野》《北方》。

作品: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向太阳》优秀抒情长诗。

长篇叙事诗《火把》

29、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他是抗战前期影响较大的剧作家之一。

三十年代初期,他就参预了左翼戏剧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剧本创作则开始于一九三四年。

最早的独幕剧有《都会的一角》。

一九三六年四月写的“讽喻史剧”《赛金花》,是他发表的第一部多幕剧。

一九三七年四、五月间,夏衍开始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三幕剧《上海屋檐下》(赵振宇、黄家楣、施小宝、李陵碑、林志成、匡复)。

写于一九四二年夏的五幕剧《法西斯细菌》(俞实夫)。

报告文学《包身工》(芦柴棒),被誉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

30、陈白尘,擅长写讽刺喜剧著称。

有《升官图》、《岁寒图》。

31、吴祖光,最早以戏剧《凤凰城》引人注目。

三幕剧《风雪夜归人》(魏莲生、玉春)

32、王统照:

小说《山雨》

33、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艺通讯,也是最早反映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真相的作品。

开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34、李劼人,深受法国文学影响的作家。

“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长篇小说。

35、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

1927年开始创作小说。

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日记》(莎菲。

苇弟、凌吉士)。

1948年,她写成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这部名作是丁玲创作的里程碑,1951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

36、张天翼,原名张元定,又名张一之。

代表作讽刺小说《华威先生》、儿童文学作品《大林与小林》。

37、赵树理,山西省沁水县人,出身贫农家庭。

一九四三年五月,赵树理完成了著名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小二黑、小芹、三仙姑、二诸葛)。

后又创作了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的《李有才板话》。

一九四五年冬,写成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与此同时,还写了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如《孟祥英翻身》、《地板》(一九四四)、《福贵》(一九四六)、《小经理》、《邪不压正》(一九四八)、《传家宝》、《田寡妇看瓜》(一九四九)等。

38、孙犁是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他的作品数量不少,质量也较好,有着自己的鲜明风格。

他的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水生、水生嫂)、《嘱咐》《采蒲台》等,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抗日战争。

39、田间:

原名童天鉴。

《中国农村的故事》《中国牧歌》

《给战斗者》是现代诗坛上最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之一。

二、文学流派、文学团体

1、鸳鸯蝴蝶派:

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

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

2、黑幕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流派。

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

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

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

《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

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

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3、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4、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

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5、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

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为多,他们还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文学研究会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6、创造社:

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

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

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

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

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

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

7、语丝社:

得名于《语丝》周刊。

《语丝》创刊于1924年11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

《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8、湖畔诗社:

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

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

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

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

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9、新月社:

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

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

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10、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

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等诗集,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弃妇》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11、浅草—沉钟社:

1922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创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冯至有诗集《昨日之歌》,他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2、莽原社: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

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

《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13、未名社: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

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等。

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

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14、太阳社:

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屯阝(阿英)、洪灵非、孟超等,全都为共产党员。

"这些《太阳》下的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他们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

"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

15、戏剧:

新剧:

又称文明戏。

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

开始于留日学生在日本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等话剧。

辛亥革命前后,新剧团体很多,演出以民族民主革命为内容的政治戏居多。

辛亥革命后,新剧很繁荣,以演家庭伦理戏居多。

"五四"前夕,新剧趋向衰落。

爱美剧:

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

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

爱美的戏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

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