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954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docx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

彰善小学校本课程试用教材

——————————————————————

JINGDIANSONGDU

---------------------------------------——

五年级上册

 

文昌市昌洒镇彰善小学教导处编著

 

前言

一、《经典诵读》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重要性。

我校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在文明礼貌、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十分欠缺,迫切需要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而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发扬传统美德,懂得如何做人,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具体为:

1、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提升语文水平,经过诵读积累,使全体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整个语文素养上一个新台阶。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数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善良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6、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努力。

二、教材的编排方式

教材按照年级段不同主题来编排,包括两个方面:

(1)、经典:

经过历代筛选,最具价值的书,它具有典范性、权威性。

(2)、经典诵读:

有选择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诵读中国古今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

目录:

第一单元:

1、古诗中的“理”

(一)

《悯农》(一、二)《游子吟》《观书有感》(其一)

2、古诗中的“理”

(二)

《题西林壁》《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

实践活动

第二单元:

3、古诗中的“爱国心”

《示儿》《春望》《从军行》(其四)《夏日绝句》

4、古诗中的“离别情”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实践活动

第三单元:

5、《三字经》

(一)

6、《三字经》

(二)

7、《三字经》(三)

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

8、《弟子规》

(一)——《总叙》、《孝》

9、《弟子规》

(二)——《悌》、《谨》

10、《弟子规》(三)——《信》《泛爱众》

11、《弟子规》(四)——《亲仁》《余力学文》

实践活动

目录:

第一单元:

1、古诗中的“思乡情”

(一)

《逢入京使》《乡思》《杂诗》《春夜洛城闻笛》

2、古诗中的“思乡情”

(二)

《天净沙秋思》《京师得家书》《十五夜望月》《秋风引》

实践活动

第二单元:

3、积累——古诗中的思乡名句

(一)

4、积累——古诗中的思乡名句

(二)

实践活动

第三单元:

5、《常礼举要》——居家

6、《常礼举要》——在校

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

7、《常礼举要》——处世

8、《常礼举要》——出门

9、《常礼举要》——对众

实践活动

 

1、古诗中的“理”

(一)

悯农

(一)悯农

(二)

(唐)李绅(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春种一粒粟,

 汗滴禾下土。

秋收万颗籽。

 谁知盘中餐,四海无闲田,

粒粒皆辛苦!

农夫犹饿死!

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汉族。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

人们曾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代表作有《游子吟》、《列女操》。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2、古诗中的“理”

(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一生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

世称“刘宾客”。

 

实践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说理的古诗?

收集起来读一读。

2、在班里开展一次说理诗歌的诵读和交流活动。

 

3、古诗中的“爱国心”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一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这首诗是写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4、古诗中的“离别情”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公元702年-公元765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与岑参并称“高岑”。

渤海蓨(tiáo)(今河北津县)人。

曾做过散骑常侍。

有《高常侍集》。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人,初唐四杰之一。

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他的诗以抒情为主,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实践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古诗?

收集起来读一读。

2、在班里开展一次送别诗歌的诵读和交流活动。

 

5、三字经

(一)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6、三字经

(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兴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7、三字经(三)

廿二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书,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

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嬴。

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8、弟子规

(一)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9、弟子规

(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餘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10、弟子规(三)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11、弟子规(四)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实践活动

1、把《三字经》、《弟子规》背给你的父母听。

2、讲一讲《三字经》中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