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802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 城市化.docx

犍一中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城市化

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

(一)

(2015·山东)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

(1)~

(2)题。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

00B.12:

00 

C.14:

00D.18:

00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回答3~4题。

3、沈阳目前处于城市化的(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4、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区蒸发量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大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5~6题。

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7、(2015·新课标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题。

则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B.30%~40%

C.40%~50%D.60%~70%

9、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

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B.

C.

D.

(2016•江苏卷)图7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7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

(2016•上海卷)上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15.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16.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

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2016•上海卷)(九)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

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A.客户的消费能力B.地域的文化元素C.服务的专业水平D.地区的自然资源

1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

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

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考查地域文化及区位影响。

(2016•上海卷)“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9.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防止海水倒灌C.减缓地面沉降D.减弱酸雨污染

20.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D.增加绿地面积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读图文材料,回答21-22题

2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2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回答第23题。

23.据图推断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2016•新课标Ⅰ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2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2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

2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27-29题。

27.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28.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2015·全国文综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题。

30.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31、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

请阐述你的理由。

 

32、(2016•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图16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4分)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5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分)

 

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

(一)

答案:

1、A2、D3、B4、C5、D 6、C7、C8、B 9、A

10.C11.B   12.A 13.A14.C15、D16、B17、B18、C19、C20、D

21.C22.A23.B24.A25.B26.D27.A28.C29.D30、D

31、答案:

(1)文教 住宅

(2)①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①交通便利;②位于河流下游;③最小风频上风向。

(4)东北部方案:

①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便于工人上下班。

②靠近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较好。

西南部方案:

①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②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32、【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

(一)

答案:

1、A2、D3、B4、C5、D 6、C7、C8、B 9、A

10.C11.B   12.A 13.A14.C15、D16、B17、B18、C19、C20、D

21.C22.A23.B24.A25.B26.D27.A28.C29.D30、D

31、答案:

(1)文教 住宅

(2)①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①交通便利;②位于河流下游;③最小风频上风向。

(4)东北部方案:

①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便于工人上下班。

②靠近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较好。

西南部方案:

①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②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32、【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

(二)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的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

(2014.重庆高考)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3~4题。

3.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4.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

(2014.四川高考)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km附近B.4km附近

C.8km附近D.10km附近

6.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2014.上海高考)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

读表,回答7~9题。

各国范围

面积

(km2).

人口密度(人/km2)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内圈(0~6km)

113

21764

21206

19554

20416

第二圈(6~15km)

593

2606

3361

4960

7277

第三圈(15~24km)

1102

1318

1820

2804

4305

第四圈(24~33km)

1611

621

785

1083

1765

郊区(33km)

·

·

·

·

·

7.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

A.内圈B.第二圈C.第三圈D.第四圈

8.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9.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

A.农业发展B.服务业发展C.工业发展D.旅游业发展

(2014.海南高考)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

11.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

作为特征明显的组团式城市,山东省淄博市2012年度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4.84%,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以上(见下图),位列全省第三,而山东省的整体城镇化率却略低于全国水平。

按照“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总体思路,形成了“全域淄博”的城镇化理念,建制镇由74个调整为59个,街道办事处由24个增加至29个,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主城区、中心城区次城区、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主干的“四个层级”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a、b、c表示的城镇化率分别是(  )

A.山东、淄博、中国B.中国、淄博、山东C.淄博、中国、山东D.淄博、山东、中国

13.组团式的城市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14.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读“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下图)”,推断到2015年,淄博市处于(  )

A.①阶段B.②阶段C.③阶段D.④阶段

读“1995~2007年上海市大型超市数量变化图”(注:

核心区和边缘区合称为中心城区),回答15~16题。

15.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的大型超市数量大约为(  )A.18个B.50个C.60个D.120个

16.上海市近郊区大型超市数量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  )

A.近郊区服务种类多B.中心城区交通拥堵C.出现了人口郊区化D.中心城区人口少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

“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其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

据此完成17~19题。

17.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③处在季风气候区  ④海运便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8、下列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②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

③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④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9.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①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地区②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

③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④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

读图,完成20~21题。

20.2007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

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21.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区域的城镇

22.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

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

 

23.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例①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该城市中有一钢铁厂。

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搬迁到图中甲、乙、丙、丁哪处比较适宜?

请说明理由。

 

(4)该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对郊区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24、(2016•上海卷)(十八)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产业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1分)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8分)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

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6分)

 

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

(二)

答案:

1.A 2.B3、C4、A5、D6、D7.C8.A9.C10、A11、D12、D13、B14、C15、C16、C17、B18、D19、B20、B21、D

22、答案:

(1)产业发展集聚,即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

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居住集中,即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资源利用集约,环境问题集中控制处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提高农业竞争力。

(3)分工:

农业和低端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主要分布于城市。

城乡协作:

农村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城市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农业机械、电力等。

23、答案:

(1)住宅区。

因为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地面积最大。

(2)乙处 乙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靠近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便利;位于与盛行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位于河流下游沿岸,有充足的水源。

(3)有利影响:

促进郊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影响:

使耕地面积减小,易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24、【答案】

(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

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

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影响:

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

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