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732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docx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知识点:

1.科学家怎样研究人类无法直接观察的地球内部结构?

通过研究地震波。

 

2.地震波

3.什么叫不连续面?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4.不连续面及特点

5.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知识点

2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6.读图填表,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

 

考点:

考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

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3.圈层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  上地幔  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  外核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常见考点考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汕头模拟)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请回答1~3题。

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

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本题组考查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和温室效应原理。

图甲中没有放在玻璃瓶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气温为10℃,则考虑温室效应作用,放在玻璃瓶中的温度计温度要稍高于10℃。

全球变暖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即图乙中的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地球变暗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的结果,即②增强。

答案:

1.B2.D3.B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2009年入冬以来,北京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

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4~5题。

4.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5.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

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好而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降低快,导致水汽易于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白天大雾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很强,使光线很微弱,从而能见度降低。

答案:

4.D5.B

6.2010年苏中联考)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练习:

课件:

教案:

【教学指导】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述地震波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2、运用示意图,比较地球内部圈层的不同特点。

3、运用示意图,比较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及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

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构成(四大圈层)及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

从位置、组成、特点、意义等方面,比较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不同特点。

3、区域认知:

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上正确标记岩石圈和软流圈,说出各圈层的主要范围与特征。

4.、地理实践力:

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外部圈层关系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划分和特点;难点——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点及与地球结构特点的关系。

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

教学方式:

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引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

(B理解)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观看地震波传播动画,说出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

要点如下:

地震波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两种,其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传播较快且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如下表。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B理解)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和P22图1.34(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说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特点,

(2)解释:

莫霍面、古登堡面,(3)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情况。

要点如下:

(1)传播特点:

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在地下平均33Km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形成不连续面(莫霍面),在地下约2900KM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形成不连续面(古登堡面)。

(2)圈层划分

依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教学活动2:

阅读教材相关文字,比较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界面、深度、波速变化、主要特点等内容。

要点如下:

(3)结构特点

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陆地33km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2900km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上地幔

固态: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外核

是呈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与地球磁场形成的有关)

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铁镍原子紧紧挤压在一起。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B理解)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和P23图1.35,说出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名称、概念、组成及其地理环境中所起主要作用。

要点如下:

 

教学活动2:

完成P24“活动”中相关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