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711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定位导航]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识记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能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理解形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时代背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学会判断不同的人类行为反映出的人地关系思想;根据环境问题的成因,对各类环境问题的治理提出合理措施。

考点一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要程度:

★★★☆☆]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2.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形成原因

过度消耗资源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过度开采

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

[温馨小贴士]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1)箭头①②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3)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4)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下表: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过度消耗资源

3.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太湖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垃圾围城现象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城市噪声污染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命题角度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

[例1] (2013·全国高考)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

(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

(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这是由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

赤潮多发于中、低纬近海水温偏高、风力偏小的海域,含氮、磷污染物较多的海域

水温高,浮游生物生命活动强,繁殖速度快;风力小,利于氮、磷营养物的聚集

[答案] 

(1)B 

(2)C (3)C

命题角度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

[例2] (2014·广东高考)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选项中“沿岸上升流减弱”

上升流为寒流,上升流减弱导致温度升高

题目中“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加,北大西洋暖流减弱,导致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

导致中纬度降水减少

选项中“极地东风带北移”

导致欧洲西部的偏北风减弱,温度升高

[答案] B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思路

环境问题的考查,经常结合最新的时事材料或研究成果,探究当前困扰人类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1)判断类型

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判断出是哪种环境问题,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

环境问题的“三”个表现: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

(2)分析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一般来说,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或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

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

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剖析后果与危害

环境问题的后果和危害是指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①环境污染问题: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问题: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题组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

1.A 2.D 第1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由此可判断正确选项。

第2题,这个时期是工业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题组二 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及治理

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3~5题。

3.与图中甲、乙对应的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4.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南水北调 ②退耕还林 ③治沙治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5.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解析:

3.D 4.D 5.B 第3题,甲是大水漫灌和蒸发旺盛的结果,应是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乙是水资源短缺。

第4题,解决乙所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合理措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南水北调从其他地区引水过来,另一方面应节约用水。

第5题,根据该区域工农业发达,蒸发旺盛,降水总量小、变率大,冬季风强盛,多沙尘暴等特征可知,它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重要程度:

★★★☆☆]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3.基本原则

[温馨小贴士]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公平性原则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1.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

②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⑥发展教育,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5)区域协调发展

①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

③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命题角度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例] (2013·江苏高考)《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如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回答

(1)~

(2)题。

(双选)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

[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AB 

(2)CD

题组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2.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立体农业

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C.为减少“赤潮”的发生,沿海地区实行休渔制度

D.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解析:

1.D 2.D 第1题,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会影响当代人的需求,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会导致部分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进而影响到后代人的需求。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口素质。

第2题,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会加速水土流失,排干沼泽会破坏生态环境,预防“赤潮”发生的关键是减少陆地人为污染物的排放。

题组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的是(  )

A.在我国东南沿海实行“休渔”制度

B.1987年,为保护臭氧层,50多个国家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

C.各国有平等利用资源的权利

D.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京都议定书》

解析:

A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在我国东南沿海实行“休渔”制度符合持续性原则;《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符合共同性原则;各国有平等利用资源的权利符合公平性原则。

4.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是(  )

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解析:

D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例如,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故D选项符合。

—————————————[课堂归纳·体系构建]——————————————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崇拜依赖自然→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天命观、有神论)→征服自然的过程。

2.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城市和农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4.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指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5·重庆模拟)如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的情景。

上半部分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

下半部分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

据此回答1~2题。

1.如图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  )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

1.B 2.C 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

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如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

图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

据此回答3~4题。

3.对Ⅰ~Ⅳ所示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4.图中所示模式与目前非洲国家状况相符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解析:

3.A 4.C 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数轴表示的内涵是关键,Ⅰ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保护完善,因此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问题突出,与Ⅲ类模式对应。

5.(2015·湛江调研)下图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按上述环境问题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解析:

B 本题考查我国环境问题的分布。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山区;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以及东南和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区;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6.(2015·浙江联考)某城镇生产、生活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河流中W、X、Y、Z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则如下解释错误的是(  )

地点项目

W

X

Y

Z

水温/℃

15

18

26

25

pH

6

8

5

5

溶解氧量/(mg·L-1)

11

9

7

3

A.造纸厂排放的碱性污水使X处河水pH升高

B.火力发电厂的酸性废水治理未达标就排放,造成Y处河水pH降低

C.化肥厂、农田及生活污水使Z处河水富营养化,藻类等水生植物繁殖快

D.Z处水温较高,溶解氧多,适合鱼类的养殖

解析:

D 水温越高,溶解氧越少,越不适合鱼类养殖。

(2015·江西联考)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7~8题。

7.“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

C.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解析:

A “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出现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8.下列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一致

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解析:

C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从图中可以看出,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在白天较高,尤其是在早晨最高,这显然与一日内的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2015·苍南模拟)读我国干旱地区“多层防护体系的绿洲治理”模式图,回答9~10题。

9.影响绿洲多层防扩体系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水C.土壤D.热量

10.绿洲前沿地带,适宜进行的人类活动是(  )

①种植小麦 ②掘井放牧 ③繁殖物种 ④气象观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9.B 10.C 该地区为干旱地区,水源决定了一切。

在绿洲前沿地带,主要是防护林繁殖物种地带对自然要求比较高。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11~12题。

11.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1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解析:

11.D 12.B 第11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12题,E1、F1、G1应属于并列关系,且分别属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在B选项中,健康与卫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则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5·湖南模拟)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微小质粒、烟粒或盐粒等)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

2000年以来,中国中东部的灰霾天呈爆发式增长。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

(10分)

(2)相关研究表明,某些大城市交通污染已超过工业污染成为第一污染源。

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

(10分)

解析:

(1)题,灰霾形成原因从对流运动强弱去思考,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

(2)题,从交通车辆数量控制,城市规划、绿化、交通管理等角度去考虑。

答案:

(1)冬季多,夏季少。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或:

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评价时可点出:

7月前后PM2.5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多)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等。

1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发展支持系统

121.2

113.3

110.2

注:

1995年全国为100.0。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4分)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

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8分)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

简析其原因。

(8分)

解析:

(1)题,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