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633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1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看知识结构简图,了解主干知识目标

二、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自学导引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框题1:

市场配置资源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全面认识市场经济:

⑴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市场配置资源的途径:

市场调节主要是通过价格涨落及供求行情变化,引导商品生产经营者根据自身条件,决定扩大或缩小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像“无形的手”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⑶市场调节的优点: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⑷市场调节的局限: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仅靠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秩序

⑴重要性:

只有具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⑵市场规则:

①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各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②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⑶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途径: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国家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以法规范自己的经济活动,用法维护合法权益,要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诚信观念。

框题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两个方面掌握)

⑴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它既具有市场的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加强宏观调控(从三个方面掌握)

⑴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克服市场调节弊端的要求,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⑵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⑶什么是宏观调控?

有哪些手段?

①含义: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即国家通过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节社会经济关系,通过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是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第九课自主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竞争性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因为( )

①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能事先对资源配置作出合理安排

③市场能够调动人们的生产与创新积极性     ④市场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禽流感等重大疫情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能否有效防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但在社会生活中,市场并不愿意提供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的服务,而要由政府提供。

这是因为(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重大疫情防控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点    D.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4.自2007年3月15日起,广东省推广使用《广东省出境旅游组团合同(示范文本)》,广东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全省将针对房地产、汽车销售、旅游、保险业的一些不平等格式合同,在全省推广“政府版”合同示范文本,并监督具体落实,以肃清“霸王条款”。

之所以要肃清“霸王条款”,是因为( )

A.它违背了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    B.它与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场交易原则相违背

C.它是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D.它违背了开放的市场准入规则

5.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  )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④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根本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政府宏观调控中最常见的经济手段是( )

A.制定经济计划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7年5月,猪肉价格大幅快速上涨,加之政府出台一系列惠猪政策,养猪的高额回报吸引很多人进入养猪业。

2008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开始走低,生猪、仔猪价格大幅滑落,至2009年5月底全国猪价跌幅超30%,鲜肉跌幅甚至达到40%。

养猪沦为“烫手山芋。

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生猪市场“涨价时到处找猪、跌价时扎堆清栏”,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A.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市场调节,不受计划影响

C.市场竞争推动科技进步和改善管理 D.生产者根据价格涨跌和供求变化调整生产规模

8.材料说明的经济道理主要是( )

A.有些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市场不能调节   B.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C.有些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不能由市场调节  D.市场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

9.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动社会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投资需求,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项目资本金比例,适当提高属于“两高一资”的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项目以及电解铝、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下列对此经济政策的正确认识是( )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表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物力、财政办大事

③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三鹿集团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06年被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为“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三鹿奶粉连续十四年荣获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2008年9月,因其产品含对人体有害的三聚氰胺被媒体曝光后,被迫停产而迅速走向破产,同时也给中国乳制品行业和奶农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说明( )

①企业信誉和形象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 ②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③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④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2009年5月3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公安县政府出台“红头文件”规定各单位公务烟使用“本地烟”的数量。

其中一份指导性计划表中规定全乡各单位年抽烟任务为400条,全县一年计划抽烟23000余条。

未完成用烟计划的单位将被扣减公用经费。

湖北公安县政府这一行为( )

①违反了市场交易的自愿原则      ②是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平等原则      ④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选择题答案:

1-5CDCBC 6-11 DDBABA)

12.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扩大内需,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出台了2009—2011年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理由。

 

13.材料一: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信用经济。

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

当前,不讲信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假冒伪劣、合同欺诈、金融诈骗、赖账拖欠、出口骗税、虚假介绍、剽窃抄袭、盗版侵权等种种行为相当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信用经济”。

答: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信用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

如果诚信缺失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

因此,形成一个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14.在我国许多地方,地方政府对当地的利税大户实行“挂牌保护”。

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有人则批评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主张政府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企业。

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

①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保护利税大户,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③政府的职责是加强宏观调控,克服和弥补市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应该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为所有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12题答案:

①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克服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框题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方面掌握)

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

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⑵成就:

从微观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生活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从宏观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我国的经济总体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⑶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⑷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

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建设全面小康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⑴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④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⑵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②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⑶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3.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

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③相对落后的地方要加快发展。

框题2: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⑴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⑵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我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人民、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怎样?

⑴从指导思想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⑵从发展战略看——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三个”转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2.3.⑴⑵⑶⑷⑸⑹⑺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

【第九课自主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6年,中国GDP已经达到20.94万亿元,但人均GDP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全球排第110位。

这一材料表明( )

A.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总体的、低水平的小康

B.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我国必须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

2.2006年,我国GDP突破2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7%。

这是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4年在两位数平台上加速增长。

这一经济现象主要表明( )

A.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B.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

C.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D.我国已建成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3.到2006年,中国三大产业在GD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48∶24变为15∶51∶34。

三次产业的上述变化说明( )

A.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B.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薄弱

C.我国已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D.我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4.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体现了( )

A.全面发展思想   B.协调发展思想   C.可持续发展思想  D.以人为本思想

5.与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不同,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两字对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悄然转变。

这一转变表明( )

①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②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③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 )

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④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简答题7.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

%)

指标

1957年

1978年

1998年

2005年

城镇居民

58.4

57.5

44.5

36.7

农村居民

68.5

67.7

53.4

45.5

 (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的为绝对贫困,50%~60%的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回答:

(1)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为解决上述经济问题提几点建议。

辨析题

8.2003~2006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速度分别是10%、10.1%、10.4%、10.7%。

正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才有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的大幅度增加。

辨题:

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论述题

9.材料一:

2004年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7.4%,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钢材占27%、氧化铝占25%、水泥占40%,而创造的GDP仅为世界的4.4%;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二: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的废止,使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该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比上年实际执行数增加42亿元。

年末,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材料三:

2006年8月9日,商务部公布了由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的、于当年9月8日起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首次强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符合中国的产业、土地和环保政策。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应当按中国税法规定纳税,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

(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2.B3.A4.D5.D6.C

 

简答题

 

7.答:

(1)上述表格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实现了由绝对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转变;城镇居民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富裕的转变。

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2)我国当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为此,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辨析题

 

8.答:

(1)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因此,实现全面小康,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2)如果仅仅保持经济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为此,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更平衡的小康。

 

(4)认为坚持经济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的观点是片面的。

 

论述题9.答:

(1)材料一说明我国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材料二说明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材料三说明我国坚持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要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依法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要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要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㈢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