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497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

浙江省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答案

(1)川泽纡其骇瞩

(2)满地黄花堆积(3)惑而不从师(4)风急天高猿啸哀(5)谁家新燕啄春泥(6)山岛竦峙

二、语言文字运用(16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

绘就清丽脱俗作品的白石先生想必不会想到,自己生前选定并购买的安息之地,在去世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会如此命途多________(chuǎn):

墓碑遭到人为破坏,住宅楼建设挤占墓地面积,森森柏树林砍伐迨尽,墓地遍布垃圾甚至成为有些人内急方便之所……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答:

答案

(1)舛

(2)“迨”改为“殆”

解析

(1)“命途多舛”指命运坎坷。

该词在课本中出现过,考生应准确书写,避免出错。

(2)“迨”和“殆”是音同形似字,区别时主要看其部首。

“殆尽”是一个词,即差不多完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分)

当前的一些干部,他们口头上面子上喊着学雷锋,但是背地里却一直在学文强。

他们自我标榜为人民服务,a.________,死而后已,但实际上他们财产不敢公示,政务不敢公开,子女移居海外,脑子想的更多的是政绩、面子、利益,而b.________老百姓的微小需求却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①在a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②在b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

答案①鞠躬尽瘁②对于

4.下面这张海报有多处错误,请按其后的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海报

西安市第28届中学生“希望奖”影评征文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水平,鼓励大家积极参赛,学生会文艺部特邀请我省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先生赴我校作题为《电影艺术欣赏与评论》的报告。

报告时间为12月16日下午4点。

欢迎各年级同学届时光临。

校学生会

×年×月×日

(1)用字不准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词不得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修改有语病的一处:

(3)改正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处:

(4)应补充的一项内容是:

答案

(1)赴光临

(2)“增强”改为“提高”(3)书名号改为引号(4)报告的地点

解析

(1)“赴”是“去、前往某处”之意,此处应改为“来”;“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

(2)“增强”和“水平”搭配不当。

(3)报告的名称一般使用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4)海报的作用是让看到海报的同学了解活动的大致内容以及活动的时间、地点等,以便前往参加。

而本海报缺少报告的地点,故应予以补充。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选修课上,老师与学生打开微信,上课时师生刷微信进行讨论交流。

把微信带进课堂,家长们是怎么看的?

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意外发现,不少家长觉得是件好事。

有的家长说,网络容易让人放松,有的父母就利用学校微信群,来和老师交流,甚至和自己的孩子沟通。

也有家长质疑: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地与人直接交往,现在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花在电脑、手机上了。

如果课堂上老师还以信息化手段为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只会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

你对把微信带进课堂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

答:

答案(示例一)微信进课堂不错。

微信是一种新型的即时移动通讯工具。

老师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上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应该肯定。

在微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放松的,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微信上,学生是快乐、积极地参与讨论,即使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有平等的交流机会。

所以我赞成微信进课堂。

(示例二)微信进课堂不妥。

在课堂上,师生本来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没有必要再借助微信。

课堂上使用微信,可能会因为信息量太多而淹没真正有效的信息。

学生课余已经花很多时间在信息产品上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还使用微信,就会减少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不利于学生的人际直接交往。

所以我不赞成微信进课堂。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材料中不同人的不同观点都有其合理部分,可以辩证看待,要尽量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让自己的答案显得更加深刻。

三、古诗鉴赏(24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

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1)该曲选取的意象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2)此曲的突出手法是什么?

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答案

(1)该曲选取的意象有西风、驿马、落月、书灯、红叶等,这些意象色调幽冷,惨淡孤寂,呈现出凄清苍凉的特点,从而凸显出作者的伤心之绪。

(2)突出手法是情景交融和用典。

前六句在凄凉的景物描写中表现作者的失意,最后三句用严子陵富春江垂钓和季鹰思故乡莼菜、鲈鱼脍两个典故来表现作者对自己曾经苦苦追求功名的否定和嘲笑,表达了作者因失意而产生的愤愤之情和孤苦无奈。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

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

②吹:

通“炊”。

(1)本诗颈联“直”“弯”二字,与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直”“圆”二字,在营造意境上,作用有何不同?

试作比较分析。

(3分)

答:

(2)前人论诗,“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

简要赏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与景会”的。

(3分)

答:

答案

(1)范诗借“直”“弯”二字勾画出皖南风景林深溪秀的特点,而王诗以“直”“圆”二字突出了塞外风景的苍凉雄浑。

(2)诗人把主观情思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

诗歌选取轻雾、重山、炊烟、树丛、溪水、小桥、禽鸟等意象,组合成一幅清秋黎明朦胧宁静而又生动活泼的山村美景图,寄寓了诗人晨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解析

(1)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情与景会”,所以要重点分析诗人选取了什么样的意象,描绘了什么图景,而这样的图景又寄托了诗人什么情感。

从诗歌中的景物不难看出景是美景而情也是乐情。

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2)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分析本诗中的“直”“弯”和王维诗中的“直”“圆”二字描写的是什么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

本诗主要突出皖南景色林深溪秀的特点;而王维的诗是一首边塞诗,主要突出了塞外风景的苍凉雄浑。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柳梢青西湖

赵汝愚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

正十里、荷花盛开。

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1)词人调动了哪些感官描写了西湖何时的美景?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2)全词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融于哪两个层面的内容中?

(3分)

答:

答案

(1)视觉:

水月、烟霞、楼台、盛开的十里荷花。

听觉:

笙箫之声和笑语。

嗅觉:

天香。

描绘出了西湖夏夜的美景。

写夏,主要是“正十里、荷花盛开”;写夜,主要是“水月光中,烟霞影里”。

(2)全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这种情感融于景物描写和愿望倾诉之中。

9.阅读下面两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送友人出塞①

吴伟业

其一

鱼海②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

劝君休望零支塞③,木叶山头是故乡。

其二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

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注①友人因罪流放宁古塔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辞官归乡不久的诗人,在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吟成了这两首送别诗。

②鱼海:

“捕鱼儿海”,在塞北。

③零支塞:

友人出关必经的边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1)第二首诗中“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两句发语惊人,请赏析其妙处。

(3分)

答:

(2)两首送别诗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

请作简要说明。

(3分)

答:

答案

(1)含泪作别,既不嘱咐,也不安慰,而问西风吹拂雪花的黑龙江边,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船的景象,在“黑水”“江南”的惊心对照中,透露出诗人对远出塞外的友人的险恶莫测的流徙生涯,怀有十分深切的牵念和担忧。

(2)两首送别诗,其一从塞外“鱼海”苍凉虚境的悬拟,借反常的劝慰,写流人肠断天涯之伤;其二从江南长亭的相送实景点染,借“黑水”“江南”的对比和问语,写诗人送友远徙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