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945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措施,认识汉武帝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难点

“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教学过程

导入

刘邦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刘邦就是汉高祖。

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

善于用人,爱惜百姓,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

什么是大一统?

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

(政治、思想、经济三个方面)

“推恩令”的实施

教师:

出示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七国之乱”和“金缕玉衣”资料,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思考“汉武帝之前”西汉的诸侯王势力发展的如何?

学生:

势力膨胀,生活奢侈,对皇权构成威胁。

教师:

出现这种情况后,汉武帝是如何做的?

学生:

阅读教材回答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什么是推恩令?

”之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用图示法,进行复述讲解。

“推恩令”实质是要干什么?

(削弱封国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

教师:

这一法令与汉景帝时出现的“七国之乱”形成对比,而“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

(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削弱了封国的势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

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旧活跃,思想领域不统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为能更好的施展雄才伟略,他召集各地学者,询问治国方法。

其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提出: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大屏幕出示原文和译文)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学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盐铁专卖

中央收回铸币权;实行盐铁国有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

材料研读(p.59)

想一想:

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的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粮食生产。

如果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就会导致粮食缺乏,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但是长期过度重农抑商,也会抑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北击匈奴

背景(p.60)

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问题思考(p.61)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

想一想:

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需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

知识拓展:

汉武帝确立察举制(p.62)

小结: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作业:

课后活动(p.61)

1、材料分析

①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一反映出在西汉初期分封制度下,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

②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让诸侯王推及皇家恩德,把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子弟。

这样,王国的数量大大增加,而管辖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汉武帝还采取措施取消了许多诸侯王的封国和土地,剥夺他们的爵位,从政治上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

《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

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武帝:

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

《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指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完整展现了汉武帝如何采用巧妙的方法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开创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的许多措施对后世都有着深远影响:

如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通了700多年等,因而本节课在整个七年级上学期的古代史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统治者确立了一种治世的典范。

同时汉朝的统治政策又与秦朝的暴政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在横向对比中形成对历史最基本的判断力,为以后对各个朝代的学习奠定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盐铁官营、专卖;铸造五铢钱,国家统一调配物资;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渠道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要认识到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的统一是实现强盛的重要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天。

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长安……

同学们,当你看英雄的电影、听英雄的故事时,一定会为这些英雄的壮举而倾倒吧!

你是否豪情满怀,也想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呢?

那么,今天就让你们穿越时空,做一回大汉天子,体会一下大汉天子的智慧、雄心和威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推恩令”的实施

1.推恩令

问题:

汉武帝登上皇位时才16岁,大家看看这位年轻的皇帝首先遇到了什么难题呢?

学生1:

诸侯王势力强大的问题。

学生2:

诸侯王对抗朝廷,企图谋反。

教师:

大家说得对,汉武帝继位不久就遇到了王国问题。

当时,势力最大的是梁王,他是汉武帝的叔父,想夺位当皇帝,汉武帝的祖母也非常喜欢梁王,想让他来当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该怎么办呢?

大家赶快帮忙想想办法吧。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

同学们都想了许多方法,那么大家来看一看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生说。

教师:

哪位同学能说出汉武帝“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从课本可找出。

学生: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教师:

汉武帝说“此计甚妙”,妙在何处?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

学生:

汉朝以前的“削藩”政策遭到诸侯起兵反对,而“推恩令”不但没有遭到诸侯的反对,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反而对皇帝感恩戴德。

这样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个小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了,无力与中央抗衡。

教师:

这样,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王国问题,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2.刺史制度

问题:

诸侯国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汉武帝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了吗?

同学们请看教材,汉武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学生阅读教材,熟悉内容,展开讨论作答。

学生:

建立刺史制度。

问题:

汉武帝是如何做的呢?

学生: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教师: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他们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

汉武帝采取这样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就大大加强了。

过渡:

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实现了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展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

削弱了诸侯,使他们在实力上不再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那么是不是就此能使人们在思想上也服从于中央、听从于皇帝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一下汉朝初年还面临哪些问题呢?

学生阅读教材,试说。

学生:

汉朝初年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教师:

对,诸侯王门下的诸子百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诽谤朝廷,谩骂汉武帝。

汉武帝会用什么思想主张来治理国家呢?

学生:

没有,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教师:

这是听从了谁的建议?

学生:

董仲舒。

教师:

谁能介绍一下董仲舒是什么人,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展示:

教师:

汉武帝为什么要听他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5页“相关史事”,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我们应怎样评价呢?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表各自的不同意见,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生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只用儒家思想来实行统治。

学生2:

它使汉武帝在思想上实现了统一。

教师: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黜”就是废除、禁止的意思。

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汉武帝为确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多次下诏求贤,并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来培训官员,教化百姓,从此,研读儒学的风气一天天兴盛起来。

归纳: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过渡:

前面我们说了汉武帝政治和思想上的措施,他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呢?

展示:

三、盐铁专卖

材料: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

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

吴、邓钱布天下。

问题:

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种状况对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试说。

教师:

对,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在富商大贾手中,他们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部分不法豪强,利用手中的财富,对抗中央,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汉武帝为了改变上述状况,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发展。

都有哪些措施呢指导学生看书,归纳:

学生1: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教师出示“五铢钱”图片,学生观看)

学生2:

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问题:

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生说。

展示提示答案:

在经济上:

统一铸造五铢钱;

统一盐铁经营权;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教师;通过这些措施,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到鼎盛时期。

(三)课堂小结

汉武帝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第一次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中华民族进行了立体式的塑造,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中华民族开始以“汉人”和“汉族”的称谓走向世界。

(四)课堂练习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3、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B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D )

A.削夺王国的一些封地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3.下图为汉武帝时期的某一政策,关于这一政策说法正确的是(B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B.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实行盐田专卖,控制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D.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

4.“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 )

A.削弱了王国势力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5.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D )

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景帝D.汉武帝

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主流思想来源于(A )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

7.“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8.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B )

A.半两钱B.五铢钱

C.铲币D.刀币

9.《汉书·食货志》记载: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鈦(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该项法规反映当时(C )

A.建立了察举制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实行盐铁官营D.统一调配物资

10.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C )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之路

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

11.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D )

A.汉高祖时候B.汉文帝时候

C.汉景帝时候D.汉武帝时候

12.中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B )

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推行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⑤都推崇儒学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学习历史要注重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的把握。

某校七年级历史研究小组,紧紧围绕下列“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朝代更替

(1)请写出下列部分朝代更替名称。

夏朝 →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 →西汉 →新→东汉

任务二:

人物学习

(2)该研究小组在探究汉武帝时,产生了如下困惑,请你完成。

烦  恼

解决办法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①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②建立刺史制度

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在长安兴办太学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官营、专卖;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任务三:

解决问题

材料一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材料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3)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力强大的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

参考答案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