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939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doc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是:

A.AntonyVanLeeuwenhoek

B.LouisPasteur

C.RobertKoch

D.DmitriiIvanowski

E.Edward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是:

A.LouisPasteur

B.RobertKoch

C.PaulEhrich

D.KitosatoShibasaburo

E.Joseph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是:

A.LouisPasteur

B.EdwardJenner

C.RobertKoch

D.AntonyVanLeeuwenhoek

E.AlexanderFleming

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D.脂蛋白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

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

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9.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通过什么化学键联结形成细胞壁聚糖骨架?

A.二硫键

B.β-1,4糖苷键

C.氢键

D.α-1,4糖苷键

E.肽键

10.在碱性环境下生长良好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霍乱弧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白喉棒状杆菌

11.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超速离心

B.细胞病变

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温度的抗性

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

12.对病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含二种核酸

C.出芽方式增殖

D.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敏感

13.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

A.口蹄疫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乙脑病毒

D.痘病毒

E.狂犬病病毒

14.对病毒核酸的论述错误的是: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C.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

E.只有DNA才能携带遗传信息

15.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dsDNA

B.dsRNA

C.(-)ssRNA

D.(+)ssRNA

E.ssDNA

16.关于真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形态大于细菌

B.结构复杂

C.营养要求不高

D.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

E.最适宜酸碱度为pH7.2~7.6

17.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

A.酵母型

B.类酵母型

C.丝状型

D.类丝状型

E.混合型

18.真菌的二相性是指:

A.同一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二相

B.同一真菌有孢子和菌丝二相

C.同一真菌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二相

D.同一真菌有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二相

E.同一真菌有酵母型和丝状型二相

19.在沙保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是为了:

A.促进真菌生长

B.抑制细菌生长

C.抑制螺旋体生长

D.抑制污染真菌生长

E.抑制噬菌体生长

20.假菌丝是由哪种孢子延长而形成的?

A.厚膜孢子

B.大分生孢子

C.小分生孢子

D.关节孢子

E.芽生孢子

第三章 感   染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具有免疫原性强与毒性强特点的是:

A.热原质

B.内毒素

C.外毒素

D.类毒素

E.脂多糖

2.化脓性病原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

  A.Bacteremia   

  B.Pyemia

  C.Endotoxemia  

  D.Toxemia

  E.Septicemia

3.下列结构中,哪种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A.芽胞

   B.荚膜

   C.细胞膜

   D.中介体

   E.核糖体

4.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为:

  A.核心多糖

   B.特异性多糖

   C.脂多糖

  D.脂质A

  E.脂蛋白

5.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前者:

  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

   B.无抗原性,但有毒性

   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

   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

   E.仅有半抗原性,而无毒性

6.带菌者是指:

 A.体内携带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

 B.体内携带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C.体内携带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

 D.体内携带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E.体内携带真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7.脑膜炎奈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称为: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8.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A.菌苗         

   B.疫苗

   C.BCG

   D.类毒素

   E.抗毒素

9.关于内毒素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B.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

C.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

D.可制成类毒素

E.高压蒸气灭菌法不能灭活内毒素

10.关于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的区别,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潜伏感染有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无传染性

  B.潜伏感染无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有免疫力产生

  C.潜伏感染无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有传染性

  D.潜伏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无免疫力产生

   E.潜伏感染多见于病毒感染,而隐性感染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

第四章 抗感染免疫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细菌产生的具有抗吞噬作用的酶是:

A.透明质酸酶

B.链激酶

C.链道酶

D.血浆凝固酶

E.过氧化物物酶

2.正常体液中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防御素

C.Lysozyme

D.白细胞素

E.血小板素

3.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血浆凝固酶     

D.组蛋白

E.酯酶

4.SIgA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

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

B.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C.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进入粘膜

D.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

E.中和病原体的毒性作用

5.通过补体C3b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其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

A.IgM

B.IgA

C.IgG

D.IgD

E.IgE

6.在多数情况下IgG的保护作用大于IgM,其原因是:

A.IgG分子小,易入炎症区

B.IgG含量高,作用强

C.IgM无免疫调理作用

D.IgM半衰期短

E.IgG可激活补体

7.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

D.IgM

E.补体结合抗体

8.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SIgA

E.IgE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

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转座子

B.染色体、质粒、异染颗粒、噬菌体

C.核质、中介体、核糖体、质粒

D.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噬菌体

E.染色体、质粒、中介体、噬菌体

2.细菌的S-R变异属于:

A. 形态结构变异

B. 毒力变异

C. 抗原性变异

D. 菌落变异

E. 耐药性变异

3.卡介苗(BCG)是通过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经下列哪种变异形成的?

A.    形态结构变异

B.    毒力变异

C.    抗原性变异

D.    耐药性变异

E.    菌落变异

4.细菌的H-O变异属于下列何种变异:

A.    形态结构变异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抗原性变异

E.    菌落变异

5.下列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A.中介体

B.细菌染色体

C.质粒DNA

D.异染颗粒

E.毒性噬菌体

6.细菌耐药性形成的最主要方式是:

A.转化  

B.转导 

C.转换

D.原生质融合   

E.接合

7.耐药性质粒指的是:

A.    R质粒

B.    F质粒

C.    Vi质粒

D.    毒力质粒

E.    代谢质粒

8.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B.    质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C.    质粒可在细菌间转移

D.    质粒是细菌生存必需的结构

E.    质粒DNA编码产物可赋予细菌某些特性

9.下列与细菌发生变异无关的是: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重排

E.突变

10.关于细菌的耐药性突变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    能自然发生

B.    可经理化因素诱导发生

C.    细菌接触药物之前就已发生

D.    药物仅起筛选耐药株的作用

E.    细菌在药物环境中逐渐适应而变为耐药株

第六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无菌的部位是:

A.血液      

B.皮肤 

C.口腔      

D.肠道

E.尿道

2.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是:

A.血液 

B.胃

C.肌肉 

D.骨骼

E.口腔

3.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过敏性反应

B.细菌性痢疾  

C.霍乱样腹泻

D.食物中毒

E.菌群失调症

4.为防止疾病传播,下列哪种疾病需进行严格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