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652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docx

第3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汇总

第三章创建基本三维模型

【本章导读】

本章为读者介绍一下在3dsMax中创建基本三维模型的知识。

基本三维模型包括标准基本体和建筑对象三类,标准基本体是3dsMax中最基本且常用的三维模型(如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拓展基本体是由标准基本体通过圆角、切角等处理获得的稍微复杂的三维模型(如切角长方体、切角圆柱体、纺锤体等),建筑对象是建筑领域常用的三维模型(如门、窗户、楼梯等),这些都是创建复杂三维模型的基础。

【本章内容提要】

+创建标准基本体

+创建拓展基本体

+创建建筑对象

3.1创建标准基本体

使用3dsMax9“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工具按钮可以创建一些最基本的三位对象。

下面以实训的形式介绍一下这些基本三位对象的创建方法。

实训1制作地球仪——创建圆柱体、圆锥体、管状体和球体

【实训目的】

●掌握创建圆柱体、圆锥体、管状体和球体的方法。

【操作步骤】

步骤1▶单击“创建”面板的“几何体”按钮,打开“几何体”创建面板(启动3dsMax9后,默认打开该面板);然后单击“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球体”按钮,在打开“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1左图和中图所示。

步骤2▶在透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球体半径的大小,至此就玩成了球体的创建,如图3-2所示。

步骤3▶打开“修改”面板,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球体否认半径为“180”,分段数为“32”(分段数越高,球体表面越光滑),并选中“平滑”复选框(控制是否对球体的表面进行平滑处理),如图3-2所示。

.提示.

调整球体否认参数时,若干“半球”编辑框的值不为0,球体将边为球缺(下方的“切除和”“挤压”单选按钮用于设置球缺的形成方式,“切除”是删除球体的部分表面下产生球缺,球体分段数减少;“挤压”是球体产生球缺,球体分段数不变,如图3-3所示)。

另外,选中“切片启用”复选框时,可利用“切片从”和“切片到”编辑框切除球体的某一部分,图3-4所示为切除球体中90°~180°部分后的效果。

步骤4▶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圆柱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5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5▶在透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释放左键,确定圆柱体半径的大小;然后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圆柱体否认高度,至此就完成了圆柱体的创建,如图3-5右侧两图所示

步骤6▶打开“修改”面板,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圆柱体的半径为“10”,高度为“430”,然后调整其位置,作为地球仪的转轴,如图3-6所示。

步骤7▶参照前述操作,在透视图中在创建两个圆柱体,作为地球仪转轴两端的螺母,其参数和效果如图3-7所示。

.知识库.

在圆柱体“参数”卷展栏中,“边数”编辑框用于设置圆柱体截面的分段数,数值越大,圆柱体的侧面越光滑;“高度分段”和“端面分段”编辑框分别用于设置圆柱体高度方向和两端端面的分段数。

步骤8▶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管状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8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9▶在透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管状体半径1的大小;再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管状体半径2的大小;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却定管状体的高度,完成管状体的创建,如图3-8右侧三图所示。

步骤10▶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9左图所示调整管状的参数,然后调整管状体的角度和位置,作为地球仪的半形支架,如图3-9右图所示。

步骤11▶选中前面创建的球体、圆柱体和管状体,并进行群组;然后将其绕Y轴旋转23.26,效果如图3-10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地球仪上半部分的创建。

步骤12▶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圆锥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11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13▶在透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圆锥体半径1的大小;再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圆锥体的高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圆锥体半径2的大小,完成圆锥体的创建,如图3-11右侧三图所示。

步骤14▶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11左图所示,在“参数”卷展栏中调整圆锥体的参数,效果如图3-12右图所示。

步骤15▶利用“圆锥体”工具在透视图中在创建一个圆锥体,参数如图3-11左图所示,然后调整两个圆锥体的位置,创建地球仪的底座,如图3-13右图所示。

步骤16▶参照前述操作,在透视图中在创建一个圆柱体,并参照图3-14左图所示调整其参数,然后调整其位置,作为地球仪的支柱,至此就完成了地球仪的创建,效果如图3-14中图所示,添加材质并渲染后的效果如图3-14右图所示。

实训2制作茶几——创建长方体、圆环、茶壶和平面

【实训目的】

●掌握创建长方体、圆环、茶壶和平面的方法。

【操作步骤】

步骤1▶单击“几何体”

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长方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长方体”,如图3-15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2▶在透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释放左键,确定长方体得长和宽度;然后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长方体的高度,至此就完成了长方体的创建,如图3-15右侧两图所示。

步骤3▶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16左图所示调整长方体的参数,完成茶几面的创建,效果如图3-16右图所示。

步骤4▶参照前述操作,利用“圆柱体工具在透视图中创建4个圆柱体,参数如图3-18作图所示;然后调整大小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位置,效果如图3-18右图所示。

步骤6▶利用“圆柱体”工具在前视图中再创建两个圆柱体,参数如图3-19左图所示;然后调整新建圆柱体的位置,效果如图3-19有图所示。

步骤7▶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圆环”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20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8▶在透视图中单击,确定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圆环半径1的大小;然后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机,确定圆环半径2的大小,至此就完成了圆环的创建,如图3-20右侧两图所示。

步骤9▶打开“修改”面板,设置圆环的半径1为“90”(圆环的中心点到截面圆圆心的距离),半径2为“6”(圆环截面圆的半径);选中“切片启用”复选框,然后利用“切片从”和“切片到编辑框切除圆环从90°到-90°的部分,如图3-21所示。

步骤10▶将圆环沿Y轴到原大小的40%,然后绕X轴旋转90°,在调整圆环的位置,至此就完成了一侧茶几腿的创建;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在复制出另一侧的茶几腿,至此就完成了茶几的创建,效果如图3-22所示。

.知识库.

在圆环的“参数”卷展栏中,利用“旋转”编辑框可以设置圆环绕中心线旋转的角度,如图3-23所示;利用“扭曲”编辑框可以设置从起始位置到结束为止圆环截面圆扭曲的角度,数值越大,扭曲效果越明显,如图3-24所示。

步骤11▶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茶壶”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然后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鼠标左键,创建一个茶壶,如图3-25所示。

步骤13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标准基本体”分类中的“平面”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矩形”,然后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鼠标左键创建一个平面,如图3-27所示。

步骤14▶打开“修改”面板,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平面的长度为“200”,宽度为“300”,然后再“渲染倍增”区中设置“缩放”编辑框的值为“5”、“密度”编辑框的值为“1”(即在渲染图像中,平面的长度和宽度为设定值为五倍,长度和宽度分段与设定值相同)如图3-28所示。

步骤15▶调整平面的位置,作为场景的地面,如图3-29左图所示;为茶几、茶壶和地面添加材质并渲染后的效果如图3-29右图所示。

3.2创建拓展基本体

使用3dsMax“几何体”创建面板“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工具按钮可以创建一些稍微复杂且常用的三维对象的创建方法。

实训1制作奖杯——创建异面体和环形结

【实训目的】

●掌握创建异面体和环形结的方法。

【操作步骤】

步骤1▶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的类别下拉列表框,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拓展基本体”项,切换到拓展基本体分类,如图3-30左图所示。

步骤2▶单机“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异面体”按钮,然后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创建一个异面体,如图3-30右图所示。

步骤3▶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31所示调整异面体的参数。

.提示.

在异面体的“参数”卷展栏中,“系列”区中的参数用于设置异面体的基本体形状;利用“系列参数”区中的编辑框(取值范围为0.0~1.0,且二者之和≤1)可以双向调整异面体的顶点和面,从而调整异面体的基本形状,如图3-32所示;利用“轴向比率”区中的编辑框可以调整异面体表面各面片向外凸出或凹陷的程度(编辑框的值大于100时由其控制的面片向外凸出,小于100时向内凹陷),如图3-33所示。

此外,利用“顶点”区中的参数可以设置异面体表面的细分方式,如图3-34所示。

步骤4▶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环形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半径”,如图3-35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5▶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环形结基础曲线半径的大小;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环形结截面半径的大小。

至此就完成了环形结的创建,如图3-35右侧两图所示。

步骤6▶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36左图和中图所示调整环形结的参数,调整后的效果如图3-36右图所示。

.提示.

在环形结的“参数”卷展栏中,选中“圆”单选按钮时,环形结的基础曲线将变为标准的圆,此时环形结为标准圆环,利用“扭曲数”和“扭曲高度”编辑框可以分别设置环形结中弯曲部分的数目和弯曲部分的高度,如图3-37所示。

选中“结”单选按钮时,环形结的基础曲线将变为打结的圆,此时环形结也将变为打结的圆环,利用“P”和“Q”编辑框可以分别设置环形结绕Z轴缠绕的圈数和环形结在XY平面绕中心点缠绕的圈数,如图3-38所示。

利用“偏心率”编辑框可以设置环形结横截面被压缩的程度,数值为1时横截面为圆,数值不为1时横截面为椭圆。

.提示.

利用“块”编辑框可以设置环形结中块状凸起的数目(当“块高度”编辑框的值不为0时,才能显示出块状凸起的效果,“块偏移”编辑框用于设置块状凸起偏离原位置的角度),图3-39所示为调整“块”和“块高度”编辑框的值时环形结的效果。

步骤7▶参照前述操作,利用“圆锥体”工具在透视视图中创建两个圆锥体,并调整其位置,参数和效果如图3-34所示。

步骤8▶利用移动克隆将前面创建的环形结在复制出一个,并设置其基础曲线的半径为“15”,横截面的半径为“5”,然后调整其位置,完成奖杯的创建,效果如图3-41右图所示。

实训2制作凉亭——创建切角圆柱体、切角长方体、C行体、

L形体、球棱柱、油罐和软管

【实训目的】

●掌握创建切角圆柱体、切角长方体、C形体、L形体、球棱柱、油罐和软管的方法。

【操作步骤】

步骤1▶参照前述操作,利用“球体”和“圆锥体”工具在透视视图中创建一个球体和一个圆锥体,并调整其位置,作为凉亭亭顶的圆球和锥体部分,如图3-42所示。

步骤2▶参照前述操作,将“几何体”创建面板切换到“拓展基本体”分类,然后单击“切角圆柱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34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3▶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切角圆柱体的半径;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切角圆柱体的高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切角圆柱体的圆角大小,如图3-34右侧三图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切角圆柱体的创建。

步骤4▶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44左图所示调整切角圆柱体的参数,然后调整其位置,作为凉亭亭顶的檐,如图3-44右图所示。

步骤5▶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切角长方体”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长方体”如图3-45所示。

.知识库.

在切角圆柱体的“参数”卷展栏中,“圆角”编辑框用于设置切角圆柱体各棱圆角的大小,“圆角分段”编辑框于设置切角圆柱体圆角面的分段数,数值越大,圆角面越光滑。

步骤6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切角长方体的长度和宽度;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机,确定切角长方体的高度;继续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机,确定切角长方体的圆角大小,如图3-46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切角长方体的创建。

步骤7▶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47左图所示调整切角长方体的参数;然后将前面创建的圆锥体和切角圆柱体绕Z轴旋转45°,再利用移动克隆和旋转克隆将前面创建的切角长方体再复制出三个,并调整四个切角长方体的位置,座位凉亭亭顶的横梁,效果如图3-47右图所示。

步骤8▶参照前述操作,利用“圆柱体”工具在透视视图中创建四个圆柱体,座位凉亭的亭柱,圆柱体的参数和效果如图3-48所示。

步骤9▶参照前述操作,利用“长方体”工具在透视试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并调整其位置,作为凉亭的地基,长方体的参数和效果如图3-49所示。

步骤10▶单机“几何体”创建“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C-Ext”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览中设置创建方法为“角”,如图3-50所示。

步骤11▶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C形体的背面长度、侧面长度和前面长度;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C形体的高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C形体的背面宽度、侧面宽度和前面宽度,如图3-51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C形体的创建。

步骤12▶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52左图所示调整C形体的参数,然后将C形体绕Z轴旋转90°,并调整其位置,作为凉亭的座椅,如图3-52右图所示。

步骤13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球棱柱”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览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53所示。

步骤14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球棱柱半径大大小;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球棱柱的高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球棱柱侧面各棱柱的大小,完成球棱柱的创建,如图3-54所示。

步骤15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55左图所示调整球棱柱的参数,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在复制出11个球棱柱并调整各球棱柱的位置,作为凉亭座椅下方的石柱效果如图3-55右图所示。

步骤16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油罐”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览中设置创建方法为“中心”如图3-56所示。

步骤17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油罐半径的大小;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油罐的高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油罐的封口高度,完成油罐的创建,如图3-57所示。

步骤18参照图3-58左图所示调整油罐的角度和位置,作为凉亭座椅一侧的靠背横条,如图3-58右图所示。

步骤19利用移动克隆在复制出两个油罐,并调整角度和位置,创建出凉亭座椅其他侧的靠背横条,效果如图3-59所示。

.提示.

在3dsMax的拓展基本体中胶囊和纺锤体的创建方法于油罐类似,使用时间可参照油罐的创建方法进行创建,在此不作介绍。

使用油罐是需要,当选中“参数”卷展览中的“总体”单选按钮时,“高度”编辑框的值是指整个油罐的高度。

另外,利用“混合”编辑框可以对油罐中非圆角部分和圆角部分的交界处进行平滑处理。

步骤20单击“几何体”创建面板“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软管”按钮,然后再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软管的直径;再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软管的高度,完成软管的创建,如图3-60所示。

步骤21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61左侧三图所示调整软管的参数,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在复制出17个软管,并调整软管的角度和位置,作为凉亭座椅的靠背条,如图3-61右图所示。

步骤22单击“几何体”创建“拓展基本体”分类中的“L-Ext”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览中设置创建方法为“角”,如图3-62左侧两图所示。

.知识库.

利用“软管参数”卷展览“端点方法”区中的参数可以设置软管类型,选中“自由软管”单选按钮时软管为独立软管;选中“绑定到对象轴”单选时,可利用“绑定对象”区中的参数将软管两端绑定到拾取对象的轴点上(调整“张力”值可以控制软管顶端和底端远离或靠近定对象的程度)。

利用“公用软管参数”区中的“启用柔体截面”复选框可以控制软管中是否有柔体部分(及软管中规律性凹凸的部分,如图3-60右图所示。

利用“周期数”编辑框可以设置凹凸面的数量,实际显示数量受“分段”编辑框数值的影响)。

步骤23在透视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L形体的侧面长度的前面长度;然后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L形体的高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L形体的侧面宽度和前面宽度,如图3-62右侧三图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L形体的创建。

步骤24打开“修改”面板,参照图3-63左图所示调整L形体的参数,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将L形体在复制出两个,并参照图3-63中间两图所示调整其参数;最后调整各L形体的角度和位置,制作凉亭的台阶,效果如图3-63右图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凉亭的制作,效果如图3-64左图所示,添加材质并渲染后的效果如图3-64右图所示。

3.3创建建筑对象

3dsMax9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建筑对象创建工具,像门、窗户、墙壁、楼梯、护栏、植物等,本节就以实训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一下创建这些建筑对象的具体操作。

实训1创建房屋模型

【实训目的】

●掌握创建墙、栏杆、窗户、门和楼梯的方法。

●学会各种常用的墙壁调整方法。

【操作步骤】

步骤1▶参照前述操作,将“几何体”创建面板切换到“AEC拓展”分类,然后单击“墙”按钮,在打开的“参数”卷展览中设置墙的宽度为“10”,高度为“480”,再在定视图中图3-65右上图所示位置依次单击,此时墙壁的效果如图3-65右下图所示。

步骤2▶单击墙壁的起始顶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将墙壁的起始点和结束点焊接起来;然后连续右击鼠标,退出墙壁的创建模式,至此就完成了墙壁的创建,效果如图3-65左下图所示。

步骤3▶打开“修改”面板,设置墙壁的修改对象为“顶点”,然后参照图3-66右图所示顶点间距调整墙壁各顶点的位置。

步骤4▶单击“编辑顶点”卷展览中的“连接”按钮,然后依次单击墙壁中图3-67中图所示顶点,将二者连接起来,效果如图3-67右图所示。

步骤5▶单击“编辑顶点”卷展览中的“优化”按钮,然后在图3-68中图所示位置单击,插入四个顶点;再利用连接工具将插入的顶点两两连接起来,如图3-68右图所示。

步骤6▶设置墙壁的修改对象为“分段”,然后选中图3-69所示分段,再在“编辑分段”卷展览中设置其高度为“600”,调整选中墙壁分段的高度。

步骤7▶参照前述操作,将墙壁中图3-70右图所示。

步骤8▶设置墙壁的修改对象为“剖面”,然后选中3-71所示剖面;再在“编辑剖面”卷展览设置山墙的高度为“1200”,然后依次单击“创建山墙”和“删除”按钮,为选中剖面创建标准山墙。

步骤9▶选中3-2左图所示剖面,然后单击“编辑剖面”卷展栏中的“插入”按钮,再单击剖面上的上断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山墙最高点的位置,如图3-72右图所示;最后,单击“删除”按钮,创建山墙,效果如图3-72所示。

步骤10▶参照前述操作,为墙壁的其他分段创建山墙,效果如图3-74所示。

步骤11▶设置墙壁的修改对象为“顶点”,然后使用“优化”按钮在墙壁中插入8个顶点,并参照图3-75所示调整个顶点的位置。

步骤12▶设置墙壁的修改对象为“剖面”然后为插入的顶点间的墙壁分段创建标准图3-76所示,至此就完成了房屋墙壁的创建。

步骤13▶将“几何体”创建面板切换到“窗”分类,然后单击“固定窗”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宽度/深度/高度”,如图3-77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14▶在透视图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左键,确定固定窗的宽度;然后向上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固定窗的深度(即窗户的厚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击,确定固定窗的高度,如图3-77右侧三图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固定窗的创建。

步骤15▶打开“修改”面板,在参数卷展览中参照图3-78左图所示调整固定窗的参数;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在复制出三个固定窗,并调整固定窗的位置,作为阁楼的侧窗,效果如图3-78右图所示。

.知识库.

除了固定窗外,3dsMax还为用户提供了遮篷式窗、平开窗、旋开窗、伸出式窗和推拉窗,效果如图3-78所示。

这几种窗户的创建方法与固定窗类似,在此不作介绍。

步骤16▶利用移动克隆将前面创建的固定窗再克隆出6个,并参照图3-80左图所示调整其参数,然后调整其位置,作为主房间的侧窗,效果如图3-80有图所示。

步骤17▶利用移动克隆将前面创建的固定窗再克隆出2个,并参照图3-81左图所示调整其参数,然后调整其位置,作为房屋阳台的窗户,效果如图3-81右图所示。

步骤18▶参照固定窗的创建操作,利用“几何体”创建面板“窗”分类中的“推拉窗”按钮在透视图试图中创建一个推拉窗,并参照图3-82左图所示调整其参数;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将推拉窗再克隆出1个,并调整其位置,作为楼阁的主窗,效果如图3-82右图所示。

.知识库.

利用推拉窗“参数”卷展栏“打开窗”区中的“打开”编辑框可以设置窗户的打开程度,利用“悬挂”复选框可以设置推拉窗的推拉方向(选中时推拉窗的推拉方向为垂直方向;取消选择时,推拉窗的推拉方向位置水平方向)。

步骤19▶利用移动克隆将前面创建的推拉窗在克隆出2个,并参照图3-83左图所示调整其参数,然后调整其位置,作为主房间的主窗,效果如图3-83右图所示。

步骤20▶将“几何体”创建面板切换到“门”分类,然后单机“枢轴门”按钮,在打开的“创建方法”卷展栏中设置创建方法为“宽度/深度/高度”,如图3-84左侧两图所示。

步骤21▶在透视视图中单机并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机,确定枢轴门的深度(即枢轴门的厚度);继续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单机,确定枢轴门的高度,如图3-84右侧三图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枢轴门的创建。

步骤22▶打开“修改”面板,在“参数”卷展栏中参照图3-85左图所示调整枢轴门的参数;然后利用移动克隆在复制出一个枢轴门,并调整两个枢轴门的位置,作为阳台的门,效果如图3-85右图所示。

.知识库.

除了枢轴门外,3dsMax还为用户提供了推拉门和折叠门,效果如图3-86所示。

这两种门的创建方法与枢轴门类似,在此不作介绍。

步骤23▶利用文件合并操作,导入本书提供的素材“实例”>“第3章”>“房屋组件”文件夹中“门.Max”、“屋顶.Max”、“拱形窗.Max”、“天窗.Max”、“烟囱.Max”和“地基和脚线.Max”等文件的模型,然后进行克隆、缩放和位置调整,效果如图3-87所示。

.知识库.

创建完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