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趣诗联欣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619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谐趣诗联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谐趣诗联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谐趣诗联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谐趣诗联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谐趣诗联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谐趣诗联欣赏.docx

《谐趣诗联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谐趣诗联欣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谐趣诗联欣赏.docx

谐趣诗联欣赏

谐趣诗联欣赏

谐趣诗联欣赏

《一树梨花万朵红》——(唐)裴说

师生别离终相逢,酒楼对酌诉苦衷。

人逢知己千杯少,不觉微醉眼朦胧。

夕阳映出晚霞景,

一树梨花万朵红。

裴状元返乡省亲,众亲友欢聚。

二天,宴老师薛延圭于酒楼叙师生之谊。

老师兴高发诗兴,望窗外景致脱口吟道一树梨花万朵红。

红字刚出,引得周遭客人哄堂。

有得甚至说,这老头糊涂了。

弄的薛延圭诗思卡壳,窘在当时。

裴说敏捷机变,即席吟出前诗,入理和情,众人纷纷点头。

《灯闪闪人儿不见》——王安石(北宋)

倚阑杆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

闷悠悠少个知心。

王安石当宰相时,请一老木匠为其设计一套宅院。

看后图纸无语,在后花园墙壁中间处写了这诗,然后说:

你按这样去改吧。

木匠师父不明其意,回到家后长叹一声。

女儿乖巧上前问明,解释给父亲说:

相爷给您出的是字谜,四句都是说得一个字,是让您在后花园墙中间开一个门。

老师父眉开眼笑即刻修改了图纸,王安石看后连说:

好!

好!

《贼贼贼》——解缙(明)

贼贼贼,有影无形拿不得。

只因偷吃吕仙丹,而今变作蓬莱客。

解缙成名,许多人慕名求诗讨画。

一天,一老道士拿来一幅自画像,请解缙写诗题字。

解缙并不认识这老道士,就和他开了个玩笑。

先刷刷地写了三个贼字,道士当时愣住。

待解缙润笔写完后三句,称他变成神仙,老道士擦擦汗露出笑容。

《凡鱼不敢朝天子》——解缙(明)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影。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这天朱元璋让解缙陪着在御花园垂钓。

解缙善钓,屡有收获。

朱元璋却半天不开张,很不开心。

这时,解缙为了给皇帝解闷就说:

陛下钓不到鱼,是因为鱼不敢来,它们懂礼节。

朱元璋说:

小小鱼儿,懂什么礼节?

于是,解缙就吟出开头诗文,博得朱元璋一笑。

后来,有人评论说是解缙拍马有术。

其实,解缙并不是这样的人。

历史上他曾经上过万言书批判朱元璋屡改政令,杀人太多,终被罢官。

《翻身跳入水晶宫》——解缙(明)

君王昨夜降金龙,化作嫦娥下九重。

料是世间留不住,

翻身跳入水晶宫。

据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

一次,解缙跟着朱元璋在御花园玩,朱元璋想考考解缙,就有意出题:

说宫中夜来有喜,你试作一首。

解缙脱口吟出第一句,朱笑着说:

是女儿。

解缙又吟出第二句,朱笑着又说:

已经死了。

解缙吟道第三句时,朱进一步为难他说:

已经扔到水里去了。

解缙马上吟出第四句:

翻身跳入水晶宫。

朱元璋赞赏地说:

临机应变,不愧是才子。

《压扁佳人缠臂金》——苏轼(北宋)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宋代绍圣年间,苏轼被贬官海南。

当时认识儋州一位卖馓子的老太。

馓子是用白面和好,搓成长条盘起来,再经过油炸而成焦黄酥脆的食品。

老太手艺不错,但生意一直清淡。

一天,老太听说新来的苏大人,是一个有名望的诗人,就趁苏轼来小店之际,为她的小店写几行字。

苏轼满口答应,挥笔一蹴而就。

从此,老太生意当然是越来越好。

《逍遥近道边》——黄庭坚(北宋)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僮仆侍伏侧,

泾渭清浊混。

黄庭坚这首叫联边诗,即每一句中五字,其偏旁都是相同,整齐划一的形式中,另有情趣。

这得感谢仓颉及老宗旨,发明和创造了形多意骇、千变万化的美妙汉字。

给了我们意思繁多,表达丰富的书写方式。

《下楼来金钱卜落》——朱淑真(宋)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是一首内容哀伤、形式奇特的言情诗。

相传是朱淑真丈夫变心绝情后,她写的这则《断肠谜》。

巧妙的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为谜底。

也是苦中作乐。

《三声唤出扶桑日》——朱元璋(明)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败残星与晓月。

明洪武十四年(辛酉鸡年)。

新春佳节,朱元璋十分高兴,驾临翰林院文华殿,与众学士饮酒赋诗。

这一天,鸡鸣即起,按时上朝。

席间他以《金鸡报晓》为题,命每人吟诗一首。

这时,一个老学士奏到:

陛下才高,理应先吟。

朱元璋乘兴吟出: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意是鸡鸣一次,必撅一次尾巴。

众人想笑,可又不敢。

待朱元璋吟出后两句,众人才心悦诚服。

《称我江山有几多》——朱元璋(明太祖)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秤钩挂,

称我江山有几多。

这天,朱元璋微服私访。

到了南京城东北,长江南岸的燕子矶(燕子矶是江边一屹立之小山,形似飞燕故得名)。

燕子矶上,俯视江水茫茫,水天一色,蔚为壮观。

只见几个秀才正吟诗,他便凑前去听。

燕子矶兮一秤砣一个秀才开口朗诵了一句。

可是,再等半天,却无下文。

朱元璋笑着说:

我续上几句,你们看可否?

于是一气吟出了后三句。

好!

众秀才听罢,纷纷称赞。

《一轮明月挂半天》——伯畴(明)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又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相传伯畴是明代状元,能诗善文。

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

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

伯畴答应,挥笔而就。

老板说:

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

伯畴说:

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有酒好卖。

老板恍然,万分感谢。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一枝寒竹护山家》——唐寅(明)

一枝寒竹护山家,秋来夜听雨似麻。

嘈杂欲疑蚕上叶,萧森更比蟹爬沙。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题秋夜雨竹的。

唐寅这首诗的特色是,没有像一般的诗人从形似的方面入手;而是从听觉上,把雨打竹叶写活了。

《何事佳人重感伤》——唐寅(明)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是一副名画,画的是一个俏丽佳人,手拿细绢团扇,面上些许伤感,似追忆往事。

唐寅是为这幅画题的诗。

宋苏轼说过:

团扇只堪题往事。

唐寅概是由此句联想而出,把团扇和佳人坎坷命运相,作此诗。

《只当漂流在异乡》——唐寅(明)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相传这是唐寅写的《绝笔》。

大概是死前不久写的,从容自如,充满风趣。

吾不识青天何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这是李贺的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是苏轼的诗句。

唐寅对人的死亡抱乐观态度。

他认为人生在世,就像参加宴席,总有散场时候。

又认为阳间和地府差不多,死了到地府去,就如去异乡漂泊。

因此,他不需要畏惧害怕。

《自从益智登山盟》——吴承恩(明)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涧求荆芥,还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该诗《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唐三藏带着叁徒弟去西天路上,这日遇一座高山,山势险峻,渺无人烟。

三藏不觉感慨,吟出此诗。

在诗中,益智与毅志谐音;王不留行指唐王送唐僧上路;三棱子指叁徒弟;马兜铃指白龙马;荆芥指经卷;茯苓指佛灵;茴香指回乡等等。

诗中巧妙地隐藏了九味中药名,可谓用心机巧。

《天天天天天天天》——徐渭(明)

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子新丧才半年。

山川草木皆含泪,

太守西湖独放船。

话说一年春天,徐渭坐一小船游西湖。

在湖心亭岸边,碰到一十来岁女孩啼哭。

一问方知其父是渔民,出门打鱼遇太守游船,未及躲避被扣押。

徐渭不平,带女孩去找太守评理。

太守问:

你是何人?

徐渭回答:

我乃一秀才。

太守有意刁难,让其作首诗,作得好才肯放人。

徐渭提笔连写七个天字,太守大笑:

你这也叫诗?

徐渭不理,紧接着写下后三句,着实厉害。

意为:

老皇帝才死半年,你这个太守就乘船游湖......

太守看后,面如土色,只得立即放人。

《半山半水烟着柳》——梅鼎祚(明)半水半烟着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沉半浮渔艇,

半藏半现人家。

有诗论:

一首诗中,不可反复出现同一个字,不然就易重复、枯燥。

有些诗人,却善于巧妙地安排同一个字,而且,不但不显重复、枯燥,还为诗增色不少,另有情趣,别有新意。

《我爱梨花似月光》——石涛(清)

人说梨花白雪香,我爱梨花似月光。

明月梨花浑似水,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笔梨花图》。

石涛把梨花比作月光,独出心裁、别有新意。

在月光中赏梨花,漠漠如水、茫茫似渡,此情景中,诗人已经分不清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了。

《飞入梅花都不见》——沈德潜(清)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相传,一年冬天,一向少雪的杭州,竟纷纷下起鹅毛般的雪。

当时,乾隆帝正兴致勃勃地游玩。

面对天女散花般的飘雪,乾隆随口吟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见到乾隆吟着不象诗的句子,众随从想笑又不敢。

这时,乾隆帝吟不下去了,总不能接着再数下去吧!

沈德潜上前奏到:

请皇上把下一句赏给臣吧。

乾隆点头。

待沈德潜吟出飞入梅花都不见,乾隆笑说:

不错,不错。

《半画半含》——郑板桥(清)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

不畏凋残。

郑板桥这首《题半盆兰蕊图》的四言诗,寥寥十六字,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他曾在《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言:

凡事留一分做不到处,便是一分蓄积。

他贯主张凡事留有余地。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这是郑板桥的经验之谈。

《赠尔春风几笔兰》——郑板桥(清)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这年,郑板桥从山东潍县辞官回乡。

眼看女儿要出嫁了。

为官清廉的郑板桥,一向两袖清风,毫无积蓄,日常生活尚可,哪有钱给女儿办嫁妆。

好在女儿懂事,体谅父难,并不嗔怪。

她说:

我最喜欢您画的兰花,您给我画上一幅,就是嫁妆了。

板桥听罢甚喜,立即为女儿画了一幅茂盛的春兰图,并题上这首诗。

《惟有竹枝浑不怕》——郑板桥(清)

秋风昨夜入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郑板桥一生爱竹,以竹喻人。

他喜欢竹子迎风挺立、宁折不弯、严寒不惧、敢于拼搏的精神。

《今朝有酒今朝醉》——罗隐(唐)

得即高兴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一位仕途失意的朋友,一次来看罗隐。

罗隐高兴地摆上家宴,与朋友边喝边谈。

朋友历数酸甜苦辣,罗隐却拿出了自己这首《自遣》诗来说:

我本罗横,自幼人夸聪颖。

不想得罪权贵,十次应试均落第。

所兴名字也改称罗隐。

人要看开,胸怀要坦。

那么,所有的愁烦,只能是明日的事了。

朋友听罢,点头额首,两人复又举杯。

《不知辛苦为谁甜》——罗隐(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这是罗隐写得一首《蜂》。

全诗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细想,里边却又畅快的生活态度,昂扬的感情意趣。

最后虽是问句,但是,他不需人答,只需会心一笑。

《真老乌龟》——解缙(明)

真真宰相,老老元臣。

乌纱白发,龟鹤遐龄。

乍看为祝寿之词,实则是嘲骂之语。

大家都知道,大明朝也可以说是亡在腐败上。

这是解缙的一首藏头诗,讽刺一位官场老元。

《桃花冷落》——《白雪遗音》载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

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此诗句句蝉联,首尾绕接,形成循环形式,可称奇妙。

《题金山寺》——苏轼(北宋)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此为回文诗,反过来亦成诗趣,颇得玩味

《顺诗倒词巧回文》——(清代一位才女)七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斜依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虞美人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依斜影月迟迟。

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月。

这是利用七言律师和【虞美人】词都是56个字,所规定的平仄、韵脚数又恰好吻合的特殊关系制成的。

只是顺读变成倒读,八个七言句断成两组七、五、七、九的句子,由于文字上的精心安排,读起来便都自然流畅。

《情诗谢客》——端木蕻良

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签十万行;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教到西厢。

此诗看似诉儿女私情,实是作家谢绝来访的告示。

本意是说:

自己忙于写作,请勿打搅。

以情诗谢客,委婉含蓄,实是妙招。

诗词植入广告后还挺有味道

1、老夫聊发少年狂,治肾亏,不含糖。

锦帽貂裘,千骑用康王。

为报倾城随太守,三百年,九芝堂。

酒酣胸胆尚开张,西瓜霜,喜之郎。

持节云中,三金葡萄糖。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阿迪王。

2、十年生死两茫茫,麻花藤,太无良。

千里孤坟,恨爹不成刚。

纵使相逢应不识,喜洋洋,灰太狼。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月月,正梳妆。

我勒个去,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不给力,真伪娘。

3、十年生死两茫茫,写程序,到天亮。

千行代码,Bug到处藏。

纵使上线又怎样,朝令改,夕断肠。

领导每天新想法,天天改,日日忙。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每晚灯火阑珊处,程序员,加班忙。

4、春花秋月何时了,她好我也好。

小楼昨夜又东风,订购五秒就成功。

雕栏玉砌应犹在,蓝瓶更有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二十年来用白猫,不伤手。

5、花褪残红青杏小。

月月轻松,她好我也好。

生命一号喝又少,不看广告看疗效。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大宝天天叫。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97号汽油。

略论启功诗词语言的活化技巧和谐趣特征

黄君

启功先生不仅书法精妙,名高盖世,而其诗词造诣也是卓然大家。

先生不仅著有影响巨大的《诗文声律论稿》一书,并先后出版有《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启功论书绝句百首》、《启功丛稿·诗词卷》等诗词专集。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笔者十年前拜读启功先生诗词时,即深为其浅易新奇而灵巧的诗风所吸引,此次更重读先生已出版的700余首诗词,益感其特殊的语言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总结,是当代诗词创作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

故此不惴浅陋,特陈浅见,并结合先生诗词作品作初步的分析。

诗是灵魂的声音,诗歌的语言要求高度凝炼,且优美动人,所以,历来诗家都非常重视语言技巧。

除比喻、夸张、渲染、衬托等一系列文艺创作通用的手法外,起承合、对偶、用典、比兴则是诗词最为常用的语言技巧。

尤其用典,因其据事以类义,援古而证今的特殊功用,自唐宋以降受到诗家的特别重视。

一首诗,如果用典恰当,可使内涵更加丰富,境界顿生。

不过用典也有副作用,即增加诗歌理解的难度,用典太多或用典不当,容易造成艰涩难懂,或出现卖弄学问,有吊书袋之赚。

启功先生诗词较少用典,其造语浅近自然,通俗易懂。

翻开诗词集,除少数早期作品用典较多,比较深奥外,绝大多数作品基本不用典故,语言明白如话,朗朗上口。

最为脍炙人口者,如其1977年所作《自撰墓志铭》可谓典型代表: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此诗24句72字,通篇使用口语,不用一典,故其通俗易懂,流传十分广远。

中华诗词历来有崇尚雅致、含蓄的传统,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第一则开门见山指出:

学诗先除五俗:

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今启功先生不用(或少用)典故,如果没有特别的手段和才能,势必造成语言过于直白,内涵不能丰富的毛病,对诗艺境界造成负面影响。

启功先生深谙此理,他采用了一种活化通俗语言的方法,来缓解这个矛盾,达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如《论词绝句二十首》最后两首为:

妄将婉约饰虚夸,句句风情字字花。

可惜老夫今骨立,已无余肉为君麻。

(伪婉约派)

豪放装成意外声,欲教石破复天惊。

闭口自放牛山屁,地下苏辛恐未能。

(伪豪放派)

两诗分别批评伪婉约派和伪豪放派,中间化用了肉麻、放屁两个极其通俗的词语,写出具有讽刺意味的诗句,为诗作主题服务,使流俗变妙语,化腐朽为神奇,使诗的含意顿增,境界叠生。

启功先生诗作中此类活化俗语的例子很多,如《对酒》第二首前四句为:

颈椎骨质乱增生,血管崎岖阻畅行。

一蹶何期犹复振,三年已过竟无成。

成语有一蹶不振,这里活化成一蹶何期犹复振,平添语句中的诧异、无奈之感,使诗境大开。

又如《心脏病发,住进北大医院,口占四首》之三:

衣钵全空夜半时,凡夫一样命悬丝。

心荒难觅安无着,眼小频遮放已迟。

窗外参差楼作怪,门边淅沥水吟诗。

咬牙不吃安眠药,为怕希夷处士嗤。

此诗颈联巧妙化用安心、放眼两个俗语词,借以表达心脏病发时的特殊状态和心理感受,很是传神、奇妙。

此外如大破天荒是自残(《南游杂诗五首·之五》),活化破天荒;何须求睡稳,一榻本糊涂(《彻夜失眠口占二首》)活化一榻糊涂;蛇来笔下爬成字,油入诗中打作腔(《失眠三首》)活化打油诗;幸有铅为笔,诗成仰面书(《恋榻》)活化铅笔;此中八个大山人(《题黄苗子兄临八大山人墨荷长卷,时所撰〈八大山人传〉已脱稿》)活化八大山人;因病懒开尘土砚,枯肠搔遍雪霜头(《自题浮光掠影楼》)活化开砚、搔头等等,都是活化俗语的典型例子。

我们注意到,启功先生特别能解读通俗语言词汇的内部结构特征,把这些词进行巧妙解构,并楔入自己的心性、情感语素,形成具有全新意味的诗句,达到生新出奇的效果。

语言的活化是中华诗学一个很悠久的命题,严羽谓诗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

又谓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宋江西诗派更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强调于前人成语处,生新出奇,点化新意。

从活化的思想渊源来说,起自佛教禅宗的活参妙解,意在破除言语执碍,直切心性。

不过,宋代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活句之法主要指点化前人经典事例和言语。

如黄庭坚所说:

自作语最难。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此外,诗僧惠洪曾述黄庭坚的观点:

山谷云:

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思,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惠洪还引例证谓:

荆公(王安石)《菊诗》曰:

千花万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

东坡则曰:

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又如李翰林(李宗谔)诗曰:

鸟飞不尽暮天碧,又曰:

青天尽处没孤鸿。

山谷《达观台》诗云:

瘦藤拄到风烟上,乞与游人眼界开。

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

并谓凡此之类皆换骨法。

又引顾况诗句:

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

谓其诗简拔,而立意精确。

舒王(姓名不详)作《与故人》诗云:

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

不知乌石江边路,到老相逢得几回。

乐天(白居易)诗云: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身。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东坡南中作诗云:

儿童娱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醉红。

并谓凡此之类,皆夺胎法也。

启功先生语言的活化与宋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从俗语中取素材,而非强调前人语言的出处。

可谓化俗为雅,或化俗为奇。

当代诗词创作普遍出现俗化倾向,这与古典语境的消失有关。

如何看待这种俗化现象,这是另一个值得研讨的诗歌美学问题,但如启功先生擢取俗语中若干词汇,在解构的同时,注入诗人的才思,使俗语生出新意,这无疑是一种值得学习借鉴的手法。

不仅如此,笔者认为,这种手法在美学本质上与宋人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是相通的——都是通过对现成语言的换、重组,达到翻新诗意,拓展诗境的效果。

诚如宋刘克庄所言:

紫微公作《夏均父集序》云:

学诗当识活法。

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生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语活法矣。

所谓活法,就是灵活之法,既有成法又不囿成法,须是千变万化,不拘一格乃是根本之法。

启功先生的语言活化技巧对当代诗词创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当代诗词生活在一个非文言的语境之中,生活的信息、人生体验无不沉积在现代汉语之中。

如何在现代语言中,挖掘诗词创作素材,这显然是让诗词贴近现代生活,融入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

启功先生的语言活化技巧,可谓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苏东坡说:

法而不智,则天下之死法也。

道不患不智,患不凝;法不患不立,患不活。

以信合道,则道凝;以智先法,则法活。

道凝而法活,虽度世可也。

诗词语言之法,可以千变万化,大可不必拘泥古人套路。

启功先生具大智慧,故能在通俗言语中发现其特殊的内涵,为我所用,生新出奇。

启功先生诗词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语言诙谐风趣,奇思妙趣,读之使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年,先生曾患头晕,疹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他有记录这次患病经历的《沁园春》词四首,这是一组体现其幽默风趣特色的绝妙佳作,为便于分析,兹将前三首原词照录如下:

沁园春(中东辙)美尼尔氏综合症。

夜梦初回,地天旋,两眼难睁。

忽翻肠搅肚,连呕带泻,头沉向下,脚软飘空。

耳里蝉嘶,渐如牛吼,最后悬锤撞大钟。

真要命,似这般滋味,不易形容。

明朝去找医生。

服本海啦明乘晕宁。

说脑中血管,老年硬化,发生阻碍,失去平衡。

此症称为,美尼尔氏,不是寻常暑气蒸。

稍可惜。

现药无特效,且待公薨。

沁园春(江阳辙)(前题)。

细雨清晨,透户风寒,汗出如浆。

觉破房倾侧,俨然地震,板床波动,竟变弹簧。

医嘱安眠,药唯镇静,睡醒西山已夕阳。

无疑问,是糊涂一榻,粪土之墙。

病魔如此猖狂。

算五十馀年第一场。

想英雄豪杰,焉能怕死,浑身难受,满口无妨。

扶得东来,西边又倒,消息微传帖半张。

详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

沁园春(言前辙)(前题)。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覆天翻。

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

郑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虚衷听一言。

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

多蒙友好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

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纵无特效,姑且周旋。

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组织胺。

别害怕,虽药称剧毒,管保平安。

以上诸词如果说第一首主要叙患病感受,上阙一句真要命,下阙直书现药无特效,且待公甍还只是显出豁达,初露风趣的话,那么第二首在议论病魔猖狂时,用想英雄豪杰,焉能怕死,浑身难受,满口‘无妨’。

写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用详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则已是诙谐倍致,妙趣横生。

到第三首,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并下所拟郑重请求病魔足下的一串口语,则可谓匪夷所思,精妙绝伦,读之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掩卷伫思:

古往今来,有哪个作家如此写作诗词?

再细嚼其词,声韵、平仄悉皆符合格律规范,由此,益觉启功先生这种风趣诙谐风格写作的不易。

检点先生所作,诙谐风趣者比比皆是,如其《竹如意铭》则曰唯吾知足,搔着痒处。

如意吉祥,一臂之助。

写乘公车时被挤跌倒在地则谓门有缝,脚无跟。

四肢著地眼全昏。

行人问我寻何物,近视先生看草根。

又写《心痛》一首:

心痛瞬盈周,西施逊一筹。

硝酸虽剧毒,凋剂有甘油。

治病徒添病,红楼即玉楼。

卧床吸氧气,一试死前休。

又另一首写眩晕的五古云:

别肠如车轮,一日一万周。

昌黎有妙喻,恰似老夫头。

法轮亦常,佛法号难求。

如何我脑壳,妄与法轮侔。

秋波只一,张生得好逑。

我眼日日,不获一雎鸠。

日月当中天,倏阅五大洲。

自与公,纵横一何稠。

团栾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