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361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docx

院内感染之种类及定义

新中興醫院感染管制標準作業規範

院內感染之種類及定義

類別

感染管制作業

編號

A001

主題

院內感染之種類及定義

制訂日期

96.04.07

負責單位

感染小組

最近修訂日期

98.04.07

負責人

吳宜珊

修定次數

3

簡介:

所謂院內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間得到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時即有的或已潛伏的感染。

判定院內感染時所依據之原則:

第一、用以判定院內感染的存在及種類之資料,主要來自臨床上的發現、檢驗室的報告以及其它診斷性的檢查:

例如:

病歷、檢驗報告、抗原或抗體試驗及顯微鏡檢查等。

第二、醫師或手術者由手術中、內視鏡檢查或其它診斷性檢查直接觀查所見到的感染,以及由臨床的判斷認定是院內感染者。

第三、在下列特殊情況下可考慮為院內感染:

   

(一)在住院時感染而在出院後才出現症狀。

(二)經由產道而得到的新生兒感染。

第四、不屬於院內感染的情況:

(一)入院時已有的感染之延伸或合併症,除非是菌種改變或症狀明顯的顯示為另一次感染者。

(二)新生兒感染已經知道或證實為經胎盤傳染,且在出生後短時間內發病者。

第五、院內或院外感染在時間的長短上並沒有一定的限制,大部份依其臨床顯示而判定。

壹、泌尿道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

依其臨床症狀不同可分為「有症狀的泌尿道感染」、「無症狀的泌尿道感染」及「其他泌尿系統之感染」。

泌尿道感染之症狀,在一般病患系指:

※發燒(Fever)

※急尿(Urgency)

※頻尿(Frequency)

※小便困難(Dysuria)

※或恥骨上壓痛(SuprapubicTenderness)

若為一歲以下之嬰兒,則症狀略有不同。

※發燒(Fever)

※體溫過低(Hypothermia)

※呼吸中止(Apnea)

※心跳徐緩(Bradycardia)

※小便困難(Dysuria)

※倦怠(Lethargy)

※嘔吐(Vomiting)

一、有症狀的泌尿道感染(SymtomaticUrinaryTractInfection)

符合下列條件任一項者,均可判定為泌尿道感染:

(一)凡病患具有上述臨床症狀任一項,且尿液培養菌落數每毫升大於或等於十萬個(Colony≧Count100000/ml),而其培養出之微生物不超過兩種。

(二)凡一般病患具有上述症狀「任何兩項」,或一歲以下之嬰兒具有上述條件任何一點,均可視為泌尿道感染:

1.膿尿(Pyuria):

高倍鏡檢中,未離心之新鮮尿液每視野白血球大於或等於十個(WBC≧10個/HPF)。

2.未離心之新鮮尿液在革蘭氏染色檢查(Gramstain)發現微生物。

3.非以排尿方式取得之尿液標本(NonvoidedSpecimens),經培養所分離出之致病菌連續兩次相同,而其菌落數每毫升大於或等於1000個(ColonyCount≧1000/ml)。

4.病人使用適當之抗生素治療中,其尿液培養所分離出之單一致病菌,菌落數每毫升小於或等於十萬個(ColonyCount≦100000/ml)。

5.由醫生診斷為院內泌尿道感染者。

6.醫生給予適當之抗生素治療者。

7.已有泌尿道感染者,若經收案三天以上,尿液培養出新菌種,則另再收案。

(三)一歲以下之嬰兒,具有發燒(Fever)、體溫過低(Hypothermia)、呼吸中止(Apnea)、心跳徐緩(Bradycardia)、小便困難(Dysuria)

、倦怠(Lethargy)或嘔吐(Vomiting)等臨床症狀任一項,且尿液培養其菌落數每毫升大於或等於十萬個(ColonyCount≧100000/ml),而其培養出之微生物不超過兩種。

(四)一歲以下之嬰兒,具有發燒、體溫過低、呼吸中止、心跳徐緩、小便困難、倦怠或嘔吐等臨床症狀任一項,具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膿尿

2.未離心之新鮮尿液在革蘭氏染色檢查發現微生物。

3.非以排尿方式取得之尿液標本,經培養所分離出之致病菌連續兩次相同,而其菌落數每毫升大於或等於1000個(ColonyCount≧1000/ml)。

4.病人使用適當之抗生素治療中,其尿液培養所分離出之單一致病菌,菌落數每毫升小於或等於十萬個(ColonyCount≦100000/ml)。

5.醫生之診斷。

6.醫生給予適當之抗生素治療者。

二、無症狀菌尿症(AsympomaticBacteriuria)

病患無前述之感染症狀,而符合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一)採集尿液培養之前一週內,病人曾放置存留導尿管,且無發燒、急尿、頻尿、小便困難或恥骨上壓痛等臨床症狀,而其尿液培養之菌落數每毫升大於或等於十萬個(ColonyCount≧100000/ml),所培養出之微生物不超過兩種。

(二)採集尿液培養之前一週內,病人沒有放置存留導尿管,且無發燒、急尿、頻尿、小便困難或恥骨上壓痛等臨床症狀,而其尿液培養之微生物兩次相同,菌落數每毫升大於或等於十萬個(Colonyconut≧100000/ml),所培養出之微生物不超過兩種。

三、其它泌尿系統之感染(OtherInfertionsofTheUrinaryTract)

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後腹膜周圍組織或腎周圍組織之感染。

具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一)由病灶部位所獲取之組織或積液(除尿液外),經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二)由直接視檢、手術中或以組織病理檢查發現膿瘍或有其它感染之證據者。

(三)具有發燒、病灶部位局部壓痛或疼痛等臨床症狀「任兩項」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病灶部位有膿樣分泌物。

2.血液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3.放射線學上有微生物者。

4.醫生之診斷。

5.醫生給予適當之抗生素治療。

(四)一歲以下之嬰兒,具有發燒、體溫過低、呼吸中止、心跳徐緩、倦怠或嘔吐等臨床症狀「任一項」,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病灶部位有膿樣分泌物。

2.血液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3.放射線學上有感染之證據者。

4.醫生之診斷

5.醫生給予適當之治療。

貳、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

一、肺炎(Pniumonia)

符合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一)胸部身體檢查聽診時有囉音(Rale)或叩診時有鈍音(Dullenss),

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新產生之膿痰或痰的特性改變。

2.血液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3.經氣管抽吸(TranstrachealAspirate)或支氣管切片所獲取之標本分離出致病菌者。

4.臨床醫生診斷為肺炎。

(二)胸部放射線檢查顯示新的或進行性之浸潤(NeworProgres-siveinfiltrate)、變實(Consolidation)、空洞形成(Cavi-tation)或助膜積水(PleuralEffusion)等徵象,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新產生之膿痰或痰的特性改變。

2.血液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3.經氣管抽吸(TranstrachealAspirate)或支氣管切片所獲取之標本分離出致病菌者。

4.呼吸道分泌物分離出病毒或顯示有病毒抗原。

5.組織病理學上有肺炎之證據者。

6.血清抗體反應有意義之增加者。

7.經臨床醫生診斷為肺炎。

(三)一歲以下嬰兒,具有呼吸中止(Apnea)、呼吸過快(Tachyp-nea)、

心跳徐緩(Bradycardia)、喘鳴(Wheezing),水泡聲(Rhonchi)或咳嗽(Cough)等臨床症狀「任兩項」,具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2.新產生之膿痰或痰之特性改變。

3.血液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4.經氣管抽吸(TranstrachealAspirate)或支氣管切片所獲取之標本分離出致病菌者。

5.呼吸道分泌物分離出病毒或顯示有病毒抗原。

6.組織病理學上有肺炎之證據者。

7.血清抗體反應有意義之增加者。

8.經臨床醫生診斷為肺炎。

(四)一歲以下之嬰兒,胸部放射線檢查顯示新的或進行性之浸潤、空洞形成、變實或肋膜積水等徵象,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2.新產生之膿痰或痰之特性改變。

3.血液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4.經氣管抽吸(TranstrachealAspirate)或支氣管切片所獲取之標本分離出致病菌者。

5.呼吸道分泌物分離出病毒或顯示有病毒抗原。

6.組織病理學上有肺炎之證據者。

7.血清抗體反應有意義之增加者。

8.經臨床醫生診斷為肺炎。

二、肺炎以外之下呼吸道感染(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r-tionExcludingPneumonia)

包括氣管炎(Tracheitis)、支氣管炎(Bronchitis)、氣管支氣管炎(Tracheobronchitis)、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肺膿瘍(LungAbscess)、膿胸(Empyema)等。

(一)氣管炎、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氣管支氣管炎而無肺炎之證據者,具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病人臨床上或放射線檢查無肺炎之證據,但具有發燒、咳嗽、新產生的痰或痰量增加、水泡聲、喘鳴等臨床症狀任兩項,且有下例條件任一項者:

(1)由深部氣管抽吸或支氣管鏡檢查所獲取之標本分離出微生物者。

(2)呼吸道分泌物之抗原反應為陽性。

2.一歲以下之嬰兒,無臨床或放射線檢查証實為肺炎,但具有非其它已認知之原因所引起之發燒、咳嗽、新的膿痰或痰的特性改變、水泡聲、喘鳴、呼吸窘迫或心跳徐緩、呼吸中止等臨床症狀任兩項,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由深部氣管抽吸或支氣管鏡檢查所獲取之標本,經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2)呼吸道分泌物之抗原反應為陽性。

(3)血清抗體反應有意義之增加者。

(二)其它下呼吸道之感染(OcherInfectionsofLowerRespira-toryTracct)具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1.肺組織或肺液經培養分離出微生物或抹片檢查發現微生物者。

2.肺部放射線檢查發現膿瘍之空洞形成。

3.經由手術或組織病理檢查發現肺膿瘍或膿胸。

參、外科傷口感染(SurgicalWoundInfection)

包括「切開傷口感染」以及「深部外科傷口感染」及「器官腔室外科部位感染」。

一、切開傷口感染(IncisionalSurgicalWoundInfection)切開部位之感染發生於手術後三十天內,而其感染範圍包括皮膚、皮下組織或肌膜層以上之組織,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一)肌膜層以上之引流或切開傷口有膿樣分泌物。

(二)初次閉合之傷口(WoundClosedPrimarily)其體液經培養分離出微生物者。

(三)手術醫師蓄意打開傷口,但傷口培養為陰性者除外。

(四)手術醫師或其主治醫師診斷為傷口感染者。

二、深部外科傷口感染(DeepSurgicalWoundInfection)

深部傷口感染如為無植入物之手術,其感染發生於手術後三十天內;如為有植入物之手術,其感染發生於手術後一年內;且傷口感染範圍包括肌膜以下之組織,且有下列條件「任一項」者:

(一)肌膜層以下之引流有膿樣分泌物者。

(二)當病人有發燒、局部疼痛或壓痛等臨床症狀,而傷口裂開或醫師蓄意將傷口打開,但傷口培養為陰性者除外。

(三)由直接視檢、手術中或以組織病理檢查發現有膿瘍或有其它感染之證據者。

(四)手術醫師診斷為感染者。

三、器官腔室外科部位感染(Orge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