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594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docx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综合测试五

专题综合测试(五)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依据的原理不包括(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浓度的不同而不同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出现蓝色反应

[答案] C

[解析] 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NaCl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A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某些蛋白质则可溶于其中,利用此原理可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B正确;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被二苯胺染成蓝色,利用此原理可鉴定DNA,D正确;DNA是大分子有机物,能溶于水,但不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酒精,C错误。

2.从鸡血细胞中提取DNA所用的提取液是( )

A.NaCl溶液 B.酒精

C.二苯胺 D.柠檬酸钠

[答案] A

[解析] 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于提取DNA,A正确;酒精用于提纯、析出DNA,B错误;二苯胺用于鉴定DNA,C错误;柠檬酸钠仅是防止血液凝固,D错误。

3.如果在除去杂质时选择方案三,将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min的目的是( )

A.使DNA变性

B.使蛋白质变性

C.使DNA和蛋白质变性

D.分解蛋白质

[答案] B

[解析] 构成生物体的大部分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变性。

在60~75℃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min,目的是使蛋白质变性,然后分离得到DNA。

4.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提取鸡血细胞的核物质和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这两步中都用到了蒸馏水,其作用分别是( )

A.防止鸡血细胞失水皱缩和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

B.防止鸡血细胞失水皱缩和溶解DNA

C.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和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

D.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和溶解DNA

[答案] C

[解析] 鸡血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从而释放出核物质;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在NaCl溶液浓度为0.14mol/L时,其溶解度最小,有利于DNA的析出。

5.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鲜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B.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涨破

C.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D.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答案] C

[解析] 新鲜猪血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用作提取DNA的材料,A错误;植物材料应先切碎并加入洗涤剂研磨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B错误;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C正确;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可防止DNA分子断裂,不影响DNA分子的提取量,D错误。

6.下面是某同学用动物肝脏做“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在烧杯中加入肝脏和蒸馏水并进行搅拌,使细胞破裂释放核物质

B.调节NaCl溶液浓度至0.14mol/L,过滤后取滤液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

C.在含DNA的滤液中加入嫩肉粉,使蛋白质与DNA分开

D.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二苯胺试剂后溶液呈蓝色

[答案] C

[解析] 因肝脏细胞没有分散开,在烧杯中加入肝脏和蒸馏水并进行搅拌,不能使细胞破裂,应研磨,A错误;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过滤后DNA不在滤液中,B错误;嫩肉粉中有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C正确;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二苯胺试剂后,需沸水浴加热才能呈蓝色,D错误。

7.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

A.10%的氯化钠溶液 B.20%的蔗糖溶液

C.0.9%的氯化钠溶液 D.蒸馏水

[答案] D

[解析] 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渗透吸水涨破,所以其K+含量最高。

8.利用凝胶色谱法什么样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B.溶解度高的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 D.所带电荷多的

[答案] A

[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首先洗脱出来。

9.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下列哪些试剂( )

①蒸馏水 ②生理盐水 ③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

④清水 ⑤柠檬酸钠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④①③

[答案] C

[解析] 在分离蛋白质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以去除杂蛋白,然后将其加入蒸馏水中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透析需用磷酸缓冲液,以维持pH稳定。

10.如表是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试剂

操作

作用

A

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

有利于血液凝固

B

蒸馏水

与鸡血细胞混合

保持细胞形状

C

蒸馏水

加入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

析出DNA丝状物

D

冷却的酒精

加入过滤后的NaCl溶液中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答案] C

[解析]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A错误;鸡血中加入蒸馏水可以使细胞吸水膨胀,加速血细胞破裂,B错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有利于DNA析出,C正确;DNA不溶于酒精,用冷却的酒精可以获得较纯的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加热)呈蓝色,D错误。

11.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柱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

B.将橡皮塞下部用刀切出凹穴

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D.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

[答案] A

[解析] 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先选择合适的橡皮塞打孔,然后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取适宜长度的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孔内,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不得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上部一样大小的圆片,覆盖在橡皮塞的凹穴上,再用尼龙纱将橡皮塞上部包好,插入到玻璃管的一端。

12.在蛋白质和DNA的混合液中,要想得到较纯的DNA,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②向混合液中加入DNA水解酶 ③向混合液中加入冷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④向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DNA在冷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可析出,据此可将DNA和蛋白质分离;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多肽,而对DNA却不起作用,从而将蛋白质与DNA分离。

13.如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mL,连续收集

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

[答案] A

[解析] 图甲装置是透析装置,利用半透膜的半透性可去除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杂质,A错误;图乙装置表示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被排阻在凝胶颗粒的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故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B正确;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过程中,在洗脱时待红色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收集流出液每管5mL,连续收集,C正确;图丙装置中利用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D正确。

14.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用鸡血作为提取血红蛋白的材料

B.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

C.电泳法分离样品过程中,不同分子的电泳迁移率取决于分子的带电性质、分子的大小、形状等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 A

[解析]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等,更适合作为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材料,A错误;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因此,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B正确;电泳法分离样品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C正确;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D正确。

15.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提取DNA或血红蛋白均可用猪的红细胞或鸡的红细胞

B.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均需要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C.通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

D.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去除溶液中的DNA

[答案] C

[解析] 提取DNA可用鸡的红细胞,但猪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能作为提取DNA的原料,提取血红蛋白最好用猪等哺乳动物的红细胞,A错误;提取植物细胞中的DNA不用蒸馏水涨破细胞,B错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C正确;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D错误。

16.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B.它们的原理相同

C.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不需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 A

[解析]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有效方法,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A正确,B错误;这两种方法都用到缓冲溶液,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C错误。

17.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

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B.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形状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

[答案] B

[解析] 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利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18.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实验和血红蛋白的提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选择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好,后者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好

B.样品预处理时,前者静置1天处理除去上清液;后者需要加入清水,反复低速短时间离心洗涤,至上清液无黄色

C.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往2mol/L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析出DNA时,应该缓慢加入,直到出现黏稠物即止

D.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

[答案] A

[解析] 鸡血细胞有细胞核,适于提取DN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适用于提取血红蛋白,A正确;提取血红蛋白的实验中,洗涤红细胞时,不能加清水,应该加入生理盐水,否则细胞会提早释放出血红蛋白与杂质混合,加大提取难度,B错误;DNA初次析出时,加蒸馏水至黏稠物不再增加为止,C错误;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质蛋白,以利于血红蛋白的分离和纯化,D错误。

19.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序号

操作过程

放入2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再加0.14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再加入冷却的、同体积的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第三次过滤后在纱布上的是粗提取的DNA,此DNA还含有杂质,因此将其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中,再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于2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同体积的、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酒精即可析出DNA,然后挑出DNA进行鉴定。

2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凝胶色谱柱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路程较长,但移动速度较快

B.从凝胶色谱柱中最后分离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C.蛋白质的纯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D.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管的第三层是脂类物质

[答案] B

[解析] 在凝胶色谱柱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移动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移动速度慢,从凝胶色谱柱中最后分离出来,A错误,B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常用来鉴定蛋白质的纯度,C错误;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管中物质从上往下依次是有机溶剂、脂类物质、血红蛋白溶液、红细胞破碎物沉淀,D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21.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材料的选择,经过了多次实验效果的比较,最终选择鸡血做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哺乳动物血细胞比较,鸡血细胞中红细胞______________,家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因而血液中________细胞数目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

(2)实验前由教师提供血细胞液供同学们做实验材料,而不是用鸡全血,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牧区采集牛、羊、马血比较方便,若用这些材料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________程序,使组织细胞更容易破裂。

[答案] 

(1)含细胞核 红 DNA

(2)鸡血细胞中DNA相对含量高

(3)很难提取到DNA 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肝细胞有细胞核

(4)研磨

[解析] 

(1)鸡血红细胞中含有成形的、完整的细胞核,而且红细胞数量比较多,因而DNA也较丰富。

(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不含DNA,去除血浆相当于浓缩了血细胞,使DNA相对含量提高。

(3)DNA粗提取所用材料应富含DNA,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宜作为实验材料。

动物肝细胞中有细胞核,可以提取到DNA。

(4)为了更好的使肝细胞破裂释放里面的DNA,最好对肝细胞进行研磨。

22.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和部分CO2的运输。

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如图1)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图补充完整:

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2所示。

①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________也保留在袋内。

②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________移动速度最快。

③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________可能不存在于沉淀中。

[答案] 

(1)血红蛋白的释放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2)凝胶色谱法 杂蛋白 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

(3)①丙和丁 ②丙 ③甲

[解析]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故A为血红蛋白的释放,B为装填完凝胶色谱柱后的操作,故B为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2)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凝胶色谱法,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

(3)据图2可知,分子量大小为丙>丁>乙>戊>甲。

①血红蛋白溶液的粗分离采用的方法是透析,即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原理是小分子杂质可以通过透析袋进入缓冲液中,血红蛋白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透析袋进入缓冲溶液。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和丁也保留在袋内,因其分子量大于乙。

②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量大的分子经过的路程短,移动速度快,故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分子先洗脱出来,则分子丙移动速度最快。

③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量大的分子进入沉淀中,故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乙、丙、丁均存在于沉淀中,分子较小的甲可能不存在于沉淀中。

23.回答下列有关DNA和蛋白质技术的问题:

(1)利用DNA和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如:

DNA的溶解性在NaCl溶液浓度为________时,溶解度最小,可以使DNA与蛋白质初步分离。

(2)为了纯化提取的DNA,需去除滤液中的杂质,其原理是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却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可以推测溶于酒精中的物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的鉴定试剂为________,沸水浴后溶液中有DNA则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

(4)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的鉴定试剂为____________,其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会产生________反应。

[答案] 

(1)0.14mol/L 

(2)蛋白质、脂类 (3)二苯胺 蓝色 (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5)双缩脲试剂 紫色

[解析] 

(1)当NaCl溶液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小。

(2)DNA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脂质等溶于酒精。

(3)DNA在沸水浴条件下与二苯胺呈蓝色反应。

(4)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5)蛋白质的鉴定试剂为双缩脲试剂,其与蛋白质作用会产生紫色反应。

2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红蛋白,设计的“血红蛋白提取、分离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用________反复冲洗、离心。

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浓度pH=7.0的缓冲液并充分搅拌,可以破碎红细胞,破碎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3)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4)一同学通过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观察到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携带者有________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理盐水 渗透原理(或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动物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涨破)

(2)除去小分子杂质 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3)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

(4)2 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解析] 

(1)洗涤红细胞所用的溶液是生理盐水,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除去样品中的小分子杂质;可通过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等方法缩短透析时间,能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

(3)由于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等的差异,在电泳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4)根据图示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携带者含有两种血红蛋白,原因是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25.有4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

已知各装有:

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丙种球蛋白溶液(一种抗体),溶解着DNA分子的2mol/L的NaCl溶液,葡萄糖溶液。

(1)请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补充下列用相应物质进行鉴定的步骤和结果。

第一步:

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4支试管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向其余3支试管中加入伊红美蓝试剂,呈现深紫色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将其余2种溶液各取少许倒入2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呈现________反应的为丙种球蛋白溶液。

最后一瓶为葡萄糖溶液。

(2)除上述鉴定DNA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鉴定?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出现丝状物的溶液,为溶解着DNA分子的2mol/L的NaCl溶液 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 双缩脲试剂 紫色

(2)用二苯胺试剂鉴定

[解析] 

(1)DNA在0.14mol/LNaCl中的溶解度最低,故在4种溶液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出现丝状物的应为溶解DNA分子的2mol/L的NaCl溶液;有大肠杆菌的溶液,大肠杆菌会被伊红美蓝试剂染成紫黑色;蛋白质的鉴定是用双缩脲试剂,其与蛋白质发生作用后溶液呈紫色。

(2)鉴定DNA可以用二苯胺试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