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539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docx

十七年时期作品总结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前言

1、中国当代文学的内涵、性质及特点

1959年,武汉华中师院师生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提出当代文学的概念。

1、内涵:

强调的是“当前、当下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下的文学”。

2、性质:

中国当代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文学现象。

3、特点:

当下性、开放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

(一)第一阶段:

1949年—1977年

1、第一次文代会实现了解放区文学(赵树理、周立波等)和国统区文学(沈从文、老舍等),这几个地区文学的相对意义上的合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中华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824人参加,标志着当代文学开端。

周恩来、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做重要讲话,重申了我们现实的文学要以延安文学为前进方向,要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创作的指导。

2、强调文艺的工具性,文艺应服从于建国后,由军事轨道向政治轨道转轨的需要,更多的强调文学的政治性、目的性、社会功利性。

3、文学的思想、政策:

(1)在文学的外部:

批判、改造知识分子。

通过成立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机构,实现抓队伍思想建设的目的。

(2)在文学的内部:

强调文艺是革命机器中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

使这种理念成为作家的自觉行动。

(二)、第二阶段:

1977—1989(我国当代文学辉煌的时期)

1、审美认识论:

(1)伤痕文学

(2)反思文学

(3)改革文学

2、审美价值论:

(1)现代派与先锋小说:

刘索拉,残雪,马原;

(2)寻根文学:

文学真正走向一种价值存在。

韩少功、阿成等;

(3)新写实主义:

更多地蕴涵了现实主义理念的现代主义。

刘恒、刘震云、池莉、方方;

(4)新历史主义:

莫言、陈忠实等;

(5)新生代写作:

毕飞宇、徐坤等;

(三)、第三阶段:

90年代以来的文学。

其特点:

1、“三无”现象,即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

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2、作家放弃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转向个人性立场,强调个人化叙事。

三、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

1、民间的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是上世纪50、60年代国家意识形态的代名词,而民间理想主义则不同。

其核心是在民间的大地上重塑人的理想。

2、民间隐形结构:

民间的艺术形态藏于作品,如《李双双小传》、《沙家浜》等。

3、潜在写作(地下写作):

是指“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

”它们不等同于《金光大道》这些公开写作。

比如文革时期小说《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诗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4、集体创作:

即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较早的如写大生产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包含了某些集体写作的成分。

到“文革”,消灭资产阶级法权,成立写作班子搞出了小说《虹南作战史》、《牛田洋》等。

5、三突出:

首先由于会咏先提出,在一般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如八个样板戏。

第一章1949-1976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建国初期文学的环境与状况

一、转折与重组:

1949年,延安文学(解放区文学)成为文学的正宗,独领风骚,社会政治关系的转变决定了文学的转折。

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开始解体,成为弱势的声音。

二、选择与批判:

1949年,当代文学作了自己的第一次选择,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确立文学的革命功能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明确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同时,提出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

对言情小说作家、鸳鸯蝴蝶派开展批判。

对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以及自由主义作家都进行深入批判。

第二节、指导: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一、毛泽东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篇著作当中: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

第一次是5月2日,闭幕在5月23日。

座谈会文学的政治功能,强调为当时的抗日战争服务,文学只是一种手段、工具。

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与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思想相接近,两者有一定的影响关系。

二、“两结合”作为文学的最高创作原则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在1958年,由毛泽东首先提出,后由茅盾、周扬、郭沫若等人加以具体阐述,完善。

其中结合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这种方法的代表作有高尔基的《母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包含了政治概念和艺术概念两个不同的部分。

三、“断根论”与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1、文学的发展方向:

无产阶级文学要砸碎一切已有的链条,从“我”这里开始,建构无产阶级文学全新的规范。

要求作家对西方现代派艺术采取排斥态度,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堕落时期的创作,是懦弱腐朽的。

而对苏联文学的接受则表现得很彻底。

从文学发展实际来说,这是不符合“五四”以来文学发展规律的。

2、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不信任。

作家需要加以改造,使其洗心革面,转移到工农大众立场上来。

第三节、文学规范与作家

一、文学规范

(一)、五、六十年代的文学表现

1、对外来文化是否接受,更能表现出当时文学环境的特点。

在时间上:

接受19世纪之前作品,苏俄文学。

在创作方法上:

接受现实主义的;把浪漫主义区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甚至对陀思妥也夫斯基这样的作家也排斥。

激进的革命思想,是当时文学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2、对古代文化态度比较复杂。

3、对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表示欣赏。

(二)、高度组织化的文学规范

1、通过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文学团体管理。

2、强调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有其特殊的生产特点。

是灵魂的工程师。

这些对作家的外部制约和规范,被作家、艺术家内化为作家自我的调节与主动控制。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的问题,要在自己的某种身份下进行文学生产。

在生产时具有普遍性的是,作家做到了自觉地遵守党和政府的要求。

评价机制:

五、六十年代,有其特殊的特点,“读者来信”成为特殊的文艺评价机制,这往往决定了一个作家的命运。

二、作家的调整

(一)、整体性的转变。

强调现实与革命,来自山东、晋察冀等解放区的作家较受欢迎。

而来自四川、江苏、上海等地的作家命运则不同。

(二)、作家的文化性格、文化传统不同,造成差异。

知识分子作家更多地吸收西方文化,

工农兵作家则更多地吸收传统文化。

第四节、学术分歧与人身批判

三次大规模文艺思想论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与讨论。

(一)、《武训传》到底是一部什么作品?

基本实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

但对于历史事件的描写存有一定的缺陷。

(二)、此次批判给人们的启发与经验教训:

1、批判不能客观地认识、评价当时的文艺现实与事实。

2、以行政领导的方式来进行这场全国的批判运动是不恰当的。

影片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艺术问题,却当作政治问题加以批判,打击了作家创作的积极性。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一些观点的批判

(一)、胡适、俞平伯与“新红学”

旧红学:

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搞索隐派,强调反清立场。

新红学:

以杜威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强调身世说。

以曹雪芹的身世比附作品中贾宝玉的遭遇。

俞平伯:

(1900~1990)其学术思想深受胡适《红楼梦考评》的影响,于1923年写《红楼梦辨》,建国后改为《红楼梦研究》,略作修改,于1954年发表在《新建设》杂志上。

山东大学学生李希凡、蓝翎看后,认为俞平伯的红学研究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于是写了篇《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的文章。

投给《文艺报》,后转投《文史哲》。

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毛泽东于1954.10.16发表言论称李、蓝的文章“是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的一次认真的开火”。

郭沫若1954.11.8在《光明日报》撰文,针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主义与《文艺报》的错误,号召人们要毫不保留地投入到这场斗争中去。

(二)、经验及教训:

1、用政治斗争代替学术研究是不恰当的,对俞平伯是一次伤害,对于整个红学研究阵营也是一个打击,不利于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2、把俞平伯的红学思想完全等同于胡适的思想是不客观的。

“完全等同论”抹煞了俞平伯的新红学主张,否定了其思想进步的一面。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及教训

(一)、胡风以及“三十万言书”

胡风:

诗人、文艺理论家,创作诗歌《时间开始了》,赞颂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文艺理论上的重要观点在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

与周扬等在如何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上有分歧。

对胡风的批判包括为两个阶段:

1、学术论争阶段:

认为这些文艺的观点还应继续讨论下去,因为“主观战斗精神”这一观点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悖。

2、认定为反革命集团阶段:

1952.6.8舒芜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脱离胡风阵营;1952.9~1952年底,中央召开了四次有胡风本人参加的文艺座谈会。

1954.3~7月,胡风在其他支持者的帮助下,写成了《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的报告》即所谓的“三十万言书”。

该文分为四个部分:

经过,理论的材料,事实举例,经验、意见。

文章从五个方面给中央提意见。

但当时批判胡风的当权者认为这是五把扎向党中央的匕首。

1954年底,中国作协召开作协扩大会议,先是激烈地抨击当时的《文艺报》压制青年的做法。

胡风借机发表批评意见。

于是风头一转,对胡风的批判成为了这次会议的焦点。

周扬写了《我们必须战斗》,战斗对象是胡风这些反党、反中央的人。

1955.5.18,胡风被逮捕,被打成“胡风分子”的共78人。

(二)、问题及教训:

1、两次平反:

1980年,推翻了“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说法;1988年,对他的“三十万言书”加以澄清,把强加在他文章上的“五把刀子”的评价彻底否定。

2、教训:

(1)、用宗派主义代替学术研究的倾向应加以否定;

(2)、用政治运动批判斗争代替学术争鸣不可取。

对胡风的批判过分,把人民内部矛盾误为敌我矛盾。

第二章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1949-1966)

第一节、概述

一、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当时很重视写什么,而不重怎样写。

强调形式技巧要为内容服务。

文体不被重视,题材的问题很重要,甚至可以决定一部小说的命运。

题材应写当下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即使写历史,也强调写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史。

而写小资的生活与情感就有很多危险。

二、体裁的状况

短篇:

3万字以下,反应现实比较及时,而被提倡,并取得了重要收获。

中篇:

在当时不被提倡。

长篇:

18万以上的长篇较多。

利于反映革命斗争胜利。

短篇繁荣的原因在于其功能、作用能迅速地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为现实服务。

长篇繁荣的原因在于集体的史诗意识使长篇成为作家实现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

三、意识形态的单一化。

在人物刻画上,要求英雄就是彻底的英雄,很少出现性格组合式的复合型人物。

主人公不成熟只是经验的问题,不是世界观的问题。

中间人物不被提倡。

第2节、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一、柳青及其《创业史》(第一部)

1、作者简介:

1916~1978陕西吴堡县人。

写有《地雷》、《种谷记》(1945),

参加过陕北保卫战,写了《铜墙铁壁》

建国后,去北京,参加创刊《中国青年报》,任副主编。

1952年回陕西,深入生活,任中共长安县委副书记,并在黄甫村安家十四年。

《创业史》,写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的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并以阶级论建构人物关系。

2、作品分析:

深刻反映人们在那时的社会思想和心理变化过程。

(1)、题序:

1929年(民国十八年),下堡村,蛤蟆滩。

出现的人物:

梁三老汉的爹、梁三老汉、杨大财东的佃户、梁生宝母子。

(2)、正文,互动组中国建国以后农村的一种劳动形式。

↓A梁生宝等—贫农、下中农

合作社:

B姚士杰、郭世富—地主、富农

↓C梁三老汉—中农

高级社

人民公社

冲突:

四条线索、立体构架。

(3)、结局:

照应、对照

3、形象分析:

(1)、梁生宝: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是党的忠实儿子。

作品中有几个情景,买稻种,伐竹子。

是一个极具集体主义、克己奉公、为集体事业不惜任何代价的高尚人物。

(2)、梁三老汉:

(两重性)勤劳、善良、耿直的性格。

同时又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小私有者。

(3)、郭振山:

(消极人物)新生的富裕中农:

具有深刻的警策意义。

对党有感情,离不开党,在党内有一定地位,与姚世杰有矛盾,解放后,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矛盾。

(4)、姚世杰、郭世富(外善内奸):

对抗合作化运动的反面人物,阴险狡诈、毒辣,带有很强的剥削阶级特性。

4、艺术特征:

(1)、心理刻画:

细腻、逼真。

对人物性格的展示具有很大的作用。

(2)、细节描写:

对人物性格的挖掘具很大的雕塑作用。

(3)、议论:

议论的使用是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事件、人物的关系上运用了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有时也夹叙夹议式的议论。

(4)、语言:

朴实,充满感情。

二、赵树理及其短篇小说《锻炼锻炼》

1、作者简介:

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人,很小就受民间戏剧、戏曲的影响,是《讲话》后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最佳作家。

1943年发表《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1944年后,发表《李家庄的变迁》。

建国后主编《说说唱唱》,创作了长篇《三里湾》、短篇《锻炼锻炼》、《登记》,及戏剧、谈创作经验的文章。

作品追求大众化,语言通俗、风趣。

是一个置身于农民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写作的作家。

与马烽、西戒、孙谦、胡正等一起形成“山药蛋”派。

2、《锻炼锻炼》分析:

1958年8月发表在山西的文学杂志《火花》上。

(1)、人物:

王聚海(公社主任),杨小四(年青的副主任),小腿疼、吃不饱(落后社员)

(2)主题:

双重的主题。

一方面对“吃不饱”否定、批判,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对她们的同情,反映了民间疾苦。

(3)艺术手法:

喜剧讽刺手法的运用,具有戏剧色彩。

(4)语言:

诙谐、生动、对话有趣

三、周立波及其《山乡巨变》

作者简介1908—1979,湖南益阳人。

1934开始创作。

1946创作写东北地区土改的《暴风骤雨》,与丁玲作品一起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

解放后创作了表现湖南地区1955—1956合作化运动的《山乡巨变》(1958发表上篇,1960发表下篇)。

1978年后发表《湘江一夜》,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以及以故乡农村为背景,写得很秀美的《山那面人家》。

人物形象:

亭面糊(盛佑亭),中间人物,属于贫农,年龄大,不服输,爱吹嘘自己,典型地体现了老一代农民的善良、纯朴性格。

刘雨生:

作品的核心人物,合作化带头人,大公无私,为集体不惜牺牲一切的农村基层干部。

张桂贞:

觉悟不高,好吃懒做,长得很美。

张桂贞哥:

秋丝瓜。

盛佳秀:

盛佑亭的女儿。

邓秀梅:

铁姑娘形象。

陈大春、盛淑君:

年轻的社员形象。

艺术特色:

精细的日常生活的描画。

风情画(人情美、乡情美和自然美,是这部小说所展示的主要画面。

语言:

土语、方言与普通话一起融合,加以运用。

文体特征明显。

四、李准及其《李双双小传》

1、作者简介:

1928—2000,河南洛阳人。

曾任河南省文联作协副主席。

1953年《河南日报》发表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反映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认为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应走社会主义这条路。

1954年初始《人民日报》等50多家报纸转载肯定此文,或改编成剧本演出。

1957发表《灰色的篷帆》(干预生活的作品)、《芦花放白的时候》(揭露批判官僚主义)。

1976后创作长篇《黄河东流去》获茅盾文学奖。

1960发表《李双双小传》。

作品站在歌颂肯定的立场,提出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是否应该吃大锅饭,要不要办互助组,办公共食堂问题。

而电影《李双双》则侧重塑造一个新女性形象,男女平等参加劳动,正确评价记分,如何发挥妇女劳动力作用等方面。

这部戏中的人物性格冲突有自身的性格、民间逻辑,办食堂和评工记分等只成了外在的时代符号。

人物:

会计喜旺是中间人物,老实而油滑。

双双的文化不高觉悟高,希望为集体做事出力,不想总在家服侍丈夫,因此夫妻间有冲突。

艺术分析:

民间的隐形结构。

双双的性格及其冲突体现了民间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其表现形式也是民间传统艺术中的“二人”对戏的模式,即一个心直口快、泼辣大胆、纯洁乐观的旦角和一个自私胆小、好心善良、趣味横生的丑角展开性格冲突的轻喜剧。

在普遍的民间地方艺术二人调笑的模式,如“二人转”的表演中,以一旦一丑,旦主丑从,男正丑低,形成一种诙谐的气氛。

剧情以“夫妻打架”→“双双荐夫”→“约法三章”→“喜旺出走”→“双双迎夫”→“再次出走”→“夫妻和好”为叙事线索,妙趣横生地展开了两人的性格冲突。

第3节红色文学的庄严与清新——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

概述:

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集中出现,内容主要写抗日、解放战争生活。

文学高度政治化。

怀着对领袖的无比崇敬,力图以自己亲历的生活去创作,来诠释、证明毛泽东的英明和思想的伟大。

艺术风格雄浑、庄重,普遍具有昂扬的革命精神和朝气。

采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强调民族化风格和大众化的英雄传奇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

•“三红”,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曲波的《林海雪原》;

刘流的《烈火金刚》;

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

以及红色经典《青春之歌》,比较清新温情的《百合花》。

1、革命的史诗《红旗谱》

作家介绍:

梁斌(1914-1997)河北蠡县人,保定二师求学。

1934年山东省立剧院。

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57年中青社出版本书。

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

题材与主题:

《红旗谱》是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作品发展了“子报父仇”传统模式,通过朱家、严家三代人与地主阶级的代表冯兰池父子的斗争,证明了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农民英雄朱老忠从不成熟到成熟,(现代成长小说),发起反割头税斗争。

情节跌宕起伏,从第一代朱老巩(自发)保卫锁井镇48亩公田失败,吐血身亡;到第二代朱老忠远走他乡多年后回乡复仇(自觉革命);到第三代江涛、大贵遇到共产党,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艺术上:

气势宏伟,结构庞大,有民族气魄。

家族小说与阶级斗争建构相结合,朱、严两家三代农民的不断奋争;

锁井镇乡土气息浓郁,日常生活化叙事特点明显,具有北方农村风俗画、风景画特征。

2、《红日》的巨构式战争叙事

作家介绍:

吴强(1910—1990),原名汪大同,江苏涟水人。

1952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

1957出版长篇小说《红日》。

题材与主题:

描写解放战争时期莱芜、孟良崮等战役。

作品人物有血肉。

如沈振新军长、石东根连长等。

敌方的张灵甫敌整编74师师长、张小甫等国民党军官形象。

在题材、人物、情节上表现英雄之间的情感,反映了作家的崇高美学理念。

重在描写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

艺术上:

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解放战争的独特魅力。

具有“史诗性”的宏大叙事特征。

描写战争的战前、战中、战后,使人感到战争的庞大。

场景的对比:

敌方与我方,战场与敌后,老百姓的生活都写得张弛有度。

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与解放区民族、民间文学的传统。

3、革命英烈教科书《红岩》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1949从白公馆越狱出来,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杨益言(1925-)。

1961年出版《红岩》。

题材与人物:

作品叙述中共城市地下组织领导革命运动和革命者在狱中遭受敌人迫害的故事。

以悲壮的史诗为革命英烈作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在狱中同敌人斗争的共产党人形象。

如:

许云峰、江姐、成岗、“疯子”华子良,以及华蓥山游击队女侠双枪老太婆等。

其浪漫、激情、信仰的力量,至今仍有巨大的思想魅力和道德感召力。

独特的环境:

渣滓洞、白公馆。

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表现坚贞气节,崇高人格,革命理想。

情节结构:

错综复杂、浑然一体。

即以狱中斗争为主线,同时以其它斗争为副线。

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四、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

作者简介:

曲波(1923-),山东黄县人。

1938年参军,任牡丹江军区某团副政委。

1952年创作本书,1957年9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内容呈现:

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小分队在林海雪原剿匪的故事。

作品把战争的险恶、传奇的故事、革命理想主义色彩,以及中国传统通俗文学叙述方式结合在一起。

在题材上采取了一些传奇的情节。

如:

奇袭虎狼窝、智取威虎山、大战四方台等。

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高波、白茹、李勇奇,以及匪首座山雕等形象

艺术分析:

人物各具个性特征。

环境描写特色鲜明,雪原、山林等很多奇异神秘的环境描写对传达有很好的作用。

叙事上,表现惊险传奇具有更多的民间因素,节奏有张有弛。

文体上以民间为基础做一些现代的改造,从通俗走向艺术化。

5、别样情调,人性美的战争小说《百合花》

作者简介:

茹志娟(1925—1998),1958年在《延河》发表《百合花》。

新时期发表有对历史、现实进行反思,批判极左路线的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

作品内容:

人物:

十九岁的小战士、新媳妇、文工团的“我”。

情节:

小战士向新媳妇借被子,为救老百姓牺牲。

(请叙述)

主题:

以追忆的方式对革命时期的人际关系展开想象,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关怀及人民对子弟兵的关爱。

有对青春、纯洁、美好情感的热烈歌颂。

艺术风格,清新、秀美、温情、人性。

叙事视角与题材的处理很独到。

作品取材于战争,但没有正面去写战争的激烈场面,而是从战争广阔的背景下,集中描写了前沿包扎所发生的动人心弦的军民美好片段:

一个农村出身的小战士与两个女性之间的纯洁感情。

结构上,故事按时间发展顺序展开,一点点把情绪推向高潮。

细节描绘,四次写到那个衣服上的破洞:

小战士衣服挂住门钩、挂下来的布片在风中飘、躺在门板上,肩头上露着大洞、新媳妇缝补破洞。

细节有利地揭示了性格特征,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纯朴优美的心灵世界。

语言清新自然、抒情意味浓郁,富于意境美。

6、个人成长记忆的《青春之歌》

作者简介:

杨沫,原名杨成业(1914—1995),湖南湘阴人,曾任北京市文联主席。

著有“青春三部曲”1958年出版《青春之歌》,其后有《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作品分析:

是描写学生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走向革命的范本。

知识分子是叙述主体,按照:

反抗/追求(抉择)/考验/命名的范型发展。

小说塑造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形象。

她出场时是五四青年的装束,有浪漫天真的想象,预示了这是一条无法走通的路。

她的生母秀妮是贫苦佃户的女儿,血统上一半是劳动人民。

她到杨庄生活是一个转折,为报答救命之恩嫁给伪君子余永泽;但余永泽仅成为她肉体生命的拯救者,阻拦了她走向精神觉醒和解放的路。

林道静后遇完美的精神导师卢嘉川、以及革命者江华,才最终完成了思想改造。

这是女性完成思想改造,与政治不能分离的激进文学作品。

造成不定本现象。

小说结构:

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艺术描写:

刻画细腻,描写深刻。

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塑造人物,将个人命运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紧密联系起来。

第4节、“干预生活”的小说与对生活矛盾的探索

一、宗璞的《红豆》

宗璞(1928-)北京人,祖籍河南。

原名冯钟璞。

1957年在《人民文学》“革新特号”发表。

另有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南行记》。

作品分析:

描写天崩地解般的大变局中一对男女大学生的苦恋与决绝,以儿女情长的方式写出了建国前夜急风骤雨中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