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415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docx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案例设计

单位名称:

课题名称:

适用年级:

设计者:

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在学习中表以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钟表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对时间已经不陌生。

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以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分针时针的规律。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表,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本单元教学与建议: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

2.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中学习。

3.充分利用教材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2.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

3.练习设计丰富多彩,重视观察,比较操作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4.人文思想贯穿教材中,重视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具体情景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2、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分清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特征。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评价任务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同学们和老师的心情是一样的,都特别关心四位同学是什么时间到家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看钟表。

(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本节课研究内容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运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向学生提供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下雨了”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老师分别给四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放学后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产生学习钟表的必要性。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一)帮助学生重新构建钟面

师:

12个可爱的数字宝宝一起去做客,猜一猜它们会去谁家呢?

(课件动态出示1—12,这12个数字宝宝。

学生观察课件,自由发言。

师:

哪个小朋友能帮助12个数字宝宝在钟表的家里分别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呢?

(教师出示一块只有格子,没有数字和表针的钟表。

)找一位同学上台帮12个数字宝宝安排就座。

预设1:

从1开始依次找到它们各自的位置。

预设2:

先找到12,坐到12对面的是6,再找到3,坐到3对面的是9,再依次安排其它的数字宝宝。

师:

这个钟面完整吗?

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师:

老师准备了两根针,观察一下这两根针一样吗?

师:

又粗又短的针叫什么?

又细又长的叫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并在钟面上把表针贴好)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钟表,每天的生活学习都要按一定的时间进行,有的已能认读时间,但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钟表的形状及外在的一些装饰,学生对钟表上的“数”及“表针”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设计帮数字宝宝在钟面上找位置的活动,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重新构建钟面。

(二)认识“整时”

1.师:

有了对钟表的认识,我们看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能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

哪个同学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师: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师:

生活中我们习惯把这个时间叫做5点,在数学上我们应该称为5时。

课件出示几个时刻(见图1)

 

师:

图中各是几时?

我们都在做什么?

预设1:

第一个是早上7时,我们正吃早饭,准备去上学。

第二个是上午8时,我们开始上第一节课。

预设2:

第一个是晚上7时,是新闻联播。

第二个是晚上8时,我每天坐在床头看书,准备睡觉了。

师小结:

我们把5时、7时、8时叫做整时。

2.仔细观察,进一步认识“整时”的钟面特点

师:

仔细观察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讨论后小结: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同桌合作,拨出整时

学生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说整时的时刻,一人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刻。

4.小狗家钟表真的坏了吗(见图2)

 

学生观察辩析,讨论交流。

小结:

钟表不是坏了,是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看起来像是只有一根针,这是12时。

【设计意图】在情境图中呈现的四个时刻中,学生最熟悉的就是整时,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怎么认识整时,进一步观察,认识“整时”的钟面特点,再通过拨整时时刻,认识“12时”一系列活动,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更好的认识“整时”。

(三)认识“半时”

1.认识几时半

师:

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自己认读,再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介绍认识几时半的方法。

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出现“5时半”和“6时半”这两种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突破难点。

师: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超过6了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认识半时的方法:

钟面上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较小的那个数表示的就是几时半。

【设计意图】在交流、辩论、观察、对比中,学生会充分认识半时的钟面特点,这是认识钟表的关键所在。

2.找朋友,连线(见图3)

预设:

有的学生第三幅图连10时,有的学生认为第三幅图找不到朋友。

引导学生正方反方展开辩论:

预设1:

第三幅图是10时,时针指在了10上。

预设2:

分针没有指在12上,已经过了10时,所以是10时多一些。

师:

根据整时的特点:

如果是10时,分针应指在12上,而第三幅图的钟面,分针已走过了12,所以应是过了10时。

(四)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

小青和小林分别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学生尝试独立说出小青和小林到家的时间。

交流辩析:

多媒体出示整时:

5时钟表图(就是小力到家的时间,学生已认过),再出示快5时钟表图和5时刚过钟表图。

师:

这还是5时吗?

观察快5时钟表图,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

师:

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

学生观察5时刚过钟表图,使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

(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小结:

当分针接近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快几时;当分针刚刚超过12,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刚过。

师:

快到5时和5时刚过,我们都可以说大约5时。

那我们可以说小青和小林是大约5时回家的。

【设计意图】通过找朋友的活动,巧妙引出“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给学生提供“出错”、“辩析”的空间,把学生最原始的认识状态充分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大约几时”的钟面特点,更好的突破难点。

(五)总结提升

师:

他们四个中,谁到家最早?

谁到家最晚?

学生小组内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

从快到5时——5时——5时刚过——5时半。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件动态演示,学生在头脑中真正构建“快到5时——5时——5时刚过——5时半”这一时间形成过程,通过比较时间早晚,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不是对知识进行复制的过程,带着问题、带着思考的教学就能避免学生简单的模仿与记忆。

三、回归情境,应用拓展

1.填一填(见图4)

 

让学生独立观察,用规范的语言叙述。

2.画一画(见图5)

 

让学生根据分针的位置和时间提示画出时针。

3.猜一猜

课件出示:

(见图6)

 

师:

现在我们只知道分针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哪?

已被遮住了,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预设1:

不能确定是几时。

但能确定是整时,因为分针指在12上。

预设2:

可能是9时、可能是8时、可能是7时还有可能是6时。

师:

看来,知道分针指在12上,可以确定是整时,但要知道是几时,还要看时针指在几上,分针和时针是一对好朋友,看清两根针的位置,才能确定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真正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的钟面特点。

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知识进行建构,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已有的建构进行选择、修正,学生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对新旧知识经历着不同层次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从而不断完善对知识系统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师:

同学们,回头梳理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反思总结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课的结束有必要引领学生回顾交流探究的过程,习得自主探究的步骤,悟出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可以引导启发学生从积极、合作、会想等多方面进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归纳的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分针

小青小力小林小云

快到5时5时5时刚过5时半

(大约5时)(大约5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