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172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docx

备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

备考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第9讲内环境和稳态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次

A.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B. 图中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 CO2的扩散方向为B→C                                     D. 单核细胞的内环境是D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4.寒冷的冬天,某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机体经过一系列调节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肤血管舒张,在室内的散热速率小于室外    B.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 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大于合成速率               

D. 在室外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5.下列物质中,饥饿状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肝糖元                                 

B. 胰岛素                                 

C. 胆固醇                                 

D. CO2

6.2019年初,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

研究发现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

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休克蛋白90基因的表达过程遵循卡伽夫法则

B. 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

C. 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膜具有细胞通讯功能

D. 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

7.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等动物的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

B. 内环境的稳态给细胞提供了一个物理、化学因素都比较稳定的环境

C. 细胞外液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动物体的内环境

D. 失去了内环境的稳态,代谢活动就不能进行,细胞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

8.组织液可对细胞产生缓冲和保护作用。

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9.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会因汗腺功能衰竭等原因导致中暑。

下列对中暑症状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散热减少,体温升高                                           

B. 产热减少,体温下降

C. 散热减少,体温下降                                          

D. 产热增多,体温下降

10.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

B. 剧烈运动后,血浆中HCO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增加

C.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细胞代谢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 水盐平衡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1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含有血浆蛋白、过氧化氢酶、纤维蛋白原、胰岛素等物质         

B.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可以相互交换

C. 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4-/7HPO42-维持        

 

D. 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血浆

12.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四大系统的参与,图示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均相同

B. 乙是消化系统,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

C. 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③的pH升高

D. 丁是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①运输至突触后膜

二、综合题

13.在高温条件下,人体需经过一系列调节活动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温度升高时,热刺激使温度感受器兴奋,传到神经中枢,进而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引起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和________,增加皮肤的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平衡。

(2)某同学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

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合适,从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理由是________。

(3)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最好喝一些淡盐水,理由是________。

14.下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箭头方向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2)②与①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

(3)与调节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激素)。

(4)①、②、③、④中,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5.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来说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是它们的内环境。

(2)体液②与①比较,明显减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________。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

(4)人体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通过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5)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6)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________。

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

(7)概括地说,由①②④液组成的________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

16.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缓冲物质(如H2CO3/HCO3-)及体液中的激素,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尿崩症患者的尿量是正常人的4~5倍,其原因可能是该病患者体内的________激素分泌不足。

该激素由垂体释放,通过体液的运送,作用于________,使之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2)炎症会增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血浆蛋白进入________,导致机体发生水肿。

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的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原因是________;若体液中的HCO3-大量流失,容易导致机体发生________(填“酸中毒”或“碱中毒”)。

(3)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

三、真题演练

17.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 淋巴管内的液体        B. 输尿管内的液体         

C. 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 消化管内的液体

18.(2019•全国Ⅲ)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1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 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 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D. 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组成,激素调节的特点

解: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错误;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③正确;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完成的,主要是体液调节,④错误;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⑤错误;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次,⑥正确。

综上所述,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③⑥。

故答案为:

D。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血糖的平衡和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2.A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

A.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组织液中,A正确;

B.图中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错误;

C.细胞内液CO2浓度大于组织液,故其扩散方向为C→B,C错误;

D.单核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其内环境是A血浆,D错误。

故答案为:

A。

分析:

分析图示,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据此答题。

3.C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

依据题干的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可推知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B不符合题意;组织液不能很好进入血浆和淋巴中,容易导致组织水肿,A不符合题意;甲为血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含量比较高,C符合题意;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浆或是淋巴液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

理清内环境三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4.A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

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皮肤血管舒张,由于室内的温度比室外高,故在室内的散热速率小于室外,A符合题意;室温比室外高,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减弱新陈代谢,维持体温,B不符合题意;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使ATP和ADP的量处于动态平衡,C不符合题意;在室外时,机体体温处于平衡状态,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体温调节中的四点提醒

(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2)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仅分布在皮肤中,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5.A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

肝糖原位于肝细胞内部,A符合题意;胰岛素,胆固醇,CO2都可以出现在血浆中,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可以利用“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

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6.A

考点: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

A、热休克蛋白90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遵循中心法则,A错误;

B、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正确;

C、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膜具有细胞通讯功能,C正确;

D、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D正确。

故答案为:

A。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7.B

考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

A、高等动物的大部分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但表皮细胞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A不符合题意;

B、内环境的稳态给细胞提供了一个物理、化学因素都比较稳定的环境,B符合题意;

C、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不符合题意;

D、失去了内环境的稳态,代谢活动可能进行,甚至代谢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

1.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内环境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不一定下降,如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时,代谢速率上升,表现出甲亢症状。

8.A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

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进入组织细胞内参与有氧呼吸,所以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高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A符合题意.

组织液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如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壁周围组织中,B不符合题意.

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不能通过淋巴回到血浆,因而增加引起水肿,C不符合题意.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关于C选项,理清组织水肿的原因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9.A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

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会因汗腺功能衰竭等原因导致机体散热量减少而使体温升高,造成中暑,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人处于寒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人处于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人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如果,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体温下降;散热量小于产热量,体温升高。

10.B

考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组成

解:

腹泻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A不符合题意;剧烈运动后,肌肉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增加,通过机体的调节,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导致HCO3-减少,B符合题意;外界环境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均可影响内环境稳态,C不符合题意;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激素调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有神经递质的参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

理清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点: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

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

需要各种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B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

A、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不符合题意;

B、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可以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相互交换,B符合题意;

C、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H2CO3 /NaHCO3维持,C不符合题意;

D、心肌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组织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过氧化氢酶是胞内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和血浆中NaHCO3发生中和反应,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缓冲物质H2CO3/NaHCO3,C错误;

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组织液,D错误.

12.B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调节机制

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是循环系统,①是组织液,②是血浆,③是淋巴,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中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乙是消化系统,细胞内液含有的蛋白质较多,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因此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B符合题意;丙是呼吸系统,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不会导致③血浆的pH明显升高,C不符合题意;丁是泌尿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①组织液运输至突触后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

二、综合题

13.

(1)神经递质;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2)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此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机体适当增加产热,虽然皮肤温度下降,但内核温度升高,对机体内环境稳态不利

(3)汗液中含有水和NaCl,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盐,所以为了维持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最好喝一些淡盐水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

(1)环境温度升高时,热刺激使温度感受器兴奋,传到神经中枢,进而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平衡。

(2)某同学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此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机体适当增加产热,所以虽然皮肤温度下降,但内核温度升高,对机体内环境稳态不利。

(3)汗液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盐,所以为了维持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最好喝一些淡盐水。

分析:

高温条件下,可引起皮肤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增加皮肤的散热;同时,机体产热减少,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

人体大量出汗丢失水分的同时也会丢失大量的无机盐。

14.

(1)血浆;组织液

(2)蛋白质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4)③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组成

解:

(1)A的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①血浆、②组织液;

(2)②组织液与①血浆相比,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较少;(3)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4)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O2浓度最低的是③细胞内液。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毛细血管,B是血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①②④组成内环境。

15.

(1)①②④;② 

(2)蛋白质;①→②→③

(3)组织液

(4)负反馈

(5)

 

(6)不会;血浆;缓冲物质

(7)内;海洋

考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调节机制

解:

(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①②③④组成体液,①②④组成内环境,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来说②组织液是它们的内环境。

(2)血浆①和组织液②的成分相似,只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为:

①→②→③。

(3)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4)人体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通过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

(5)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转化成组织液,大部分组织液可以回到血浆中,少量的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管和锁骨下方静脉处连接,淋巴转化成血浆,其关系如图:

(6)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由于图中①血浆内存在着H2PO4-、HCO3-等离子(或者缓冲对、缓冲物质),因此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7)概括地说,由①②④液组成的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