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101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

导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身边人的姓名及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会认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抓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探究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从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画风。

  3.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感受大自然中事物随风而动的特点,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同时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

观察大自然中风动的现象,做小风车,收集几张画出风的图片。

  老师:

小黑板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一幅画有房子、太阳、大树、鸟的画(参照课本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阅读第一段,引出画风。

  1.出示一幅画有太阳、房子、树、鸟的图画(参看课本插图)。

  同学们,这幅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个别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指导:

加上合适的词语说得更具体一些;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2.这画呀,是三个小朋友画的。

(出示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抽读。

  是哪三个小朋友在画画呢,你能响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吗?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小艺”,贴在黑板上(或教师直接在黑板上端正书写这三个人名)。

  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宋、陈、赵”人的姓。

耳东陈、走肖赵。

  我们再热情地给他们打声招呼。

  4.这三个小朋友不但能画红红的太阳、漂亮的房子、绿油油的大树、可爱的小鸟,他们还会画风呢!

(板书课题)

  5.质疑:

风是怎么样的?

(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气味)

  怎么画出风来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

出示词语,抽读,正音。

  洁白乌云眨眨眼睛

  忽然景物斜斜的雨丝

  旗杆呼呼地转显得更美了

  3.出示多音字:

  ɡǎn一杆秤一杆枪一杆笔秤杆枪杆笔杆

  ɡān旗杆电线杆栏杆儿

  zhuǎn转身转变转达转送

  zhuàn旋转转动

  教师指导:

“杆”是多音字。

读ɡǎn时,往往形容较小的木条,可以做量词;读ɡān时用做较长的木棍。

“转”也是多音字,做改换方向或不是直接的意思时读zhuǎn;绕着圈儿动的意思时读zhuàn。

在课文中找出有这两个字的句子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深读课文,合作解疑。

  1.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书中的小朋友都用了什么好办法。

找出句子,画上波浪线。

  2.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幻灯片或小黑板上):

  ①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④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3.自由读、抽读。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用文中的姓名代进去,幻灯片或小黑板上改好:

  ①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说着,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④赵小艺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4.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为什么都画出了风呢?

你从哪些词里感受到风?

自由朗读四个句子,有关的词下加小三角形。

  5.逐句讨论,交流,朗读,改编成小诗。

  A“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①抽读,我们感受到风了吗?

你从哪些词感受到?

  ②板书“雨丝斜”。

简笔画。

看来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个“斜”字,风啊,就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③宋涛真能干。

如果你是宋涛,画出了风,高兴吗?

高兴地齐读句子。

  ④我们也很能干,谁能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这样的句式编一句诗歌。

  B“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①抽读句子,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风。

  ②板书“小树弯”。

男女生比赛读这句话。

现在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有风吹过的感受,请你和小树一样弯弯树枝、树干(手臂和腰)。

  ③风藏在哪里?

能再编一句诗吗?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

  C“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①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风?

  ②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简笔画:

没有风时垂下的旗子和有风时飘动的旗子。

玩一玩自制的风车,板画转动的风车(风车转动,三片风叶看不清了)。

  ③编成小诗: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动了,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风车吹动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D小结:

瞧瞧我们多能干,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有表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吗?

  6.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

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

(生再读课文4~8段体会)

  四、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填空总结并朗读下面一段话,复现再记生字。

  赵小艺画了在旗杆上飘动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陈丹画了弯弯的小树;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和斜斜的雨丝。

他们都画出了风。

  2.抽读生字卡片。

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3.比较记忆:

乌――鸟丹――舟涛――寿陈――阵

  4.指导书写:

艺、丹、涛、陈、丝。

  艺:

草字头的横宜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尽量向左边斜,弯处较圆,向右稍平,钩往上。

  涛:

右边三横一长撇,右下的“寸”不要写得太偏右下。

  丝:

上面两个绞丝没有提,没有点,下面长横托住上面的两个绞丝。

  丹:

第一笔竖撇,整个字稍瘦长,只有一点。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2、3、4题。

  六、板书:

  15画风

  宋涛赵小艺陈丹

  雨丝斜旗子飘小树弯

  风车转

  (上课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适时地进行这样评价:

“你真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你善于向别人学习”,“你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真会动脑筋”,“你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为第二课时评价人物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照样子说一说。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洁白)的纸()的小树()的雨丝()的风

  ()的小鸟()的房子()的太阳()的小朋友

  (不停)地转()地画()地吹()地想

  3.判断句子对错,认为句子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用双手在胸前交叉,并说说错在哪里。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①“程”和“陈”都是后鼻音。

  ②“旗杆”和“笔杆”的“杆”都念“ɡān”。

  ③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课文中写了哪几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画出风的。

  二、练读对话,感受人物特点。

  1.文中的几个小朋友真了不起,他们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真让我佩服。

请同学们自己挑选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抽一组反馈,评读。

  3.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讨论交流,穿插朗读句子,读出各自的语气。

  ①宋涛:

敢于提问,并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

  读第二段。

(心里很得意,认为风画不出来,想为难陈丹和赵小艺。

  板书:

谁能画风?

  读第五段。

(惊喜、大声。

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非常高兴。

  读第七段。

  ②赵小艺:

自信,肯动脑筋。

  读第四段。

  比较句子:

赵小艺说:

“我能!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

“我能!

  (第二句写得比较具体,看出赵小艺爱动脑筋。

她经过思考以后非常自信地回答。

  板书:

我能!

  读第八段。

(小艺积极思维,想出更多的方法。

  ③陈丹:

善于向别人学习。

  读第三段。

(“谁也画不出风”为难的语气)

  读第六段。

(“我也会画风了。

”高兴)

  板书:

我也会

  4.分角色读2—8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他们当时的动作、神情。

  6.齐读最后一段。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为什么画儿显得更美了呢?

(风儿吹动画面,旗子似乎飘动起来,风车似乎转动起来,我们脸上也似乎有风轻轻拂过,真舒服啊!

  三、创编诗歌,拓展练习,描绘美景。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通过风吹过景物的变化,把无影又无踪的风画出来,你们能画出风吗?

(板书:

我们也能!

)请你也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这样的诗句,画一画风。

  风来了,风把海浪卷起来了,风藏在卷起的海浪里。

  风来了,风把风筝吹得高高的,风藏在高高放飞的风筝里。

  风来了,风把黄叶吹落了,风藏在飘飞的落叶里。

  ……

  2.爱动脑筋的我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一首首诗,一幅幅画。

叶圣陶老爷爷也把风变成了诗――《我们知道》。

师生一起配乐朗读,感受美妙的文字。

  我们知道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呢。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3.启发想象:

声音、气味与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画气味,你会怎样画?

讨论。

  四、补充练习

  根据课文第九段,仿写句子。

  大扫除后,教室显得。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五、写字指导。

  转:

右边“专”的第三笔“竖折撇”一笔写成。

  眨:

注意右边“乏”各笔的位置。

右边第一笔平撇稍长,第三笔横撇的横略向上倾斜,最后一笔平捺。

  学生书写“乌、显、忽、杆、眨、转、斜”7个字。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