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02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思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课学习对学生后面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很重要。

战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继续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已全面陷入停滞与危机;而同一时期的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正迅速向着近代的目标跨越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进行,进一步拉大了与东方的差距。

鸦片战争前的东西方历史已呈现巨大的反差。

认识这种差异能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鸦片问题只是一个偶然性因素。

战争过程不仅显示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农业文明的巨大优势,也昭示了落后、自大、自我封闭的巨大代价。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战争失败的伤痛刺激下,中国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西安使用岳麓版教材。

岳麓版将课程标准必修1的两个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专题整合为“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一个单元,“鸦片战争”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

因此,鸦片战争的篇幅很小。

尽管编写者已经努力展现细节,但用于教学仍感欠缺。

要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必须从马嘎尔尼访华说起,由此才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再从战争的大致过程,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中西差距就看得很清楚了。

鸦片战争并未使中国惊醒,《南京条约》的危害大都是后人的认识,当时大多数没有这样清醒的概念,因此条约的影响可以点到为止。

我的设计思路是注重“过程与方法”:

    

(1)以“两份‘国书’”、“两张礼单”、“两个现象”、“两种认识”为“抓手”,从历史的细节入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为学生更好的理解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做准备;

    

(2)讲述鸦片问题的由来,讨论鸦片问题的危害;

    (3)统计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军力和伤亡数字,以“粪桶阵”、“剥人皮”等为切入点,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

    (4)讲述新思潮的萌发情况,讨论民族“觉醒”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感悟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没有细节,学生不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离开历史的细节,单纯的说教起不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认识固步自封、自大、排外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思考近代中国如何才能实现民族崛起;这些情感目标有待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生成。

或许不止于此,或许目标过高,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还有什么印象?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迟到的战争,认为中国挨打未必是因为落后,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觉醒?

你们认同吗?

    【意图:

了解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知程度,提出新的问题,不希望学生有完满的回答,旨在激发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思考做铺垫。

 

    第一个环节:

两个国家

    1.两份“国书”

    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嘎尔尼率领一个约800多人的使团,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

马嘎尔尼向乾隆皇帝递交了英国国王致乾隆皇帝的信函。

    同学们看这封信函的一部分内容:

    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

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

本国臣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

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

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我们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

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屈也可以保护他们。

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摘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马嘎尔尼代表英国政府,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要求学生阅读):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第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一洋行,买卖货物

    第三,请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商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藏,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第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第五,凡英国尚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词语免税。

如不能尽免,请依1782年之税率从宽减税。

    第六,请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行征收。

且请将中国所定税率赐一份以便遵行。

    对于英国方面的要求,乾隆皇帝给予这样的答复(要求学生阅读):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

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

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

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

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对这两份“国书”,同学们怎么看?

    【意图:

指导学生阅读两份“国书”,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英王来信和马嘎尔尼的六点要求中,认识到鸦片战争前英国发展对华贸易的迫切心情;从乾隆皇帝的答复中,使学生认识中国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着强烈的“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

 

    2.两张礼单

    展示英国使臣给乾隆皇帝祝寿的“礼单”和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单”:

    英国“礼单”:

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中国“礼单”: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问题:

“两张礼单”中的礼品有什么特点?

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个国家有怎样的不同?

    【意图:

以“两份礼单”为抓手,讨论“两份礼单”的礼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中英两国经济形式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而英国则已经进入工业经济时代。

并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

 

    3.两个现象

    

(1)中国现象

    电视剧《鹿鼎记》中兵部侍郎明珠说的一段话:

    皇上天纵聪明,高瞻远瞩,见事也比臣高上百倍,臣想来想去,撤藩有撤的好处,不撤也有不撤的好处,心中好生委决不下,接连几天睡不着觉。

后来忽然想到一件事,登时放心,昨晚就睡得着了。

原来臣心想,皇上思虑周详,算无遗策,满朝臣子们所想到的事情,早已一一都在皇上的预料中。

臣子们想到的计策,再高也高不过皇上的指点。

臣子只须听皇上的吩咐办事,皇上怎么说,臣子们就死心踏地,勇往直前的去办,最后定然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补充讲述: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个叫曹振镛的重臣,任大学士、军机大臣。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而恩宠不衰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

“多叩头,少说话”。

    多磕头,表示顺从;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是当时官员的心态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

    

(2)英国现象

    1760年,乔治三世继承英国王位。

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培植亲信,控制议会,组成一个亲国王的政府,王权呈现扩大趋势。

在这期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英国国内对乔治三世的内外政策不满,抗议声不断。

在内外压力下,亲国王的内阁倒台。

1784年,年仅24岁的小皮特组阁,解散由国王控制的议会,举行议会大选,并在选举中获胜,国王对议会的控制力被大大削弱。

    问题:

同学们怎么看这“两个现象”?

这“两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中英两个国家的政治有什么不同?

    【意图:

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现象”进行剖析,思考“两个现象”背后所反映的两个国家政治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一切均听命于皇帝,官员不作为,阿谀奉承,政治腐败。

而这一时期英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王权进一步被削弱。

中英两国政治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

 

    4.两种认识

    

(1)中国看英国

    展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

以羊牛肉磨粉为粮食,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

每日食后,以此为通畅圣药。

大西洋距中国十万里,亦惟茶叶是急,英吉利较近,皆不能离此。

                                                         ——琦善(直隶总督,钦差大臣)

    材料二:

至茶叶、大黄两项,臣等悉心查访,实为外夷所必须,且夷商购买出洋,分售各路岛夷,获利尤厚,果然悉行断绝,固可制死命而收利权。

                                     ——林则徐《鸦片奏案》《鸦片战后》

(二)97页

    材料三:

彼虽畜类,亦具人形。

譬如桀犬狂吠,本不足一论是非,及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伏。

                                                       ——牛鉴(两江总督)

    

(2)英国看中国

    马嘎尔尼没有达到出使中国的目的,离开北京后,沿运河南下。

一路之上,马嘎尔尼对中国社会进行的详尽的观察,形成了对中国的认识: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

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问题:

同学们怎么看这“两种认识”?

这“两种认识”说明了什么?

    【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不仅盲目自大,而且对西方几乎一无所知,思想愚昧,而西方对中国则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

祸起鸦片

    1.鸦片走私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仅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由于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对外国商品基本没有需要。

因此,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1799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有四千多箱,到1839年,猛增到四万多箱。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

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

《梦厂杂著》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对于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一些官员上书道光皇帝:

    材料二: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

    问题: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意图:

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鸦片问题的由来。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认识鸦片大量流入中国的危害,理解清政府禁烟的目的。

 

    2.虎门销烟

    1839年,道光皇帝授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广州后,雷厉风行,收缴鸦片。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禁烟运动维护了民族利益。

    3.战争烽烟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曼彻斯特的三十九家公司联名上书外交大臣:

“作为工业者的我们,不但因近来的中国事件失去了这个市场,而遭受损失……我们的资财大部分都卷入了这种贸易。

这个贸易的停顿,我们的货物被扣留,对我们已极为不便,而且将来可能遭受极严重的损失”。

他们请求“女王陛下的政府,对于中国方面这种侵略行为,给予迅速的、强有力的、明确的对策”。

    英国下院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议案。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一场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可耻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意图: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以教师的简要叙述为主,使学生认识到英国为了维护鸦片贸易,发动了一场对中国的战争,明确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质。

    

    第三个环节:

“旷世”战争

    1.瞠目结舌的数字

    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英国远征军18000人。

    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

    清军牺牲高级将领十一人,正一品到从三品。

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摘编自田秉锷《大国无兵》

    问题:

中国拥有80万军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也不乏英雄,如关天培血染虎门炮台,陈化成以67岁高龄,战死疆场,定海三位总兵以死报国。

但是,中国还是失败了!

这是为什么?

    【意图:

教材中采用的统计数字,对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刺激,会促使学生思考:

拥有很多“优势”的中国,为什么会战败?

 

    2.匪夷所思的攘夷

    在鸦片战争中,出现过这样一些现象:

    

(1)杨芳“粪桶阵”御敌:

1841年,清政府派“名将”杨芳前往广东“痛剿”英军。

面对西方的洋枪洋炮,杨芳认为洋鬼子一定使用了什么“邪术”。

为了对付这些“邪术”,杨芳传令各地保甲把百姓家的粪桶全部集中起来,装在木筏上。

英军一到,马上用木筏迎上去,让污秽的粪便浸涂于英船、英炮上,必然大败英军。

结果,粪桶未能抵御住英军,我们还是战败了。

    

(2)奕经“五虎御敌”:

1841年10月,道光帝派皇侄奕经为统帅,去浙江收复失地。

到前线后,奕经拜佛求签,得到“必须有虎头人保佐,才能平安”的签语。

他感到有道理,因为洋人是“羊”,虎能吃羊,只要属虎的人出阵,定能制服洋兵。

于是他制定了一个“五虎制敌”计划,在寅年(十二属相,寅为虎)、寅月、寅日、寅时,挑选属虎的将士,戴形似虎头的虎皮帽子偷袭敌营。

结果,“虎头军”大败而回。

    (3)裕谦“剥人皮”御敌:

在鸦片战争中,为了惩戒英国人,裕谦决定剥英国俘虏的人皮。

裕谦在写个皇帝的奏折中报告:

“先将两手大指连两臂及肩背之皮筋剥取一条,留作奴才马韁,再行凌迟枭示,其黑夷咪哈叨亦即戮取首级,剥皮枭示,俾众咸知奴才有剿无他,以杜其首鼠两端之念。

察访兵民,无不踊跃称快,所有赏项,奴才已饬粮台查明照格发给。

”结果,“剥人皮”没有震慑住英国人,裕谦还是战败了。

    教师点拨:

作为军人,裕谦是有血性的。

镇海失守后,他投海自杀,实践了“城存俱存”的誓言。

但是,以“剥人皮”对付英国人,使民族自卫变成狭隘的仇恨宣泄,它除了宣泄一下愤恨的情绪外,也许更是一种无奈。

它虽然显示的情绪和意气,但却不能显示理性和力量,并不能挽回战败的结局。

    【意图:

对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这些奇怪现象,学生会觉得很荒唐、很可笑。

但这些现象也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教师顺势引导,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面对外敌入侵,我们应该怎么办?

促使学生思考】

 

    第四个环节:

历史何以至此

    1.战败的“代价”

    1842年8月,英国军队打到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8月29日,在英国军舰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要求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内容,思考《南京条约》的影响。

    【意图:

经过初中阶段学习,学生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阅读、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2.中国的“觉醒”

    

(1)懵懂的“觉醒”

    经过鸦片战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人,感觉到世界的变化,开始关注世界。

    介绍两本著作:

《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

    《海国图志》:

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

在此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对于一个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民族来讲,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瀛环志略》:

是徐继畲写的一部著作。

在这部著作里,徐继畲改称英“夷”为英吉利,改称英国领事为英官,而不再叫“英酋”。

我们不再称西方人为“夷”人,终于能够平等的看西方人了,这也是一个进步。

有人称徐继畲为“正眼看世界第一人”。

    补充说明:

这两本书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太大的影响。

《海国图志》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

倒是后来在日本翻印几十万册,成为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

徐继畲被罢官后,《瀛环志略》一书也被禁。

    【意图:

教师介绍《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两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的新变化。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补充材料,使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所谓“觉醒”有比较“真”的认识。

 

    

(2)还没有“觉醒”

    要求学生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宴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于目前。

                                         ——王韬

    材料二:

今汝既有悔罪之意,何不趁此商量,如果能将各船全数退回广东,即可罢兵,我必奏明大皇帝,将香港一处,赏给英国。

                                     ——道光帝谕耆英

    问题: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补充说明:

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记载:

“1843年7月31日,美国公使顾盛带着总统泰勒的授权缔约证书,来到中国,同时带来还有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

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和《美国百科全书》、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等。

这些是战败的中国最需要的。

但仍然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

    1860年10月,英法闯进圆明园。

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鲁迅先生讲:

“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意图:

补充必要的材料,讲述具体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并没有从战争失败的惨痛记忆中真正惊醒,中国依然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中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失败了还不知道失败的原因,失败了还没有醒悟,这才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3)何时才“觉醒”

    被清王朝视为千年和约的《南京条约》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长期和平。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城,放火烧了圆明园。

中国清政府再次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经过这次战争,中国人真的惊醒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李鸿章来到上海,刚和外国军队接触,就被震撼了,感叹“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

李鸿章说,这是“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湘军将领胡林翼奉命进剿太平军,看到在长江上逆流行驶的外国轮船,船速非常快,当即“中途呕血,几至坠马”。

据说,临死之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天要变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中国开始真正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兴起。

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终于放下了天朝的架子,开始与西方“正常”打交道了。

    再后来,甲午战败的耻辱,更是惊醒了中国人,一场变法自强的政治改革运动开始。

    问题:

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再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意图:

简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中国终于“真正”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运动兴起,设立了近代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开始“平等”的与西方交往。

通过史实的讲述,使学生感受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艰难与坎坷。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

                                                    ——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先生说:

“吸取历史教训的前提,是历史要大体上是真的,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假历史,就只能被坑害。

    张鸣先生这句话表达了两个明确的观点:

一是要讲真历史,只有从真历史中才能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

二是指出了讲假历史的后果——“坑害”和“被坑害”。

    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坑害”和“被坑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一些老师常常被所谓的历史结论左右,被定势思维束缚,人云亦云,不去深入探寻历史的本源,根据所谓的历史结论解读历史,以论带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视教材为“圣经”,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述历史,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充当“坑害者”的角色,那么学生也只有“被坑害”了。

    拒绝做“坑害者”,这应当是历史教师最起码的底线。

如果我们能“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坑害”就会少些,当然也能更好的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

    下面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不去“坑害”。

    一、触摸历史——透过细节看鸦片战争

    受学时和教材篇幅的限制,中学历史教材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简练。

这虽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证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容量,但这样做也抽取了历史中最丰富、最鲜活的东西——历史的“血”与“肉”,只剩下一堆干枯的历史“骨架”,嚼之无味。

    受教材这种“特色”的影响,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成了“骨架”,一节课充斥着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惟独缺少了丰富的史实、丰满的人物。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

一切重大的历史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具体史实构成的,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

关注历史的细节,才能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更好的理解历史。

    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从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