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280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docx

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02

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2

第Ⅰ卷(共24分)

一、语言积累:

(1-12每题2分,共24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喟(kuì)然长叹举一返三暴虎冯(pínɡ)河祸起萧墙  

B.屏(pínɡ)气凝神发奋忘食箪食(sì)瓢饮循循善诱  

C.粢盛(chéng)既洁礼崩乐坏斐(fěi)然成章文质彬彬  

D.色厉内荏(rěn)耰而不辍曲肱(hónɡ)而枕杀身成仁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  

B.何以伐为自伐者无功  

C.见其二子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D.吾与点也天与之,人与之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贤于仲尼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子路行以告  

C.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D.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欲洁其身  

A、足食,足兵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  

例句: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有是哉,子之迀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因之以饥馑(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不过)  

C、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哪里)  

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途径)多见其不知量也。

(只是)  

7、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且而从辟人之士也  

B、由也好勇过我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莫春者,春服既成无欲速,无见小利  

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8、加点词语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B、尝独立,鲤趋而达庭。

  

C、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10、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B、子贡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其中“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

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

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11.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我省将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重点建设30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B.一个社会有没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是这个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已经为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

C.经典的魅力在于经典作品以经典的方式触及、表达和思考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也指向未来。

D.恒丰箱包有限公司是全市箱包行业中历史悠久的一家外贸企业,产品档次之高,品种之全,是一个拥有出口权的厂家。

12、下面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能饮一杯无  ②绿蚁新醅酒  ③晚来天欲雪  ④红泥小火炉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第Ⅱ卷

二、语言运用:

(6分)

13.根据文意和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3分)  

山与水各有各的性格:

;水,灵动柔变,波蜿流蜓。

山寓意正直,水寓意机智。

山的性格是耸立挺拔不畏浮云遮望眼;水的性格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水滴石可穿也。

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读懂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动的情,。

14.在横线处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和上文构成一组整句。

(3分)  

良好的个人修养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现代社会职场竞争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列在首位。

细微之处见精神,个人修养也往往体现于细小之事中。

修养,就是在面对别人的求问时,你不是借故拒绝或冷漠敷衍,而是热情耐心地予以帮助;修养,就是在遭到别人的误会及责备时,你不是起而驳之怒而斥之,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解释;修养,

;修养,。

三、古诗文阅读:

(完成15---21题,共30分。

)  

阅读下面三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

'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

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斗甚疾。

蒲人惧,谓孔子曰:

'苟毋适卫,吾出子。

'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

'盟可负邪?

'孔子曰:

'要盟也,神不听。

'

15、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3分)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____________ 盟可负邪负_____________

  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__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__

 (三)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太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  

17、翻译: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5分)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8-20题。

(8分)  

阮郎归·初夏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18.“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分)

19.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2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20.就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4分)

21、名句默写(10分)  

(1)君子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4)     ,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       。

(6)民为贵,    ,君为轻。

(7)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民之归仁也,犹    ,      也。

四、现代文阅读:

  

注意:

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两大题中的一大题的各小题即可,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20分):

打工仔

杨崇德

小岩村出了个深圳打工仔,那是发爷的满崽阿贵。

阿贵春节回来的时候,花格子西装,棕色牛皮鞋,还以为是个流氓的乌黑墨镜。

招得村里人议论纷纷。

好在初一孩子们到发爷家拜年,阿贵给每个娃儿一块钱,人们才意识到阿贵不是流氓,到像个老板。

于是,村里的老老少少开始向阿贵靠近。

阿贵,你在深圳干什么?

有人想探听阿贵有钱的原因。

阿贵只是笑而不答。

就连阿贵的老子发爷也不知道。

但是,人们百分之二百地肯定:

阿贵这小子发了。

人们的猜测百分之二百正确。

正月初五,阿贵就要发爷跟他去深圳看世界,发爷不肯去。

阿贵就死缠说:

“爹,你就去吧,这把年纪了,再不去看看那里的热闹世界就没有机会了。

”发爷还是不肯去。

阿贵就说:

“爹,跟我去一趟吧,反正我在那边又不干坏事。

”发爷听了阿贵这句话,心里亮堂了几分。

最后,在乡邻们的劝说下,发爷跟阿贵到了深圳。

深圳这个五彩缤纷的城市,在发爷眼里就是天堂。

阿贵陪父亲逛了深圳的几个风景点,最后告诉父亲怎么过马路、怎么回家就自个儿上班去了。

头两天,发爷不敢离开阿贵的房间。

至多是在他房门口看行人,看车辆,看他从未看到过的热闹景象。

过了几天,发爷的胆子就大了。

能够远离阿贵的住房,延街去瞧去望。

阿贵很忙,除了按时给发爷准备三餐外,整天早出晚归。

这天,发爷转到了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发现有个胖女人坐在那里,双眼微闭,她的双脚被一个人抱着。

发爷很好奇,走到旁边看热闹。

抱脚的人很投入,正在用小刀给女人修脚趾甲。

趾甲被修整得圆圆的,抱脚人又用小刀将指甲刮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涂上红油,很好看,也很新鲜。

发爷在这里出神地站了近十分钟。

胖女人给抱脚人付了20块钱,抱脚人躬腰连说谢谢。

抱脚人转过身,发爷的脑神经被重重地刺了一下:

抱脚人竟是自己的儿子阿贵!

发爷不等阿贵喊出半个“爹”字,就给了阿贵一耳光,脖筋如蚯蚓般地骂道:

“没出息的东西,想不到你干的竟是这等活!

跟我老老实实回家种田去!

这一晚发爷半粒米都没吞下。

第二天,不管阿贵怎么求,发爷还是回到他的小岩村。

乡邻们很高兴地围着发爷讲深圳,发爷就说深圳的车子好看房子好看。

有人问阿贵在那好吗?

发爷说:

“好好。

”但是,发爷从此就病倒了,病得让人越来越为他惋惜:

放着好日子不过,就要走了。

阿贵从深圳赶回来的时候,发爷已经咽了气。

阿贵跪在发爷的灵床边不愿起来。

发爷快入殓的时候,阿贵用小刀给发爷修了脚趾甲,圆圆的,然后用指甲油涂了一遍又一遍,很好看,也很新鲜。

小岩村的人都说发爷的脚趾甲很好看,很新鲜。

22.小说开头写阿贵回村过春节的情景,有三个作用,请写出来。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6分)

  

23.(6分)

(1)发爷发现儿子在深圳替人修脚,又打又骂,回来后气病而死,他为什么会这样?

(不超过15个字)

(2)而当村里人问他阿贵在那好吗,他却说:

“好好。

”这又说明什么?

(不超过5个字。

(3)发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不超过15个字。

24.(6分)

(1)阿贵对修脚是怎么看的?

(不超过15个字。

(2)村里人问他在深圳干什么,他为何笑而不言?

(不超过10个字)

(3)阿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不超过20个字)

25、对这篇小说的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推进情节,阿贵从深圳回家过年,不啻“天堂”来客。

发爷到那里一看,果然是个“天堂”。

陡笔一转,发现儿子原来在天堂里替人修脚,如五雷轰顶,气病而死。

B、这篇小说深沉凝重,发人深省,反映了两种思想观念的冲突。

作者对阿贵是批评讽刺的,对发爷是赞美同情的。

C、发爷看阿贵替人修脚的一幕,颇有讽刺意味,他先是“好奇”,“出神地站了近10分钟”,觉得脚趾甲涂上红油,“很好看,很新鲜”;后来发现抱脚人竟是自己的儿子,就又打又骂。

D、发爷死后,阿贵在众乡亲面前为他修脚,这表明阿贵在向发爷忏悔,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E、发爷死的这个结局既使阿贵很伤心又让他获得了解放,这预示了阿贵将有比爷辈更好的命运。

F、这篇小说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质朴无华而形象生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20分)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运气却从来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

当奥蒂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届世界锦标赛,但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

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的付出比奥蒂更多,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短跑选手能在37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遭遇到比奥蒂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

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的缺席,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和欢呼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

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

发令员举起手臂。

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跑。

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只有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

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奥蒂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飞身领先,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

孤独的奥蒂一人奔跑在赛场上,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

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

在这片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奥蒂转身在跑道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线,成绩虽然都是10秒82,但金牌却被莫名其妙地判给了对方。

站在银牌领奖台上的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1996年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上,历史居然惊人地相似,奥蒂又是在同样的情况下输给了德弗斯。

  

  去年底,疲惫的奥蒂终于决定退役,捧着20多枚在世界大赛上夺得的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奥蒂宣布自己将转做时装设计师。

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田径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送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奥蒂沉重地走着,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艰辛。

那条百米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全场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发脾气,没有沮丧,她的脸上现出坚毅的表情。

  

  她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力量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观众。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22.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

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5分)  

                                      

23.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24.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5分)  

                                       

25.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5分)

  

五、作文:

(4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而手挺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在QQ空间写诗,时而参加论坛,有时还去送水、参加NBA比赛……”这不是影视明星,却是唐代诗人杜甫。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他的一幅侧坐望天的画像被网友涂鸦得千奇百怪。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官方微博转发“杜甫很忙”时,附一首韩愈的《调张籍》的诗来表达对网友的不满。

记者了解到,其实“繁忙地”不仅仅是杜甫一个人,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学生拿来涂改,还有网友上传了“李白不服气了”等系列图片。

本报微博昨日发起了“杜甫很忙,是创意还是不敬”的投票。

有三成网友认为,创意也要有限度,不能对名人不敬。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触动?

请你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的范围,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5、CADAD6-10、ABCAB

11.A(B项“两面对一面”,前后照应不周。

应分别在“社会”后、“持续”前加上“能不能”之类的词。

C项语序不当。

应为“触及、思考和表达”。

D项搭配不当。

主语“产品”和宾语“厂家”不搭配。

)  12、B  

二、13、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所以读水会悟得什么是稍纵即逝14、略  

三、15、说到做到,行动坚决。

16、遭遇;如果;放出;背弃。

17、翻译:

然后舜才到都城,登天子位。

假若一开始就住进尧的官室,逼迫尧的儿子,那是篡夺,不是天的授与。

(5分)18、(1分)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19、(3分)D(考查对词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

上片写初夏已经悄悄来到一个少女身旁,下片写这个少女午梦醒来之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时光。

答题时要整体理解词意。

可用排除法作答)

20、(4分)要点:

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考查对词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首词注意景象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写了一幅由景、少女共同构成的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

下片又推出一幅庭园野趣图,女主人公卓立其间。

从最后两句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抑)

21、略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22、①表现阿贵气度不凡。

②制造悬念,他怎么“发”的。

③与后文形成对比。

23、①认为修脚下*,丢了他的脸。

②爱面子。

③观念陈旧,死爱面子的保守人物。

24、①认为正当职业,并不下*。

②他知道村人思想保守。

③思想解放,技术熟练,孝敬父母,懂得自尊的一代新人。

25、B、D

实用类文本阅读  

22.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

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4.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深深同情。

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25.“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斧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五、高考作文批阅标准,略。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

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

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

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

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

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

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

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

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

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

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

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

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

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

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

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的《野草》呢?

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

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其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

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