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2763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docx

梅墨生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几点阐释

 一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面对着一个开放而多元的世界,同时,也正面临着一个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的时代。

我之所以敢不揣浅陋向各位来谈这样的一个题目,除了机缘之外,显然,是由于我的一点文化情结使然。

作为一个从事中国画实践和抱有理论研究兴趣的人来说,我始终热爱着传统的艺术与文化。

另外,对于包括中国油画在内的当代艺术也一直十分关注。

因此,借此机会向画界朋友们报告自己的一些理解与不成熟的观点,深感荣幸,也感惭愧。

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共同探讨有关的艺术问题。

  

   有一天,我读到了《中国科学与文明》作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的一句话,他写道:

“如果真正要说具有历史价值的文明的话,那么,光荣应归于中国”(《四海之内》﹒P4﹒三联书店)光荣应归于中国,这是一个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之后所做出的一个理性判断。

然而,在中国、在当代却有一种声音在回荡:

光荣属于西方。

七八十年前,胡适博士曾说:

中国的事情百不如人意。

此后有了新文化和“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历史推进,又经过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文化的传统真的已被肢解和割裂得面目全非了。

在新时期以来,由于商品大潮和外来文化的迅猛冲击,作为文化资源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处境不能不说令人堪忧。

若干年前,在一次学术性会议上,笔者听到一位年青学人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什么是“国学”?

我认为根本就没有“国学”这个东西。

  

   我想,“国学”应该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它存在不存在,无须辩论。

问题在于,我们的青年学人竟然有了这样的观念。

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我很难过。

难过于有数千年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传统的文化到了当代竟然受到自己的民族后人的无情的妄自菲薄!

  

   西方学者曾用“半个世界”来称赞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有一种有普遍影响的观点认为:

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而“现代化”就是“国际化”或“西化”。

依此推断,传统文化是阻碍国际化的文化,要想与世界文化接轨就必须修正或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此一思路有一个先提:

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不错,西方世界在近代以来的确在物质与科技文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以后。

基于对神学文化统治的反省、批判而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物质化与世俗化发展。

但是,上个世纪以来,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作用下的物质文化与科技主义已然不断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与后遗症;而且,西方的现代化究竟是不是全球人类文明的唯一正确的模式?

似乎也还存有争议和值得讨论。

就文化传统而言,中国历史也产生过自身的人文主义传统,只是与西方不同,中国的人文主义发生得更早,在先秦时代,而且它更为“人本”,更重视研究人、人与人的关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不太重视研究自然。

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人文主义是较为极端地用实验室的科学精神去探究“人”与“自然”——“物”,较为倾向物质化;而中国的人文主义则较为重视“人”的“关系”,包括“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易·贲·彖辞》所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应该指出,由于中国社会在历史上没有经历过一个西方式的文艺复兴,尽管在很早时候中国就有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但是它毕竟未能在后世发展成熟甚至成为一种思潮或文化运动,这是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性所造成的。

大概这与中华文化的崇尚“社会人格”这种“集体意识”有关。

相较而言,较早产生的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更重视“人”的社会性——“文化”,而较晚产生的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则更重视“人”的自然性——“人性”,应该说这种鲜明的区别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历史文化学者庞朴曾指出:

“五四以来,不少提倡新文化和反对新文化的人,都未能把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西化区别开来;主张新文化的,所主张的往往是西化,因而成效甚微。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P22﹒中国和平出版社)事实上,“成效甚微”要看什么方面。

比如就文化的重要因素如语言和文字而言,几十年来,文字的变化相对较小,而语言的变化已经很大。

可是,文字也并非没有变化,上个世界初叶的汉字拼音化主张不就险些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华文化吗?

且不去纠缠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不要去区别“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西化”?

是不是这是一个文化传统的命脉所在?

如果我们承认现代化就是西化,那么,有谁敢说或谓可以阻挡历史的进程进入“现代化”?

而接下来的合理逻辑就是如何西化了。

放眼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西学东渐”以至今日的“西风犹烈”,似乎正是上述认识的一个模糊的结果。

简单地认同“现代化就是西化”如果是当下中国文化呈尴尬态势的一个症结所在,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进一步思考和应对种种的文化纠葛与矛盾问题呢?

  

 

   美国学者黄仁宇曾经说:

“以诗人和哲学家为代表的东方,与以逻辑学家和数学家为代表的西方,两者之间的争议可能没完没了。

”(《黄河青山》﹒P238﹒三联书店出版)他还分析说:

“双方的结构不一致,不能做水平的延伸。

这样的差别一开始就将中国和现代西方世界分开,如果忽略此种根本上的差异,却问中国为何不符合西方的期许,是很笨拙的。

”(同上引﹒P88)对“符合西方的期许”的追逐的批评,来自于一位定居西方社会的华裔学者在谈论治学方法的中西分歧之际,试问,这对于同样面临着同样问题的中国艺术界是不是也有一种参照价值?

在这里,我还想引用黄仁宇在介绍李约瑟思想时的一句话,他写道:

“他一直认为,在有机会听取其他民族的意见前,不应将传统西方标准视为最终标杆。

”(同上引﹒P311)这位西方二十世纪重要思想家之一的冷静而包容的观点是不是对于我们梳理艺术发展的未来理路也有所帮助?

 

 

   庞朴指出:

“我们必须仔细区别开哪些是纯西方的,哪些是现代的而发生在西方的。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P23﹒中国和平出版社)可见,“现代的”不只发生在西方。

就目前而言,发生在西方的“现代的”东西可能很多,但这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全部,也不是全球现代文明的唯一模式,如果毫不加区分就认同这种良莠并存的西方现代的文化,并努力与之接轨,以为这就是“现代化”或“国际化”,某种程度上正是对“现代化”的误会,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化”的一种误会,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化”的一种伤害。

因为我们这样做正如李约瑟所批评的是“将传统西方标准视为最终标杆”的一种表现。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

同样作为人类文化的历史资源的中华传统文化究竟有没有宝贵的价值存在?

这种存在真的必须如躲避瘟疫一样弃之如敝履、弃之而后快吗?

在知识信息化、能源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究竟对现代文明建设还有什么良性作用?

在下以为,中国文化传统资源同样是良莠并存的,其精华部份还远远没有得到合理性的解释并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内容并没有真正地介绍给世界,其独到的智慧魅力与深邃而自成体系的思想光芒很大程度上很长时间以来被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人忽略了、淡忘了、轻视了。

  

 

   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在我看来首要的是反功利主义的精神理念。

先秦的“君子”之学与“士”人文化以至后世兴盛的“文人”文化无不贯穿着一股气脉“道”与“义”,也就是对现实功利的超越性价值信仰。

这种理想主义的信仰无论是作为一种历史神话被传颂还是作为一种历史真实被记载,其意义都是非凡的。

它实际上是中国式的人文主义的一个文化密码,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人格象征和思想内核。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之类,皆是此一文化传统的“人格”,相比于西方文化的重视“人性”,我们更重视“人格”——两者的区别在于“人性”更本能化,而“人格”更社会化。

这也是为中国典章制度、历史文化立法的儒学所最强调的东西。

与此相关,中国文化传统之重道德、伦理、重自我完善和向内修省莫不由此推衍开去。

  

 

   “必须跟上世界潮流”是绝对道理,但是,在“跟上世界潮流”时我们应该站稳一个立场、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面对中国文化传统这一丰富的资源去进行有益的挖掘,取精华、弃糟粕,古为今用。

中国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核心,而中国哲学是综合的。

中国文化的各种物化形态也反映出浓郁的综合味道。

具体到中国传统美术,那种抽象概括能力、那种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宏观意识,那种“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庄子)的主客相忘境界,都体现了一种超人的想象力、非常的整合思维。

季羡林说:

“东方的综合可以济西方分析之穷,这就是我的信念”(《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刊《中华书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论文集》﹒P10﹒中华书局出版)。

(图片一、二)中国文化虽然源头不一,民族众多,在其起始阶段有着鲜明的区域性,可是,最终仍然体现出了一种非常的完整性,并且融为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的起点应该是周朝,孔子说: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古代史基本上是以华化夷。

考古学家苏秉琦曾说:

“古人云,‘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周边民族到中原来,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样,中原民族到周围地区,就被当地民族同化。

这种同化过程往往是很快的,不过一两代人”(《中国文明起源新探》﹒P4﹒三联书店出版)因为同化而整体。

中华文化最长于“化”。

古代中原民族与方国的不断融合,势必造成了中华区域性文化的综合。

对此,苏秉琦概括为:

“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同上引﹒P176)。

 

 

   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互为表里的。

傅抱石说:

“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傅抱石美术文集》﹒P228﹒江苏文艺出版社)。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画传统去探寻和体认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也可以反过来,用中国哲学、宗教、思想、学术文化的理念与思维去透析中国画传统,进而发现其中的外在与内在关联。

  不妨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为例说。

该画所描绘的三界显然以天界为主,其浪漫的天界幻想,恰与汉代盛行的神仙黄老之学相一致。

关于此,著名美学家邓以蜇曾指出:

“汉赋源于楚骚,汉画亦莫不源于‘楚风’也。

何谓楚风,即别于三代之严格图案式,而为气韵生动之作风也。

”(《辛巳病余录》见《邓以蜇美术文集》﹒P156﹒人美社出版)他还解释说:

“然在汉代,气韵原为画中表现之实体也;禽兽生动之极,结于云气,或云气排荡之极而生出禽兽,皆成为一体之运行,如文之有韵也。

”(同上引﹒P157)其实,汉画的楚风作风不仅存在于汉代美术,而且绵延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存在于中原黄河以至江、淮地区,还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西北地区。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就有着充分的表现。

所描绘的东王公(周穆王)会见西王母故事,正是描写神仙世界的佳作,其题材内容即取自《山海经》,其“楚风”作风是十分典型的。

所谓“楚风”,我以为就是开阔的空间意识、生动概括的形象和动感的线面韵律表现。

  

   道家思想在汉代流行,是阴阳家、神仙家、儒家、道教思想混杂而形成了汉代人的信仰世界观。

综合而言,汉代的时空意识是宏大开阔的,“横八极、致崇高”(《淮南子·要略》),庄周之“游”,楚骚之“漫”,共成其伟大瑰丽之美。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曾认为汉赋、汉画同样具有一种“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宏大气魄,把神话、历史、现实打成一片,洋溢着征服外部世界的乐观精神。

(见《中国美学史》第一卷﹒P443﹒中国社科出版)从上举作品与汉代思想来看,实不难发现其内在的精神性一致。

我们知道,关于神仙不死与幽冥世界的世界观,是中华民族一个悠久古老的信仰。

从《左传》、《礼记》、《楚辞》到《庄子》、《山海经》、《穆天子传》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有关灵魂与神仙、冥界的内容。

学者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中指出:

“那些画像图像类的东西可能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品,而有某种神秘的实用意味”(P328﹒复旦大学出版社)。

所谓的神秘的实用意味即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灵魂不死的向往。

因此,说中国画“表白”了民族精神、以一种“亲切”的“样式”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是一点也不错的。

在中国绘画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表现形式的“表”与其际世人的思想意识与哲学文化理念的“里”往往是“表里一致”的,“外内相通”的。

无论是先秦美术,还是秦汉以下而至于明清的绘画,中国艺术背后都有着“人”和“文”的支撑,只不过,其“人”和“文”是因时因地而有所充实和变异的。

 

 

   历史上的中国画大体可以从阶段性上分为先秦至北宋和北宋至清末民国这样两个时段。

为什么这样划分?

因为北宋以前的绘画从材料上说很复杂,陶、帛、漆器、铜器、玉、砖、石、木、绢、纸、墙壁等;从作者上说主要是“百工”之中的“画工”、“缋工”、画匠,是一些职业画家所为,且大多作家有名字见于记载却很少有可信作品流传下来,重要的是风格上是墨与彩交辉以彩为主、以线为主,画风大气磅礴、富丽堂皇、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以想象力与气象万千、气势磅礴之美为特征。

这种特征至北宋仍很明显。

但是,自北宋开始,就像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一样,中国艺术文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特别是从北宋后期以后,中国绘画开始了材料上形式上的水墨与卷轴画兴盛的历史,作者群虽然仍然有大量民间画工与宫廷画家即职业画家存在,但是更多出现了士夫和文人画家,这些非职业画家的绘画从风格上虽然沿袭了唐宋以前的绘画传统,却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绘画形式,使之朝更加自我表现的“中得心源”方向发展。

山水、花鸟题材空前繁盛,自娱性质增强,水墨画风蔚然兴起,诗文书画印的互相渗透与高度结合,构成了十分独特的中国画样式。

这种独特的样式,是中国画置诸世界美术之林的代表性样式之一。

中国画视觉形式上与其它种类的绘画区别主要是赖此卷轴画与文人画来体现的。

历元、明、清而下至于民国时期,这种绘画样式与风格、流派几乎是作为主流存在的,而且由于美学趣味和文化倾向的士人化、文人化、平民化、世俗化、商业化,这些便于为普通人接受、又适于各阶层人士赏玩保存的绘画形式与风格就更加受到欢迎。

自北宋开始,业余画家(士夫、文人)占据了中国绘画的制高点,掌握了“权力话语”,因此,水墨、卷轴、山水花鸟、写意、诗画一律。

墨戏的绘画成为主导性绘画,占有绝对优势。

而职业画家(宫廷画家、民间画工)的绘画开始处于被贬抑的地位。

正如有的史学家所指出的,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观念转折的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宋人以理学为代表的文化心理倾向是保守的、封闭的、退让的、内倾的、虚静的。

汉的开张,唐的雄伟到宋的文雅,这是一个非常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旨趣的变迁。

水墨、写意、卷轴由宋而至元、明、清愈来愈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与语言风格,我在这里想说,宋代国力与武力的衰弱,从文化史上来说却未必尽是坏事,它为世人提供了精神与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与新背景,由此中国文化继先秦至南北朝的士文化之后开始进入了一个文人文化的发展阶段。

文人文化由宋而至于民国方才渐次退出历史舞台。

文人的文化有极强的自娱性质,宋代便曾出现了尚意的思潮,可以视为对理学的一个反拨。

因此说,中国画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说,只有先秦至宋中期,宋中期至民国这样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北宋中后期是一个转捩点。

而从创作人层来说,就是从职业画工、无名画家向非职业画家、有名画家转换的过程。

“非职业化”带来的是中国画的重视画外意、味在酸咸之外,画外求画的审美趣味,而“名家画”的大量出现,就造成了中国画的后世繁荣。

我们在合理地看待这种历史嬗变时,应该科学地区分和评价两个阶段、两种画风的功过长短,不应厚此薄彼,以简单的庸俗社会学或机械唯物论史学去贬抑之。

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文艺的美有“错彩镂金”和“清水芙蓉”两类,可以说,先秦以至汉唐艺术以错彩镂金美为特征,宋、元、明、清艺术以清水芙蓉美为主流。

前者之堂皇与后者之精微正体现了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化的两极性的内在张力,前阳后阴,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视觉太极图式的整体性。

我们既要看到秦汉南北朝唐宋艺术的博大雄浑与气势磅礴,也要正确评价宋元明清艺术的虚静精微与悠远平淡。

自宋而后,中国艺术逐渐向小巧精致发展,向静态内向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门文化的精微化的一面,是中国人精神再度深邃化的一个反映。

这种深邃化的趋向自然表现不一,一方面是对逸的向往,山林江湖之思,田园林下之想,回避并间接批判社会现实;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和世俗功利的非常热衷与追逐,及时享受、游戏人生、声色犬马,“玩”出文化来。

事物的发展规律正是如此:

否极泰来,刚柔转化,胜衰兴替。

由于“文”化的极度文人化、市井化,也就发展到后来的由精微而程式、由小而巧、由淡而弱、由内向而封闭、由游戏而渐失绘画本体,所谓积弱而至清末民初之难返。

当然,难返也并非不能返。

黄宾虹一再呼吁重视的“道咸画学中兴”——以金石学派为重振国画雄风之见以及民间时期引西润中借鉴外来文化而走中西融合之途的开拓,都曾经而且已然造成了中国画在“弱”势之际的复活,只不过所谓金石画派一脉是中国画内部的革命(以承为变、以古为新——赵之谦、吴昌硕、虚谷、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皆是),而以西润中中西融合一脉虽表现有异、所借不同却都是向中国画外部寻求新机,使中国画再生(融汇折衷,洋为中用——高剑父、陈树人、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傅抱石、蒋兆和、李可染等)。

 

 

   如何认识中国画传统?

如何知悟中国文化精神?

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历史、要研究传统,然后再谈别的。

一次听到友人谈起某著名批评家私下对他说,实际上自己很长时间弄不清“四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坦白”表明我们对传统的漠视与隔膜也到了相当的程度,连经常批评别人的批评家自己竟然对“四王”都搞不太清楚,可想而知他是用什么价值观来批评的了。

有人批评说中国画太程式化、太保守、一成不变等等,这种说法不能说没道理,问题是:

中国画为什么程式化?

程式化究竟有多少好处和坏处?

没有去深想,便一棍子给闷那了。

中国的格律诗词讲究程式、格式、谱式,难道就不好了?

唐诗宋词流传千余年,至今为人所喜爱,为什么?

“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有经典之作,但不是太多,为什么所记住所传诵的也不是太多。

一个“念奴娇”词牌苏东坡可以写出千古绝唱,毛泽东也可以写出一时名作。

一个“沁园春”古人有许多好词毛泽东仍然可以再造辉煌,让《雪》成为二十世纪的一首佳作。

为什么?

不能不说是有程式化的约束之美在起作用。

京剧风靡一二百年至今不衰,为什么?

其中也有它高度程式化的“谱系”在起作用,它的快板慢板是制约了唱法的自由,但也因此约束而有了经典性的程式美。

保守是不好的,但一味抛弃一味破坏就好吗?

关键要看我们所保所守的是什么。

好的优良的东西就是要保守一下。

坏的糟粕的东西就是要抛弃之,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说,对待传统就有个心态问题,有一个取舍问题,有一个判断和选择问题。

因此了解研究认识都十分重要。

分析判断选择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盲目,才不会作耳食之辈。

重在独立深入学习研究、庶几不自误不误人。

如今世界,开放多元,好像一切都没标准了,一切都无所谓好坏了。

其实不然,人类的认识总会愈趋客观。

西方文化由于极端化地强调“人”的作用,用“人天两分”的思维指导一切,的确在物质、科技、经济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他们也付出了代价,通过一个很长的过程终于发现了“人天两分”的弊病。

东方人、中国人用“人天合一”的思维看世界去做事,与自然是和谐了,但也造成了物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相对滞后。

我们的伦理化的哲学也造成了虚饰的社会人格和矛盾的人性,不如西方文化里的人性更真实、独立和自由。

社会化的人格与伦理化的人格需要高度的人格自律,而自由化的人格则要以法律去制约它。

中国文化重视内倾、强调人的自我反省、是以伦理道德无形之法“天道”“人道”来调控你,缺少必要的社会手段来制约。

所有这些,从优劣而论都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传统的现代阐释是十分重要的。

就中国画而言,不能一见文人画、写意画便一下子骂死,一见传统中国画就认为还不是都差不多。

如果这样,传统真的会在我们这几代沦丧,优良传统真的会成为昨日黄花。

宏扬民族文化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中国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有它的特殊地理、人文背景因素的,但守成不变并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吸收外来营养,这是历史事实且有许多史家学者指出过的。

  

 

   关键是传统的现代阐释要区分良莠精粗,要进行清理和研究。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究竟有什么样的特殊性、有什么样的传统魅力和现代价值?

笔者浅薄,无能深入论述。

可以试为探讨的是,中国画的表现传统都有哪些优良之处?

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宏扬的特质?

或者能为创造中国油画所借鉴的东西?

不妨粗浅述说几点。

  

 

(一)尚神尚韵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宋为一折,秦汉为一转。

汉代思想总结先秦而开启后世。

汉代文艺思想的一个要点就是在承先秦道家思想重本重神之时更重视探讨神气形之关系,而重神。

《淮南子》论之颇多。

如《原道训》说: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

”又如《诠言训》说:

“神贵于形也”。

此后,东晋顾恺之在绘画上提出“传神写照”之说。

直至后世石涛“不似之似”与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都是此一命题之延续。

在形与神的关系上,中国画重神似轻形似,这是一个主导观念。

说是主导观念,是因为还有非主导观念的形神兼备。

尚神观念,泛滥于中国文化的众多领域。

如中国武学理论《太极拳经》说:

“名家一运一太极”,认为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一片神行”——对拳法形式招术作彻底性的否定。

当然中国文学有“神韵说”,京剧里也十分重视“传神”,中医也强调“神旺气足”则体健,中国古代相学也说“神为贵”等等。

神,即精神、神气,是生命体的生命活力之谓。

中国画传统重视观察和表现对象的神,这一点古今皆然。

不妨看看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人物御龙帛画》上的人物神态,那种人死归天昂然自若的神情表现,实在是简炼而传神的。

再看宋代梁楷《太白行吟图》减笔画,寥寥数笔而表现出的“诗仙”李白的神情风度,若呼之欲出。

另外,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也是画芭蕉之神而不描摹其形,写蕉石之韵而不刻画其质感的代表作。

韵本是音乐语言。

音是声响韵是声响,之余响,音外求韵,韵在音响之外。

在中国画传统里,韵可以是神韵、气韵、墨韵、意韵、笔韵、色韵等等。

总是能让人不断品咂、反复回味的审美内容。

韵之被重视,往往与画外有画,笔外有意相关。

如宋佚名《出水芙蓉图》它刻画了荷花的形色质,但更传达了荷花的神韵。

所以说,中国画的工笔、细笔也是写意传神精神指导下的绘画,工而写。

齐白石所说的“半如儿女半风云”,儿女即细致工巧也,风云即粗犷写意也。

一尘不染,妩媚雅洁,是此花而不止于此花的意韵盎然在画面之外。

画面虽小,而韵味可以延伸到画外,让人联想到河塘十米,百米,十亩,百亩之外,是谓有韵之作。

宋人曾在论诗时说:

“不俗之谓韵”,“潇洒之谓韵”、“有余意之谓韵”,其实,我以为韵是一种难以言说可以感受的趣味。

中国画十分重视神、韵,不以形似为贵。

批评中国画的人说中国画画不像了就说神似,说韵味,这未免太不客观公正。

《出水芙蓉图》画荷花像不像?

我理解,中国画的优良表现传统是通过形容(荷花)表达不只是形容(一花一叶)的美。

就是“味在酸咸之外”。

话(画)里有话(意),画(话)外求画(意),是为意蕴。

就中国画自身言,它也有写实主义绘画,宋画就是中国的写实主义传统。

我们不能站在纯粹西画的立场说中国画不能画像,不能写实,没有现实主义,所谓不科学。

这是不公允的,不妥当的,依此逻辑岂不要彻底把传统“虚无”掉了吗?

中国画崇尚的是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合一,形与神的高度合一但更重视神、心与物的高度合一。

中国画里的虚实观、黑白趣味、神似主张都是与中国哲学文化心理的宇宙观与时空意识相联系的。

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人为主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一方面又认为人太渺小,天太浩大,人与天当浑然一体。

就历史而言,我反对简单套用西方抽象、具象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画传统。

中国画自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话语系统来解释自己的绘画语言。

如说抽象,半坡彩陶图画是抽象还是具象?

《龙凤人物图》上的凤、龙是抽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