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2675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docx

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

2016届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3知识点

专题一:

生物科学与探究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类别概念举例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机器狗、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概念举例

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应激性】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含羞草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等。

【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

其特点是:

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2、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3、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以“光”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如:

“光照与阴暗”。

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与交流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温馨提示☆

对照实验:

在探究一种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如: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

有光与无光)。

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专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名称作用图示

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放大标本和成像说明: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

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

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

3、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

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

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物镜接近玻片的镜头

镜筒上面装目镜,下面连转换器

转换器上面装有1~3个倍数不同的物镜,用于调换物镜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通光孔在载物台中央,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调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

反光镜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调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镜臂提握显微镜的部位

镜柱支持镜身

镜座稳定镜身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方法

取镜与安放

【取→放→装】1、用右手握着镜臂,左手托着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距实验台边缘约。

3、装上目镜和物镜。

(收放时,如果有御下镜头才需要这一步)

对光

【升→转→看→调】1、用双手【向反时针方向】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转动遮光器,调最大的光圈。

4、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同时睁开。

、用双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至视野内呈现一个明亮的视野为止。

放置玻片标本

【放→压】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对准通光孔的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固定好,然后进行观察。

观察

【降→视→升→调】1、用双手【向顺时针方向】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至物镜距离玻片标本大约2-3时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意看着“物镜”,以免损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2、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用双手【向反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至视野内看到物像时为止,然后,再调一下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即可观察。

【注意:

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收放

【升→取→擦→转→降→竖→装】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将镜筒下降至最低处。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伸向前方。

4、转动反光镜,将反光镜垂直竖起,然后装入镜箱,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1、首先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使要观察的物像比较完整。

2、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物镜和玻片。

3、眼睛往目镜内看时,镜铜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4、镜头要用擦镜纸擦,以免损坏透镜。

、转动粗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部。

6、更换物镜时,手不能扳着物镜转动,以免损坏物镜。

使用步骤

可简化为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本标本→观察→收放

 

三、有关显微镜与实验方面的知识:

题序内容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葱表皮→展开洋葱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注:

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其过程可简化为:

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七吸。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片→滴液【09%生理盐水】→刮口腔上皮细胞→涂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过程可简化为:

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

3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

倒像。

【即:

上下倒翻、左右相反的放大虚像】如:

玻片上的字母为“b”字,而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则是“q”字。

4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物体的放大倍数。

如:

已知一台显微镜有X、10X、1X三个目镜,有10X、4X两个物镜,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0X和67X。

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

两眼都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过暗时,应调大光圈和凹面镜。

若光线过强时,应调小光圈和平面镜。

7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偏左下方,为使物像刚好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如果物像是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其物像将被移出视野外。

【这是因为视野中物像的位置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8若要使镜筒明显上升或下降,应调节粗准焦螺旋,要使观察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9判断显微镜视野中出现的污点:

可先移动目镜和物镜,污点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是在玻片上,其他与此类推。

【污点存在部位有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10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

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边,将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慢地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11气泡和细胞的主要区别: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气泡是周围黑、中央亮,会变形;而细胞则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不变形。

12对实验材料的要求是:

薄而又透明,才有利于透光。

13一般常用的染色方法:

在盖玻片的一边滴加染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边吸引,使染料浸染到标本的全部。

 

四、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结构功   能图示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紧贴于细胞壁内侧一层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具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又含有有机酸、糖类和色素等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内含染色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具有储存、复制遗传物质(DNA),与遗传有关,称为遗传信息库。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功能:

与植物细胞相对应的结构相同。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相同点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

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在自然界中,除病毒外(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切生物体(包括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五、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变化最明显】

(1)细胞核平分为二。

【动、植物细胞在

分裂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了自

我复制【加倍】,复制后的染色体平

均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去。

即:

恢复

原细胞核中染色体固有的数目】

(2)细胞质也平分为二,每分各含有一

个细胞核。

(3)动物细胞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

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4)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细胞。

意义

(1)有利于生物新个体的繁殖、生长;

(2)更新生物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

细胞分裂的特点是: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生物体由小变

大的根本原因细胞的分裂:

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

细胞的生长:

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1、右图①和④镜头组合,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①与④镜头组合,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的

是③与⑥的组合。

2、右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步骤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④→③→①→⑤→⑦→⑥

 

3、右图为显微镜下的某一种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椐图回答:

(1)标号②所示的结构是细胞膜,该结构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该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标号③,细胞在分裂时,

其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3)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

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③细胞核。

4、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乙图,属于动物细胞的

是甲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动、植物细胞共同具

有的结构是细胞模、细胞质、细胞核。

(2)其中能量转换器位于细胞的[D]细胞质中。

(3)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

(4)切番茄流出的红汁液是细胞液主要自结构[E]液泡中。

()图中B的功能是起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6)图乙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A]细胞壁。

、请据图一、图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中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

结构是细胞膜。

(2)图二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过程。

(3)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

细胞核和细胞质平分为

二并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结果一个细胞

分成了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

(4)生物体由小到大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在于细胞的生长。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概  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须的生活条(即:

物质和能量)。

分绿色植物

【生产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植物体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和能量,因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生产者。

还有些化能合成细菌,如:

硫细菌、硝化细菌和蓝藻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属于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动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消费者。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尸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还有极少数的腐生动物,如:

蚯蚓、屎克螂和白蚁等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属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联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营养结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

如:

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因此,就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质循环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如:

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等。

(分解者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

特点

(1)逐级递减: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以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

而有毒的物质由于难以分解,又不易排出体外,所以,通过食物链流动时,是不断积累,逐级增加的。

如:

农药中的DDT、乐果以及重金属中的汞、镉和水银等。

(2)单向流动:

不能循环。

1、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各食物链的生物由于

食物关系构成了食物网。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

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2)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链各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就使得该食物网中草的数量最多,鹰的数量最少。

当草原鼠类大发生时,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狐和鹰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

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

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

后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食物链被破坏(或食虫鸟飞不进去,昆虫失去天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

当草原被有毒物质污染时,该草原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

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草原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鼠、兔、昆虫大量繁殖,毁坏草原。

上述例子说明:

人们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生态平衡就会遭受到破坏。

(4)除了非生物环境外,该生态系统还有一个成分没有画出,这个成分是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右图是王明同学调查某生态系统后而绘制的简图,请根据图答题:

(1)请帮王明同学将图中的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归类:

植物:

禾谷类、水草。

动物:

昆虫、食虫鸟、兔、鱼、鹰。

微生物:

细菌、真菌。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

水等属于非生物因素。

细菌、真

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3)请写出图中陆地部分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①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②禾谷类→兔→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