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2387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

父浑,凉州刺史。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

“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或问其故,戎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取之信然。

高考资源网

阮籍与浑为友。

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

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

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谓浑曰:

“濬冲清赏,非卿伦也。

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

戎异之,他日问籍曰:

“彼何如人也?

”答曰:

“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

”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

籍曰:

“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戎笑曰:

“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高考资源网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戎曰:

“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

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

帝谓朝臣曰:

“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

”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

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

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āo),怒吼。

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

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

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

不如,比不上

D.以母忧去职忧:

忧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薨于郏县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

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先赞说:

“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

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

“彼何如人也?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13.给划线部分断句标点: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

尝语人曰:

“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①。

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②哗于途,所过焚掠。

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

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

六月,唐藩自立③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

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

“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遂筑丛山关。

已而清师攻绩谿,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

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

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

“我江天一也!

”遂被执。

有知天一者,欲释之。

天一曰:

“若以我畏死邪?

我不死,祸且族矣。

”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

“文石!

女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谢曰:

“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

公幸勿为吾母虑也。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

“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观者无不叹息泣下。

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金佥事公声:

金声字正希,崇祯进士,后授御史,山东佥事,皆未就。

后组织义军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②狼兵:

明代以广西狼人组成的军队。

狼人指明清时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

③唐藩自立:

指明藩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一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令傅岩奇其才奇:

对……感到奇异

B.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间:

参与

C.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缀:

牵制

D.大帅购天一甚急购:

悬赏捉拿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麾下狼兵哗于途①以与他县相犄角

②从径道亡,归壁于赵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①我不死,祸且族矣①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②臣死且不避②觉今是而昨非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天一很有才华,而且重视品德修养,曾说“一个读书人,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面对贫寒的家境,家人既怨且叹,而江天一却不以为意。

B.同郡佥事金声非常赏识江天一,把抵御哗变“狼兵”一事交给他,江天一率领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哗变的“狼兵”展开激战,徽州城得以平安。

C.江天一被清兵俘获后,有人想放掉他,他说“我不死,祸且族矣”,表现了牺牲自己保全族人的品德;总督本不想问罪,但他义愤填膺,大声痛斥,最后坦然赴死。

D.本文中心明确,选材严谨,无论写江天一的贫而好学、深沉多智,还是写他的英勇抗清、大义凛然,都围绕江天一优秀的道德品质或崇高的民族气节来写。

16、翻译。

(1)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语段阅读(8分)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与“或棹孤舟”中的“棹”活用类型一致的是(2分)

A、悦亲戚之情话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屈贾谊于长沙

D、襟三江而带五湖

10、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既窈窕以寻壑

(1)悟以往之不谏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怀良辰以孤往

A.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不同

B.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相同

C.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相同

D.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不同

11、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复驾言乎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将有事于西畴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2、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C.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D.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

“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

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

“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

“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

“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王曰:

“子欲何以教寡人。

”曰: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

“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

“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

“夫子休,就舍待命。

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

“望之久矣。

”王曰:

“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

”曰:

“臣之所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

“愿闻三剑。

”曰:

“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王曰:

“天子之剑何如?

”曰: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

“诸侯之剑何如?

”曰: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王曰:

“庶人之剑何如?

”曰:

“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

宰人上食,王三环之。

庄子曰: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

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

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

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

使……较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日夜相击于前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C.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D.失其所与,不知太子乃与见王

10.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11.把上面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

五、文言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周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日:

“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日: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围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渭其骑日: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日: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橇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日: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刨,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日: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汗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B.辟易数里退避

C.骑皆伏日趴着D.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

lO.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平明,汉军乃觉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然今卒困于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徒慕君之高义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项伯杀人,臣活之

A.单于壮其节B.乐夫天命复奚疑

C.马童面之D.令诸君知天亡我

12.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②项王嗔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项王泣数行下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慷慨悲歌。

他认为自己有超世的气概,只是时运不济,对宠幸的虞姬不知如何是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声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B.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杀掉了一名汉将和督尉,杀死数十百人.以证明自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论断。

C.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乌江。

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

于是赠马亭长,宁死不辱。

—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

“毁之乎,其新之也?

”曰:

“新之。

”“新之也,何居乎?

”曰:

“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

“胡然乎?

有鼻①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

胡然乎?

我知之矣: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

意象之死,其在干羽②既格之后乎?

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而象之祠独延于世。

吾于是益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书》不云乎:

“克谐以孝,烝烝③乂④,不格奸”,“瞽瞍亦允若”。

则已化而为慈父。

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

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

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孟子》曰:

“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释:

①有鼻,地名,曾有象祠,毁于唐。

②干羽,舞蹈名,相传舜曾以干羽之舞感化苗民。

③蒸蒸,谓孝顺。

④乂,安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神而祠之祠:

祭祀。

B.斯祠之肇也肇:

开创。

C.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弟:

为兄弟。

D.据象之始也始:

开始,前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请记于予②教以慎接于物

B.①斥于唐,而犹存于今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①所以扶持辅导之周也②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D.①吾将以表于世②皆以美于徐公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宣慰使安君因当地苗民之请重新修复了象祠,本文是作者应安君之请而专为象祠所作的一篇记。

B.象祠是特为祭祀舜的弟弟象所建的庙堂,作者认为,对舜是可以修祠纪念的,但对象的祭祀却可存有异议。

C.作者认为象受到祭祀的原因:

一是舜德深入人心,百姓爱屋及乌;二是象在后期受到了舜德的感化,有德政于世。

D.本文在为象祠作记时,还阐述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这一观点,意在鼓励人们努力改不善为善。

1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毁之乎,其新之也?

(2)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

(3)今之诸苗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答案

一、

8.D

9.D

10.B

11.C

12.

(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

“他是什么样的人?

(2)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13.断句:

帝谓刘毅曰:

“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

”毅曰:

“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

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二、

13、B(间:

有时)

14、B(B来,连词,都表示承接关系。

A于,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引出对象,可译为“给”。

C且,第一个为将要,第二个为尚且。

D而,第一个为承接关系,第二个为并列关系)

15、C(“义愤填膺,大声痛斥”不准确,应为“临危不惧,毫不屈服”)

16、

(1)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

(第二小句2分,其余三个小句各占1分,关键字是“败、躬、畚、覆、暴”等)

(2)略。

(举、誉、劝、非、沮五个字各占1分)

三、

9、B10、D11、C12、B

四、

8、A解析:

谋,图谋。

9、C解析:

都是承接连词。

A.前一个“到”,动词;后一个 “在”,介词。

B.前一个是动词,到。

后一个是代词,代“自夜相击”的情况。

D.前一个动词,“结交”。

后一个“跟”,介词。

10、B解析:

A.原文第三段“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说的是庄子的剑。

C.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

D.主旨是劝说赵文王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君主应做的事情。

11、①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

②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③ 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五、

9.C10.A11.D12.B13.A

14.(10分)

(1)项王于是上马独骑,部下的八百多名壮士骑马随从,当夜从南面突围杀出,疾驰而逃。

(2)江东虽小,土地方圆(尚有)千里,民众(也有)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了。

(3)我听说汉军用千金和封邑万户悬赏我的人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

六、

8、C。

应为“兄弟和睦”,即“遵守悌道”。

9、B。

却,连词,表转折。

A向,介词/介词,引出动词“接”的宾语,不译。

C用在主谓之间,结构助词,无义/的,用在定中之间,结构助词。

D用,介词/认为,动词。

10、B。

“存有异议”与文末意思不符。

见译文。

11、

(1)是毁掉它呢,还是重新修复它呢?

(得分点:

选择问句;毁;新。

(2)这就可以看到象是已经被舜感化了。

(得分点:

斯;化;于。

)(3)现在苗民供奉象,依据的是象的后期表现。

(得分点:

奉;承;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