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85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护理学

前言

课程简介: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应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

本课程内容广泛,从如何与患者交流,到体格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应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通过教学,学生应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

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症发生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以吕探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健康评估》为主要教材。

本课程于第5学期开始,总时数为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

考评方式:

1、理论考试:

70%

2、实践考试:

30%(采取标准化病人进行正常查体考核)

实践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理论考试资格。

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

教材:

吕探云孙玉梅.健康评估(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姜亚芳余丽君.健康评估(第1版).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目标:

健康评估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一、问诊

(症状学)

问诊概述

循环系统症状学【循环科】

(水肿、脱水、心悸)

2

呼吸系统症状学【呼吸科】

(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

2

消化系统症状学【消化科】

(恶心与呕吐、呕血与黑便、便血、腹泻、便秘、黄疸)

4

神经系统症状学【神经内科】

(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

2

小计

10

0

二、体格检查

(身体评估)

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法【循环科】

2

8

神经系统查体(脊柱+神经系统)【神经内科】

2

4

头部、颈部、胸部查体(除心脏)【呼吸科】

6

4

循环查体(心脏、血管)【循环科】

4

4

腹部查体、肛门直肠查体【消化科】

4

4

男性生殖器查体【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症状学(尿潴留、尿失禁)

2

4

小计

20

28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诊断概述、红细胞检查

2

白细胞检查及骨髓总论

2

尿液、体液常规检查

2

凝血检查

2

肝脏疾病检查

2

临床生化检查

2

临床免疫检查

2

临床病原学检查

2

小计

16

四、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基础

4

4

心电图临床应用

6

4

小计

10

8

五、影像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

4

超声检查

4

小计

8

总计

64

36

第一问诊

第二体格检查

第三实验室检查

第四心电图检查

第五影像学检查

第一章问诊

【教学目标及要求】

学生在学完本后能够:

问诊概述

识记

1.正确阐述问诊的目的,影响问诊的主要因素与注意事项。

2.简述问诊的内容。

3.简述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4.简述特殊情况的问诊注意事项。

理解

1.正确理解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型态作为收集资料和组织信息,得出护理

诊断的评估框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常见症状问诊

第一节发热

识记

1.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理解

1.解释发热的发生机制。

2.解释发热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

应用

1.能识别异常体温,区分发热的临床分度。

2.能根据发热的临床表现特点确认其所处阶段,列出与之相应的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第二节疼痛

识记

1.正确说出疼痛的定义。

2.阐述疼痛的临床表现:

头痛、胸痛和腹痛的疼痛部位、程度和性质、出现和持续时间、诱发和缓解因素。

理解

1.解释疼痛的发生机制。

2.举例说明疼痛的5种分类。

应用

1.能正确应用疼痛的常用测评工具评估疼痛程度,评估疼痛的发生情况、起病缓急、持续时间、疼痛部位,有无牵涉性、放射性或转移性疼痛,疼痛的性质、发作情况、程度,以及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

2.能根据疼痛的临床表现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

第三节水肿

识记

1.正确说出水肿的定义。

2.列出水肿的分类。

理解

1.解释水肿的发生机制。

2.解释说明全身性水肿(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及其他原因引起水肿)的临床表现。

3.解释说明局部性水肿的临床表现。

4.准确理解水肿的问诊要点。

5.举例说明水肿患者的相关护理诊断。

应用

1.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水肿患者作护理评估,并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列出相关因素。

第四节脱水

识记

1.正确说出脱水的定义。

理解

1.解释说明脱水的病因。

2.简述脱水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3.准确理解脱水的问诊要点。

4.举例说明脱水患者的相关护理诊断。

应用

1.能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脱水患者作护理评估,并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列出相关因素。

第五节呼吸困难

识记

1.正确说出呼吸困难的病因。

2.正确阐述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心源性及其他原因(血液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所致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理解

1.解释说明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2.准确理解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应用

1.能根据不同类型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识别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2.能根据呼吸困难引起的临床表现,找出有关护理诊断,列出相关因素。

第六节咳嗽与咳痰

识记

1.正确说出咳嗽与咳痰的病因。

2.阐述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音色等。

咳痰的性质、量、颜色、气味等。

理解

1.解释咳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

应用

1.能正确评估咳嗽与咳痰与咳痰的性质,咳痰的性质、量、颜色、气味。

2.能根据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找出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

第七节咯血

识记

1.正确说出咯血的病因。

2.正确阐述咯血的临床表现。

3.列出咯血的评估要点。

理解

1.解释咯血的发生机制。

应用

1.根据评估要点,能正确评估咯血前的临床表现和大咯血的临床表现。

2.能识别咯血与非气管、支气管疾病所致的出血。

3.能识别咯血常见并发症。

4.能根据咯血临床表现,列出与咯血有关的护理诊断,找出相关因素。

第八节发绀

识记

1.正确说出发绀的定义。

2.正确阐述发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的分类及临床表现、血液中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的发生原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理解

1.解释发绀的发生机制。

应用

1.正确区分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的各类发绀。

2.识别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及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引起的发绀。

3.能根据发绀的病因找出与之相关的护理诊断,列出相关因素。

第九节心悸

识记

1.正确说出心悸的定义。

理解

1.阐述心悸的发生机制。

2.理解说明心悸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3.准确理解心悸的问诊要点。

4.举例说明心悸患者的相关护理诊断。

应用

1.能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心悸患者作护理评估,并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列出相关因素。

第十节恶心与呕吐

识记

1.正确说出恶心与呕吐的概念。

2.列出呕吐的类型与病因。

3.列出呕吐的护理评估要点。

理解

1.解释呕吐的发生机制。

2.准确说明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

3.举例说明不同病因恶心呕吐的特点。

应用

1.能根据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

第十一节呕血与黑便

识记

1.正确说出呕血与黑便的概念。

2.列出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3.列出呕血与黑便的护理评估要点。

理解

1.解释说明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

应用

1.能根据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特点估计出血量。

2.能根据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二节便血

识记

1.正确说出便血的概念。

2.列出便血的病因。

3.列出便血的护理评估要点。

理解

1.解释说明便血的临床表现。

2.解释不同病因便血的特点。

应用

1.能根据便血的临床表现特点估计出血量。

2.能根据便血的临床表现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三节腹泻

识记

1.正确说出腹泻的概念与类型。

2.简述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的病因。

3.列出腹泻的护理评估要点。

理解

1.解释说明腹泻的发生机制。

2.解释说明腹泻的临床表现。

应用

1.能分析腹泻的特点判断腹泻类型。

2.能根据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四节便秘

识记

1.正确说出便秘的概念。

2.列出便秘的护理评估要点。

理解

1.理解说明正常排便过程。

2.准确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

3.解释便秘的类型与病因。

4.解释便秘的临床表现。

应用

1.能评估便秘原因,确认便秘类型。

2.能根据便秘的临床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五节黄疸

识记

1.正确说出黄疸的概念。

2.列出黄疸的类型。

3.列出黄疸的护理评估要点。

理解

1.理解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

2.解释说明不同类型黄疸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解释说明不同类型黄疸的临床表现。

应用

1.能区分黄疸和非黄疸性的皮肤黄染。

2.能根据黄疸的临床表现评估其严重度。

3.能根据黄疸的临床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六节尿潴留

识记

1.正确说出尿潴留的概念。

2.简述尿潴留的临床表现。

3.列出尿潴留的问诊要点。

理解

1.准确理解尿潴留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应用

1.能根据尿潴留的临床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七节尿失禁

识记

1.正确说出尿失禁的概念。

2.列出尿失禁的临床表现。

3.列出尿失禁的问诊要点。

理解

1.正确理解尿失禁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应用

1.能根据尿失禁的临床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八节抽搐与惊厥

识记

1.简述抽搐与惊厥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应用

1.能根据抽搐与惊厥的临床表现特征区分全身性抽搐与局限性抽搐,列出与之相应的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第十九节意识障碍

识记

1.简述意识障碍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理解

1.正确理解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

应用

1.能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昏迷评分量表测评,确定意识障碍的类型,列出与之相应的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问诊的目的 

二、问诊的内容 

(一)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二)功能性健康形态模式

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四、特殊情况的问诊 

(一)不同文化背景

(二)认知障碍

(三)愤怒

(四)焦虑

(五)抑郁

(六)儿童与老年人

(七)病情危重者

(八)临终病人

第二节常见症状问诊

一、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二)发生机制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问诊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二、疼痛 

(一)发生机制

(二)疼痛的分类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问诊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三、水肿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四、脱水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五、呼吸困难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

六、咳嗽与咳痰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七、咯血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八、发绀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

九、心悸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

十、恶心与呕吐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十一、呕血与黑便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十二、便血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

十三、腹泻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

十四、便秘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

十五、黄疸 

(一)正常胆红素代谢

(二)病因与发生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

十六、尿潴留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十七、尿失禁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相关护理诊断

十八、抽搐与惊厥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机制

十九、意识障碍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相关护理诊断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讲授

第二章体格检查

【教学目标及要求】

学生在学完本后能够:

第一节概述

识记

1.简述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基本检查方法和分类。

应用

1.能够熟练操作基本的体格检查方法。

第二节一般检查

一、全身状态

性别

识记

1.列出与异常性征有关的病因。

应用

1.能识别异常性征。

年龄

识记

1.举例说明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生命征

识记

1.列出生命征的内容。

应用

1.能评估患者的生命征,并区分其正常与否。

发育与体型

识记

1.简述影响发育的因素;成人正常发育的指标。

2.列出成人体型的类型。

理解

1.解释说明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

应用

1.能正确判断患者体型,识别病态发育病态发育。

营养状态

识记

1.简述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重点是综合判断法)。

2.简述异常营养状态的类型、判断标准和常见原因。

理解

1.解释说明异常营养状态的常见病因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

2.能正确判断异常营养状态。

面容与表情

识记

1.简述常见典型面容的临床意义。

应用

1.能识别常见典型面容。

体位

识记

1.举例说明常见体位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应用

1.能识别常见体位。

皮肤

识记

1.简述影响皮肤颜色的因素;皮肤颜色异常的临床意义。

2.简述影响皮肤湿度的因素;皮肤湿度异常的临床意义。

3.简述皮肤温度异常的临床意义。

4.简述影响皮肤弹性的因素;皮肤弹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5.简述皮疹的种类、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简述压疮的定义、好发部位、临床分期及相应表现。

7.简述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8.简述蜘蛛痣的定义、分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9.简述不同程度水肿的临床表现特点。

应用

1.能正确、规范实施各项皮肤检查,识别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和弹性改变,不同类型的皮疹、压疮、皮下出血、蜘蛛痣、水肿,并能判断压疮的分期及水肿的严重程度。

浅表淋巴结

识记

1.简述浅表淋巴结的分布。

2.简述触诊浅表淋巴结的注意事项。

3.简述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应用

1.能正确、规范实施浅表淋巴结的检查,并区分正常与异常。

第三节头部检查

头部

识记

1.简述头发、头皮与头颅的评估内容。

2.简述头颅异常的临床意义。

应用

1.能正确辨认头部大小、外形及运动异常。

面部

识记

1.简述眼、耳、鼻、口的检查内容、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

1.能正确实施面部检查,辨认面部异常体征。

第四节颈部检查

识记

1.简述颈部检查的内容、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

1.能正确实施颈部检查,辨认颈部异常体征,尤其是颈静脉怒张和气管移位。

2.能正确实施甲状腺视诊、触诊、听诊检查。

第五节胸部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

识记

1.简述骨骼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

胸壁、胸廓与乳房

识记

1.简述正常胸壁和胸廓特点。

2.简述异常胸壁、胸廓的特征及发生原因。

理解

1.解释说明胸壁静脉显露的血流方向和意义。

肺和胸膜

识记

1.视诊

(1)简述呼吸运动的类型。

(2)简述呼吸困难的临床类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3)简述正常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4)简述异常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改变的临床意义。

(5)简述潮式呼吸、间停呼吸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触诊

(1)简述一侧或双侧胸廓扩张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2)简述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

(3)简述语音震颤增强、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3.叩诊

(1)简述叩诊音的分类:

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

(2)简述胸部病理性叩诊音(浊音、鼓音、实音及过清音)及其临床意义。

(3)简述正常肺下界。

(4)简述肺下界上升和下移的临床意义。

4.听诊

(1)简述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特点及分布。

(2)简述病理性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和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3)简述啰音的分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4)简述胸膜摩擦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理解

1.触诊

(1)解释说明语音震颤的形成机制。

(2)解释说明语音震颤的生理变异。

2.叩诊

(1)解释说明影响叩诊音的因素。

3.听诊

(1)解释说明啰音的发生机制。

(2)解释说明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

应用

1.触诊

(1)能正确运用胸部扩张度的检查方法。

(2)能正确运用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

2.叩诊

(1)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手法及应用。

(2)能正确运用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并熟知其临床意义。

3.听诊

(1)能正确运用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并熟知其临床意义。

心脏

识记

1.视诊

(1)简述心脏视诊的3个内容。

(2)简述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

2.触诊

(1)简述心脏触诊的3个内容。

(2)正确说出震颤的定义。

3.叩诊

(1)简述正常心浊音界。

4.听诊

(1)简述心脏听诊的内容。

(2)简述正常的心率和心律。

理解

1.视诊

(1)解释说明病理情况下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和强弱的变化。

2.触诊

(1)解释说明触诊方法。

(2)解释说明心尖搏动突起的临床意义。

(3)解释说明抬举样搏动的临床意义。

(4)解释说明震颤的临床意义。

3.叩诊

(1)解释说明心脏叩诊的方法和顺序。

(2)解释说明心脏浊音界改变的病因和特点。

4.听诊

(1)解释说明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

(2)解释说明异常的心率和心律。

(3)解释说明正常第一和第二心音的意义和听诊特点。

(4)解释说明心音强度和性质改变;额外心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5)解释说明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杂音的听诊要点(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和影响);杂音的临床意义。

5.解释说明心脏功能分级。

应用

1.根据心脏检查视、触、叩、听诊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系统地为患者作相应体格检查,发现异常体征。

第六节血管检查

识记

1.正确说出成人血压水平的分类和定义。

2.正确说出正常的脉搏特点。

理解

1.解释说明血压的检查方法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2.解释说明脉搏的检查方法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3.解释说明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4.解释说明血管杂音的检查方法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应用

1.能为患者作血压及脉搏的检查,发现异常体征。

第七节腹部检查

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识记

1.简述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理解

1.解释说明腹部各区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

视诊

识记

1.简述腹部视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

2.简述腹部平坦、膨隆与凹陷的判断标准。

3.简述腹壁静脉曲张的概念。

理解

1.解释说明腹部视诊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腹部膨隆、腹部凹陷、腹式呼吸异常、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和蠕动波。

2.解释说明不同病因全腹膨隆的特点。

3.解释说明不同病因腹壁静脉曲张的特点。

4.解释说明腹壁肿块和腹腔内肿块引起的腹部局部膨隆的鉴别。

应用

1.正确视诊腹部:

腹部外形、腹式呼吸、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2.正确检查并判断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

听诊

识记

1.简述腹部听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

2.简述肠鸣音的概念。

3.简述肠鸣音活跃、亢进、减弱和消失的判断标准。

理解

1.解释说明腹部听诊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肠鸣音改变、振水音和腹部血管杂音。

2.分析说明动脉性杂音与静脉性杂音的区别。

应用

1.正确听诊腹部:

肠鸣音、振水音和血管杂音。

叩诊

识记

1.简述腹部叩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

2.简述移动性浊音的概念。

理解

1.解释说明腹部叩诊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腹部鼓音区范围改变、肝上下界位置改变、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肋脊角叩痛、膀胱叩诊异常。

2.解释说明膀胱充盈与妊娠子宫的浊音区鉴别。

应用

1.正确叩诊腹部:

肝上下界、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肋脊角叩痛、膀胱叩诊。

触诊

识记

1.简述腹部触诊的检查项目及各项目的正常表现。

2.简述腹部触诊的注意点。

3.简述压痛与反跳痛的概念。

4.简述常见腹部压痛点及位置。

5.简述腹膜刺激征的概念。

6.简述脾脏肿大的分度。

理解

1.解释说明腹壁紧张度增加和减弱的临床意义。

2.分析说明腹部触诊板状腹与揉面感的区别。

3.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