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5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5A文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WC县WZ镇QP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1.1.2项目拟建地址

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WZ镇QP沟震后安置社区内(GD援建居民住宅区),项目位于安置社区11栋内。

1.1.3项目建设单位

WC县WZ镇QP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1.1.4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为改造项目,即:

将QP沟震后安置社区(GD援建居民住宅区)内的11栋2楼的4户住宅及1楼右边一半改造为QP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总改造面积约530㎡,项目总投资约390万元。

主要改造内容为医疗区、办公管理区和共用楼梯,具体包括:

资料室、病房、微机室、B超室、办公室、医生休息室、2个楼梯及相关辅助工程等。

1.1.5项目投资资金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90万元,全部为灾后重建国家切块资金。

1.2编制依据与范围

1、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10号);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卫医发〔20XX〕240号);

(5)《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XX);

(6)《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卫规财发(20XX)340号;

(7)《国务院关于做好WC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2号);

(8)《中共SC省委、SC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C委发〔20XX〕2号);

(9)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本)》;

(10)《WC县WZ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XX-20YY)》;

(11)《可行性研究指南》;

(12)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13)发改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

(14)国家其他相关规范、标准及政策性文件;

(15)项目业主就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6)项目业主关于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协议。

2、编制范围

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

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建设场址比选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等。

在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后,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

1.3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及工作概况

1、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

SC长城环境科学研究院。

2、研究工作概况

X.XX地震后,在SC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WZ镇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该项目经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并同意立项。

为切实给项目业主和审批部门提供专业、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保证项目能科学、合理的实施,WC县WZ镇QP沟社区卫生站于20XX年3月30日委托SC长城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WC县WZ镇QP沟社区卫生站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系统收集WC县WZ镇QP沟项目所在地及邻区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理解了本工程的技术基础资料,并于20XX年4月上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实地调查、数据收集等工作。

然后转入室内资料综合研究、报告撰写和图件编绘,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报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1

主要技术指标

1.1

总面积

m2

530

改造项目

1.2

项目所在层数

1、2

1.3

床位数

8

1.4

建设期

8

1.5

建筑耐久年限

50

1.6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1.7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9

1.8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2

主要经济指标

2.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90

2.2

资金筹措

万元

390

灾后重建国家切块资金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该项目是一项社会福利公益性工程,是国家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采取的一项具体措施。

项目对确保广大灾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该区域卫生事业的进步,加快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该项目建设条件优越,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建设方案可行,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灾区重建相关政策。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在城市,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卫生服务特别是基层卫生服务同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及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不相适应,亟待改革、完善。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决策以来,不少城市积极试点探索,并已取得初步经验,显示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实施,加快医疗机构改革,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近几年,社区卫生发展是健康的。

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20XX个,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大、中型城市逐步形成。

但是在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新的服务理念滞后,表现为经营管理理念不到位,个体服务态度生硬、治疗技术缺陷仍时有发生,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趋激烈。

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都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但仍然存在着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不透,有的只是形式上的支持,内容上不支持;由“政府领导、部门协调、街道负责、居委会参与、卫生部门实行行业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虽已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职责、相互关系尚未全部理顺。

同时,部分社区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也有盲点,一味追求无偿卫生服务的大有人在;也有极少部分群众(有经济能力的)认为只要我付钱,卫生机构就应该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务。

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忽视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机构的现状。

2、政策支持不落实。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改革基本未涉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补偿机制不到位、卫生资源配置失当、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规范使经济补偿没有合理的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与补偿经济政策的乏力,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将无法生存和发展,迫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重医疗服务“侧支循环”,从中汲取“养分”,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发展。

这样,势必削弱其他服务功能,违背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和初衷。

目前,“以医养防、以药补医”实际上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对政府补偿不足的补充,也就是医院在业务收支中以临床医疗结余弥补预防经费的不足,以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医疗收支亏损,社区卫生服务如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发展将受到相当程度的阻碍。

3、机构发展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无论是由原机构转制而来,还是新设置的单位,均没有摆脱旧有医疗模式的影响,单纯开展医疗行为的现象广泛存在。

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对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足够重视,在服务模式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还是在医院等病人上门,以临床医疗为主,忽视社区群众的健康保健服务,忽视对社区的健康干预作用。

其次,人力资源匮乏、基础差、来源少,相关政策跟不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地段医院(确切地说从卫生院)转制而来,由于历史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都不尽合理,他们的文化程度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3~2/3,职称以初级为最多,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失调,此外,全科医学职称评定体系还未真正实施,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规程上还存在着法律风险,这样水平的一支全科医师队伍必然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

同时,由于人才流动的政策导向、职称晋升等问题,也是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缺乏的原因。

要开展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六位一体”工作尚有一定难度。

2.1.2WC县震前医疗卫生事业现状

WC县辖区内拥有县、乡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17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执法监督所,乡镇卫生院12所(含中心卫生院3所)。

现有在职职工371人,专业技术人员304人。

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技)师23人,主治医(技)师96人,医(护)师、士183人,共有床位252张,退休职工141人。

共有114个行政村,乡村医生108人,村妇幼人员102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医生证的204人。

建有89个医疗站,村医疗站面积1501平方米。

工矿企业、学校部队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20所,个体诊所21个;医疗卫生人员人数:

工矿企业学校部队72人,个体诊所24人。

表2-1WC县医疗卫生机构统计表

统计年份

数目

简要介绍

19XX

59个

有医疗机构59个,县级以上医院6个,乡镇医院12个,有病床395张.有医务人员629人。

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6.3人。

20XX

27个

有医疗卫生机构27个、医院病床34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63人,增5.7%。

20XX

20所

有医疗机构20所、医务人员438人、卫生人员356人、医院病床252张,全县共建108个卫生站;完成了县人民医院大楼改造装修,新添置了CT机、彩色n超等大型先进设备。

20XX

20所

有医疗卫生机构20所,其中县级院(站、所)5所、乡镇卫生院12所、中心医院3所,有农村医疗站108个、县卫生人员进修学校1所;有卫生技术人员347人、医院病床位252张;开展预防性卫生消毒160多万平方米,对疫区返回人员进行流调和医学观察,张贴爱国卫生宣传资料200多份;实施中日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检查可疑肺结核273人、肺结核101人,纳人日本政府项目免费治疗涂阳及重症涂阴病人33人。

20XX

20个

完成漩口镇学校、医院等20个单位的平面图设计审查和巧个单位的地勘工作。

2.1.3“X.XX”大地震后WZ镇卫生机构受损情况

20XX年“X.XX”WC特大地震中给WC县各级卫生机构造成了巨大损失,大部分卫生用房倒塌,国家和个人财产完全损毁。

WZ镇辖区大部分卫生医疗机构受损严重,交通中断,通讯中断,与上级主管部门无法联系,处于瘫痪状况。

面对如此大的灾难,药品缺乏,医务人员紧缺,全体医务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带着伤痛坚持抗震救灾救治工作第一线。

在全国各地医疗、防疫队伍鼎立相助下,共同抢救伤病员共7600余人次(包括外援队伍),使该辖区内没有因为“X.XX”WC特大地震而发生疫情。

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得到了州、县表彰。

从地震到现在,WZ镇各级卫生机构因为重建规划多次从临时救治点搬迁至现在的过渡板房。

加上过渡板房现有设备不足、就医条件简陋、药品缺乏等各种实际困难,致使该区的正常医疗卫生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严重不足,灾区人民的就医问题日益严峻,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很好的医疗保障。

据统计,整个WC县需建设医疗卫生机构129所,其中医院2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含州疾控WC皮防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所、采供血机构1所、村卫生室109所。

WZ镇QP沟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其居民安置社区已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辖区内居民都已陆续搬入新建社区,百姓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但是,由于该社区目前还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老百姓生病后必须到WZ镇卫生院就治,即使是发烧、感冒等小病也无法就近治疗。

这种局面一方面不符合国家有关灾后重建规划,同时也加重了WZ镇卫生院的运行负荷,致使许多老百姓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有力的治疗,严重影响QP沟数千名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促进灾区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全面保障灾区人民群众健康,卫生局等相关部门非常重视WZ镇QP沟社区卫生站灾后重建及发展工作。

2.2项目建设的由来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应看到,在城镇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以及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问题。

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改革城镇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

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在居民区开设卫生服务网点,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镇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镇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镇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X.XXWC特大地震”导致WZ镇内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镇区医疗卫生系统破损严重,灾区民众就医条件简陋,诊治质量效果不佳,故尽快改善WZ镇卫生机构不足现状,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当地居民医疗卫生需要的工作亟待进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WC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2号)文要求:

“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同时结合《中共SC省委、SC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C委发〔20XX〕2号)的相关要求,故WC县卫生局拟在WZ镇QP沟灾后安置区内将部分剩余安置房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总面积530㎡,总投资约390万元。

主要包括:

资料室、病房、微机室、B超室、办公室、医生休息室、2个楼梯及相关辅助工程等的改造。

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本)》,鼓励类第二十五项“其他服务业”第13条“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并获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项目下达的同意建设的批复。

同时根据《WC县WZ镇灾后重建规划》,该项目符合WC县WZ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WZ镇QP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灾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灾区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2、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灾区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城镇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镇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3、是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参保居民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帮助参保居民合理利用大医院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

4、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为灾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灾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功能较为完善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将辐射WZ镇QP沟辖区内所有居民的医疗需求,并能辅助WZ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体检、医疗服务等工作。

将利于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灾区社会和谐和稳定,更利于灾区人民安居乐业,从而更好的投入到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的工作当中,因此该项目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3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3.1项目场址比选

3.1.1选址原则

参照《国务院关于做好WC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2号)、《中共SC省委、SC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C委发〔20XX〕2号)、《WC县WZ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XX-20YY)》,《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20XX年讨论稿)》(卫办规财发[20XX]122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

2.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

3.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4.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3.1.2拟定场址比选

根据规划,本项目拟选场址有两处:

A、QP沟震后建设的板房区。

B、QP沟震后安置社区(GD援建居民住宅区)内。

通过实地勘察、资料收集及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现对以上两个选址进行如下比选分析:

1、两处选址基本情况介绍

(1)选址A

QP沟震后建设的板房区。

划地面积29m×24m。

该板房区现为灾区村民居住区。

板房每户面积为5m×4m,每排板房5户居民。

周围为农田区,离QP沟安置居民区较远。

(2)选址B

QP沟震后安置社区(GD援建居民住宅区)内。

拟选场址为社区内11栋2楼的4户住宅及1楼右边一半(总面积约530㎡),1楼左边一半为物管用房。

拟选场址位于小区中央偏西面,小区各种配套设施完备,安置居民已分批入住。

2、投资费用比较

(1)选址A

选址A主要投资费用为:

板房区现住居民拆迁安置费、板房拆迁费、卫生服务站重建费(含勘探、设计等)、装修费、设施设备购买费、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等。

由于目前WC县尚未做出明确指示,舍弃板房,故拆迁工作困难较大,导致拆迁安置费用不易控制。

由于板房条件简陋,不能满足卫生医疗服务站的用房需要,故需拆除重建,此项费用较大。

另外,因该板房区为震后临时搭建灾民安置房,故水、电、气等各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在此建设卫生服务站,需追加投资,用于基础设施改造。

因此,选址A所需投资费用较高。

(2)选址B

选址B主要投资费用为:

对社区已建安置房进行的简单改造费(如新建2个楼梯、封墙等)、装修费、设施设备购买费等。

由于该选址的安置房已建设好,只需对其进行简单改造、装修后即可使用,且小区内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无需单独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选址B所需投资费用相对较低。

(3)比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选址B所需投资费用明显低于选址A,从投资费用角度出发,建议采用选址B。

3、建设工期比较

(1)选址A

由于选址A涉及板房区现住居民拆迁、卫生服务站重建(含勘探、设计等)、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具体工程,工程复杂,不易控制,所以建设工期较长。

(2)选址B

由于选址B只涉及对现有住宅做简单改造、装修等工序,所以建设工期较短。

(3)比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选址B所需建设工期明显短于选址A,能更早的投入使用,以便尽早为该区域居民服务。

所以从建设工期长短角度出发,建议采用选址B。

4、工程技术条件比较

(1)选址A

选址A占用土地类型目前为灾区居民安置区,但将来此区域将恢复为原来的农田;在施工过程和将来运营阶段项目实际占用土地面积较大;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水文、地质、地形等施工条件,还需进一步详细论证其是否适合建设该项目;征地拆迁条件、外部协作条件、社会依托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环保条件等基础条件,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项目的建设要求。

(2)选址B

选址B占用土地类型为灾区居民安置用房,符合项目用地要求;在施工过程和将来运营阶段项目实际占用面积比较稳定(530㎡);在改造过程中涉及的施工基础条件简单;无需拆迁,外部协作条件、社会依托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环保条件等基础条件良好,完全能够满足项目的建设要求。

(3)比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选址B相对于选址A而言,所需工程技术条件更适合该项目的建设。

所以从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条件短角度出发,建议采用选址B。

5、项目建设对所选场址的影响比较

(1)选址A

由于选址A涉及板房区现住居民拆迁安置问题,且当地居民对拆迁安置较敏感,如拆迁安置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很有可能影响该区域的干群关系,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及该区域的各项社会经济建设工作。

由于项目所在地四周为农田,项目建设过程和建成运行后,都势必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如运行过程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含医疗垃圾和医疗废水等)未得到妥善处置,将对周围农田区造成极大的环境影响。

而要解决好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必须要增加环保方面的投资,从而使项目总投资增加。

(2)选址B

由于选址B不涉及拆迁重建,故不存在选址A的拆迁影响问题。

选址B为建好的居民社区,其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项目运行所产生的各项废弃物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对该社区的居民生活和环境影响较小。

(3)比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选址B相对于选址A而言,项目对拟建场址的各种负面影响要小。

所以从项目对拟建场址的影响角度出发,建议采用选址B。

6、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营效果比较

由于选址A为远离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农田区,不靠近居民生活区,建成后居民就诊方便度不如选址B。

选址A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如B完善,在同等条件下,如居民需要急诊时,选址B明显优于选址A。

同时,交通运输的差异也将直接带来项目的运行成本差异,最终导致项目运营效果的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从投资费用、建设工期、工程技术条件、项目对所选场址的影响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效果等综合分析得出,选址B明显优于选址A,所以建议项目采用选址B,即:

QP沟震后安置社区(GD援建居民住宅区)内。

3.1.3项目选址

本项目为灾后重建项目,根据上述建设选址基本原则和拟建选址比选分析,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及WC县医疗卫生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该项目选址最终综合比选结果为:

QP沟震后安置社区(GD援建居民住宅区)内11栋2楼的4户住宅及1楼右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