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16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x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

必修三专题一:

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9小题,共0分)

1.(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22题)“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守仁

【答案】C

【点拨】本题较简单,根据材料中“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

【结束】

 

2.(2011年4月广东六校联考14题)“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

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故选D。

【结束】

3.(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25题)当读到:

条件一: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

学堂上老师带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C

【点拨】从材料中的“注重气节”以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可知选择C项,宋明理学。

【结束】

4.(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15题)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B.朱熹

C.陆九渊D.王阳明

【答案】C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她可以选择改嫁或者守贞洁,这取决于她自己的主观见识即心学。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结束】

5.(2011年海南高考6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

【答案】B

【点拨】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

【结束】

6.(2011年3月濮阳市一模20题)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

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

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

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答案】A

【点拨】把握关键词“南宋”、“岳麓书院、“慎思审择”可判断选择A项。

【结束】

 

7.(2011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一模3题)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

对此观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没有辩证地客观评价程朱思想

C.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答案】D

【点拨】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其中,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据此本题D项说法错误。

【结束】

8.(2011年5月青岛市二模11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点拨】钱乘旦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也即选择B项。

【结束】

9.(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4题)《梦梁录》记载:

“……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

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A.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C.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D.《四书章句集注》始编成

【答案】D

【点拨】本题考察宋朝时期的史实。

根据提干信息“都城临安”分析,所述现象属于在南宋时期,因此排除A项,西藏设宣政院是在元朝时期;B项应是在北宋;《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著作。

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

【结束】

 

10.(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3题)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

【答案】C

【点拨】本题实则考查了朱熹的思想主张。

各选项中A项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B项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思想;D项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等的思想。

本题选C项,“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结束】

11.(2011年3月嘉兴市一模14题)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

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是在明清时期变化猛增,“贞节“是古代女子道德要求的一个体现,其主要要求来自于儒家封建理学思想。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理学发展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影响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由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人性,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社会,因此社会上节妇得到政府的表彰。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结束】

12.(2011年4月河南省统测45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王国维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贡献,是从研究王亥之名始。

……王国维将“王亥”二字定为人名,这个人名为不少古书所传写,且有不同写法,经发现了甲骨文已有的写法,就可以用之校定古书了。

再深入一步,王国维又考定《史记》关于殷商世系的文字,不过是“传闻”或“假想”,这次却得到了证明。

这不但说明了甲骨文的发现“使世人知殷墟遗物之有裨于经史二学者有如斯也”,反过来又证明了《史记》关于这问题记载的科学性。

——摘自《国学大师丛书国学研究的历史性贡献》

材料二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

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

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摘自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材料三启超以为先生盖情感最丰富而情操最严正之人也。

于何见之,于其所为诗词及诸文学批评中见之,与其所以处朋友师弟间见之。

充不屑不洁之量,不愿与虚伪恶浊之流同立于此世,一死焉而清刚之气乃永在天壤。

夫屈原纵不投泊罗,亦不过更郁邑侘傺(抑郁失意)十数年极矣,屈原自沈,我全民族意识上之屈原,曾沈乎哉?

——摘自梁启超《国学论丛王静安先生纪念专号序》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王国维(字静安)的治学思想。

(9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国维体现的人格特质,试分析这种人格特质形成的原因。

(6分)

【答案】

(1)使甲骨文研究不再局限于古文字学的范围,进入了着眼于历史上文化制度的研究;提出“二重证据法”,以考古得出的地下材料与史书记载互证,将两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之处,互为佐证,克服了研究的狭隘性、片面性、主观性,从而得出具体的、可信的结论;继承传统,同时吸纳西学的观点和方法,拓宽了学术研究领域。

(9分)

(2)人格特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忧国忧民;热爱传统文化等。

原因:

儒家学说(尤其是宋明理学)倡导的气节精神,知识分子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西方文化冲击下,对传统文化的钟爱和勇敢地吸纳西学。

(6分)

【点拨】

王国维是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1)从材料中王国维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对历史史料研究的贡献和中西文化交融的贡献角度思考回答。

(2)从王国维史学研究的态度,陈寅恪和梁启超对王国维的评价角度分析第一问。

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时代特征、个人因素等角度分析“原因”。

【结束】

13.(2011年4月北京东城区一模14题)“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应出自()

A. 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    D.李贽

【答案】C

【点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意是:

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每个人的思想在活动的缘故。

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知,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反省,做到好的作为去掉恶行。

王阳明晚年将心学的思想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是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

本题选C项。

本题也可以根据材料中“良知”“格物”等信息上入手,分析出这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结束】

鸦片战争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回答15—17题。

14.(2011年5月莆田市质检15题)朱熹有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致良知B.发明本心C.经世致用D.读圣贤书

【答案】D

【点拨】本诗反映了朱熹对于读书的感受,认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书本就像是有活水的方塘一样,要弄清楚各种问题,必须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结合各选项,A项是心学集大成思想家王阳明的主张;B项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主张;C项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们共同的主张,据此本题中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应是读圣贤书。

【结束】

15.(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9题)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答案】C

【点拨】根据所学,封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有重要影响,本题中明朝儒学家籍贯主要集中在江南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密切关系。

隋唐时江南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中心最终完成了南移;明清得到进一步巩固。

本题选C项。

【结束】

16.(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3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下列哪种哲学与其修炼的意境吻合()

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答案】D

【点拨】禅诗反映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根据所学,心学也具有这一特点,本题选D项。

【结束】

 

17.(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33题)“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D.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加科学

【答案】B

【点拨】从“朱子高于孔子”可知对联认为朱子的成就要高于孔子的成就,也即B项。

【结束】

18.(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9题)“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

【答案】C

【点拨】由材材中“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可知评价的宋明理学。

理学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

因此选C。

【结束】

19.(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9题)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答案】C

【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根据提干信息分析,嘉靖帝的做法属于错误的,海瑞的上疏属于忧国忧民,没有体现君臣权力之争。

在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皇权不受约束,因此AB项说法错误,应选C项。

理学中提倡忠君、爱国思想,所以海瑞的上疏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

20.(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9题)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

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

【答案】C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是因为思想为政治专制等级服务,压抑人民反抗。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结束】

 

2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古代政治与思想的关系和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

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的统治。

从材料中分析,文庙从唐代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很明显是统治者利用孔子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项说法错误,汉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项从材料中难以得出。

D项文庙的修建与城市经济发展无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儒学独尊以后,孔子逐渐成为儒学的象征。

唐代以来在各地修建文庙,实际是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维护专制统治。

符合此意的为A项,B、C、D项都不符合史实。

【结束】

22.(2011年5月滨州市二模10题)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

“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C.理学摧残人性D.世风每况愈下

【答案】C

【点拨】在传统理学影响下,人们要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这些道德规范虽然在培养民族性格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扼杀了人的天性,摧残了人性。

而题干海瑞的做法就是这些道德规范消极性的体现。

【结束】

23.(2011年西安八校联考26题)宋儒朱熹有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诚敬存之B.读圣贤书C.发明本心D.端坐澄心

【答案】B

【点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说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

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即B符合题意。

诚敬存之是二程的主张,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思想,端坐澄心是指使心安静下来,去掉一切杂念,属于道家养生思想。

【结束】

24.(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16题)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②以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④明代烧制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点拨】“心学”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来自于古印度;梵文是古印度文字。

【结束】

 

25.(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2题)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理学、心学的不同的掌握程度。

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

所以答案为A.

【结束】

26.(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4题)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催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

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材料中的乙徒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南宋时期的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

【结束】

 

27.(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2题)《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B

【点拨】由材料信息可知,“某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源。

这是程朱理学思想。

程朱理学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择B项。

A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A项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两种”是人心中的天理,故排除。

【结束】

28.(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4题)“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B.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D.经世致用

【答案】C

【点拨】佛家偈语大意是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联系各选项,C项宋明时期的心学主张“内心反省”,即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本题选C项。

【结束】

 

29.(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2题)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

“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

“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

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答案】B

【点拨】材料中“师”的意思是,“理”在“气”先,由“理”生“气”;“理”在“气”中,相互依存。

“气”是(金木水火)物质材料,“理”是(仁义礼智)道德准则。

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

【结束】

 

30.(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30题)“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

【答案】A

【点拨】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结束】

31.(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26题)有人问程颐:

“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

”他断然回答:

“绝对不能,有人怕饿死冻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程颐的观念源于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同

【答案】B

【点拨】可用排除法,A项为张载思想,C项为朱熹思想,D项为王守仁思想,选择B项。

【结束】

32.(2011年4月河南平顶山调研27题)中国宋代一位思想家认为:

“禀其清明之气,而不为物欲所累”的就是圣人,“禀昏浊之气而为物欲所蔽不能去此物欲”的就是不肖之人。

他的思想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C

【点拨】此思想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思想,材料中涉及“物欲”可知他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他又认为是否为圣人关键看是否为物欲所累,故判断为客观唯心主义,选择C项。

【结束】

33.(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6题)“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D.致良知

【答案】A

【点拨】关键句“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体现了理学中的格物致知。

【结束】

 

34.(2011年5月天津和平区二模2题)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

“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答案】C

【点拨】本题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