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965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docx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第一章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Ø微波和微波通信的概念

Ø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

Ø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Ø微波通信的分类

Ø微波通信的应用

Ø微波站的分类

Ø数字微波的中继方式

Ø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Ø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重点:

Ø什么是微波和微波通信?

Ø微波通信的分类

Ø微波站的作用

Ø中继方式

Ø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1.1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

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

Ø微波通信的概念

Ø微波通信的频段

Ø微波的视距传播特性

Ø微波通信的分类

一、微波与微波通信

什么是微波?

频率在300MHz到300GHz(波长为1m到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什么是微波通信?

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携带信息并通过电波空间进行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

与其他通信系统一样,都由模拟微波通信发展为数字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起源和发展。

微波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雷达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由于具有通信容量大而投资费用省、建设速度快、安装方便和相对成本低、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模拟微波通信,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主要手段,其传输容量高达2700路,而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同步数字序列(SDH)在传输系统中的推广使用,数字微波通信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目前,单波道传输速率可达300Mbit/s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微波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使用了交叉极化传输、无损伤切换、分集接收、高速多状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

因此,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称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

我国第一条微波中继通信线路是6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

目前已试制成功2,4,6,8,11GHz等多个频段的各种容量的微波通信设备,并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迅速发展。

二、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

微波既是一个很高的频率,同时也是一个很宽的频段,在微波通信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一般在1GHz~40GHz,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频段:

L波段1.0——2.0GHzC波段4.0——8.0GHz

S波段2.0——4.0GHzx波段8.0——12.4GHz

Ku波段12.4——18GHzK波段18——26.5GHz

三、微波的传播特性

微波除了具有电磁波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主要有:

1.视距传播特性

微波的特点和光有些相似。

因为微波的波长较短,和周围物体的尺寸相比要小得多。

即具有直线传播和在物体上产生显著反射的特性,因此,微波波束在自由空间中是以直线传播的,也称作视距传播。

2.极化特性

无线电波由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电场和磁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形成统一的时变电磁场体系。

时变电磁场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存在和运动,因此称为电磁波或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具有一定的极化特性。

极化的定义:

迎着电磁波的传播方向,观察瞬间电场矢量端点所描绘的轨迹曲线。

三种不同的极化形式:

(1)线极化。

指电场矢量

的端点随时间

的变化轨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若这条直线与地面平行,则称为水平极化;若与地面垂直,称为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是彼此相互正交的两个函数。

(2)圆极化。

指电场矢量

的端点随时间

的变化轨迹为一个圆。

左旋圆极化:

电场矢量

的旋转变化方向为顺时针;

右旋圆极化。

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是两个彼此正交的函数。

(3)椭圆极化。

是极化波的一般形式。

直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都可以看作是椭圆极化波的特殊形式。

由数学分析知,当两个函数正交时,两函数的相关系数为零,因此,在微波通信中常采用不同的极化方式来扩充系统容量或消除同频信号间的干扰。

四、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线路噪声不积累

数字通信相对与模拟通信都有这个优点。

数字信号的再生使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线路噪声不逐站积累。

再生的概念。

但是一旦干扰对数字信号造成了误码,则在以后的传输过程中被纠正过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误码是逐站积累的。

2.保密性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字信号易于加密,除了设备中已采用了扰码电路外,还可以根据要求加入相应的加密电路;二是微波通信中使用的天线方向性好,因此偏离微波射线方向是接收不到微波信号的。

3.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数字信息,便于与各种数字通信网相连,并且可以用计算机控制各种信息的交换。

4.设备体积小,功耗低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设备的体积小、功耗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因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设备中大量采用集成电路,使得设备的体积变小,电源的损耗降低;二是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这样就可减小微波设备的发信功率(大都在1W以下),从而使功放的体积变小、功耗下降。

5.占用频带宽

数字通信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的缺点。

—路模拟电话通常占用4kHz带宽,而一路数字电话(速率为64kbit/s)在理想情况下至少需要32kHz的传输带宽。

因此在同等传输带宽情况下,数字微波的传输容量要小于模拟微波,目前随着新的调制技术的发展以及频带压缩技术的应用,数字微波的这一不足正日趋得到改善。

五、微波通信的分类

四类:

地面微波中继通信、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微波散射通信等。

1.地面微波中继通信

由微波的传播特性可知,微波波束在自由空间中是以直线传播的,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表面是个椭球面,两地距离大于视距(60Km),就直接收不到对方发来的微波信号了。

另外,微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能量要不断受到损耗,相位亦要发生变化。

因此,对于微波通信,为了获得比较稳定的传输特性,点到点的传输距离不宜太远。

为了实现地面上的远距离通信,就需要每隔5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微波中继站。

中继站把前一站传来的信号经处理后转发到下一站去,直到终端站,构成一条中继通信线路。

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微波天线一般安装在铁塔上,铁塔高度应保证相邻两站的天线满足视距传播要求。

在山区架设天线时,可适当利用地理条件,进行超视距中继通信,如可利用尖劈山头周围绕射障碍,获得绕射增益。

但是一般以不超过100~150Km为宜,否则由于信噪比过分减小而影响传输质量。

2.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

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是一种分布式的无线电系统,它是在空间从一点到多点传输信息。

这种系统有中心站(基地台)和次级站(用户)组成的通信网络。

基地台应构成覆盖360°方向的圆形无线区域,而用户一侧只要设置一个面对基地台方向的小型定向天线,很容易地建立起通信线路。

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

该系统一般采用一对多点的预定分配时分多址(PA-TDMA),许多用户共用一种载频和一个基地台设备。

因此,无线频率得到有效利用,而且设备利用率亦高。

基地台的监控系统可高效地监控每个用户线路的状态和设备状态,并且基地台能为用户进行维修。

对于一些具有地址分散、业务量小的用户系统,如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以及分散的居民点十分适用,较为经济。

3.卫星通信

微波卫星通信是一种特殊的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它的中继站设在离地面36000公里的天空中。

这种系统的通信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且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因此,从地球上看这运行的通信卫星,相对是静止的,所以称为同步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上有微波转发设备,它把地面站发射来的微波信号接收下来,经变频放大等处理后,再转发给另一个地面站,完成中继通信任务。

有关卫星通信的详细内容将在《卫星通信》课程中讲述。

4.微波散射通信

这种通信系统是利用大气对流层不均匀气团的散射作用,使一部分微波信号反射回地面,实现远距离微波通信。

其一跳距离(一次跨越通信距离)可达数百公里。

不过利用散射到达接收端的微波信号已很微弱了,为了实现可靠通信,需要采用大功率发射,以及高增益低噪声接收技术。

同时,由于散射信号是不规则变化的,为了克服和减少这种变化的影响,还需要采用分集接收技术。

微波散射通信大多用于军事微波通信方面,一般较少采用于民用通信。

本书主要讨论微波中继通信。

六、数字微波通信的应用

与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这两种传输手段相比,微波通信具有组网灵活,建设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在山区、铁路等铺设光缆不便的地方使用,目前主要应用在四个方面:

1.干线光纤传输的备份及补充

点对点的SDH微波、PDH微波主要用于干线光纤传输系统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的紧急修复,以及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合使用光纤的地段和场合。

例如,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在京津之间的同轴电缆全部断裂的情况下,六个微波通道全部安然无恙;九十年代的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灾中,微波通信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

2.农村、海岛等边远地区和专用通信网中为用户提供基本业务的场合这些场合可以使用微波点对点、点对多点系统,微波频段的无线用户环路也属于这一类。

3.城市内的短距离支线连接

如移动通信基站之间、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的互连、局域网之间的无线联网等等,既可使用中小容量点对点微波,也可使用无需申请频率的微波数字扩频系统。

4.宽带无线接入(如LMDS)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投资少、见效快、组网灵活等优势,在接入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能在日趋激烈的高速数据业务竞争中快速占领有效市场。

作为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代表,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技术已日益成熟。

LMDS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够在3-5km的范围内,以点对多点的广播信号传送方式,传输话音、视频和图像等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速率可达155Mbit/s。

与光纤等有线接入手段相比,LMDS具有建设成本低、项目启动快、建设周期短、维护费用低等诸多优势。

1.2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

Ø微波站的分类

Ø不同微波站的功能、设备

Ø三种微波中继方式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Ø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微波站的分类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由许多微波站构成,除了由若干个终端站以外,还有许多中继站。

对于一条微波中继线而言,它通常具有两个终端站,若干个中继站,中继站的数目取决于线路的传输距离。

下图所示为一个典型的微波中继通信线路的组成。

终端站是指位于微波线路两端的微波站。

它的任务是把数据信号调制为中频信号后,再进行变频,使其成为微波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另一方面,终端站还要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经变频后解调出对方送来的数据信号。

终端站设备比较齐全,一般应装有微波收发信机,调制解调设备,分路滤波和波道倒换设备,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监控系统等。

终端站的特点是只对一个方向收发,全上全下话路。

中继站的任务是完成对微波信号的转发和分路。

根据它们的不同功能,通常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中间站

中间站只完成微波信号的放大与转发。

具体地说,如下图所示,将A方向站传来的微波信号,经变频、放大等处理后,向B方向站转发出去。

同样,将B方向站传来的微波信号,经变频、放大等处理后,向A方向站转发出去。

这种站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配置天馈系统与微波收发信设备。

中间站的特点是对两个方向实现微波转发,一般不能插入或分出信号,即不能上下话路。

2.再生中继站

在再生中继站可以分出和插入一部分话路。

为了不增加信号噪声,在分路站不对整个信号进行调制或解调。

在分出话路时,由分路设备把需分出的话路信号滤出,然后对他们进行解调。

在插入话路时,先把这些话路调制到载波上,并滤出需要的边带,再加到规定的信号中去。

分路站的特点是可以上下话路。

3.枢纽站或主站

枢纽站一般处在干线上,需要完成数个方向的通信任务,一般应配备交叉连接设备。

就其每一个方向来说枢纽站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终端站。

在枢纽站中,可以上下全部或部分支路信号,也可以转接全部或部分支路信号,因此,枢纽站上的设备门类很多,可以包括各种站型的设备。

在监控系统中,一般作为主站。

整个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由上述的终端站、枢纽站再生中继站和中间站四种类型的微波站。

但在实际微波通信业务中,有时还采用调制站和非调制站、倒换站和非倒换站等名称。

如终端站、主站、分路站都需要进行调制和解调,以便上下话路或电视信号,故统称为调制站。

至于倒换站需装有波道倒换机,并可以管理它二侧的若干个非倒换站。

二、中继方式

地面远距离微波通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一站一站进行接力,即用中继通信方式。

由于微波信号、中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中都携带着发信者所要传递的信号,所以各微波中继站可以在三个地方进行中继转接,即可以在基带部分、中频部分和高频部分进行转接。

因此,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中继方式一般有三种,即基带中继,外差中继,直接中继(射频中继)。

基带中继方式又称为解调式中继。

这种方式使把收到的微波信号经变频、放大、解调成基带信号,经必要的处理后,再用它去调制发信机的载频,并变成微波信号发送出去。

这种中继方式的特点是由收信机到发信机采用基带转接。

采用这种中继方式的微波中继站的设备和终端站基本上一致,每个站都可以分出和插入话路。

对于一些必须上下话路的中继站,这是唯一能采用的中继方式。

特别是对于数字微波来说,由于每个中继站的数字信息都经过再生,就可以避免噪声和传输畸变的积累,从而提高传输质量,再生中继的这种优点是其它两种中继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基带中继是数字微波通中继信的主要中继方式。

外差中继方式。

是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经混频变为中频信号,把此中频信号经放大等处理后,送到发信单元,发信机把中频信号经混频、放大,而后把得到处理的微波信号转发出去。

这种中继方式的特点是由收信机到发信机采用中频转接。

由于不需要调制、解调,因此没有因信号多次调制解调而引入的失真和噪声,传输质量比较好。

这种中继方式适用于长途微波通信干线。

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的中继站不能上下话路。

直接中继方式。

是在收信机射频部分进行转接。

这种转接方式的信号失真小,设备量少,电源功耗低,适用于无需上下话路的低功耗无人值守中继站。

但技术条件要求高,所以一般不采用。

在特殊地方,如国际通信中,当微波中继线路跨越国界时才采用这种中继方式。

一般采用前二种中继方式。

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采用后两种中继方式时信号不经过再生处理,噪声及干扰会逐站累积,致使传输质量随着中继次数的增多而下降,所以一般只允许连续转接2-3次。

三、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

设甲乙两地的用户终端为电话机,在甲地,人们说话的声音通过电话机送话器的声/电转换后,变成电信号,再经过市内电话局的交换机,将电信号送到甲地的微波端站,在端站经过时分复用设备完成各种编码及复用,并在微波信道机上完成调制、变频和放大后发送出去,该信号经过中继站转发,到达乙地的微波端站,乙地框图和甲地相同,其功能与作用正好相反,乙地用户的电话机受话器完成电/声转换,恢复出原来的话音。

在终端站,对用户信号的处理下。

由信源来的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帧复接后变成高次群信号,在帧复接部分,根据所采用的体制的不同,可以把微波分成SDH微波和PDH微波,然后进入码型变换部分,码型变换包括线路编码和线路译码,因为从复用设备来的串行码流中通常包括直流及低频分量,而传输信道是隔直流的,这就需要去掉基带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这个任务由码型变换中的编码器完成,ITU对线路码型的规定是:

当传输速率为一、二、三次群时,传输码型为HDB3码,传输速率为四次群以上时,传输码型为CMI码。

传输码经过信道传输后,进入译码器,又变成适合电路处理用的不归零码。

利用比特时钟提取电路从传输码中提取出比特时钟,供串行码流的处理用。

扰码电路将信号数据流变换成伪随机序列,消除数据流中的离散谱分量,使信号功率均匀分布在所分配的带宽内。

串/并变换将串行码流变换成并行码流,并行的路数取决于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纠错编码可以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格雷编码完成自然码到格雷码的变换,因为格雷码传输时的误码率较低。

差分编码用于解决载波恢复中的相位模糊问题,由于D/A变换器一般只能进行自然二进制码到多电平的变换,因此在D/A变换前,需进行格雷/自然码变换,再经D/A变换后把多比特码元变换成多电平信号,网孔均衡器的作用是将多电平信号变换成窄脉冲,以满足传输函数对输入脉冲的要求。

然后进入调制器进行调制,中频频率一般为70MHz或140MHz,调制后的中频信号经过时延均衡和中频放大后,送到发信混频器,将中频已调信号和发信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即可得到微波已调信号。

再经过单向器、射频功放和分路滤波器,就能得到符合发信机输出功率和频率要求的微波已调信号,这个射频信号经馈线系统和天线发往对方。

在接收端,来自接收天线的微弱微波信号经过馈线、分路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后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已调波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滤波后得到符合电平和阻抗要求的中频已调波信号送至解调单元,解调后的信号进入时域均衡器,校正信号波形失真,A/D变换包括抽样、判决和码变换三个过程,将多电平信号变换为自然二进制电平码。

A/D变换后的信号处理过程为发信端的逆处理过程。

本课程将根据用户信号的处理流程,对各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1.3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节的内容应该与《通信系统原理》中数字通信的性能标准相同,因此大概提一下即可。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很多项,但最重要的是对传输容量和传输质量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传输质量是由误码率体现的,而误码的原因又取决于噪声干扰、码间干扰和定时抖动,且噪声干扰是主要因素。

另外,在无线通信中,由于频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在单位频率上能传输的信息速率,即频带利用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一、传输容量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容量用传输速率表示。

1、比特传输速率

又称比特率或传信率,指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简写为bit/s或b/s。

2、码元传输速率

又称传码率,指每秒钟所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简写为B。

对于二进制来说,比特速率与码元速率相等,即

对于m进制来说,有

二、频带利用率

数字通信在信号传输时,传输速率越高,所占用的信道频带越宽。

为了体现信息的传输效率,采用频带利用率这一指标,表示单位频带内的信息传输速率,即:

三、传输质量

传输质量用差错率来表示,有两种表示差错率的方法。

1、比特误码率

又称误比特率,定义为:

2、码元误码率

又称误码率,定义为:

对于二进制系统来说,

,由于一般通信系统都是二进制的,所以本书中误码率即为误比特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