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901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docx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

【使用说明】

1.先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3.五分钟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图示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

2、会运用锋面原理解释常见天气现象。

[导学提纲]

一.自主学习:

锋面系统与天气

内容及要求:

自主预习课本P41—42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10分钟)

1.明确气团、锋面、锋线、锋的概念及锋的类型(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并理解)

 

2.画出冷暖锋示意图(对比掌握冷锋、暖锋符号。

 

3.从气温、气压、天气状况三方面分析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能脱离课本描述出过程

冷锋

暖锋

过境前

单一___气团控制,天气_______。

单一___气团控制,天气_______。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

______沿锋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_________。

过境后

___气团代替了原来____气团的位置,气压______,气温_____,天气_______。

__气团占据了原来___气团的位置,气温_____、

气压______、天气_____。

4.思考冷锋和暖锋的区分有哪些方法(四种以上)

 

5.冷锋、暖锋天气实例

冷锋:

①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②北方夏季暴雨③冬春季节大风、沙尘暴、寒潮

暖锋:

一场春雨一场暖

6.什么是准静止锋?

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在课本上进行勾画)

 

7.什么是寒潮?

特点、危害各有哪些?

(在课本上P45进行勾画并记忆)

 

二.合作探究(10分钟)

(一)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思考,讨论、展示以下问题。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梅子黄时日日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分别是何种锋面系统造成的结果?

 

2.评价寒潮对人类的影响。

 

三.当堂检测(5分钟)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冷暖气团交界面,称为锋面②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等物理状况差异很大③暖锋锋面向暖气团方向倾斜④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出现雨、雪天气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

A.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B.暖气团总是位于锋面之上

C.过境时出现云雨天气D.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下图所示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4.以下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日~12日气压、气温怎样变化____________。

(2)6日前后该地受_____气团控制,9日前后出现降水天气,这是______锋过境造成的。

(3)描述12日后该地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答案

当堂检测:

1、C.2、A3、

(1)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2)东(3)东

跟踪训练:

A组:

1、C2、D

3、

(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2)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冷却快盛行下沉气流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组:

1、

(1)南一月份气温高,七月份气温低

(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3)南北纬30度至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2、

(1)1

(2)副极地低气压带(3)亚洲高压印度低压(4)西北寒冷干燥

一、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即让学生在简易天气图中找到锋的位置,并根据锋的符号判断其性质,并结合发生季节判断附近天气特点以及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的变化。

不同锋面类型及其特点虽然课标没有明确要求,但对它们的分析是认识锋面天气过程的基础,应当列表比较其结构和运动特征以及天气现象。

锋面的结构与运动特征包括冷暖气团的位置、主动移动的气团、锋面的倾角、锋线的符号与移动方向。

锋面天气现象包括锋区天气、降水部位、降水强度、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天气变化(气压、气温、风力、阴晴等)。

课标要求以某种气象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对应锋面天气,不同季节的锋面可能带来不同的气象灾害,如夏季的冷锋可能带来暴雨、春季的冷锋可能在北方带来沙尘暴天气、冬季发展迅速的冷锋可能带来寒潮。

过程方法:

通过示意图的分析对比,结合天气变化现象,归纳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认把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科学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规律、原理及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同时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能力、阅读能力。

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活常识,结合读图分析,学习锋与天气的知识困难不大。

三、重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列举锋面天气系统对应的气象灾害及其危害,这些是本节课的重点。

它们不仅是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利用对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认识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体现。

教学难点:

运用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描述不同锋面的天气特点和天气过程,不同季节冷锋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本节课的难点,这是因为锋面天气系统较为抽象,学生常把锋面天气看作静态现象并脱离具体的发生季节,忽视其发展过程,孤立地看待它,。

四、教材分析

通过P45活动,设置情境,引入。

通过一般锋面图(修改图2.18或另绘图,先不标示冷暖气团运动箭头):

标示冷暖气团的位置,降水区域、锋线。

附加冷气团和暖气团主动移动情况,引出两个示意图,参照冷锋和暖锋及其天气图(图2.19、图2.20)转绘冷暖气团运动箭头,说出冷气团运动箭头的差别;标注锋线,说出符号的差异其移动方向;以锋线为界,说出锋面前后方向,判断冷暖锋降水部位的差异;根据冷暖气团的上下位置,推导锋面倾角差异,判断冷暖锋降水强度的差异。

列表比较冷暖锋差异。

说明准静止锋和梅雨天气。

从国家气象局网站下载标有锋面的建议气象图,分析锋面附近天气特点,说明某一城市的天气发展过程。

暖锋频繁发生的地区弱化。

不要提及昆明准静止锋。

结合生活实际,说明不同季节冷锋带来的不同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列举其危害。

将寒潮的案例提前到锋面系统之后,说明寒潮标准。

五、学习目标

1.利用锋面示意图,根据冷气团移动箭头、锋面符号或降水部位等差异判断锋面类型,说出其天气特征。

2.运用简易天气图,结合发生季节,分析锋面附近天气状况和天气过程。

3.说出与锋面天气系统相关的气象灾害及其危害。

4.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认把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科学观念。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以启发式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自编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

1.导入新课:

播放天气预报,配简易天气图(或P45活动)。

(1)提问:

给你简易天气图,你能播报吗?

(2)在图中找出标示的锋线,与卫星云图比照,看看其特点。

观看,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本节课的最终能力目标。

引出锋的概念。

2.一般锋面图(修改图2.18或另绘图,先不标冷暖气团运动箭头)。

标示冷暖气团的位置,降水区域、锋线。

学生绘图。

 

了解锋面的一般特点。

运用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说明锋面天气特点。

3.附加冷气团和暖气团主动移动情况,引出两类锋面示意图,比较。

(1)参照冷锋和暖锋及其天气图(图2.19、图2.20)转绘冷暖气团运动箭头,说出冷气团运动箭头的差别。

(2)标注锋线,说出符号的差异其移动方向。

(3)以锋线为界,说出锋面前后方向,判断冷暖锋降水部位的差异。

(4)根据冷暖气团的上下位置,推导锋面倾角差异,判断冷暖锋降水强度的差异。

(5)列表比较冷暖锋差异。

学生观察、比较、绘图。

(1)冷锋-“直去”,暖锋-“回头”。

(2)“冷锯齿”、“热馒头”,凸向即前进方向。

(3)冷锋-锋后雨为主,暖锋-锋前雨。

(4)冷锋-锋面陡-降水强度较大,暖锋-锋面缓-连续性降水。

在观察、比较中认识锋面结构、运动特征和天气现象。

6.讲授不同季节的冷锋的天气差异:

冬季:

寒潮(指标),春季:

北方沙尘暴,夏季:

暴雨。

结合北京生活感受,列举带来的天气灾害及危害。

学生回答:

寒潮:

大风、降温、雨雪,沙尘暴:

健康、交通,暴雨:

洪涝。

把锋面与现实天气变化结合起来,加深对锋面的认识。

5.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附近天气特点,说明图中某一城市的天气发展过程。

或完成课本P45活动。

学生讨论说出锋面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现象。

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认识锋面天气过程。

6.结合“梅雨”介绍长江流域的准静止锋。

 

 

 

小结反馈:

小结:

见板书

课堂反馈:

1£®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B两处比较,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B、C两处相比,白天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夜间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表示的锋面系统,受此锋面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有_______(选择填空),冬季受此锋面影响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选择填空),北京初春受此锋面影响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

(选择填空)

A.大风、降温、B.阴雨连绵

C.风和日丽D.寒潮天气

E.沙尘暴

(3)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八、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