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73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空气中丙酮的回收工艺操作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编写

一、前言...............................................

(1)

二、设计内容...........................................(3)

(一)设计任务.....................................(3)

(二)设计方案(路线选择).........................(4)

(三)工艺路线设计.................................(5)

................................(5).工艺流程示意图1...................................(5).2.工艺流程说明(四)工艺过程计算.................................(6)

......................................(6).物料衡算1........................................(8)

热量衡算2.(五)设备设计....................................(13)

.......................(13)计算过程(离心泵、换热器)1..............................(15)

....2.设备规格汇总表(六)示意图.......................................(15)

.............................(15)工艺流程设备示意图1............................(15)

设备示意图(换热器)2.............(16).......................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17)四、参考文献...............................................(18)

............五、附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一、前言

学生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的理论课之后,一般仍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课程设计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后续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热传递现象无时无处不在,它的影响几乎遍及现代所有的工业部门,也渗透到农业、林业等许多技术部门中。

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很难发现一个行业、部门或者工业过程和传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不仅传统工业领域,像能源动力、冶金、化工、交通、建筑建材、机械以及食品、轻工、纺织、医药等要用到许多传热学的有关知识,而且诸如航空航天、核能、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以及农业工程等很多高新技术领域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赖于应用传热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涌现出像相变与多相流传热、(超)低温传热、微尺度传热、生物传热等许多交叉分支学科。

在某些环节上,传热技术及相关材料设备的研制开发甚至成为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传热过程中最主要的两种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简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

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措流-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通过直管,是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套管式换热器是用两种尺寸不同的标准管连接而成同心圆套管,外面的叫壳程,内部的叫管程。

两种不同介质可在壳程和管程内逆向流动(或同向)以达到换热的效果。

套管式换热器具有若干突出的优点,所以至今仍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

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有点:

①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增减自如。

因为它由标准构件组合而成,安装时无需另外加工。

②传热效能高。

它是一种纯逆流型换热器,同时还可以选取合适的截面尺寸,以提高流体速度,增大两侧流体的传热系数,因此它的传热效果好。

液-液换热时,传热系数为870~1750W/(m2·℃)。

这一点特别适合于高压、小流量、低传热系数流体的换热。

套管式换热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单位传热面积金属耗量多,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5倍;管接头多,易泄漏;流阻大。

③结构简单,工作适应范围大,传热面积增减方便,两侧流体均可提高流速,使传热面的两侧都可以有较高的传热系数,是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大,为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可在内管外壁加设各种形式的翅片,并在内管中加设刮膜扰动装置,以适应高粘度流体的换热。

④可以根据安装位置任意改变形态,利于安装。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换热器具有较大的换热能力以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应考虑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

以上因素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工艺路线的设计、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换热器结构设计等。

-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任务

(本组承担任务说明)

空气中丙酮的回收过程主要参数设计要求如下:

操作环境

20℃,101.325KPa

处理量

3/h8000m

原料中丙酮的浓度

33)/m10%(m

丙酮产品的含量

98%(kg/kg)

丙酮的总回收率

97%

吸收剂

水(丙酮含量为3%)

吸收尾气排放量

3-4mol/mol)3.7*100.80mg/m(

操作方式

逆流操作

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

-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二)设计方案(路线选择)

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丙酮是重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等的重要原料;在无烟火药、赛璐珞、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以及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取剂。

丙酮回收单元是很多用丙酮作为溶剂进行化工生产企业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丙酮回收的方法有多种,如水吸收-精馏、水吸收-解吸、活性炭吸附-蒸汽、解吸-精馏、深度冷却等等。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水吸收-精馏、活性炭吸附-蒸汽或解吸-精馏两种操作路线对空气中的丙酮进行回收。

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丙酮进行回收。

活性炭产品主要指标有孔径及其分布、容积率、强度和灰分等,这些是选用活性炭的·依据。

吸附小分子量丙酮时,选择平均孔径小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丙酮回收用活性炭微结构最佳指标:

孔径主要集中在1纳米左右,微孔容积在0.4-0.5毫升/克。

水吸收丙酮是物理吸收,其利用丙酮-空气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丙酮的分离。

就丙酮的回收而言,活性炭吸附-蒸汽解析-精馏丙酮回收工艺能耗较高,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而水吸收-精馏丙酮回收工艺能耗较低,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是当前最好的替代工艺。

此外,水吸收法还有诸多优点。

首先,丙酮空气混合气中,水对丙酮的溶解度大,而对其他组分则溶解度很小或基本不溶。

这样,单位量的水能够溶解较多的丙酮,在一定的处理量和分离要求下水的用量小,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循环量。

其次,在操作条件下,水具有较低的蒸气压,在吸收过程中,吸收剂水的损失可以忽略,提高了吸收过程的效率。

同时,水吸收法的能耗较低,采用水作为吸收剂进行吸收比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要经济的多。

综上所述,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选用水吸收-精馏的工艺路线来回收空气中的丙酮。

-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三)工艺路线设计

1.工艺流程示意图

流程说明2.-吸收

(1)第一工段空气混合气体贮存在干燥的气柜中,通过气泵,混合气体进入填料吸丙酮-收塔,与水逆流相接触后,大部分丙酮被水吸收,得到可排放的净化气,在填料贮存在丙酮贮槽中,待用。

塔塔顶排放到大气中;吸收丙酮后的水,从塔底流出,传热2)第二工段-(用板式精用离心泵将贮槽中的丙酮水溶液抽到位于高位的列管式换热器中,使用低压蒸汽进行加热至泡点。

再通过套管换热器,馏塔塔底的流出液进行加热,将泡点下的丙酮水溶液,通入板式精馏塔的加料口进行精馏。

-精馏)第三工段(3一部分回经过精馏后,在精馏塔塔顶经过全凝器冷凝后的溶液进入分配器,即得到产品;流至精馏塔,另一部分再通过冷凝器冷凝后贮存在丙酮产品贮罐中,丙酮含量较低,在塔底流出液中,在精馏塔塔底,用低压蒸汽直接加热塔釜液体,水溶液进行第一次加热。

从列管换热器流出的低含-可对吸收塔塔底流出的丙酮再通入吸收塔对空气摄氏度,经过套管换热器进行冷却,水溶液,至20-量丙酮精馏法回收空气中的丙酮的操作工艺。

-中的丙酮进行吸收,进而完成水吸收

-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四)工艺设计计算

1.物料衡算

8000/3600?

1.3273*m=0.09G=8000/s

/h=kmol31.91*温度t=20℃,环境压强P=101.3KPa

*丙酮-水两相系统亨利系数E(KPa)与温度t(℃)的关系公式为:

2040

(1)lgE=9.171-

15t?

273.当t=20℃时,带入上述公式,可得E=162.9KPa

E/m101.3=1.61=

=162.9

P吸收操作相平衡关系为:

y=1.61x

?

MyM(=2)*丙酮、空气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ii查得数据如下表:

M摩尔质量含量y

mol10%58.08g/丙酮

mol2090%

29g/℃)(空气

2)将上述表中数据代入公式(

Mmolmol=31.91g/=31.91kg/k可得,*将丙酮、空气混合气体近似看做理想气体nRT(3)则PV=

?

M)带入公式(将V=3/

91.?

31101.325

MP3

?

m=1.327kg/可得==

15.?

2938.314RT

Ly?

y)((4)

=12吸收最小液气比

min

G2x?

xe1LLy?

y)((5)21=设吸收的液气比=1.2

min

GGx?

x21(6)

y=1.61x吸收的相平衡的关系-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7)F=D+W精馏的总物料(8)xxx易挥发组分F+W=DDFW,(9)

x?

xxx?

L=F,并且F1w2Dx最后丙酮的量(10)?

D?

?

总回收率

Gy起始丙酮的量1式中:

kmol/s;

、G——分别表示吸收过程水相、气相的流量,L

xx、——分别表示吸收过程水相进、出口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21yy、——分别表示吸收过程气相进、出口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21

skmol、W——分别表示精馏过程中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F、D

xxx——分别表示精馏过程中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WDF尔分率。

*整理已知条件如下:

x33kmol/mm)=0.98,x=0,yG=0.09=0.1/s,(11D3

?

m,=0.97,m=1.61=1.327kg/ηx=0.003

假设=x2w(10),解得数据如下:

则根据方程(4)-kmolkmolkmol/s

/s,W=0.1675D=0.0089/s,F=L=0.1764x?

xyxx?

=0.0034

=0.0030=0.0523,,21Fw2*整理结果为如下表格:

x1

x2

y1

y2

L()kmol/s

G()kmol/s

0.0523

0.0030

0.100

0.0034

0.1764

0.09

)F(kmol/s

)D(kmol/s

)W(kmol/s

xF

xD

xW

0.1764

0.0089

0.1675

0.0523

0.98

0.003

η

0.97

-7-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热量衡算

(1)热量传递过程框图

精馏塔塔釜流出液

1(套管式)换热器

精料(列管式)换热器2

馏吸

塔收

填料吸收塔塔顶

(2)换热器的选择

根据流程工艺的需要,共需提供两台换热器进行操作,我们选了两台套管式换热器。

流程如上图所示,用精馏塔T301塔底流出液对吸收塔T101塔底流出的丙酮-水溶液进行加热并至泡点温度。

之后再经过套管换热器进行冷却,至20摄氏度,再通入吸收塔对空气中的丙酮进行吸收。

下面逐个进行计算:

-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A.套管式换热器-1

根据物料衡算可得吸收塔T101塔底流出液成分为:

丙酮5.23%、水94.77%查表的混合溶液常压泡点温度约为75℃。

采用内管直径为Φ58×3mm,外管直径为Φ78mm的套管式换热器,用精馏塔T301塔底流出液(约100℃)对吸收塔T101塔底流出液加热至泡点温度t=75℃。

2流经换热器H202热流体流量经计算可得q=3.21kg/s,查得100℃饱和水蒸汽汽m1化焓为ΔH=2258.52kJ/kg。

吸收塔T101塔底流出液平均摩尔质量:

=ΣXM=[0.0523×58.08+(1-0.0523)×18]kg/kmol=20.10kg/kmolM冷ii吸收塔T101塔底流出液流量:

×=(0.1764×20.10q=L)kg/s=3.55kg/sM冷m2吸收塔T101塔底流出液进口温度t=20℃,出温度t=75℃21qC(t-t)=qC(T-T)

2p1m2m1p2112利用试差法,假设热流体出口温度为40℃

T=T-qC(t-t)/qcp1

1p2221m1m2=[100-3.55×4.167×(75-20)/(3.21×4.195)]kg/s=39.6℃

假设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值较小,所以上式计算误差可忽略不计

Q=qC(T-T)=[3.21×4.167×(100-39.6)]kJ/s=807.9kJ/s2m11p1经过换热器H202后冷流体的定性温度

t=(t+t)/2=(20+75)℃/2=47.5℃21经过换热器H202后冷流体在47.5℃下的物性数据如下:

3?

m/kg/

/CkJ/(kg?

k)p

?

m?

K)/W/(

?

?

Pa?

/s

Pr

988.0

4.175

0.6473

549.2

3.54

经过换热器H202后热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T+T)/2=(100+39.6)℃/2=69.8℃21热流体在69.8℃下的物性数据如下:

3?

m/kg/

)?

/(/CkJkgkp

?

KmW//(?

?

?

s?

/Pa

Pr

977.8

4.167

0.6670

406.0

2.55

-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已知d=0.052m;d=0.058m;d=0.078m外21对于热流体:

ρ22)]

d=4q/[-dπ(u2m11外122)]m/s=1.54m/s(0.078-0.0583.21)/[977.8×3.14×=(4×22)/4π(d-d+d)=0.02mπd=4A/π=4(d2外外2eρ/uμRe=d1

1e11-64××1010)]=7.406=[(0.02×1.54×977.8)/(406.0

0.80.3/dλRePrα=0.023e111140.80.32K)/0.02]W/(m×10·)×2.55=[0.023×0.6670×(7.4062·K)=7988.3W/(m对于冷流体:

ρ22988.0)m/s=1.63m/s×0.052d×=(3.55×=4qu/4)/(3.14π122m2ρ-6510×)=1.551.63×988.0)/(549.2×Re=du10/μ=(0.052×222210.80.4/dRe×λ×Pr×α=0.0231222250.80.42K)10×)×3.54]/0.053}W/(m·={[0.023×0.6473×(1.552·=6613.4W/(mK)

传热系数K的计算:

(忽略壁阻和污垢热阻)

2·K)×6613.4)+1/7988.3]W/(m]=1/[0.058/(0.052K=1/[d/(dα+1/α)11222·K)

=3403.2W/(mΔt=[(T-t)-(T-t)]/ln[(T-t)/(T-t)]

11222112m={[(100-75)-(39.6-20)]/ln[(100-75)/(39.6-20)]}℃=22.2℃

由Q=πLdKΔt得m23/(3.14×0.058×3403.2×ΔπL=Q/dKt=[807.910×22.2)]m=63.6m2m

因为63.6m较大,选取每根管程为2m

所以,n=63.6/2=31.8≈32根

-1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B.套管式换热器-2

选用内管直径为Φ58×3mm,外管直径为Φ78mm的套管式换热器逆流传热,热流体走管程,冷流体(即冷却水)走壳程,质量流量取q=3.15kg/s,将热流m1体冷却至20℃。

已知冷流体质量流量q=3.15kg/s,=10℃,t=?

t2m11q=3.21kg/s,=39.6℃,=20热流体质量流量℃TT2m21由于热流体中丙酮浓度较低,所以热流体的物性可近似看成相同条件下水的物性

根据热量衡算式:

Q=qc(t-t)=qc(T-T)

22p211m1m2p1利用试差法,假冷流体出口温度为30℃

t=t+qc(T-T)/qcp1

m22p2m1211=[10+3.21×4.174×(39.6-20)/3.15×4.183]℃=29.9℃

假设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值较小,所以上式计算误差可忽略不计

Q=qc(t-t)=3.15×4.183×(29.9-10)kJ/s=262.6kJ/s1p1m12冷流体定性温度:

t=(t+t)/2=(29.9+10)℃/2=19.95℃21

查得冷流体在19.95℃下物性参数:

3?

mkg//1

c/KJ/(kg?

k)1p

?

?

K)W//(m1

?

?

sPa/?

1

Pr1

998.2

4.183

0.5985

1004.0

7.02

热流体的定性温度T=(T+T)/2=(39.6+20)℃/2=29.6℃21

查得热流体在29.8℃下物性参数:

3?

m/kg/2

c/KJ/(kg?

k)2p

?

m/W/(?

K)2

?

?

s?

/Pa2

Pr2

995.7

4.174

0.6171

801.2

5.42

=0.078m=0.052m;d=0.058m;dd已知外21

-1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对于冷流体:

ρ22)]m/s=1.49m/s×0.052×3.15)/(3.14u=4q/π×d998.2=[(41m111ρ-6410)]=7.70998.2)/(1004.0×10×=du/μ=[(0.052×1.49×Re111110.80.4/d=0.023λRePrα1111140.80.42K)7.02(7.70×10·)/0.052]W/(m×=[0.023×0.5985×2·=4682.9W/(mK)

对于热流体:

ρ2222)]}m/s(0.078-0.058={(4×3.21)/[3.14u=4q/π(d×-d995.7)×2m222外=1.51m/s

22)/4π(d-d=4π(d)=0.02m

-dd=4A/π22外e外ρ-6410×)]=3.75×995.7)/(801.2×10Re=du/μ=[(0.02×1.51222e2

0.80.3/d=0.023λRePrαe222240.80.32K)5.42(3.75×10·)/0.02]W/(m×=[0.023×0.6171×2·K)=5376.2W/(m

传热系数的计算(忽略壁阻,污垢热阻):

K=1/[d/(dα)+1/α]

21212·K)×4682.9)+1/5376.2]W/(m=1/[0.058/(0.0522·K)

=2357.4W/(mΔt=[(T-t)-(T-t)]/ln[(T-t)/(T-t)]

1222112m1={[(39.6-29.9)-(20-10)]/ln[(39.6-29.9)/(20-10)]}℃=9.85℃

由Q=πLdKΔt得m2L=Q/πdKΔtm

23/(3.14×0.058××=[262.6102357.4×9.85)]m=62.0m

因为62m较大,选取每根管程为2m

所以,n=62.0/2=31根

-1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五)设备设计

1.计算过程

(1)换热器

(见9-16页换热器热量衡算)

)离心泵(2泵的用途:

把吸收塔的吸收液打入换热器

33mm/h

/s=14.4:

=L=0.004q流量v1.2m/s,100%参数的选择:

进水管充满度流速小于1-2m/s

,100%取当地经济流速出水管是压力管,充满度?

0.004q2d==≤,因此≤0.065m

dAv

1

1141.2u1?

0.0040.0042d≤,0.05m≤A2=≤≤0.07md

22142*查设备手册,选取一下型号离心泵:

IS—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