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1720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docx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考前指导和考点专题分析

【典型例题】

一.作图题

考点归纳:

作图题是中考必考题型,根据考查的知识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光学作图;2.力学作图;3.电磁学作图。

试题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一.通过理想化模型直接考查基本规律的直接应用;二.通过实际模型间接考查规律的应用。

前者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后者逐渐成为中考作图题的主流,试题难度较大。

中考有以下具体要求:

(1)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运用平面镜成像和折射成像规律作图;运用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作图。

(2)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画杠杆五要素;会根据具体要求设计滑轮组或给滑轮组绕线。

(3)会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基本实验电路;会连接开关、用电器和插座,组成家庭电路;会利用安培定则进行相关电磁作图。

解题指导:

[例1]如图1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视机。

图中从A点发出的光经天棚MN反射后到达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

图1

思路探究:

由光的反射知识可知,电视遥控器中发出的光从A点出发,经天棚MN反射后到达B点,但难于确定光线在天棚MN上的入射点。

可以天棚为平面镜,先画出点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再连接虚像

与B,

B与天棚MN的交点即入射点。

多维思考:

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反射(折射)光线上的一点、入射点和像点,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变式题:

如图2所示,在台球表演中,要把最后一个黑球“勾抹”到右下角的洞中,就向右上方击打黑球,试画出黑球的运动路线图。

图2

思路探究:

黑球“勾抹”反弹与光的反射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题。

球反弹入洞中,作图的关键是找到球的反弹点,即入射点。

可以利用“反射光上的一点、入射点和像点”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的规律找到入射点。

[例2]我国生产的水陆两用坦克可以驶入水中,在水中用喷水式推进器喷水前进,速度超过l0km/h。

图3以方体代替正在水中匀速前进的水陆两用坦克,请画出坦克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3

思路探究:

分析物体受力可以按照“重、弹、摩”的顺序进行。

重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弹力、摩擦力,可以根据弹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

可见,题中坦克受到以下四个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动力,水平向右;阻力,水平向左;浮力,竖直向上。

由此,容易画出坦克受力示意图。

多维思考:

画力的示意图时,应注意“三个确定”:

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对象受到的力;3.确定题目要求画出的力。

变式题:

如图4所示,一物体质量为5kg,在光滑的斜面上下滑,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30N,请画出物体所受的各力的示意图。

图4

思路探究:

分析物体受力可以发现,物体受到重力(G=mg=5kg×10N/kg=50N、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30N、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

注意,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为斜面是光滑的。

[例3]在图5中,要求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2中的电流(0.3A),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L1、L2并联,变阻器调节L1的亮度,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在虚线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并将实物连接起来。

图5

思路探究:

根据设计要求,容易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另,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应选用0~0.6A的量程,因为灯泡L2中的电流为0.3A;电压表应选用0~3V的量程,因为电源电压为1.5V×2=3V;滑动变阻器应采用“一上一下式”接线。

多维思考: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接线;二.连接并联电路时,应先连接串联部分,再连接并联部分。

变式题:

为迎接体育中考,某同学自行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握力计,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片P与滑动变阻器R断开,当手在A、B之间握压时,压缩弹簧,P在R上滑动,握力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请用笔画线完成电路连接。

图6

思路探究:

握力计实质是一个由电池、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应注意:

滑片P向下移时,电路中电流变大,也就是说,滑动变阻器连入值变小。

二.实验题

考点归纳:

中考考查的要求是:

1.应用所提供的器材组装实验装置,并对其进行调试、操作;2.观察、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3.实验的设计能力;4.通过实验探究物理问题。

中考对实验题的考查比例呈上升趋势。

考查的内容不再局限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考查的方法不再是“照方抓药”,死记硬背实验原理和步骤,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其主要功能是考:

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解题指导:

[例1]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1)图7是本实验的实物部分连接图,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完成对两电表的正确连接。

图7

(2)电路正确连接后,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该置于端。

(3)上表是某实验小组两位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事后他们分析,发现其中一组数据不合理,不合理的数据组的序号是:

思路探究:

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是初中的一个综合实验,对电学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首先要弄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连接电路的时候应该先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应处在阻值最大的位置。

多维思考:

这道例题主要体现了对实验技能的考查。

考查的内容有:

实物电路的连接;连接过程中开关、滑动变阻器应处的状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连接方法;如何调节电压、如何读取电流表示数和计算额定功率。

连接电路还应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和量程的选择。

变式题:

如图8所示是小明探究小灯泡电阻所用的器材,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图8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要求:

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

连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到端(填A或B)。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漏填了一个电流数据,请你把图9所示的读数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图9

(4)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的几个电阻值,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5)小明用完全相同的器材做进一步探究时发现分别用如图10甲、乙所示的两个电路测出的小灯泡的电阻也有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要原因是。

图10

思路探究:

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灯泡的灯丝在工作的时候温度是很高的,这样灯丝的电阻就发生了变化,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会导致灯丝的温度也不同,所以每次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差异。

图甲中电流表测的是通过小灯泡和电压表的总电流,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小。

图乙的电压表测的是小灯泡和电流表的总电压,使电阻的测量值偏大。

误区警示: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对于大多数金属导体而言,其电阻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上述实验中,每次测量结果的较大差异并不是测量的误差。

[例2]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小明想:

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

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

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11所示。

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试回答:

(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11

(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12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图12

思路探究:

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空气中要小;但是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玻璃中的速度快,所以光从水中斜射到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看来:

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

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探究题

考点归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科学探究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考查:

1.考查猜想与假设的合理性;2.考查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3.考查分析与论证准确性;4.考查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探究题是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必不可少的题型,今后的中考中将越来越普及。

解题指导:

[例1]小莉同学吃饭时,鸡汤碗里放着两只大小形状相同的汤勺。

当她拿起全不锈钢的汤勺时感觉很烫手,妈妈叫她换用陶瓷的汤勺,这时她觉得不烫手,这个现象引起小莉的猜想:

物体的传热本领是否与材料有关?

为此她在家中找了5只形状,大小差不多的汤匙,将它们同时放进开水里,过了相同时间后,用手分别去触摸匙柄,情况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可以看出,传热本领最强的材料是;如果按传热本领强弱将上述不同材料分为两类:

那么一类是,传热本领较强;另一类是,传热本领较弱。

(2)生活中使用的锅铲装上木柄,开水壶的提把包上塑料,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小莉同学这个简单的探究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思路探究:

本题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去探究导热的性能,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从烫手的程度就可判断材料的导热性能,并对不同材料进行分类。

多维思考:

以事实或实验为素材,以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并归纳探究结论,再联系实际去应用结论。

[例2]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阳湖中学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

(一)活动步骤

(1)选两只(填“相同”/“不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并在用来密封广口玻璃瓶口的木塞中间各钻一小孔。

(2)在化学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3)用如图13所示的方法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广口玻璃瓶用这种方法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是:

图13

(4)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装有空气的两只广口玻璃瓶都盖上木塞;并在木塞中间的小孔中各插入。

(5)将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入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使两瓶气体的相同。

(6)从冰箱中取出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7)每隔3min观察并记录数据(持续观察30min)

(二)请你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个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三)交流

(8)温度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正有制定国际公约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请你提出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合理化建议:

思路探究:

为了比较两瓶气体的降温情况,则必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也是本题考查的一方面,探究活动自主设计表格记录时间和温度,交流中提出合理化建议。

多维思考:

此题考查了探究的全过程,不但考查了探究的思想方法,而且考查了过程中的知识点,结合实际,考查了交流体验。

四.社会热点问题

考点归纳:

中考考查的要求是:

能够把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联系实际,突出应用,体现STS思想。

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掌握主动。

如:

关心高新技术,环境保护、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磁悬浮列车、神舟六号飞船、理化生知识整合等。

也应关心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事件,善于从这些信息中提取素材,发现问题,归纳与总结,把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解题指导:

[例1]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之后,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

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

6,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

C.做托里拆利实验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思路探究: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情,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正在变为事实。

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小。

所以利用地磁场来指示方向的指南针就失效了,大气压的实验也不能做了,声音也不能传播了;这么小的引力,当然就会“举重若轻”了。

多维思考:

将重大的事件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是中考的热点题目。

改变了过去单一、呆板的试题形式,既考查了知识又注意了试题的亲和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题的兴趣。

[例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金属片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一种自动开关,它的内外两层是由两种热膨胀性能不同的金属构成的。

当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的自由端会与旁边的静触片发生接触或分离,因此,利用双金属片可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温控。

学校科技小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农村家庭在对家禽的孵化过程中。

温度的控制不好掌握。

因此,他们决定利用双金属片来实现自动温度控制。

他们使用的双金属片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内层热膨胀程度大,外层热膨胀程度小,当低于或者达到设定温度时,始终闭合,高于设定温度时,自动断开。

(如图14)

图14

小虎设计的电路如图15所示,其中用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丝R1、R2,它们都能单独接入电路中工作。

图15

(1)在该电路中双金属片起到的作用。

(2)小明觉得这个电路只能以单一功率工作,不能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达到孵化要求的温度,小明在原有电路上增加了一个开关S2,使该孵化器能够以两种功率工作。

根据你的理解,把图16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达到两种功率工作的目的。

改装前后电热丝的发热功率之比为。

图16

(3)小华提出:

我在小虎设计的电路上加装两个开关,就可以使该孵化器能够以三种功率工作。

请你在图17中替小华画出设计电路图。

图17

思路探究:

利用双金属片可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温控,因此双金属片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就如同一个自动开关。

因为电路中有两个电阻。

所以在电路上加装开关的时候,就可以将它们分别组成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另外一种电路就是只让其中一个电阻接入电路工作。

多维思考:

应用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联系实际,突出应用,体现STS思想是中考物理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题注重了探究能力的考核,注意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突出考查了创新能力和电路设计能力。

误区警示:

双金属片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一种自动开关,当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的自由端会与旁边的静触片发生接触或分离,利用双金属片可以实现自动温控。

但也不是所有的双金属片都能应用在家禽的孵化上。

各种不同的双金属片的接触或分离温度不一定相同。

[例3]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阳湖中学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

(一)活动步骤

(1)选两只(相同/不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并在用来密封广口玻璃瓶口的木塞中间各钻一小孔。

(2)在化学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3)用如图18所示的方法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广口玻璃瓶,用这种方法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是:

图18

(4)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装有空气的两只广口玻璃瓶都盖上木塞,并在木塞中间的小孔中各插入。

(5)将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入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使两瓶气体的相同。

(6)从冰箱中取出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7)每隔3min观察并记录数据(持续观察30min)。

(二)请你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个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三)交流

(8)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

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正在制定国际公约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请你提出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合理化建议:

思路探究: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必须要考虑其他一些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

如:

两种气体的初始温度是否相同、两个瓶子是否一样大等因素。

观察、记录数据的时候,表格最好设计成对比的样式,这样容易发现问题,便于总结、归纳。

多维思考:

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考试命题的热点。

另外物理与化学、生物、天文等知识有机结合,克服学科本位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也是近年来考试命题的热点之一。

变式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如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时左右达到最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

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如图19)。

图19

(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

(2)根据短文.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

(3)设一棵树的树叶平均高度为5m,它一生中共蒸腾了200t水,请计算这棵树对这些水所做的功(g=10N/kg)。

思路探究: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它能促进植物的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蒸发能降低叶片的温度——这是植物本身生存的需要。

同时也能降低环境的温度,因为蒸发过程是要吸热的。

到了下午太阳的光照变弱,气温也会降低,蒸腾作用就不需要那么强烈了。

多维思考:

这是一道典型的物理与生物知识结合的综合应用题,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现的现代意识,又融入了有关功的知识的计算。

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命题从单向封闭走向多维开放。

也是今后试题的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