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702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热点 疫情热点 高考历史压轴题 专题06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热点疫情热点高考历史压轴题专题06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

专题六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精练解析版

【练选择】

1.(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时期的军事同盟,北约标志美国孤立主义的正式结束。

它还代表了传统军事同盟的一项急剧改变,因为它不仅规定了国际司令部之下各国军事单位的一种聚合,还规定了在训练、战略规划和武器生产方面的紧密协作,从而规定了成员国资源的一种与先前任何军事协议相比更大程度的全面整合。

上述材料客观上表明北约

A.加速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实质是美国控制西欧的工具

D.提高了西欧国家军队战斗力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及各成员国多方面的合作与资源整合,符合一体化的相关内容,故B项正确;A、C、D项内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2.(2019·安徽宣城期末)法国积极推动以法德为核心排除英国的西欧联合;1959年,总统戴高乐宣布从北约撤出法国地中海舰队;1964年,戴高乐在拉丁美洲走访了十一个国家,签署了许多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

这表明了法国

A.加强了外交的独立性B.力图担当大国责任

C.积极推进经济区域化D.全面对抗美国霸权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总统戴高乐宣布从北约撤出法国地中海舰队”等信息来看,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法国外交力图减少受其他国家的干扰,努力加强外交的独立性。

故答案为A项。

法国不是“大国”,材料所述也不是为担当大国责任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戴高乐与拉丁美洲十一个国家签署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不是为建立区域经济组织,排除C项;D项“全面”说法绝对,法国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排除。

3.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

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

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上述现象体现出

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答案】C

【解析】材料分三层,第一层是1969年联邦德国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第二层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第三层是2009年美国否定“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绝对敌我的外交政策。

由这三层材料可知联邦德国、英国、美国都在根据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不再唯意识形态。

导致三国外交政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选C项;由材料内容可知三国都在根据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不再唯意识形态,因而不能体现冷战阴影,排除A项;早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便已开始分化,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三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排除D项。

4.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说:

“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前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

”布列津斯基意在说明

A.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

B.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

C.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格局。

依据材料“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可知布列津斯基认为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

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单极世界与两极世界的稳定程度;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布列津斯基是从美国的角度考虑世界格局;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美国想要建立单极世界,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趋势。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

B.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C.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

D.两极格局下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

【答案】B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北约是冷战的产物,从漫画反映的北约东扩是以战车碾压和北约方面居高临下的姿态可以看出,当前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故答案为B项。

多极化格局目前尚未形成,排除A项;漫画不能反映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有效遏制”,排除C项;漫画反映的应当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欧洲形势,排除D项。

6.下图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国际事务协商一致通过决议的比例变化,这反映了

A.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大国

B.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秩序建立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导权

【答案】C

【解析】根据安理会关于国际事务协商一致通过决议的比例逐渐增高可知,说明国际事务不再由某些大国单独决定,其它制约力量开始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渐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

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大国,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的多极化力量的出现,A选项错误。

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秩序建立至今仍未建立,B选项说法错误。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导权,材料未体现,D选项排除。

7.法国缺煤,尤其是缺乏炼钢用的焦煤,过去一直是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地区和靠近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进口。

西德的铁矿石藏量不大,鲁尔地区所用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是法国的洛林地区。

这反映了

A.法德发生战争的必然性

B.法德和解的现实需求

C.一战爆发的潜在性危机

D.美国干预西欧的契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是宿敌,但材料反映出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法德关系的和解是因为二者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故B正确;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所以战争不是必然的,故A错误;材料未提及一战,故C错误;材料未反映与美国的关系,故D错误。

8.下表反映了1961~1993年间参加不结盟运动会议参会国家的统计情况,从表中内容可推知

年代

会议

参会国总数

1961年

第一次会议

25国

1970年

第三次会议

54国

1979年

第六次会议

95国

1989年

第九次会议

101国

1992年

第十次会议

108国

A.世界格局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秩序

B.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于世界舞台

C.更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答案】A

【解析】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亚非拉殖民国家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他们先后加入不结盟运动,从而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根据表中参加不结盟会议的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多,而不结盟运动的与会国基本上为发展中国家,由此可推断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走向联合越来越冲击旧有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故A项正确。

发展中国家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故B项错误。

材料仅仅反映的是不结盟会议,与世界体系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C、D项。

9.(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0)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

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将天津市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恢复世界银行席位是在198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

从该题所给的1987年,我们可以排除AD选项。

能否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与开放城市无关,而在于是否是世界银行成员。

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

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世界财富优势的“关系模式”,由此可知这一模式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且两者都不符合“世界财富”这一信息,故可以排除B项和D项;二战后美国主导自由贸易,故C项错误。

10.(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可见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二战后初期,美国无论政治、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并且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与“二战后初期”对应的只有杜鲁门时期,故选C。

11.(2015·课标全国Ⅰ,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答案】A

【解析】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帮助。

从题干信息,从1968年到1981年,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逐渐增多,主要是因为随着大量新兴独立国家的大量增加,贷款需求增多,故选A项。

各国关税税率降低与世界银行贷款无关;贷款项目与数额的增多,无法表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C、D项错

误。

1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解析】从时间上可以排除错误答案。

马歇尔计划4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A项“开始”之说错误。

福利制度在二战后逐渐建立起来,60-70年代相对削减,排除C项。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1年,排除D。

1967年,欧共体成立,符合材料时间。

13.(2018.4·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答案】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反映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4.(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后“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

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C;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而且发展到二十国集团,·相关国家分布在多个大洲,可见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故A项正确。

15.(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

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

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项应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影响,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题目中1987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倡导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的主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洲联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的表述正确;C项应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D项中“扫清障碍”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

【练综合】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中国固然没有因此发愤图强;……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外,拿到中国2.3亿两的赔款。

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

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

但它拿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这就导致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摘自袁伟时《甲午战争:

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缔约国就本条约的实施随时进行协议。

另外,在日本国的安全和远东地区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在缔约国的任何一方的要求下随时可以进行协议。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

……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摘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 近期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认为,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

——摘自《希拉里:

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甲午中日战争“没有赢家”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案】

(1)中国: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日本:

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的野心,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2)特征:

美国控制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

原因:

“二战”日本战败;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美国进行“冷战”的需要。

(3)原因:

美国坚持“冷战”思维;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

趋势:

短期内“一超多强”局面仍将持续,从长期来看多极化趋势将持续深入发展。

【解析】第

(1)问,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与日本造成的消极影响角度回答。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所学从当时日本与美国国情以及当时世界格局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及所学分别从美国与中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角度回答。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

美国北面是英属加拿大,自从美英修好后,英国不再威胁到美国,南面是虚弱的墨西哥,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

19世纪的欧洲内部不稳定,美国乘机在世界寻求市场,进行国内建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早实行而且最有连续性的成文宪法,宪政体制稳定。

美利坚人都认同于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核心价值,信奉“实用主义”的同时,也面向未来,喜欢“昂首望天”,另外,美国人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其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欧洲文化,西非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美国文化的起源;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补充的人才,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发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历史》

材料二 二战以后欧洲大事表

时间

事件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0年

西德、东德统一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9年

欧元在欧元区正式流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发展与美国崛起路径的不同。

【答案】

(1)原因: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获得民族独立;很好利用了历史的机遇;有良好的宪政制度保障;吸收了多元的外来文化。

(2)不同:

军事上依靠外部力量维持平衡;欧洲通过联合手段发展经济;由经济层面向政治层面递进;建立并深化统一的市场机制。

【解析】第

(1)问,据材料一信息从美国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确立、历史机遇、外来文化影响等多角度回答。

(2)问,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经济等角度总结其不同。

3.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体系已发生深刻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投下原子弹到苏联解体是45年,这段时间并不是世界历史上一成不变的时期。

……特殊的国际形势又把整个历史时期整合成一种单一模式,这种形势在苏联解体前一直主导着世界。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法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承认显然象征着新的全球均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名称,并概括这一体系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的含义,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崭新格局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

(1)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冷战对峙。

(2)两极格局遭受挑战,出现多极化趋势;原因:

欧洲不再愿意当美苏争霸的工具,中国不再受苏联的控制,法国承认新中国政权。

影响: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国掀起新一轮建交高潮(或中日关系正常化)。

【解析】本题考查了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根据“从投下原子弹到苏联解体是45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名称是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制;根据“这种形势在苏联解体前一直主导着世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这一体制下,美苏争霸,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根据“到1970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两极格局受到挑战,多极化趋势出现。

根据“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法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承认显然象征着新的全球均势”可知导致这种崭新的格局出现的原因是欧洲不愿意再充当美国的工具,中国不受苏联控制,法国承认新中国政权等。

依据所学内容可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带动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等。

 

4.(2018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

事件

1918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

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

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

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答案】

(1)目的:

①避免重蹈经济危机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②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2分)。

(2)趋势:

①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3分);②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或者法制化或者规范化或者体系化(任答一个3分)。

作用:

①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任答两点3分);②促进各国经济增长(2分).

【解析】

(1)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目的是避免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贸易战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据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利用经济的优势地位,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为其商品更畅通的进入世界市场。

(2)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中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但没有被采纳,到《大西洋宪章》自由贸易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再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自由贸易原则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可得出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据材料关贸总协定建立,可得出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世界贸易规范化、法制化。

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可得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同时也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5.(2014·四川文综,14)(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