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1641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纤通信复习题11.docx

光纤通信复习题11

《光纤通信》自测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通信是为传输媒质。

以为载波的通信方式。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有三个,它们是、和。

光纤通信所使用的波段位于电磁波谱中的区,波长范围为。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者多个答案)

1.目前光纤通信常用的窗口有()。

A、0.85μm  B、2μm  C、1.31μm  D、1.55μm

2.目前纤光通信常用的光源有()。

A、LED  B、 LD  C、PCM  D、PDH

3.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为传播介质的通信方式。

A、电缆  B、无线电磁波  C、光纤  D、红外线

三、简答题

1.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点?

2.为什么说光纤通信比电缆通信的容量大?

3.光纤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简述各部分作用。

答案:

一、光纤光波0.85μm   1.31μm  1.55μm近红外区0.7~1.7μm

二、1、ACD  2、AB  3、C

三、1、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和维护,价格低廉。

2、光纤通信的载波是光波,电缆通信的载波是电波。

虽然光波和电波都是电磁波,但频率差别很大。

光纤通信用的近红外光(波长约1μm)的频率(约300THz)比电波(波长为0.1m~1mm)的频率(3~300GHz)高三个数量级以上。

载波频率越高,频带宽度越宽,因此信息传输容量越大。

第2章

一、填空题:

1.光纤中的纤芯折射率必须包层折射率,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中中两者的相对折射率差一般分别为和。

2.单模光纤纤芯直径一般为,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为,光纤包层直径一般为。

3.光纤通信的最低损耗波长是(),零色散波长是()。

4.单模光纤中不存在()色散,仅存在()色散,具体来讲,可分为()和()。

5、光缆大体上都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6、允许单模传输的最小波长称为()。

7、数值孔径(NA)越大,光纤接收光线的能力就越(),光纤与光源之间的耦合效率就越()。

8.测定光纤衰减的测试方法常用有三种:

切断法、插入损耗法和后向散射法。

二、选择题(多选)

1、从横截面上看,光纤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

()、()、()。

A、折射率较高的芯区    B、折射率较低的包层

C、折射率较低的涂层    D、外面的涂层

E、外面的包层

2、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个模式,即(),称为光纤的基模。

A、HE00模        B、HE11模

C、HE10模        D、HE01模

3、限制光纤传输容量(BL积)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和()。

A、光纤色散        B、光纤折射

C、光纤衰减        D、光纤损耗

4.光纤色散包括            、            和模式色散。

A.单纵模、多纵模

B.极化色散、多纵模

C.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D.双折射、圆极化

5.G.652光纤的色散最小点处于      处。

A.1510nm

B.1310nm

C.1550nm

D.1380nm

6.光纤色散系数的单位为(  )

A.ps/kmB.ps/nmC.ps/nm.kmD.nm/ps?

km

三、简述题

1、典型光纤由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

3、光纤损耗主要有几种原因?

其对光纤通信系统有何影响?

4、光纤色散主要有几种类型?

其对光纤通信系统有何影响?

5、分别说明G.652、G.653、G.654、G.655光纤的性能及应用。

6.OTDR是什么?

有何作用?

画出其测试曲线示意图并简单加以说明。

① OTDR是光时域反射仪。

 ②作用:

a.测光纤损耗

             b.测光纤长度

             c.判定光纤故障位置

 ③ 测试曲线见P42图2.24所示。

四、计算

1、一段30km长的光纤线路,其损耗为0.5dB/km。

(1)如果在接收端保持0.3μW的接收光功率,则发送端的功率至少为多少?

(2)如果光纤的损耗变为0.25dB/km,则所需的输入光功率又为多少?

2、均匀光纤,若n1=1.5,λ0=1.3μm,试计算:

(1)若Δ=0.25,为了保证单模传输,其纤芯半径应取多大?

(2)若取a=5μm,为了保证单模传输,Δ应取多大?

作业:

2-1,2-2,2-3

答案:

一、填空题

1、大于、0.3%~0.6%、1%~2%。

2、8~10μm,50~80μm,125μm。

3、1.55μm  1.31μm

4、模间 模内 材料色散 波导色散

5、缆芯  加强元件  护层

6、截止波长

7、强  高

二、选择题

1、ABD  2、B  3、AD  4、BC

四、计算 

1、

(1)Pmin=9.49μW 

(2)Pmin=1.69μW

2、

(1)a≤0.47μm 

(2)Δ≤0.0022

 

第3章

一、填空题

1.常用光源LD是以为基础发光。

LED以为基础发光。

2.光与物质作用时有、和三个物理过程。

3.对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特性,温度升高阈值电流若此时注入电流不变,输出光功率.增加、减少

4.半导体光检测器主要有和两种,基本原理是通过过程实现。

PIN、APD、受激吸收、光电转换

5.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对光源的调制可分和两类。

直接调制、外调制

1.LD具有输出功率()、输出光发散角()、与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辐射光谱线()等优点。

2、LED的主要特性参数为()、()、()。

3、PIN二极管的特点包括()、()及()。

4、对光检测器的基本要求是高的(),低的()和快的()。

5、影响光源与光纤耦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和()。

6、光纤和光纤连接的方法有两大类()和()。

7、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播多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称为()。

8、影响光纤耦合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和()。

9.为了使雪崩光电二极管正常工作,在其P-N结上应加( 高反向偏压 )

答案

1、 高 窄 高 窄

2、输出功率与效率 输出光谱特性 响应速率与带宽

3、耗尽层很宽 偏置电压很小 附加噪声小

4、响应度 噪声 响应速度

5、光源的发散角光纤的数值孔径

6、活动连接固定连接

7、光波分复用

8、插入损耗附加损耗分光比(耦合比)隔离度

9、高反向偏压

二、名词解释

粒子数反转分布,;激光器外微分量子效率;光检测器量子效率和响应度

三、作业:

3-4①LED的P-I特性呈线性,而LD的P-I特性呈非线性。

②LED产生是非相干光,功率低,方向性差;而LD发出的是相干光,功率高,方向性好。

③LED的波谱宽度比LD的宽。

④LED基本不受温度影响,而LD对温度变化敏感。

⑤LED使用寿命比LD长。

3-7

3-9λ≈0.87μm(GaAs),λ≈1.29μm(InGaAsP)

3-17

第4章

1.光发送机指标主要有和。

平均发送光功率、消光比

2.光接收机指标主要有、和。

误码率、灵敏度、动态范围

3.为增大光接收机的接收动态范围,应采用电路。

AGC

4.选择题:

(1)传输距离与码速率、         、光源的谱宽成反比。

A.光纤的带宽

B.光纤的色散系数

C.光纤的时延

D.光纤的衰减

(2)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是指在保证系统的误码率指标要求下,光接收机的最大输入光功率和                   之比。

A.幅频特性

B.最大输出光功率

C.最小输入光功率

D.最大增益

(3)在满足误码率(或信噪比)指标要求下,所允许输入接收机的光功率越低,则表示这个接收机           。

A.灵敏度越高

B.动态范围越大

C.灵敏度越低

D.动态范围越小

(4)为了得到较大的信噪比,对光接收机中前置放大器的要求是            

A.低噪声

B.低噪声高增益

C.低噪声低增益

D.高增益

(5)为了避免发送序列中出现场“0”和长“1”的现象,使接收端能够正常从线路码流中提取时钟,因此光发送机中需对发送码流进行           处理。

A.放大

B.均衡

C.扰码

D.码型变换

(6)不宜在光纤中传输的码型为        

A.CMI码B.HDB3码(原因光状态不能为负)C.5B6B码D.8B1H码

4.画出数字光发射机组成方框图,并简述个部分功能。

输入码型变换电路

均衡放大——补偿经电缆传输后产生的数字电信号失真。

码型变换——将电端机送入的信号码型从HDB3或CMI码变为NRZ码。

扰码——将信号中的长连“0”或“1”有规律地进行消除。

线路编码----

时钟提取——提取与网络同步的时钟供给扰码与线路编码等电路。

光发送电路

调制电路—用经过编码的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直接光强度调制,完成电/光转换。

自动温度控制电路ATC——保持光源的温度恒定在室温左右,以稳定LD的阈值电流,从而稳定发送光功率。

自动功率控制电路APC——检测发送光功率变化,动态调节光源的偏置电流,以稳定发送光功率。

其余保护及告警检测电路——实现LD过流保护、LD无光告警及寿命告警。

5.画出数字光接收机组成方框图,并简述个部分功能。

(见教材)

6.按照转换步骤,试将二进制信号“1010000000001”转换成为HDB3码。

7按照转换步骤,试将二进制信号“1000011000001”转换成为CMI码。

8.将以下HDB3码还原为二进制NRZ码(写出数字序列并画出波形),指出其中是否有误码。

解:

该HDB3码中无误码

9.将以下CMI码还原为二进制NRZ码(写出数字序列并画出波形),指出其中是否有误码。

解:

10画出半导体激光器(LD)数字信号的直接调制原理图(见教材)。

11.画出光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框图(见教材)。

12.名词解释:

灵敏度,动态范围,消光比,平均发送光功率

13.什么叫mBnB码?

mBnB码又称分组码,它是把输入信码流中每m个比特分为一组,然后在相同时隙内变换为n个比特,且n>m。

作业:

4-10,4-14

第5章

1.SDH的常用设备有、、和。

TM终端复用器、ADM分/插复用设备、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再生中继器

2.STM-1中我国允许采用的支路接口有2.048Mb/s、34.368Mb/s和139.264Mb/s三种PDH接口。

一个STM-1可传63个2Mb/s信号。

相当于传1890个话路。

思考题

3.什么是SDH?

SDH的特点?

SDH帧结构?

4.选择题

(1)AU-PTR用来指示VC-n净负荷在AU帧中的          。

A.终止位

B.中间位

C.平衡位

D.起始位

(2)在SDH帧结构中,        是用于传送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附加字节。

A.容器

B.支路单元

C.信息净负荷

D.段开销

(3)STM-4的码速率等于       。

A.2.048Mbit/s

B.155.520Mbit/s

C.622.08Mbit/s

D.139.264Mbit/s

(4)在SDH网络中是按     复接来实现同步复用的。

A.帧

B.位

C.字节

D.比特

(5)在误码性能参数中,严重误码秒(SES)的误码率门限值为(  )

A.10-6B.10-5

C.10-4D.10-3

 

5.简述SDH的复用过程?

STM_N的复用过程有如下6个步骤:

(1)首先,异步信号被放入相应尺寸的容器C。

容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速率调整。

(2).由标准尺寸容器C加上通道附加字节POH便形成虚容器VC,即C+POH→VC。

(3).VC加TUPTR指针便形成支路单元TU。

低阶VC+TUPTR→TU

(4)多个支路单元TU复用后形成支路单元组TUG,即N×TU→TUG。

(5)高阶VC,VC_3或VC_4加上管理单元指针便形成管理单元AU,即VC_4+AUPTR→AU_4

AUPTR用来指明高阶VC在STM_N帧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在STM_N帧内占有固定位置的AU组成管理单元组AUG,即N×AU→AUGN=1或3

(6).最后在N个AUG基础上加上段开销(SOH)便形成STM_N帧结构,即

N×AUG+SOH→STM_N

从以上的复接过程来看,SDH的形成包含三个过程:

映射(C→VC)将PDH信号经打包成C,再加上相应的通道开销而成VC这种信息结构,这个过程就叫映射

定位校准(VC→TU及VC→AU)定位是指通过指针调整,使指针的值时刻指向低阶VC帧的起点在TU净负荷中或高阶VC帧的起点在AU净负荷中的具体位置,使收端能据此正确地分离相应的VC。

同步复用N×AU→AUG)复用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层(例如TU12(×3)→TUG2(×7)→TUG3(×3)→VC4)或把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层的过程(例如AU-4(×1)→AUG(×N)→STM-N)。

复用也就是通过字节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

由于经过TU和AU指针处理后的各VC支路信号已相位同步,因此该复用过程是同步复用

6.140Mbit/s复用进STM-N信号的过程

(1)首先将140Mbit/s的PDH信号经过码速调整(比特塞入法)适配进C4,C4是用来装载140Mbit/s的PDH信号的标准信息结构。

容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速率调整。

C4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

图1C4的帧结构图

C4信号的帧有260列×9行(PDH信号在复用进STM-N中时,其块状帧一直保持是9行),那么E4信号适配速率后的信号速率(也就是C4信号的速率)为:

8000帧/秒×9行×260列×8bit=149.760Mbit/s。

(2)为了能够对140Mbit/s的通道信号进行监控,在复用过程中要在C4的块状帧前加上一列通道开销字节(高阶通道开销VC4-POH),此时信号成为VC4信息结构,见图2所示。

图2VC4结构图

VC4是与140Mbit/sPDH信号相对应的标准虚容器,此过程相当于对C4信号再打一个包封,将对通道进行监控管理的开销(POH)打入包封中去,以实现对通道信号的实时监控。

这时VC4的帧结构,就成了9行×261列。

(3)SDH采用在VC4前附加一个管理单元指针(AU-PTR)来,以进行定位。

此时信号由VC4变成了管理单元AU-4这种信息结构,见图3所示。

图3AU-4结构图

一个或多个在STM帧中占用固定位置的AU组成AUG--管理单元组。

(4)将AUG加上相应的SOH合成STM-1信号,N个STM-1信号通过字节间插复用成STM-N信号。

7.论述光纤损耗和色散对系统设计的限制。

答:

由于损耗的存在,在光纤的传输的光信号,不管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脉冲,其幅度都要减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传输距离。

所以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用光信号的放大中继。

色散是光纤的传输特性之一。

由于不同波长光脉冲在光纤中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因此,色散反应了光脉冲沿光纤传播时的展宽。

光纤的色散现象对光纤通信极为不利。

光纤数字通信传输的是一系列脉冲码,光纤在传输中的脉冲展宽,导致了脉冲与脉冲相重叠现象,即产生了码间干扰,从而形成传输码的失误,造成差错。

为避免误码出现,就要拉长脉冲间距,导致传输速率降低,从而减少了通信容量。

另一方面,光纤脉冲的展宽程度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

因此,为了避免误码,光纤的传输距离也要缩短。

8.设140Mb/s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发射功率为-3dBm,接收机的灵敏度为-38dBm,系统余量为4dB,连接器损耗为0.5dB/对,平均接头损耗为0.05dB/km,光纤衰减系数为0.4dB/km,光纤损耗余量0.05dB/km。

计算中继距离L。

(作业5-4)

(L=[-3-(-38)-4-0.5×2]/(0.05+0.4+0.05)=60km)

9.

已知某光纤通信系统的光发送机光源的入纤功率为2mW,光纤损耗为0.5dB/km,光纤平均接头损耗为0.1dB/km,光接收机最大允许输入光功率为32μW,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可达19dB,系统富余度7dB。

试核算在无中继传输距离分别为15km、40km、60km情况下,该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解:

根据题意可得:

pmax=101g(32×10-3)=-15dBm

PT=101g2=3dBm

已知D=19dB

α=0.5dB/KM

α1=0.1dB/KM

M=7dB

根据动态范围的定义:

D=Pmax-Pmin

得Pmin=Pmax-D=-15-19=-34dBm

由PT=Pmin+Lmax(α+α1)+M得

Lmax=(PT-Pmin-M)/(α+α1)=(3+34-7)/0.6=50Km

Lmin=(PT-Pmax-M)/(α+α1)=(3+15-7)/0.6=18.3Km

∴18.3

显然在无中继传输距离为40Km的情况下,系统能正常工作;在15Km、60Km的情况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9、作业4、5、6题

10、SDH帧中的传送顺序是什么?

答:

SDH的帧结构由横向270N列(N=1、4、16、64、256)和纵向9行字节(一字节为8比特)的矩形块状结构组成。

字节的传输从左向右,按行进行。

首先由矩形块左上角第一个字节开始,从左向右,由上而下按顺序传送,直至整个9

270

N个字节都传送完毕,再转入下一帧。

11、试计算STM-1段开销的比特数

STM-1段开销共有:

9行8列=72(字节);由于一个字节为8比特,因此比特数为72

8=576bit。

12、简述抖动和漂移的区别。

定时抖动(简称抖动)定义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例如最佳抽样时刻)相对其理想参考时间位置的短时间偏离。

所谓短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高于10Hz的相位变化,而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称为漂移。

漂移定义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例如最佳抽样时刻)相对其理想参考时间位置的长时间偏离。

所谓长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

 

第7章

1.在125μs内传输256个二进制码元,计算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少?

若该信息在4s内有5个码元产生误码,试问误码率是多少?

(2048kb/s;6.1×10-7)

2.WDM的系统构成有和方式。

双纤单向传输、单纤双向传输。

3.WDM系统由、、、、和组成。

(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中继机、光监控信道、网络管理系统。

一、填空

1.掺铒光纤放大器具有增益()、噪声()、频带()、输出功率()等优点。

2、掺铒放大器的关键技术是()和()。

3、在1.3μm波段通常用掺()光纤放大器,1.55μm波段通常用掺()光纤放大器。

4、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和()等组成。

答案:

1、高低宽高

2、掺铒光纤泵浦源

3、镨铒

4、掺铒光纤泵浦光源光耦合器光隔合器

二、选择题

1.由于采用EDFA可以补偿光纤衰减的限制,因此影响WDM系统中继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A.入纤功率

B.色散

C.噪声

D.插入损耗

2.在WDM系统中采用 以提高无电再生中继距离。

A.光滤波器

B.光隔离器

C.光放大器

D.波长转换器

3.在WDM系统中光监控信道使用 波长。

A.1528nm

B.1560nm

C.1310nm

D.1510nm

4.在波分复用系统中的OTU负责将 光信号转换成符合G.957技术标准的光信号。

A.非标准波长

B.放大

C.整形

D.非线性

5.G.653光纤无法使用在 系统中。

A.跨洋通信

B.以太网

C.波分复用

D.光通信

6.12、孤子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是()。

A、LDB、其他类型的激光器C、光孤子源D、LED

7.光纤孤子通信是一种非线性通信方案,依靠光纤的(),实现传输过程中畸变光信号的分布式自整形,是实现高速长距离与超高速中短距离全光通信的理想方案。

A、非线性和色散特性B、损耗特性C、传输特性D、光学特性

8.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最高可达( C )

A.20dBB.30dBC.40dBD.60dB

三、简答

1、简述掺铒放大器的(EDFA)的优点;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由几部分构成?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光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的双纤单向传输结构和单纤双向传输结构有什么区别?

答案1、

(1)EDFA的工作波长正好落在1.53~1.56μm范围内,与光纤最小损耗窗口一致,可在光纤通信中获得应用;

(2)耦合效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3)增益高,增益约为30~40dB,增益特性稳定;(4)输出功率大,饱和输出光功率约为10~15dBm;(5)噪声指数小,一般为4~7dB;(6)频带宽,在1.55μm窗口,频带宽度为20~40nm,可进行多信道传输,有利于增加容量;(7)隔离度大,无串联,适用于波分复用系统;(8)连接损耗低,因为是光纤型放大器,所以与光纤连接比较容易,连接损耗可低于0.1dB。

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由一段掺铒光纤、泵浦光源、光耦合器及光隔离器等构成。

采用掺铒单模光纤作为增益物质,在泵浦光激发下产生粒子数反转,在信号光诱导下实现受激辐射放大。

泵浦光和信号光一起通过光耦合器注入掺铒光纤;光隔离器作用是只允许光单向传输,用于隔离反馈光信号,提高稳定性。

2、双纤单向传输结构是指将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结合在一起,经一根光纤沿同一方向进行传输的结构形式。

反向传输可通过另一根光纤实现,传输结构与此相同。

单纤双向传输结构是指在一根光纤中,光信号可以在两个方向传输,即某几个波长的光载波沿一个方向传输,而另几个波长的光载波沿相反方向传输的结构形式。

由于使用的波长互不相同,从而单向双纤传输可以将不同方向的信息混合在一根光纤上,达到全双工通信的目的。

3.简述波分复用系统的构成。

第8章

1.SDH传送网网络拓扑的基本结构有链形、星形、树形、环形和网孔形。

2.按环上业务的方向可将自愈环分为单向环和双向环两大类;按网元节点间的光纤数可将自愈环划分为双纤环(一对收/发光纤)和四纤环(两对收发光纤);按保护的业务级别可将自愈环划分为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两大类。

3.二纤通道保护环由两根光纤组成两个环,其中一个为主环——S1;一个为备环——P1。

两环的业务完全一样流向一定要相反。

通道业务的保护实际上是1+1保护。

优点倒换速度快,便于配置维护。

缺点是网络的业务容量不大,单向通道保护环的最大业务容量是ST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