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602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docx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

4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零失误调练

语言基础知识

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

A.朽xǐu尸shī俯fǔ

B.烧shāo垮kuǎ青qīng

C.骑qí摔sh

uǎi情qíng

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①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②人民把他摔垮

③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A.退场;摔倒在地;提拔选举

B.人的结局;打倒推翻;推崇颂扬。

C.入场应考;摔跤倒塌;用力抬起。

3.根据要求默写课文。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语言表达训练

4.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除夕到初六,家中成了麻将“赌窝”,江苏南京初三学生小魏认为这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于是在小区门口贴出一副“夜夜麻将声,怎能学习?

天天想一中,你去考吧!

”的讽刺对联,希望父母能给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结果对联劝父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父亲认为丢了脸,将对联揭去,并将儿子的脸打肿。

居民们一起指责老魏不该打儿子,有什么话好好说,有居民还报了警。

(据2月14日《南京晨报》)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可从材料中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话好好说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你是小魏,你觉得怎样和父亲说才能做到既不触怒父亲,又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年6月,学校决定开展“学习何凤山先生优秀事迹活动周”活动,阅读下面材料,请你完成相关工作。

何凤山,1901年生于益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信义中学(现益阳市一中)。

1938年至1942年,何凤山任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当时德国法西斯正残酷迫害犹太人,何凤山冒着生命危险,向大量犹太人签发到中国上海的“生命签证”,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免遭屠杀。

近年来,以色列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国际正义人士”,益阳市人民政府也开展了一系列纪念

活动,并为何凤山先生修建了墓地,使这位伟大游子魂归故里。

余秋

雨先生撰写了墓志铭,对其伟大义举作了高度评价。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何凤山先生的不朽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期间,何凤山先生的女儿专程来学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们。

面对何女士,你最想对她说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地有一批游客来参观何凤山墓,当读到墓志铭时,向你询问有关余秋雨的情况。

请你向游客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余秋雨。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秋雨在墓志铭中说:

“华夏之德,不思远征而不拒远援;君子之道,默行大善而不声张。

”“三尺之助尚不易,万里之善非等闲。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有很多事令你感动(身边的、报纸电视上了解的),请结合某件事谈谈对上面语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是()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

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

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

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

7.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品味加点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有的人》,完成10~14题。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0月于北京

10.将这首诗划分成三部分,并分别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文中原话回答。

(1)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诗的抒情主线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前后呼应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请写出各小节之间的呼应关系,并体会这些呼应所起的作用。

(1)第五小节呼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第六小节呼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小节呼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呼应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一句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回答15~18题。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

15.《老马》运用象征手法

,以马喻人,老马的形象也就是那个时代___________的形象。

16.这首诗是否押韵?

如果押韵,请写出第二节的韵脚及押韵的韵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能否换用别的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惨的画面:

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精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

试简单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4答案:

(1)示例:

对联劝父向父讨清静,父亲老拳打肿儿子脸“麻爹”教子

2)略。

5答案:

(1)示例:

二战期间何凤山冒着生命危险向大量犹太人签发到中国上海的“生命签证”,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免遭屠杀。

(2)示例:

何奶奶,感谢您父亲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像您父亲一样报效国家,为国争光。

(3)示例:

各位游客,余秋雨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写过很多书,如《文化苦旅》等,我们在初中就学过他写的《信客》。

(4)示例:

积德行善,大爱无疆。

地震发生后,同学们通过捐款等多种形式支援灾区,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国际社会也纷纷伸出援手,通过捐款、派遣救援队等形式支援中国的抗震救灾。

6答案:

C

7答案:

“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

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摔”字用得形象、生动。

8答案: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9答案:

如:

是余韵不绝的歌曲美妙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10.答案:

第一部分(第一节),作者开门见山,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五、六、七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11.答案:

(1)“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2)“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12.答案:

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

13.答案:

(1)第二小节

(2)第三小节(3)第四小节①深化所表达的主旨。

②使全诗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14.答案:

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15.答案:

劳动民众

16.答案:

1、3句押韵,韵脚:

命、影,韵母:

ing;2、4句押韵,韵脚:

咽、面,韵母:

an

17.答案:

“扣”字可谓形象、传神。

不仅使人想得出马背上的重压,还让人看得出这种重压的力度

和慢慢压下去的进度。

假如换一个别的字,就不会这样自然、恰当、精妙了。

18.答案:

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

的悲惨处境,揭示了它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希望。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襟怀(jīn)积攒(zǎn)自惭形秽(huì)

B.宽宥(yòu)

嘹亮(liáo)化为灰烬(jìn)

C.窗棂(lí

ng)轻觑(qù)李代桃僵(jiāng)

D.矗立(chù)憎恶(è)鸠占鹊巢(què)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蔑视濡养轻觑水落石出

B.栖息要决旷野相得益彰

C.嘟囔沧桑游义悄无声息

D.坍塌飘零显郝形销骨立

3.对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B.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C.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相互得到表彰)

D.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语言表达训练

5.判定下列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

(2)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

6.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接受着心灵的熏陶,受益匪浅:

漫步苏州园林,自豪于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走进黄土高原,惊叹于安塞腰鼓热烈奔放、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登上地球之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②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

对伴侣的

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甲),对生命的(乙)……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丙),对卑劣的(丁)……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

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

③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

④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

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

水落石出的过程。

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

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

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

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⑤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

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⑥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⑦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

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⑧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

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

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

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⑨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⑩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7.从全文看,作者所说的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修建精神小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依据对文义和句式的理解,请在文中第②段空缺的甲、乙、丙、丁处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双音词。

甲:

___________乙:

___________丙:

___________丁:

___________

9.读到第②段中“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一句,人们会不由得想起宋代一位著名诗人的名句。

请你把这位诗人的姓名和他的诗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④段末尾的“鸠占鹊巢”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从文中看,“鹊”指的是什么?

“鸠”指的是什么?

“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鹊”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鸠”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鸠占鹊巢”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重新造一个句子,使之适合全文的语境。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些看法你都同意吗?

请就一个方面,写一段话,举例说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宝石项圈

①在美国的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个非常美丽别致的项圈,那上面有11块宝石,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但看得出,每块都很名贵,在灯光下发出彩色的光芒。

你在看到她的那一刹那,必会注意到她的项圈。

因为她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

如果你注意不到她的项圈,你简直就是一个瞎子;如果你注意到了她的项圈,而不过问这件事,那你简直就是对她的大不敬了。

②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在寒暄之后,都要夸奖她的项圈。

就如愿以偿了,情绪高昂地说着什么。

轮到我与她见面,我的谈话也从项圈开始:

“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最别致的项圈之一。

③这可并不全都是客套。

那项圈的确是独一无二的。

晶莹璀璨。

④“谢谢!

它的确是独一无二的。

是我把毕生积攒的名贵宝石都拿了出来,我自己设计了这个样式交给工匠制作,无论从价值还是款

式来说,它都极为名贵别致。

而且,对我来说,它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的,因为这个项圈有很大的象征意义。

”老奶奶说。

她说话的时候,鹤发鸡皮的脑袋摇个不停,脖子上的项圈就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焊的火花。

⑤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脖子晃成了这个样子,出于礼貌,你就是再没兴趣,也得问老人家这个项圈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⑥甲.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被她绊住了,老奶奶的兴奋溢于言表。

她说:

“我这11块宝石,代表我的11个孙子和孙女。

蓝色和绿色的宝石,代表的是男孩;粉红色和橙黄色的宝石,代表的是女孩。

现在,你已知道了这个秘密,你仔细地数一数,我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

⑦我很仔细地数过了,但老奶奶究竟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又忘记了。

记住的只是她那张充满期待的脸和筋络缠绕的脖子。

乙.项圈是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室石的映照下,又一种残酷的枯萎。

⑧也许是太想让老奶奶高兴了,这时,我千不!

该万不该,问了一句话:

“您的这11位孙女孙子常常来看您吧?

⑨老奶奶的脸色黯淡下来,喃喃地说:

“是啊,他们来过,可是,已经很久不来了……”

⑩整个晚上,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

不,直到今天,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

我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地用手指捅一位老人期待和自豪的泡沫

有时,我看到大街上的女孩戴着灿烂的宝石项圈,会不由自主地想,天底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孩,在盛大的宴会上,骄傲地指着自己项圈上的宝石对来宾说:

这块蓝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父,这块红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母。

他们永远在我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毕淑敏《11块宝石婴孩的项圈》,有删改)

13.人们在看到老人的一刹那为什么一定会注意到她的项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第⑥段、⑦段画线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