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84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docx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

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

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特点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影响

①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压力;

②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①劳动力不足;②国防兵员不足;

③青壮年负担重。

原因

①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

②医疗进步,死亡率下降。

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

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

变化趋势

人口增长趋缓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甚至负增长

4.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特点:

原始型(“高高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低高”)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低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现阶段,判断“三率”高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4)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主要特点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大致均衡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

金字塔形状

人口增长趋势

迅速增长

缓慢增长

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型

现代型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人口老龄化问题

(1)衡量指标: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

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1)19世纪以前:

①特点: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②流向:

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③影响因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

(2)二战以后:

①特点: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②流向:

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

③影响因素: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

(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大洲二战后

←←←←亚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拉美→→→

4.国内人口迁移:

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

(1)建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迁移原因: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迁移方向:

东部→→→西北、东北地区、海南(支援边疆建设)

迁移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

(2)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

迁移原因:

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

迁移方向:

中、西部→→→东部;农村→→→城市。

迁移特点:

自发性的。

流量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

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

①人才流失;②劳动力不足;③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

①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迁入地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社会经济因素:

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经济待遇,

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3)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指标:

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

(1)特点:

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地区的开放程度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的生活及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

3.人口合理容量: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合理值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分区

(1)特点:

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土地。

(2)常见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3)住宅区: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收入阶层

建筑面积

位置

公共设施

环境质量

中高级住宅区

高收入阶层

面积大,有些有独立的庭院

多在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完善,生活方便

优美

低级

住宅区

低收入阶层

面积小,拥挤密集

多在内城,多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缺乏,生活不方便

较差

(4)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中心商务区(Central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5)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

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

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

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

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③社会因素:

如收入状况、知名度、种族宗教和人种等;

④行政因素:

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

主要影响

影响结果

举例

地形

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减少成本低

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城市群

高原

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较为凉爽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巴西高原

山区

地表崎岖

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适宜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城市众多

气候恶劣

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

城市少,规模小

干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寒冷地区城市很少

河流

河运起止点

人流、物流量大,货物集散、中转地,变更交通运输方式

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规模较大

赣州

河流交汇处

宜宾(岷)、重庆(嘉陵)、涪陵(乌)、武汉(汉)

河口

广州、上海

运河两端

塞得港&苏伊士巴拿马&科隆

防卫

半岛

利用天然水域进行防卫

古代城市常分布于此

波士顿

河曲处

伯尔尼(阿勒)

河心岛

巴黎(塞纳)

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

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交通

驿道

邯郸

政治

政治中心

罗马、六大古都、合肥、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华盛顿

公路、铁路

石家庄、株洲、郑州、蚌埠、宝鸡

水运

扬州、济宁

政策

特区城市

宗教

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瓦拉纳西

军事

锦州、酒泉、威海、山海关、虎门、横须贺、佐世保、朴茨茅斯

旅游

张家界、黄山市(屯溪)、牯岭

科技

筑波、班加罗尔、中关村、硅谷、剑桥

矿产资源

煤矿

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阳泉、淮北、六盘水

铁矿

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贝洛奥里藏特

油田

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阿伯丁、休斯敦

其他金属

约翰内斯堡(金)、白云鄂博(稀土)、金昌(镍)、白银(铜)、自贡(井盐)

住宅城市

波茨坦(柏林旁)

疗养城市

北戴河

工业城市

景德镇、宜兴(陶瓷)、长春、十堰、丰田、底特律(汽车)、渥太华(造纸)、曼彻斯特、孟买(棉纺)、伊春(森林)

边境城市

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喀什、河口、丹东、图们、畹町、凭祥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划分指标:

城市人口规模

(2)类型:

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人口的规模大小。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概念:

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画在图上,就构成该城市的服务范围。

(2)服务范围:

城市本身,以及该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3)特点:

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3、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级别

服务种类

服务级别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小城市

大城市

城市的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相对应的。

4.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

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

5.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相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城市化

1.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①人口城市化: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聚;②地区城市化:

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2.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1)推力:

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

(2)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4.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30%以下,低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发展中

国家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空洞化等

逆城市化

发达

国家

(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5.关于逆城市化:

①表现:

人口向乡村或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

增加。

②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

6.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3)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4)社会问题突出;

7.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图形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成因

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9.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1)有利影响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人口转化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科技

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思想观念

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不利影响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资源问题

导致大量土地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造成城市及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

生态问题

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

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产生噪声污染

社会问题

汽车增加,人口膨胀导致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乡村人口无序进入,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分类

(1)按生产力性质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2)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4)按产品的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农业区位的定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农业区位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举例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照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新疆的棉花和水果

热量

珠三角三季稻、松嫩平原甜菜、青藏高原青稞

水源

年降水量<250mm中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平原的耕作业

横断山区、五台山垂直农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酸-茶树、柑橘;碱-甜菜、枸杞;黑龙江大豆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城市郊区的奶牛、花卉、蔬菜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阿根廷畜牧产品出口、荷兰鲜花出口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适应政府决策,在政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耕地红线,基本农田

科技(机械、化肥、良种)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日本农业的小型机械化、

温室农业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环境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

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

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花(果)基鱼塘)

5.农业地域:

(1)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游牧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园艺业。

*种植园农业:

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农业。

如咖啡、橡胶、茶叶等。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一种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迁移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品,待地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

*园艺业:

与庭院栽培有关的集约种植的农作物及其栽培、繁育、加工利用技术。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1)混合农业:

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也属于混合农业。

(2)类型:

小麦—牧羊带。

(3)分布:

西南部和东南部(墨累—达令河盆地)。

(4)生产特点:

生产的灵活性好,市场的适应性强;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互不干扰,忙闲有序。

(5)土地利用方式:

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划区轮牧)。

(6)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①气候温和湿润;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社会经济条件:

⑤市场广阔,主要为国际市场;⑥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⑦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⑧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

7.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①西北地区:

水源

②东北地区:

热量(低温、冷害)

③华北地区:

旱涝、盐碱、风沙

④南方地区:

旱涝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1)作物:

水稻

(2)主要分布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亚洲季风气候区

(3)特点: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多采用小型农机具。

△季风气候区主要的气象灾害:

旱涝灾害。

(4)区位条件:

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

②大多数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市场)需求量大;

④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习惯)

⑤居民的饮食习惯,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食物偏好)

(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产量最大);

印度是亚洲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2.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农作物:

小麦和玉米。

春小麦:

春播秋收(适合比较冷的地方种植)

冬小麦:

秋播夏收

(2)主要分布区: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家庭经营)等。

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国营)。

(3)生产特点:

一大三高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4)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地广人稀;②市场广阔;③交通运输便利;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⑥自然条件优越: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

(1)定义:

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区:

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具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牧牛:

美国、阿根廷

养羊:

澳大利亚、南非

(3)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4)区位优势(有利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④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习惯)

⑤海上冷冻船的发明;(科技)

(5)发展措施(我国内蒙古、新疆等牧区可借鉴之处④⑤⑥)

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④培育良种牛;

②种植饲料;⑤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③开辟水源;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2.乳畜业

(1)定义:

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3)分布地区: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4)影响因素:

饲料因素、市场因素。

(5)西欧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雨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层肥沃,有利于多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

⑤机械化水平高;

(6)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章末总结

1、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区位因素

生产特点

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稻种植业

东亚、东南亚、

南亚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种植历史悠久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

商品谷物农业

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工业发达、科技先进

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