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548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docx

汽车车身整形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13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任务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一、主要目标

1.掌握汽车诊断的基本步骤;

2.掌握汽车损坏评估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熟悉各种碰撞因素对汽车损坏的影响;

4.熟悉车架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5.掌握碰撞对整体式车身的影响;

6.掌握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7.能通过目测确定碰撞损坏的程度;

二、车身损坏诊断分析步骤

车身损坏诊断分析步骤彻底的、精确的撞伤诊断是高质量修复的基础。

除用目测方式进行诊断外,还应该使用精确的工具及设备来测量、评估受损汽车车身损坏

1.了解汽车车身构造的类型

以目测确定碰撞的位置、碰撞的方向及碰撞力的大小,并检查可能的损伤确定损伤是否限制在车身范围内,是否还包括功能部件或元件(如车轮、悬架、发动机等)。

2.沿着碰撞路线系统地检查部件的损伤

直到没有任何损伤痕迹的位置。

如支柱损伤可以通过检查门的配合状况来确定。

3.测量汽车的主要元件

通过比较维修手册车身尺寸图表上的标定尺寸和实际汽车的尺寸来检查汽车车高,并比较车身左侧和右侧高度。

4.损伤评估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锯齿状的金属刃口要贴上胶带纸或磨平泄漏的机油等要擦净焊接、切割前断开车载电脑连接拆除电气系统时,先要卸下蓄电池负极电缆,切断电路碰撞诊断时照明应良好注意相关的安全规范。

5.分析碰撞对车身的影响因数

(1)被碰撞汽车的尺寸、构造;

(2)碰撞位置;

(3)碰撞时汽车的车速;

(4)碰撞时汽车的角度和方向;

(5)碰撞时汽车上乘客、货物的数量及位置;

三、碰撞修复程序

1.碰撞修复的概念

汽车碰撞损坏修复的主要过程通常是:

校正车身的弯曲、扭转、偏斜等变形板件,更换严重损坏的板件,以及调整装配车身部件等。

在按程序修复之前,先要对碰撞损坏的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损坏评估。

2.汽车碰撞诊断的基本步骤

(1)了解受损汽车车身结构的类型。

(2)目测确定碰撞的位置。

(3)目测确定碰撞的方向及碰撞力的大小,并检查可能有的损坏。

(4)确定损坏是否限制在车身范围内,是否还包含功能部件或元件的损坏(如车轮、悬架、发动机等)。

(5)沿着碰撞能量传递路线一处一处地检查部件的损坏,直到没有任何损坏痕迹的位置。

例如,通过检查车身外部板件的配合间隙来确定立柱是否损坏。

(6)测量汽车的主要元件。

3.汽车损坏评估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汽车进入车间后,首先要处理汽车上的破碎玻璃棱边及锯齿状金属。

锯齿状的金属刃口要贴上胶带纸,但是好用砂轮机或锉刀将其磨平。

(2)如有变速器油或润滑油等泄漏,一定要将其擦净。

(3)在开始切割及焊接之前,务必将储气罐移开,防止气罐漏气引起爆炸。

焊接前要断开车载电脑连接,防止焊接大电流损坏电脑。

(4)拆除电气系统时,先要卸下蓄电池负极电缆,切断电路,以免突然点燃易燃气体,同时也保护了电气系统。

(5)在进行损坏诊断时照明应良好。

如果功能件或机械部件损坏,需要在举升机或校正台上进行细致的检查。

(6)在车身修理车间进行诊断修复时,还应注意相关的安全规则。

4.汽车的碰撞损坏及其影响因素

(1)汽车的碰撞

汽车的安全性一般通过汽车碰撞实验来进行验证。

如汽车以50km/h的速度撞上障碍物时,发动机舱的长度会被压缩30%~40%,乘坐室的长度仅会被压缩1%~2%。

(2)碰撞因素对汽车损坏的影响

1)影响碰撞损坏的因素

被碰撞汽车的尺寸、构造和碰撞位置。

碰撞时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方向。

碰撞物的差异。

碰撞时汽车上乘员、货物的数量及位置。

2)蹭伤损坏

3)碰撞的位置高低对碰撞损坏的影响

4)碰撞物不同对损坏的影响

5)行驶方向对碰撞损坏的影响

6)车辆类型不同对碰撞损坏的影响

5.车架室车身的碰撞变形

车架是否变形,可通过比较门板与车架前后之间的空间尺寸、比较前翼子板与轮罩前后之间的空间尺寸,以及比较前保险杠上的后孔到前车架横梁之间左右尺寸的大小来确定。

车架受撞时的变形,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左右弯曲变形、上下弯曲变形、断裂变形、菱形变形、扭转变形,损坏的次序和修复的次序

车架式车身上各类损坏发生的次序为:

左右弯曲、上下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和扭转变形。

车身或车架修复最重要的准则是颠倒方向和次序。

6.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影响

(1)碰撞的损坏范围

整体式车身通常设计得能够很好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

(2)车身吸能区

由薄钢板连接成的车身壳体,在碰撞中,能吸收大部分振动。

其中一部分碰撞能量被碰撞区域的部件通过变形吸收掉,另一部分能量会通过车身的刚性结构传递到远离碰撞的区域,这些被传递的振动波引起的影响称为二次损坏。

为了控制二次损坏变形,汽车在前部和后部设计了吸能区(抗挤压区域)。

前部挤压吸能区:

前保险杠支撑、前纵梁、前挡泥板、发动机罩;后部挤压吸能区:

后保险杠支撑、后纵梁、后挡泥板、行李舱盖等部位,都设计了波纹或结构强度上的局部弱化。

在所有碰撞中,超过70%的碰撞发生在汽车的前部。

(3)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1)汽车前部碰撞变形

前部碰撞的冲击力取决于汽车的质量、速度、碰撞范围及碰撞物。

2)汽车后部碰撞变形

汽车后部碰撞时其受损程度取决于碰撞面的面积、碰撞时的车速、碰撞物及汽车的质量等因素。

3)汽车中部碰撞变形

当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前部构件、车身中立拄以及地板都会变形。

4)汽车顶部碰撞变形

5)整体式车身碰撞损坏的类型

整体式车身结构的碰撞损坏是按弯曲变形、断裂变形、增宽变形和扭转变形的顺序进行的

7.目测确定碰撞损坏的程度

通过检查车身上板件的断裂或遗失,加固材料上的裂缝,各板件的连接焊点开裂及车身上的车门、翼子板、发动机罩、行李舱盖、车灯之间的配合间隙来确定车身的变形情况。

(1)左右弯曲

纵钢梁的内侧及另一侧纵梁的外侧是否有皱曲车门长边上的裂缝和短边上是否有皱折汽车一侧明显的碰撞损伤,车身和车顶盖的错位车架式车身的碰撞变形,左右弯曲车架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2)上下弯曲

车身外壳表面会比正常位置低,结构上也有后倾现象,翼板与门之间的缝隙是否在顶部变窄、在下部变宽车门在撞击后是否下垂,大多数车辆碰撞损伤中都会有上下弯曲车架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3)断裂损伤

发动机罩是否前移或后车窗是否后移某些部件或车架元件的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车门可能吻合得很好。

但挡板、车壳或车架的拐角处皱折或有其他严重的变形,车架在车轮挡板圆顶处向上提升,引起弹性外壳损坏保险杠会有一个非常微小的垂直位移。

(4)菱形变形

车辆的一角或偏心点受到来自前方或后方的撞击时,车架的一侧向前或向后移动,引起车架或车身歪斜,使其接近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发动机罩及后备箱盖发生错位,接近后车轮罩的相互垂直的钢板上或在垂直钢,板接头的顶部可能出现皱折,乘坐室及后备箱底板上也可能出现皱折和弯曲,附加有许多断裂及弯曲的组合损伤。

(5)扭转变形

汽车高速撞击到路缘石或路中隔离栏或后侧,角端发生碰撞时,汽车的一角会比正常情况高,而相反的一角则会比正常情况低,损伤的次序和修理的程序车架式车身上各类损伤发生的次序为:

左右弯曲、上下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和扭转变形,车身/车架修复最重要的准则是颠倒方向和次序,必须进行三维测量。

8.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1)整体式车身碰撞的损伤范围,整体式车身汽车通常设计得能够很好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车身由于吸收碰撞力而折合收缩冲撞力因被车身更深入的部位吸收而逐渐扩散直至完全被吸收。

(2)车身吸能区设计汽车在前部和后部设计了吸能区,前部的保险杠支撑、前纵梁、挡泥板、发动机罩设计了吸能区,后部的后保险杠支撑、后纵梁、挡泥板、后行李箱盖设计了吸能区保证中部乘客室的结构完整及安全。

结构上波纹或结构强度上的局部变化代表了碰撞能量的传递。

(3)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车身侧面的碰撞防护碰撞能量通过车门、车门槛板、中柱等部件的变形来吸收中部的区域如中柱、车门槛板采用一些高强度钢板甚至超高强度钢板车门内部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制造加强防撞杆车身侧面没有吸能区。

(4)碰撞的冲击力取决于汽车的重量、速度碰撞范围及碰撞源。

就一次较轻的碰撞而言,保险杠会被向后推,前侧梁、保险杠支撑、前翼板、散热器支座、散热器上支撑和机罩锁紧支撑也被折曲。

(5)如果碰撞的程度更为剧烈,那麽前翼板就会折弯到前车门,机罩铰链会向上弯曲至前围上盖板,前侧梁也会折弯到前悬架横梁上并使其弯曲。

如果振动足够大,前挡泥板以及前车身支柱将会弯曲,并使车门松卸掉下。

另外前侧梁会发生褶皱,前悬架构件将会弯曲,前围板和前车门平面也会弯曲。

(6)当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前部构件、车身中立柱以及地板都会变形如果中部侧面碰撞比较严重,车门、中柱、车门槛板、顶盖纵梁都会严重弯曲,甚至相反一侧的中柱和顶盖纵梁也朝碰撞相反方向变形。

随着碰撞力的增大,车辆前部和后部会产生与碰撞相反方向的变形,整个车辆会变成弯曲的香蕉状。

(7)当坠落物体砸到汽车顶部时,除车顶钢板受损外,车顶纵梁、后顶盖侧板和车窗也可能同时被损伤在汽车发生翻滚时,车的顶部顶盖、立柱,车下部的悬架会严重受伤,悬架固定点的部件也会受到损伤。

9.整体式车身和车架式车身碰撞的区别

整体式车身不会发生菱形变形。

对于整体式车身,碰撞损伤可能是装饰性的也可能是结构部件的损伤,但如果整体式车身被撞后,通常即会导致装饰性部件又会导致结构性部件的损伤。

在碰撞力冲击下,车架式汽车与整体式汽车的反应极为不同,同样,损伤评估与修理方法也相应不同,但基本的修理技巧是一样的。

检查车身部件的间隙和配合车身上的车门、翼子板、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灯之间的配合间隙都有一定的尺寸要求,通过观察和测量它们之间间隙的变化可以判定发生了哪些变形。

 

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在所有的修复程序进行之前,先要对碰撞损坏的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损伤评估。

…()

2、在修理中发现一些未被检查到的损伤,可以不必重新进行损坏分析,继续修理。

……()

3、要彻底修复好一辆汽车,就要对其碰撞受损情况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找出受损的严重程度、范围及受损部件,依此制定修复计划。

………………………………………………()

4、损伤诊断检查中,通过目测方式一般不会遗漏掉所有的损伤。

…………………………()

5、除用目测方式进行诊断外,还应该使用精确的工具及设备来测量,评估受损汽车。

…()

6、汽车碰撞诊断的基本步骤是:

了解受损汽车车身结构的类型→目测确定碰撞的位置→目测确定碰撞的方向及碰撞力大小,并检查可能有的损坏→确定损伤是否限制在车身范围内,是否还包含功能部件或元件(如车轮、悬架、发动机等)→沿着碰撞能量传递路线一处一处地检查部件的损伤,直到没有任何损坏痕迹的位置→测量汽车的主要元件。

……………………()

7、检查车身损伤时,要沿着碰撞能量传递路线,一处一处地检查部件的损伤,直到没有任何坏痕迹的位置。

……………………………………………………………………………()

8、对于小的碰撞,可以通过比较车身的标准尺寸和汽车上的实际尺寸来检查,简单的测量检查可以用一个轨道式量规或定心量规来比较车身上的尺寸。

……………………………()

9、对于比较复杂的车身损坏,必须用三维测量系统检查悬架和整个车身的损坏情况。

…()

10、对车身进行检查时,破碎玻璃棱边应贴上胶带纸并标上“危险”字样。

……………()

11、对车身进行检查时,锋利的金属刃口可以粘贴上胶带纸,但最好用便携式电动砂轮机或锉刀将其磨平。

………………………………………………………………………………()

12、拆除事故车辆电气系统时,可以不卸下蓄电池负极电缆。

…………………………()

13、汽车前车身和后车身要设计成在某种程度上容易损坏的结构,以吸收碰撞能量。

…()

14、车身中部可以压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

15、汽车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力及受损程度取决于事故发生时的状况。

…………………()

16、由于碰撞发生前驾驶人会有预先反应,某些类型的撞伤多数会以一定的形式和次序发生。

……………………………………………………………………………………………()

17、如果驾驶员的第一反应是要绕离危险区,汽车的侧面会被碰撞蹭坏,严重时会引起汽车前部、中部或后部的弯曲变形。

………………………………………………………………()

18、两辆相同的车,以相同的车速碰撞,当各撞击的对象不同时,撞伤结果差异就很大。

()

19、汽车虽然只有一个方向的碰撞,但损伤却可能发生在两个方向上。

…………………()

20、碰撞车辆质量越大,被碰撞车辆的变形越大。

…………………………………………()

21、碰撞时,由于振动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车架可能遭受损伤,而车身可能没有损伤。

…()

22、当汽车被撞后,车身外壳表面会比正常位置低,结构上也有后倾现象,这就发生了左右弯曲变形。

……………………………………………………………………………………()

23、碰撞点在汽车前端较高部位,就会引起车壳和车顶后移及后部下沉。

………………()

24、碰撞点在汽车前端下方,因车身惯性就会引起汽车后部向上变形、车顶被迫上移,在车门的前上方与车顶缝之间形成一个极大的裂口,车顶板会产生凹陷变形。

………………()

25、车辆以相同的车速撞击墙壁和电线杆,其损伤程度是相同的。

……………………()

26、当横向行驶的汽车撞击纵向行驶汽车的侧面时,纵向行驶汽车的中部会产生弯曲变形,而横向行驶的汽车除产生压缩变形外还会被纵向行驶的汽车向前牵引,导致弯曲变形。

()

27、有些汽车虽然只有一次碰撞但损坏却发生在两个方向,而有些汽车两种碰撞而损坏却发生在一个方向上。

……………………………………………………………………………()

28、车架的前部和后部具有上弯的结构,碰撞时会变形,但可保持车架中部结构的完整。

()

29、汽车上下弯曲变形后,车身外壳表面会比正常位置低,结构上也有后倾现象。

……()

30、车身左右弯曲时,部件的高度尺寸会发生变化。

……………………………………()

31、车辆碰撞损伤中,车架上会有上下弯曲,但可能看不出折皱和扭曲。

…………………()

32、所有的上下弯曲变形会破坏车架上车身钢板的准直。

…………………………………()

33、当车辆前部(或后部)的任一侧角或偏心点受到撞击时,车架的一侧向前(或向后)移动,车架或车身歪斜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这就称作“菱形变形”。

…………………()

34、菱形变形很少会发生整体式车身上。

……………………………………………………()

35、当汽车高速撞击到路缘石、路中隔离栏或汽车后侧角端发生碰撞时,就可能发生扭转变形。

……………………………………………………………………………………………()

36、车架发生扭转变形后,汽车的一角会比正常情况高,而相反的一角则会比正常情况低。

……………………………………………………………………………………………()

37、车架发生扭转变形后,汽车的一角会前移,而邻近的一角很可能被扭转向下。

……()

38、如果汽车的一角下垂接近地面,就应对汽车进行扭转损坏检查。

……………………()

39、扭转变形往往隐藏在底层,可能在钢板表面检查看不出任何明显的损坏。

…………()

40、车架式车身上各类损伤发生的次序为:

上下弯曲、左右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和扭转变形。

………………………………………………………………………………………()

41、校正汽车的碰撞损坏时,对损伤部位的拉或推操作必须按与碰撞相同的方向进行。

()

42、校正汽车的碰撞损坏时,对损伤部位的拉或推操作必须按与碰撞相反的方向进行。

()

43、在倾翻事故中,用于安装发动机的前部横向构件会由于发动机重量的推或拉而变形,并导致上下弯曲。

………………………………………………………………………………()

44、车身修理人员在对车辆进行测量分析时,经常会运用点对点测量或对角线测量,实际上这只是进行了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测量,而忽视了高度方向的测量和调整。

………………()

45、对于整体式车身,振动波造成的二次损伤会影响整体式车身的内部结构或与被撞击相反的一侧。

………………………………………………………………………………………()

46、车身或车架修复最重要的准则是,后变形的先修复,先变形的后修复。

………………()

47、在汽车前部较低位置发生碰撞时,除了前部的损伤外,在汽车尾部可能有向上的变形损伤。

……………………………………………………………………………………………()

48、为了控制二次损伤变形并为乘客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乘坐室,整体式车身汽车在前部和后部设计了吸能区(抗挤压区域)。

…………………………………………………………()

49、整体式车身的中车身在设计时有很高的刚性,有利于能量的传递,它把前部或后部吸能区不能完全吸收而传过来的能量传递到车身的后部或前部,这种有利于分散能量,从而保证中部乘客仓的结构完整及安全。

……………………………………………………………()

50、整体式车身的中车身在设计时有很高的刚性,有利于能量的传递,它把前部或后部吸能区不能完全吸收而传过来的能量传递到车身的后部或前部,这种有利于分散能量,但会引起远离碰撞点的地方变形。

……………………………………………………………………()

51、事故车最终精确的损坏评估要靠精确的车身三维测量来确定。

……………………()

52、在前纵梁上有吸能区设计,而在挡泥板部位没有这种设计。

…………………………()

53、汽车中部经常发生碰撞,所以要采用高强度钢来制造,防止对乘员的伤害。

…………()

54、整体式车身的汽车发生碰撞时,除了碰撞点的损伤外,远离碰撞点的部位也会有损伤。

……………………………………………………………………………………………()

55、碰撞点在汽车前部,而同时发生在汽车后部的损伤称为二次损伤。

…………………()

56、发动机罩没有吸能区设计。

………………………………………………………………()

57、汽车车身中部强度很高,也设计了吸能区保护乘员。

…………………………………()

58、经过波纹加工的新型保险杠加强件用螺栓连接在纵梁上,在碰撞时可以充分的吸收碰撞能量,并且在修理时可以迅速更换。

…………………………………………………………()

59、整体式车身的中部没有抗挤压区(吸能区)设计,在发生车身中部时,碰撞能量由车门、车门槛板、中立柱等部件变形来吸收。

………………………………………………………()

60、新型汽车的纵梁前部会有用螺栓固定的保险杠支撑件,在剧烈碰撞中吸收能量,可以快速更换。

………………………………………………………………………………………()

61、如果汽车后部发生严重碰撞,中立柱一般不会变形。

…………………………………()

62、车架式车身和整体式车身的弯曲变形是相似的。

……………………………………()

63、用对角线测量,可以检验出车身的扭转损伤。

…………………………………………()

64、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碰撞时,发动机舱长度会压缩30%~40%。

………………()

65、为了保证乘客仓的完整及乘客的安全,在中部的区域如中柱、车门槛板采用一些高强度钢板甚至超高强度钢板来保护中部的安全,在车门内部还有超高强度钢板的加强防撞杆(板)来保护乘客安全。

……………………………………………………………………………()

66、如果在设计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吸能区的吸能效果,或者在修复后破坏了吸能区的结构,那么吸能区将不能很好地吸收碰撞能量,会造成中部乘坐室严重变形,威胁乘员的安全。

……………………………………………………………………………………………()

67、由于左面和右面的前侧构件通过前横向构件连接在一起,整体式车身发生前部碰撞引起的振动就会从碰撞点传递至另一侧的前部构件并引起其变形。

…………………………()

68、当前翼子板或后顶盖侧板受到垂直方向上较大的碰撞时,振动波不会传递到汽车相反一侧。

……………………………………………………………………………………………()

69、当前翼子板的中心位置受到碰撞时,前轮会被推进去,振动波也会从前悬架处的横梁传至前纵梁,这样,悬架元件就会损伤,前轮的中心线和基线也都被改变。

…………………()

70、发生侧向的碰撞时,转向装置的连杆和转向齿轮-齿条也将损坏。

……………………()

二、单项选择题

1、有经验的车身维修人员会把大量精力和时间用在损伤评估上,而总的修理时间反而会()。

A、缩短B、增加C、不变

2、比较复杂的车身损坏,需要使用()来检查悬架和整个车身的损伤情况。

A、轨道式量规、定心量规B、三维测量系统C、钢卷尺

3、对于小的碰撞,可以通过比较车身的标准尺寸和汽车上的实际尺寸来检查,简单的测量检查可以用一个()来比较车身上的尺寸。

A、轨道式量规、定心量规B、三维测量系统C、钢卷尺

4、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撞上障碍物时,发动机舱的长度会被压缩()。

A、20%~30%B、30%~40%C、40%~50%

5、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撞上障碍物时,乘坐室的长度会被压缩()。

A、5%~10%B、2%~5%C、1%~2%

6、下图所示车架说明发生了()变形。

A、左右弯曲B、上下弯曲C、扭转

7、下图所示车架说明发生了()变形。

A、左右弯曲B、上下弯曲C、扭转

8、下图所示车架说明发生了()变形。

A、左右弯曲B、上下弯曲C、扭转

9、下图所示车架说明发生了()变形。

A、左右弯曲B、上下弯曲C、扭转

10、下图所示车架说明发生了()变形。

A、菱形B、上下弯曲C、扭转

11、下图所示车架说明发生了()变形。

A、菱形B、上下弯曲C、扭转

12、汽车前部正面碰撞时,如果碰撞点位置靠下部,则后部会()变形。

A、向上B、向下C、向左或右

13、汽车前部正面碰撞时,如果碰撞点位置靠上部,则后部会()变形。

A、向上B、向下C、向左或右

14、被撞纵梁的内侧及未被撞纵梁的外侧有折皱是发生了()。

A、上下弯曲B、左右弯曲C、压缩变形

15、车身左侧翼子板与车门缝隙变宽,右侧缝隙消失,说明前部车身()。

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向上弯曲

16、车身翼子板与车门缝隙上部变宽,下部变窄,说明前部车身()。

A、向上弯曲B、向右弯曲C、向下弯曲

17、当车架发生上下弯曲时,变形的部件在()上发生了变形。

A、长度B、宽度C、高度

18、若发动机罩前移或后车窗后移,或者车门可能吻合得很好,但挡板、车身或车架的拐角处有折皱或其他严重变形,这可能发生了()。

A、上下弯曲B、左右弯曲C、断裂变形

19、如果观察到发动机罩及行李舱盖发生错位,可能发生了()。

A、上下弯曲B、菱形变形C、断裂变形

20、车架各类损伤发生的次序为()。

A、左右弯曲、上下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扭转变形

B、上下弯曲、左右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扭转变形

C、左右弯曲、上下弯曲、断裂变形、扭转变形、菱形变形

21、车身或车架修复最重要的准则是()。

A、颠倒方向和次序B、颠倒方向不颠倒次序C、颠倒次序不颠倒方向

22、车架式车身的变形修复顺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