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49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老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老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老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老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老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老师《教案》.docx

《安老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老师《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老师《教案》.docx

安老师《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

《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8个生字,认识13个认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情感

过程与方法:

精心设计学习情景,在游戏中,在学生间的探究交流中识字、认字;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课外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肯于钻研。

分层教学要求

A、学会认字、写字,熟读课文,会思考,课外实践,能复述课文。

B、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本课生字,掌握曹冲的办法并知道这个办法怎么来的。

难点

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关键

发动学生把曹冲的办法画一个流程图,并口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谈话,给你一头大象,你怎么称出它的重量?

引入课题。

2、自读文,标小节,圈出生字词。

3、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学生介绍

学生读文,与小伙伴合作认字。

一边听一边仔细看书

培养动脑的好习惯

为识字做铺垫

感知课文

4、电脑出示生字词,在学生小组读文、识字后,检查。

学生看字词,以不同方式认读

由文到句到词到字识字

5、检查朗读情况

6、指导:

课文讲了什么?

小组赛读,其他学生评价

生读文后思考回答

让学生参与评价

7、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他们的办法行吗?

学生体会:

造一杆大秤没人提得起,把大象一块块地称却失去大象。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理解

8、曹冲想的办法是什么?

他是怎么动脑的?

9、发动学生动脑,把曹冲的办法画一个流程图。

10、组织学生复述课文。

交流体会,他如何动脑

交流合作

学生复述课文

这一设计有助于学生开动脑,并进一步理解曹冲的办法

11、小组讨论:

怎么写好字,指导书写。

小组讨文化、交流、汇报写字

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汉字之美。

板书设计

曹冲官员

沿着船舷画线一堵墙,一杆秤宰割

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运用投影出示“称象”的过程

数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练习

A、用生字组词;仿课文第四段写一件做过的事

B、用生字组词:

能复述课文。

个别辅导

刘乐:

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不断试验,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内容

《壶盖为什么会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7个认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正确的笔顺要求会写8个汉字。

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小组识字中巩固各种识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汉字写字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肯于钻研的好习惯。

分层教学要求

A:

会识字7个,写字8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激发学生支观察、去动脑、肯钻研的好习惯。

B: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理解生字词;懂得留心生活、多动脑。

难点

懂得动脑筋的真正含义

关键

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和课文内容理解动脑的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与学生对话,组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事

学生介绍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自读课文,标小节,圈生字词

学生读课文,与小伙伴合作识记生字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一边听一边仔细看书

整体感知课文

4、请学生小组读文,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生字的

给学生提供识字方法的交流机会

5、电脑出示字词句,检查识字效果

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认读

将文中的字抽出认读,让学生快乐识字

6、再次读文,思考:

瓦特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重点体会:

水开时壶盖会跳动,而瓦特是思考、追问、联想、研究、实验

体会肯动脑和富于想像的重要

7、从瓦特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8、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9、出示8个汉字,组织小组讨论:

怎么写好这几个字。

10、组织汇报,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在讨论中感受汉字之美

板书设计

留心→看

壶盖为什么会动大胆→想发明了蒸汽机

动手→试

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运用课件出示壶盖动的情景

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层练习设计

A: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举举其他发明家的例子

B:

同生字组词,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个别辅导

辅导倪敏洲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环节中力求体现学生合作,民主的学习方式,具体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应灵活地设计教学过程

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

《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综合运用所学部首,从同音字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字;认识11个生字,会书写10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方法,区分同音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感悟汉字之美。

分层教学要求

A:

运用部首找出需要的字;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区分同音字。

B:

运用部首区分同音字,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音序查字法。

难点

综合运用部首,从同音字中找出需要的字,灵活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关键

通过同桌合作、自主探究突破音序查字法的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谈话引入

2、出示音节Lín

3、师板书学生不认识的:

磷霖嶙粼

了解同音字

学生读出音节,思考回答读此音节的汉字有哪些

考虑了学生已有知识的水平

4、怎么区分音节是Lín的字呢?

认读汉字,小组交流:

选出这些字的好朋友,组词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出示Yǒng的同音字

6、据部首意思,说括号内应填哪个Yǒng字?

全班交流,学生认读。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敢()远

游()()跃

蚕()()路

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同音字的不同,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清和识记生字

7、自主识字

8、指导书写

师范写临、敢,老师检查学生描写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复习生字;自己想办法认字

学生观察。

交流后描红书写

注重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9、播放《拼音歌》,按行出示26个小写字母

学生自由认读、指令读,唱拼音歌

降低学习难度

10、师出示每个小写字母对应的大写字母

11、去掉相对应的小写字母,只剩下大写字母

12、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大写字母

13、引导学生学会“音序查字法”

学生自由认读、指令读

学生熟记大写字母

学生交流

认识音节表,据要求查一查,填一填

联系实际巩固大写字母

板书设计

音序部首

A、B……亻扌王……

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投影出示lín、yǒng的同音

教学组织方式

谈话教学法

分层练习

统计

A:

抄写生字并组词;开展音序查字法比赛。

B:

抄写生字并组词,完成书46页的“查一查、填一填”。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有然。

第八单元

教学内容

《早发百帝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理解古诗内容,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借插图展开想象理解古诗,感悟其意境美,韵律美;展开小组讨论,分析古诗的内容及情感,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分层教学要求

A:

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朗读背诵古诗,学习课外古诗。

B:

学会生字词,理解古诗内容,会背古诗。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文,熟读成诵。

难点

理解诗文

关键

通过读文与看图,了解诗人生活经历相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谈话引入

指导背诵李白的诗

交流大诗人:

李白

学生大胆背诵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2、读——自学质疑

学生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并质疑。

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大胆质疑。

3、看——观察图示

观察图上有什么,并说一说

培养观察能力

4、思——读议解疑

老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理解到了什么程度并作指导

思考古诗意思,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诵——反复吟诵,感情升华

师指导画面说:

轻快的小船在江面上行驶,一天时间就到了江陵,此时诗人李白什么心情?

(师范读)

学生思考并回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进一步体会诗人当时的高兴的心情

6、识字,教师抽查

7、写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小组长抽查

学生观察、交流、描红、书写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

8、引导学生课外读、背古诗

学生找唐诗、背唐诗

将课内拓展到课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彩云间猿声轻舟万重山

现代化手段运用

运用录音播放音乐,配乐朗诵古诗

教学组织形式

自主合作学习

分层练习设计

A:

摘抄课文中的好句子(自己喜欢的句子);找一找李白其它描写风景的诗

B:

抄写本课生字,自己利用字典尝试给生字多组一些词语

个别辅导

辅导李欣芮体会古诗的意境,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并注意对诗句的理解,古诗课文的特点是生字教学,所以学生对词组把握不准,教师对生字进行扩充。

教学内容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

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书写11个生字;知道什么事情是“南辕北辙”。

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深入感受人物的特点;以读代讲,读中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才能把事情办好。

分层教学要求

A:

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书写11个生字;朗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寓意,知道生活中“南辕北辙”的事。

B:

识记生字词,会写11个生字,理解寓意,能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必须先选好方向,这样才会条件越好,成绩越大。

难点

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理解成语故事的寓意。

关键

运用读一读、演一演的方式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收集资料

3、故事中讲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教师及时肯定、点拨。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提示学生。

初读课文,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朗读中理解文脉络

4、有了这3个条件后,这个人能到楚国吗?

为什么?

5、引导学生比较这则寓言故事与别的课文不同的地方,抓住四次对话。

学生交流

学生弄清每一次对话的语气,朗读感受

多样化的朗读让孩子体会

6、如果你是季梁;你会对朋友说些什么?

7、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大胆想像、回答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扩展学生的思维

8、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自读课文,边读边复习生字;自己想办法认字;小组长检查;学生自己观察写字表,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学生描红并书写

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掌握方法

板书设计

问说方向

南辕北辙不解说马好越走越远

告诉答旅费多

诚恳固执车夫技术高

现代化手段运用

投影出示“辙”“辕”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以课代讲,让学生在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中感受寓言的寓意

分层练习设计

A:

摘抄课文中的好句子;想象课文的结果,演一演。

B:

摘抄本课生字,给生字多组几个词

个别辅导

辅导李维芮,董鸿宇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

教学反思

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建议将教学引向课外,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收集更多寓言等

 

教学内容

《远行靠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认读生字16个,会书写生字9个;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过程与方法:

搜集交通工具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情感高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情感。

分层教学要求

A:

能认读生字16个,会书写生字9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能想像并描画出未来的交通工具

B:

能认、会写要求掌握的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初步掌握生字新词;理解人类的远行靠的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难点

从交通工具的演变、发明,纵向思考从古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键

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及其使用的技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谈话引入

联系经历充分汇报曾坐过的交通工具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读书评价

学生自己读文,读准字音;指名读,纠正读音;同桌读,标自然段

在评价中促进朗读

3交通工具有怎样的变化呢?

4、质疑问难:

什么是独木舟?

“川流不息”“天涯海角”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回答

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5、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复习生字;自己想办法认字,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怎样写才好看?

学生描红、书写

培养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远行靠什么

最初后来二百多前不久千百年来现在

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课件出示各种交通工具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练习设计

A:

照样说写句子;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子的?

画一画、说一说。

B:

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个别辅导

辅导优生廖源、周欣宇等几人拓展思维,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注重了生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进行更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教学内容

《体育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本单元17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1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下搜集整理一些体育知识,培养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关心与喜爱

分层教学要求

A:

正确认读本单元17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13个生字。

能自己搜集整理一些体育知识

B:

学会生字词,了解一些体育知识,关心体育运动

教学重点

认识图画内容,学习生字词;加强课外积累,在积累过程中练习独立识字。

难点

能独立认识生字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

通过挂图帮助学生认识课本上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乐于了解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出示图片

学生说

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运动入手去学更主动

2、哪些游戏你没玩过

3、哪些项目你不了解,需要别人帮忙?

4、组织小组评价

“我喜欢”小组内互说

同样小组内互说,共同找相应词卡,在组内读

学生评价会使活动更真实

5、听故事《零的突破》

把学生的想像融入故事中

6、引导思考:

听了故事,感觉怎么样?

什么是零的突破?

引导理解内容时,把锻炼、意志等词放入语言环境让学生体会

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谈感受

把词语融入句子去理解

7、指导学生做光荣榜

讨论

汇报

组织制作

展示

锻炼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动手制作的能力

8、组织读写运动歌谣

课件出示儿歌《捉浪花》

试读;报名读;小老师领读;自己创作儿歌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作儿歌

9、制定训练计划,老师强调,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

独立完成和小组成员说一说

10、自检部分

小组内说一说:

开学初定的目标实现了吗?

坚持写日记了吗?

经常课外阅读吗?

并将自检情况填在书上,进行交流

通过自评,培养学生经常回头看的自醒习惯

板书设计

看图:

谁?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表情?

识字: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现代化手段运用

CAI课件各种图片(图片上为体育器材)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练习设计

A:

编写运动歌谣;制定锻炼计划

B:

收集体育运动歌谣,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在练习中将字词的训练落到实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得以提高。

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第十单元

教学内容

《龙眼和山里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写10个和生字,认识本课的11个认读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感悟出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对别人负责

分层教学要求

A:

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B:

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知道圆圆和表哥他们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

运用同桌互学的方法突破生字学习;通过朗读,读中领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你们爱吃水果吗?

今天,我们学习关于龙眼和山里红的故事。

板书课题

谈论龙眼和山里红的样子、味道

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标小节,听老师范读课文,电脑出示生字词

学生按要求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会认读生字词

3、指名读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自读课文,在小组内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

5、组织交流汇报。

结合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

6、十月到了,圆圆给表哥寄山里红,信里会说些什么

学生读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组为单位讨论。

自由发言,体会:

讲信用。

思考后写作、交流

在自读中激发学生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

7、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小组讨论交流

从自己经历中体会讲信用的重要

板书设计

龙眼和山里红

表哥做到圆圆看重

说话算数

言而有信

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录音(课文的朗读)

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相结合

分层练习设计

A:

认读词语;抄写生字;用自言自语、说话算数造句

B:

认读词语,看拼音写词语

个别辅导

辅导胡涵尧,徐江婧几位同学展示想像,写一写其他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非常大,作为教师,如何将识字、学文和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

《我必须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写10个生字,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14个认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应用,懂得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道理。

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与合作学习的合作意识

分层教学要求

A:

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实际理解课文,积累词汇,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B:

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认识到当个人利益和守信相冲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做到不“失信”于他人

关键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板书理解,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齐读课题后,自由发言

激趣引入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词,想办法认识,小组交流读文,识字,评价

小组合作提高识字兴趣

3、指名读课文,思考你能解答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

4、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在小组内交流:

李丹作出这个决定的经过

5、怎么读这几段?

谁能试一试

1名学生读文,其它学生边听边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议,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思考与诵读中深入感悟,懂得人与人交流要讲信用

6、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课下收集关于讲信用的名人名言、格言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

联系实际,使思想教育更深入

7、指导学生识字。

写字、感受汉字之美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的同学当小老师为其他同学写字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汉字之美

诚实

失信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敬老院去了

李丹

看马戏放弃

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CAI出示讲信用的名言名句

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层练习设计

A:

读记词语;李丹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让学生写下来。

收集有关讲信用的名言警句。

B:

学生抄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个别辅导

辅导胡涵尧、杨镇宇同学学会在读中感悟,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教学反思

“教育学生守信用”绝不是空洞的说教,应紧扣语言文字,紧扣课文中关键词句,把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第11单元

教学内容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单元31个生字;学会21个生字;了解汉字演变方面的知识;会灵活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过程与方法:

在识字方法的交流中,熟练掌握识字技能;在阅读课文中,自己尝试运用识字的方法识字;书写时,注意三个一,养成书写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的兴趣;会主动回顾,总结自己以往的学习行为

分层教学要求

A:

学会生字词,了解汉字的演变知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认识汉字,形成一定的识字技能

B:

学会生字词,能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掌握生字,引导学生猜字谜,并说说理由

难点

选择方法独立识字,田字组词造句,猜字谜

关键

提高识字的实效,生生互动学会记字形,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白事物与字形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件出示第67页第一个文字甲骨文:

“马”

看课件演示,猜字

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组织学生尝试自己读短文

3、老师范读

4、组织学生仿读。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边读文,边解决生字

听读,标自然段,小组仿读

为理解文章内容作准备

5、引导学生挑出生字,按要求读;示范识字卡,指导书写生字

自己读文,读生字,同桌考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书写

共同合作,学以致用

6、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

猜过字谜吗?

出示谜语

学生猜,并说说理由

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