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1493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docx

电力电子设备检修规程15

第一十章电力电子设备

1检修周期

1.1一般的电力电子设备检修周期为一年。

1.2对特殊的电力电子设备,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一般检修周期为半年。

1.3对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检修:

1.3.1电子设备内部有元器件损坏者;

1.3.2电子设备散热器温度高于70ºC以上者;

1.3.3电子设备内部有焦味或放电现象者;

1.3.4电子设备自诊断为过热保护连续3次以上者;

1.3.5电子设备内部严重脏污者。

2检修项目

电力电子设备的检修对有充电指示灯的设备,必须等指示灯熄灭后方可进行工作。

2.1小修项目

2.1.1电子设备散热系统清理,散热风扇更换。

2.1.2电子设备内部接头松动或过热现象。

2.1.3电子设备内部加强绝缘处理。

2.1.4电子设备内部卫生清扫。

2.1.5电池充放电、复活或更换电池。

2.1.6电子设备内部开关接点的检查或更换。

2.1.7外壳接地线检查,接地电阻在4Ω以上者,应查明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2.2大修项目

2.2.1变频器、UPS、直流盘、PLC、励磁盘、滑差控制器等须做解体检查者。

2.2.2主控板或辅助板须修理者。

2.2.3功率模块须更换者。

2.2.4开关电源损坏者。

3电力电子设备的解体

3.1电力电子设备解体前的准备

3.1.1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工具、场地、原始数据的记录,较复杂的绘制草图、作标记、测量绝缘电阻等)。

检修工具应摆放整齐,工作票办理完好,在防火防爆场所严禁使用酒精清扫变频器。

3.1.2各紧固螺丝的拆卸,应选用合适的起拔工具,严禁乱敲乱打,做到文明检修。

3.1.3对拆下的电力电子设备内部部件应摆放整齐,各器件、螺丝摆放明了。

3.1.4对电力电子设备内部的各连接插头严禁用蛮力拨插,对内部线路应整理清楚。

3.1.5对电力电子设备内部绝缘老化、有放电、烧焦痕迹等,引出线橡胶护套硬化裂口等问题,均应重新加强绝缘。

3.2电力电子设备内部清扫

3.2.1对有充电指示灯的设备,必须等指示灯熄灭后方可进行工作。

3.2.2使用压缩空气对散热器系统进行灰尘清扫。

3.2.3使用经过绝缘处理的毛刷对系统控制板、功率模块进行灰尘清扫,对陈年灰尘,要使用专用且合格的清洗剂进行清洗。

3.2.4对经过清扫的控制板,功率模块等要使用专用且合格的清洗剂再次清扫后认真、仔细检查:

3.2.4.1是否有印刷板过热、变色;

3.2.4.2阻容元器件是否有爆裂或裂隙;

3.2.4.3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接触是否良好;

3.2.4.4对各集成电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过热、变色;各引脚是否与印刷板接触良好;

3.2.4.5对RAM存储器进行检查,观看紫外线光照窗密封纸是否脱落等。

3.2.5清洗后的部件经干燥后,用符合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进行绝缘防水处理(绝缘材料如:

CRC喷塑剂)。

3.2.6用专用且合格的清洗剂对插排线进行清扫,仔细检查各排插线绝缘是否良好,有无压伤、有无过热等。

3.2.7用专用且合格的清洗剂对散热风扇进行清扫,并仔细观察散热风扇有无缺陷,滚动轴承滚动是否良好,检查保持架是否松动、过大、变形、断裂、铆钉是否完好,螺丝是否紧固等。

检查完后对轴承加油。

对有缺陷或损坏的风扇及时更换。

3.2.8对有缺陷的印刷板进行补焊或元器件更换时,助焊剂只能使用松香或酒精与松香的混合溶液,严禁使用如焊锡膏、工业助焊剂或强氧化性助焊剂。

3.2.9做好检修纪录。

4电力电子设备的装配

总则:

与解体过程相反。

要求:

对解体的电力电子设备的零部件摆放整齐,有专人监护电力电子设备的装配,对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冒险蛮干,防止损坏设备。

选择适合的安装工具,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力矩电动工具。

4.1功率模块的安装

4.1.1对拆卸后的功率模块或功率器件,安装前保证散热面表面清洁、光滑,对有毛刺的部位要进行抛光处理后方可安装。

4.1.2对元器件有绝缘要求时,应加装云母片或导热硅橡胶。

4.1.3涂上导热硅脂。

4.1.4使用专用工具紧固螺丝。

4.1.5插好连接线。

4.2印刷电路板的安装

4.2.1轻拿轻放,严禁弯曲印刷电路板或使用蛮力压弯电路板安装。

4.2.2对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线,严禁悬空,确保接地牢固。

4.2.3对印刷电路板上有穿心螺杆固定之处,严禁不装或漏装绝缘支架。

4.2.4各紧固螺丝应使用专用工具紧固,用力均匀。

4.3插接件的安装

4.3.1对印刷电路板的插头,要进行抛光防腐处理后方可插接。

4.3.2塑料插头严禁使用蛮力插接。

4.3.3确认插接方向,凹凸口要对齐。

4.3.4严禁错插或漏插插接件。

4.3.5电力电子设备正常后,出具检修调试报告。

5励磁装置的检修与调试(GL—G型)

5.1检修项目

5.1.1清扫盘面主回路元件和插件。

5.1.2检查各接点,紧固主回路各元件螺丝,检查各插件的接触情况,脱焊处应重新补焊。

5.1.3用1000V兆欧表摇测外壳对线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摇测前应按厂家规定将重要部分作短接连接)。

5.1.4检查交流220V信号回路。

5.1.5检查整流桥主回路电阻。

5.1.6检查各插件电源回路的阻值,判断是否有短路点。

5.1.7检查风机系统的设备状况,更换油脂,紧固螺丝。

5.2调试

5.2.1投励插件中自动投励的调试:

5.2.1.1利用数字毫秒仪接于励磁回路及交流接触器辅助接点回路,做到交流接触器合闸时开始计时,励磁投入时计时完毕,毫秒仪显示出的投励时间一般应为0.2~0.25S。

如达不到此范围,可更换插件中的充电电阻(阻值变化为120~360kΩ);

5.2.1.2投励时间调试好后,将投励插件上的两根交流信号输入线从接线端子上断开,利用一单相自耦调压器的输出电压模拟信号输入端。

通过调节插件上的电位器,使调压器输出电压为10V时,硅整流励磁装置有直流电压输出。

调试完毕应将电位器锁紧,并恢复插件上的原接线。

5.2.2灭磁插件中灭磁可控硅导通电压的调试:

利用单相调压器在励磁输出的正极与负极间加一可调电压,模拟同步电动机起动时的转子感应电压(调压器容量为3kVA,其输出侧应串入一个功率为1500~2000kW的电炉),用示波器观察灭磁可控硅的导通波形,对于额定整流电压为50V的励磁盘,当灭磁可控硅导通时,单相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应为213V左右;如果有两个灭磁可控硅串联,则应分别调试,(调一个时,另一个用导线短接)每个可控硅导通时单相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应为106V左右。

调试中可调节灭磁插件上的电位器,调试合格后应锁紧电位器螺母。

5.3检查

5.3.1接通主电源,励磁停止,指示灯亮。

5.3.2检查投励插件是否正常。

5.3.3检查灭磁插件是否正常。

5.3.4检查各状态下的指示仪表是否正常。

6变频器的检修与调试(以三肯VF系列为例)

6.1按以下方法检查可能损坏的输出模块:

6.1.1切断输入电源,确定印刷板上的CHARGE灯熄灭后,拆除输入/出端子R.S.T.U.V.W。

6.1.2在U.V.W和逆变器的P.N端子上,通过变换万用表的极性,检查三极管的导通状态来确定输出模块的好坏,下表1呈现三极管的正常状态。

主回路图见图1。

机械万用表置于“X1”Ω档

注:

不通状态,阻值为无穷大;导通状态,阻值为几欧姆到几十欧姆。

表1三极管导通状态

三极管

万用表极性

阻值

黑表笔(+)

红表笔

(-)

QUP

P

U

U

P

不通

导通

QVP

P

V

V

P

不通

导通

QWP

P

W

W

P

不通

导通

QUN

N

U

U

N

导通

不通

QVN

N

V

V

N

导通

不通

QWN

N

W

W

N

导通

不通

图1主回路电路图

6.1.3查出损坏的模块后,把插座从控制板上拔出。

6.1.4把印刷电路板同连接底板从变频器上移出。

(注意:

联接底板用螺钉固定在变频器上)

6.1.5输出模块之间是并联的,从模块上的B2、E2、BX1、BX2脚上拔出联接座和螺钉,检查每一个输出模块,同时,移开与联接座相连的电阻、电容。

6.1.6用万用表“X1”Ω档测C1-C2E1端子和C2E1-E2端子之间的阻值来确定每一个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

图2输出模块的原理、接线图

图3检查三极管方法

6.2发现损坏的输出模块,按以下步骤更换:

6.2.1拆除损坏模块的全部主回路连线。

6.2.2拔出损坏模块的基极信号线插头。

6.2.3拧松联接模块和散热片间的螺钉,拿走损坏的模块。

6.2.4安新的模块之前,需用硅脂来联接模块与散热片。

6.2.5把新模块拧紧于散热片上。

6.2.6把基极信号线插入B1、E1、B2和E2端子,注意不要搞错E极与B极。

6.2.7连接主回路连接线。

6.2.8最后用万用表测P-N端子间和输出线路之间是否短路。

6.3驱动回路的检查:

6.3.1如果发现模块已损坏,按以下步骤检查基极信号:

6.3.1.1从控制回路板上拔出全部基极信号线插座,插座数目随容量而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逆变器容量

插座标号

SVF—552,113,223,303

CN10,CN11

SVF—503,753,104

CN12,CN13,CN14,CN15,CN16,CN17

SVF—154

CN12A,CN12B,CN13A,CN13B,CN14A,CN14B

CN15A,CN15B,CN16A,CN16B,CN17A,CN17B

注:

检查前全部基极信号是接在插座中的,拔出除基极信号线以外全部的插座,确定基极信号线与任何电路无联系后,送上电源。

6.3.1.2频率设定旋到底(向右)。

6.3.1.3打开“RUN”按钮。

6.3.1.4用示波器检查BU.BV.BW.EU.EV.EW管脚上波形。

用表3与图4进行检查:

表3

序号

三极管

+探头

—探头

1

QUP

BU

EU

2

QVP

BV

EV

3

QWP

BW

EW

4

QUN

BW

N

5

QVN

BV

N

6

QWN

BW

N

图4主回路图

6.3.1.5如果示波器显示以下波形,则驱动回路正常。

6.4如果基极信号正常,关掉输入电源等控制板上CHARGE灯熄灭后,把所有的插座插入印刷板上。

注:

如果基极信号线插错,则会损坏输出模块。

6.5如果基极信号故障,则可能是驱动回路中Q1、Q2、R1、R2损坏而引起。

6.6驱动回路检查:

图5SVF552∽303的驱动部分

图6SVF503∽154的驱动部分

主电路中三极管(图4)及图5、6相关电路中的Q1,Q2,R1,R2列于表4,注R1,R2取决于逆变器容量。

表4

注:

用万用表“X1”档测Q1、Q2及R1、R2。

6.6.1用万用表测一个正常驱动回路的Q1、Q2三极管B-E脚、C-E脚、C-B脚之间的阻值,表笔“+”“-”对换各测量一次。

6.6.2用万用表测一个损坏驱动回路的Q1、Q2三极管,测试方法同上,如果所测值与

(1)中测值相差太远,则可判定此回路损坏。

6.6.3用同样方法判别R1、R2的好坏,R1、R2的阻值全小于5Ω,用万用表测相当于短路。

通常损坏的电阻呈现开路。

6.6.4Q1、Q2的管脚如图7所示。

图7

6.7焊接方法

6.7.1除去硅胶。

6.7.2如果三极管安装于散热片上,先拧松螺丝,同时移开绝缘垫片。

6.7.3剪断损坏元件的几个或全部管脚。

6.7.4电烙铁从背面加热印刷板后,从前面将管脚夹出。

6.7.5用吸锡器把板面上剩余锡吸走。

6.7.6用烙铁焊新元件,让管脚伸出1~2mm,剪除多余部分。

7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检修与调试(以OMRON为例)

7.1PLC电源电压的检查见表5:

          

           

表5

CPU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在电源端子上测量)

PC的额定电压为100~240VAC允许85~246VAC

PC的额定电压为24VDC时允许20.4~26.4VDC

I/O扩展模块电压变化范围(在电源端子上测量)

必须与I/O模块指定的电压范围一致

I/O电源电压变化范围

必须与I/O要求的电压一致

电池使用寿命

5年(在25℃时)

7.2检查CPU和I/O扩展模块是否固定。

7.3检查I/O扩展模块的连接电缆是否插紧。

7.4检查接线端子是否紧固。

7.5检查外部连线有无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