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342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docx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分解

 

XX公司

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锅炉作业指导书

为保证各生产车间的需要,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司炉工必须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操作,具体作业指导书如下:

一、点火前检查

1、锅炉的内检查

定期检查锅炉集装箱内有无附着物及遗留杂物,定期检查人孔、手孔是否密闭,在有效期内必要时要更换密封圈。

2、炉膛及烟道内部检查

2.1、再不送入燃料和送入燃料的情况下,进行然后设备运行检查,对上煤,加煤及炉排运行进行检查。

2.2、烟道内及烟道密闭检查

3、锅炉附件检查

3.1、检查压力表,水位表是否有无异常,各阀门是否灵活,水位显示是否准确,时候已经经过法定部门检验。

3.2、检查安全阀是否调整到规定的起始排放压力,各排放管道是否通畅。

3.3、排污阀是否灵活,排污管道是否异常。

4、自动控制系统的检查

4.1、电路控制盘是否绝缘,各接入点是否无异常。

4.2、各调节阀有无变形,生锈,工作是否灵活。

4.3、水位报警器是否灵敏。

二、点火程序

1、点火时司炉工必须用防范回火的姿势进行操作。

2、点火使用的木材和其他易燃物引火,严禁使用挥发性强的油类易燃物引火。

3、锅炉水温达到60摄氏度时开始投入新煤。

三、升压操作

1、当蒸汽压力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

2、当气压上升到接近0.2MPa时,应检查个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

3、当气压上升到0.2-0.39MPa时,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设备。

4、气压上升到工作压力0.5MPa时,应进行暖管工作,防止送气时发生水击事故。

5、气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是调节安全阀,进入正常供气系统。

四、正常停炉与紧急停炉

1、正常停炉

4.1.1、停止供给燃料;

4.1.2、先停止鼓风再停止引风;

4.1.3、停止给水降低压力,关闭给水阀;

4.1.4、关闭蒸汽阀,打开疏水阀;

4.1.5、关闭烟闸板。

2、停炉后注意事项

4.2.1、电源是否真正切断;

4.2.2、炉膛预热有无引起压力上升的危险;

4.2.3、各有关阀门管线有无渗漏;

4.2.4、注意观察水位高度;

4.2.5、炉渣要处理得当,以防引燃其它物品;

4.2.6、做好锅炉操作记录。

3、紧急停炉

4.3.1、立即停止供煤和送风,减少引风;

4.3.2、迅速扒出炉内燃煤,或用沙土、湿灰压在燃煤上,使火熄灭,但不得往炉膛里浇水;

4.3.3、将锅炉与蒸汽管线完全隔断,开启空气阀、安全阀和过热疏水阀,迅速排放蒸汽,降低压力。

4.3.4、炉火熄灭后,打开灰门和炉门,促进空气流动,加速冷却;

4.3.5、做好工作记录。

 

净x乳x设x备x作业指导书

一、使用前先用清水冲洗,清洗后用蒸汽消毒;

二、启动动力开关,使净乳机达到运行正常状态;

三、打开进奶阀门,启动奶泵,缓慢进料,使牛奶正常达到净乳要求。

四、谁是将排出的杂质收运清理;

五、净乳完成后,用专用工具将碟片拆下,清洗干净;

六、清洗组装后,启动奶泵,用热水(95-100摄氏度)循环冲洗5分钟后待用。

 

灌装的生产操作

一、灌装设备消毒完毕后,质检员检验合格,摘掉待检牌后,灌装工序开始灌装。

二、启动加奶泵,由灌装工把所使用灌装机输送的消毒奶放出约10kg左右,重新消毒。

三、灌装工将所用奶膜准确称量后安装在所用的灌装机上,并调好打印机日期。

四、合上电机开关,自动开关,横封、竖封开关,试压几次后再进入下一步工作。

五、调整温度控制器至横封、竖封适合温度后,合上包装开关,压出合格的空袋后,再进入下一步工序。

六、调试完毕后,进行自动灌装,包装前20袋牛奶,再做生产日期、封合、重量等情况检查,直至合格后开始灌装。

七、灌装过程中,随时对产品进行重量封合检验,不合格品放入指定容器内,重新消毒。

八、灌装完毕后,把机器及罐装罐内的奶放出。

九、灌装完毕后,用95-100(摄氏度)的热水清洗灌装机及有关管道、罐装罐,备用。

 

均x质x机x作业指导书

一、开机准备:

先打开冷却水阀,检查油位,加压手柄是有减至无压力的状态,打开进料阀,启动均质机;

二、待出料正常后,启动加压手柄,缓慢将压力调至所需压力,整个过程控制在2分钟以内。

三、均质完毕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泵内残液,然后在泄压关机,最后关冷却水;

四、严禁带载启动、关机,工作中严禁断料及冷却水;

五、料液温度控制在60-70℃,均质压力控制在18-20MPa。

 

无x菌x灌x装x机x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前对包装机进行设备检查

1、清理横竖封头上的四氟、漆布上附作物;如果漆布有破损、请及时更换。

2、检查横竖封垫胶条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横封漆布必须牢固。

3、检查胶轮紧固情况及完整性(脱胶)。

4、检查双氧水浓度,应不低于35%。

5、奶膜是否在光标夹板内,光头用绒布擦拭干净,灵敏度校正,走带正常。

6、打印日期是否更换,打印位置是否正确。

7、除褶板活动是否自如,有无卡滞现象,凉拌是否合严无间隙。

二、工作前灭菌

1、液奶管路灭菌,工作前首先对奶管路进行蒸汽灭菌;

2、将横竖封加温至工作温度,调整好所需包装膜,开始试包装,调至到所需产品要求。

3、将喷雾杯装150g双氧水,启动空压机并达到额定压力后,打开气路总阀,接通程序启动开关,案程序灭菌开始。

4、打开喷雾电磁阀气路,压缩空气调至0.4MPa并送到喷雾嘴对前无菌室和顶部无菌室按程序喷雾,调压至150g双氧水喷完为止。

5、电子灭菌产生的臭氧经管道加热器加热后,经过流量计(控制在0.4m/3/h范围内)使臭氧浓度达到900ppm,对无菌管路和两个无菌室进行灭菌。

6、预灭菌结束后将管道上的阀换到工作状态,压缩空气经过三个过滤器送到前无菌室,增加物化后的吹干速度,另一路经加热箱送到顶部无菌室。

三、包装机前的工作状态

1、调节进入前无菌室的无菌空气阀门,以微正压1pa左右;

2、调节进入顶部无菌室空气阀门,为吹干薄膜的最风量;

3、调节微调节阀门使其流量等于灌装量

4、检查打印日期是否清楚,有无趟痕;

5、加热体温度表是否稳定;

6、双氧水循环是否正常,温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7、薄膜是否在挡圈限定范围内;

8、检查封口强度及有无褶皱;

9、预定温度是否达到允许值。

待上述正常后可以正式生产

四、生产完成后按照CIP系统清洗要求,将设备清洗干净,待用。

 

CxIxPx清洗程序

一、巴氏杀菌系统清洗程序

对巴士杀菌设备及其管路采用以下清洗程序:

1、每天生产前清洗

1.1、通入压力为0.6-0.7MPa的蒸汽消毒5分钟以上;

1.2、用85℃以上的热水清洗干净,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3、进入生产程序

2、生产完毕后清洗消毒程序

2.1、先用清水冲洗5-8分钟;

2.2、用75-80℃热碱洗涤剂循环清洗15-20分钟(含量为1.5-2.5%钠溶液);

2.3、用清水冲洗5分钟

2.4、用65-70℃酸性洗涤剂循环清洗15-20分钟(含量为1.0-1.5%的硝酸溶液);

2.5、用清水冲洗至中性PH值7,约5分钟。

 

UxHxTx系x统x清x洗x程x序

一、生产前清洗

1、用110℃热水循环40-45分钟;

2、用二氧化氯消毒液循环10-15分钟;

3、进入生产程序。

二、生产完毕后消毒程序

1、用清水冲洗10分钟;

2、用75-80℃热碱洗涤剂循环清洗45-55分钟(含量为1.5-2.5%氢氧化钠溶液);

3、用清水冲洗5分钟;

4、用105℃酸性洗涤剂循环清洗30-35分钟(含量为1.0-1.5%的硝酸溶液);

5、用清水冲洗至中性PH值7,约5分钟。

 

杀x菌、灭x菌过程作业指导书

一、工艺要求

1、巴氏奶、酸奶、酸乳饮料杀菌过程:

温度125-138℃,蒸汽压力0.6-0.7Mpa冷却温度降到7℃以下。

2、灭菌乳灭菌过程:

温度138-142℃,蒸汽压力0.65-0.75Mpa。

二、作业指导书

①巴氏奶、酸奶、酸乳饮料杀菌过程

进料前清洗消毒

1、用水预冲洗5-8分钟

2、用75-80℃的热碱洗涤剂循环15-20分钟(含量为1.2%-1.5%的氢氧化钠溶液);

3、用水冲洗5分钟

4、用65-70℃酸性洗涤剂循环15-20分钟分钟(含量为1.0-1.5%的硝酸溶液或2.0%的磷酸溶液);

5、用水冲洗至中性PH值为7;

6、用水循环的同时将温度升到杀菌温度;

7、用料液将水顶出进入杀菌程序;

8、生产完成后重复清洗消毒程序,备用。

②灭菌乳灭菌过程

1、用清水冲洗10分钟;

2、用生产温度下的热碱性洗涤剂循环45-55分钟,(137℃含量为2-2.5%的氢氧化钠溶液);

3、用清水冲洗至中性PH值为7;

4、用105℃的酸性洗涤剂循环30-35分钟(含量为1-1.5%的硝酸溶液);

5、用清水冲洗至PH值为7;

6、用水替代料夜将温度提升至杀菌温度,进入杀菌程序;

7、生产完成后重复清洗消毒程序,待用。

③设备确认

1、巴氏奶、酸奶、酸乳饮料杀菌过程,采用盘管式杀菌机。

2、灭菌乳、灭菌过程采用管式UHT灭菌机。

④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经培训后上岗,能达到独立操作设备要求。

 

TxGx328xB型分析x天平作业指导书

一、操作方法

1、天平的调整:

a、零点调整:

较大的零点调整,可由横梁上端左右两个平衡舵来旋转调节;较小的零点调整,可由底座下的微动调节杆来调节。

b、感量调整:

天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震动或其它原因,影响天平感量过高或者过低,可以旋低或者旋高横梁支点上方的螺母,担旋动重心螺母后,必须重新调整天平零点,还要准备一耳光10mg的记差砝码,以便经常核查光学读数的准确性。

c、光学投影调整

2、天平使用规则

a、旋转开关按钮时,必须缓慢均匀,过快会使刀刃损坏,同时由于过于晃动,造成计量失误。

b、称量时应适当的估计添加砝码,然后开动天平,按指针偏移方向,增减砝码,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到10mg内的读数为止。

c、在每次称量时,决不能在天平摇动时增减砝码,或在秤盘中放置称量物。

d、被称物体在10mg以下者,可由投影屏中读出读数,10mg以上至990mg可以旋动圈砝码指示盘按钮,来增减圈砝码,其它用镊子增减砝码。

e、天平读数方法,克以下读取加码旋钮指示数盘和投影数值,克以上,看盘内平衡砝码数值。

3、天平维护管理

a、天平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7-23度,避免阳光直射及涡流侵袭或单面受热,框罩内的干燥剂最好使用硅矾、忌用酸性干燥剂。

b、被称物体应放在称量盘中央,并不超过天平最大载荷;

c、尽量少开启天平的前门,取、放砝码及样品时,可以通过左右门进行,关闭窗门时务必轻缓。

d、当天平处在工作位置时,绝对不可以在称量盘上取放物品或砝码,或开关天平门,或者其它引起天平震动的动作。

e、随时保持天平内部清洁,不可将样品落在称量盘或者底盘上,不要把湿的或者是脏的物品放在称量盘上。

被称物体应放在称量瓶或者坩埚内称量,至于吸湿性的腐蚀性气体物品,必须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称量。

f、不要将热的、湿的物品放在天平上称,被称物体在称量前,应放在天平室干燥器内放置15-30分钟,待他的温度和天平室内温度一致后,冯科称量。

被称重的物品及砝码应尽可能的放在称量盘中央,否者当天平开启时,称量盘晃动,影响观测点,也容易损坏玛瑙刀。

h、取用砝码是必须用镊子,砝码每次使用完毕后,妥善保存。

I、称量完毕,所有物品从天平框内取出,关好天平开关及天平门窗,所有砝码必须放回原处,并使圈砝码指示盘读数回复到零,拔下电源插头。

j、发现天平损坏或者不能正常使用时,立即停止使用,交有关部门修理。

分光x光度x计作业指导书

1、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性能

721型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谱区域内使用,工作波长范围内360-8000NM;用钨丝灯做光源,棱镜做单色器,采用自准式光路,用GD-7型真空光电管作为光电转换原件,以场效应器做放大器,用微安表做读数器。

2、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安装使用

a、仪器应安装在干燥的房间内,放置在平衡的工作台上,室内照明不宜过强。

b、接通电源前,应将个旋钮调节到起始位置,然后在打开电源开关。

c、接通电源后,开启置收池的暗箱盖,选择需要的单色波长和适宜的灵敏度,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指向“0”;然后将置收池的暗箱盖合上,此色皿座处于蒸馏水的标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旋转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附近,仪器预热20分钟。

d、仪器的放大灵敏度分5档,从1至5逐步增大。

其选择原则是,在保证仪器空白档良好调到100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低档,这样仪器交集更高的稳定性,一般都放置1。

在改变灵敏度后,须按3,重新校正,1和100。

e、预热后,按步骤3林旭调整几次0和100后,稍待片刻,在钨丝灯经过一段平衡后,重新调节0和100,即可工作。

3、分光光度计的维护

a、在电波波动较大的地方,220v电源必须稳定。

b、仪器要有良好的接地。

c、为了保证仪器的干燥,对仪器底部两只干燥筒中的硅胶应定期干燥。

d、天热时,不能使用电风扇对着仪器吹,防止钨丝发光不稳定。

e、仪器停止工作是,必须切断电源,开关键归零。

 

高压x蒸汽x灭菌锅作业指导书方法

1、打开灭菌锅盖,向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2、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一般不要放太多,然后采用对角式均匀拧紧锅盖上的旋钮,勿使漏气。

3、打开排气口,加热,产生蒸汽后5-10分钟,关紧排气阀,让温度随着蒸气上升,上升至所需压力后,维持所需时间。

4、灭菌完毕,关闭热源,待压力降至0后,打开排气阀放气,打开灭菌锅,取出灭菌物品。

5、灭菌结束,排进锅内废水。

 

培养x箱作业指导书

1、培养箱的最粗脚必须有效接地。

2、在加热前,加入温水,至附表指示“止水”为止。

3、通电,调整温度,加热。

4、使用完毕,切断电源,放尽存水。

 

生物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1、显微镜的放置

显微镜一般放置在距离试验台边缘4cm的左右的地方,平稳而且便于采光。

2、观看显微镜时不宜用直射阳光为光源,可以采用晴天散射阳光或日光灯为光源。

采光时先将聚光器升高,后调节反光镜,光线较强时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宜用凹面镜。

根据观察标本的不同,可通过升降聚光器和放大、缩小光圈已获得合适的光亮度。

3观察任何需要镜检的标本都可以先用低倍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宜于发现目标和确定镜检物;然后旋动,改用高倍物镜,这时需要将集光器上升,并放大光圈,以得到适当的亮度。

在适度旋转细调焦旋钮,就能观察到目的物象,此时切忌物镜与标本触碰。

4、油浸镜的使用:

镜检细菌或放线菌菌体形态时,必须采用放大90-100度的油浸镜,此时标本和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还需注意切勿因镜头碰到载玻片而受损。

在观察时,为了获得强光,需要将集光器上升增大光圈,镜检完毕需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掉,然后再用探镜纸沾少许干甲苯,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干净。

5、维护与保养

A、显微镜无论在使用还是存放时应放在干燥,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不要接触过冷,过热的含有酸、碱的气体。

B、显微镜在使用完毕后,以玻璃钟罩或塑料袋罩住。

C、将卸下的物镜存入干燥缸内

D、透镜表面有污垢是,可用脱脂纱布擦拭,沾少许二甲苯或石油醚擦拭;切忌用酒精,否者透镜上的胶将被溶解。

E、传动部分要加些润滑油,粘度要适当。

 

酸度计的使用作业指导书

1、仪器校正

A、插上电源,预热3分钟,测缓冲液的温度,调节温度调节旋钮,使其指示相应温度。

B、斜率旋钮调至100%,将电极用去水离子水洗净,吸干电极球面余水,把正极放入PH值等于7的缓冲溶液中。

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讯数为该温度下的校正数;将电极用去水离子水洗净,吸干电极球面余水,把正极放入PH值等于4的缓冲溶液中。

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讯数为该温度下的校正数;将电极清洗干净,备用。

2、使用

A、所测量的溶液要尽可能的清洁,以免污染电极。

溶液温度调节至40℃以内,已在25℃为最佳。

B、“定位”、“斜率”保持不变;将电极用去水离子水洗净,吸干电极球面余水,慢慢放入待测溶液中;待测溶液温度,据此温度调节旋钮,使其保持一致。

轻轻摇动,然后静止。

读数稳定后,读出数值。

将电极自溶液中取出,清洗保存。

3、仪器维护

A、电极在塑料保护栏内,敏感玻璃泡不与任何硬物接触,任何破顺或擦毛都会使电极失效。

B、电极不能接触有机硅油,不宜长期浸泡在蒸馏水或蛋白液中,长期不使用,应将保护套罩上,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

C、测量时,电极的引入导线需保持静止,否者会引起测量不稳定。

干燥箱作业指导书

1干燥箱的使用方法

A、在供电线路中安装刀闸开关一只,并用粗导线做接地线。

本箱应平稳放置,避免震动。

B、开启箱顶风顶,插入玻璃温度计,关上箱门,接通电源后,即可转换开关至“1”档,将控温仪温度指数旋转至所需温度,白色指示灯发亮表示箱内开始升温。

C、当红色指示灯发亮,白色指示灯熄灭时,表示加热停止,要恒温时,可将选择开关旋转到“2”档。

2、注意事项

A、本箱为防爆干燥箱,对带有挥发性的物品切忌放入箱内,以免发生危险。

B、试品隔板的平均载荷为15kg,切忌过载。

C、不得任意拆卸侧门或改变电线线路。

D、每次使用完毕,应将电源关掉,并保持清洁。

 

自动CIP清洗系统作业指导书

CIP清洗是用来对乳品,饮料加工生产线和灌装设备进行自动清洗的专用设备,可提供酸洗,碱洗以及热洗三个程序,并且可自动设置酸液,碱液浓度以及热水的温度。

1、火碱NaOH(≥99%)、硝酸HNO3(65-68%)

2、测定用精密试纸(6.4-8.0)。

3、CIP清洗程序及要求:

a、水洗,循环5min。

b、碱洗,循环10min,碱液浓度3%,温度80℃。

c、水洗,循环5min至中性止。

d、酸洗,循环10min,酸液浓度1.5%,温度80℃。

e、水洗,至中性澄清止(PH6.8-7.2)。

4、灭菌器单独清洗(按CIP程序,酸、碱液浓度加倍)。

a、对灭菌器每2月1次、冷排每月1-2次定期进行拆洗。

b、、清洗结束后,需松开灭菌器板片,防止胶架变形。

c、做好清洗原始记录(时间、温度、浓度、操作人等)。

5、CIP清洗程序

a、各段(配料、UHT、熟奶段)分开清洗。

b、水洗,循环10-15min。

c、碱洗,循环10-15min,碱液浓度3%,温度80℃。

d、水洗,循环10-15min至中性止。

e、酸洗,循环10-15min,酸液浓度1.5%,温度80℃。

f、水洗至中性止(PH6.8-7.2)

6、管口、喷淋分开清洗,各5min。

a、对乳化缸、均质机周边回流管、热奶管要重点加以清洗。

b、对UHT单独洗(按CIP程序,酸、碱液浓度加倍)。

c、对冷排每个月拆洗一次。

d、做好清洗原始记录(时间、温度、浓度、操作人等)。

7、袋装灌装机清洗

a.调整好灌装机。

b.用水把贮奶桶中余奶冲洗干净(管路先断开)。

c.用水冲洗灌装头。

D用80℃左右的碱液清洗20min左右,碱液浓度为3%。

e.用水冲洗至中性(PH6.8-7.2)。

f.用80℃左右的酸液清洗15min左右,酸液浓度为1.5%。

g.用水冲洗至中性(PH6.8-7.2)。

h.灌装头拆下浸泡在放有热水的不锈钢桶里。

i.做好清洗记录(时间、温度、浓度、操作人等)。

8、每段CIP清洗前必须检测酸碱浓度,酸1-1.5%,碱2-3%

9、每段CIP清洗后,酸碱缸的溶液必须保持清洗前的量。

如不足必须补足,然后检测酸碱浓度。

10、做CIP清洗必须有两人互相配合。

11、工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不符合要求将进行相应处罚。

巴氏杀菌作业指导书

巴氏杀菌乳

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巴氏杀菌→冷却→灌装→冷藏

巴氏杀菌采用72~75℃ 16-40秒或80-85℃ 10~15秒的方法进行加热。

在进行巴氏杀菌时要精力集中,严格操作程序。

1、在进行巴氏杀菌时,必须先进奶后开汽。

2、在结束完成巴氏杀菌时,必须先关汽后停奶。

3、奶泵运转时,严禁没有液体运转。

4、杀菌设备、奶罐清洗时,严格按照自动CIP程序进行清洗。

5、把各时段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进料温度、出料温度、

蒸汽进口温度、出口温度、物料数量、杀菌时间、杀菌温度、清洗过程等详细填写。

 

超高温瞬间灭菌、无菌灌装作业指导书

灭菌乳

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预热→均质→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无菌灌装→成品储存

超高温瞬间灭菌法(UHT)  该方法是采用加压蒸汽将牛乳加热到135~150℃保持0.5~4秒,然后将牛乳迅速冷却的一种杀菌方法,该方法杀菌效率极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超高温灭菌机操作职责:

本工序操作机手应严格按照灭菌机的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操作,并按要求认真做好生产记录.

1、开机前要对灭菌机、无菌灌装机进行全面检查,管路、传感器、电线插接头、光电开关等是否牢固。

2、开机后观察液晶屏,检查各项参数是否达到要求,部位显示数值是否正常。

3、灭菌机的清洗:

将保温管接头卸下,检查清洗是否干净,并视情况进行清水洗或酸碱清洗.

4、酸碱化验:

配好酸碱溶液后,必须对原溶液浓度进行化验:

清洗机清洗完后取酸碱样化验(保证碱样浓度为2·0—2·5%,酸样浓度为1·0—1·5%)。

清洗若不合格,重新配制溶液再进行清洗。

5、生产前管道消毒:

从配料间到灭菌间之间的管道,每天生产前用CIP85—90℃的热水对管道消毒20分钟,如果前一天没有用酸碱清洗或清洗后超过24小时,则必须用酸碱清洗液进行彻底清洗,

6、清洗时遵循以下程序:

冷水5分钟→2—3%/80—85℃碱液循环5—10分钟→热水85—90℃10—15分钟→2—3%/  60℃的酸液5—10分钟→热水循环直到用PH试纸检验水呈中性时为止

7、当灭菌机、灌装机升温均达到要求后,开启供,料泵,并通知灌装工序准备生产,物料进入杀菌工序后经过以下过程:

预热→均质→灭菌→冷却→灌装。

8、灭菌机进料时,按设备设定的时间自动将物料顶出的水排放,排出的奶水混合物进回收罐回收,到生产时间后,灌装机开始生产。

9、工作记录:

工作中认真填写《超高温灭菌机生产记录表》、《灌装机清洗记录表》,记录项目齐全,数据真实、准确、清晰、不得涂改,不得污损或丢失,并及时汇报。

如有设备故障,水、电、汽不足,应在故障及排除一栏中记录,并在备注栏中记录,并说明处理结果.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就是要给产品制定一个标准,然后要按照国家或企业设定的产品标准的要求来生产。

直接标准化  这是一种快速、稳定、精确与分离机联合运作、将物料加热到55~65℃后,按预先设定好的产品标准含量,从而达到标准化的目的。

辅料添加要严格按作业指导书:

1、添加稳定剂,待物料升至55~65℃后,将搅拌均匀的添加剂,缓缓加入,绝不允许快速加入。

2、添加完毕后,必须经高剪切搅拌15分钟以上,经查看,添加的辅料完全溶解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操作。

3、添加酸性调味剂时,必须待稳定剂完全溶解后,非常缓慢的速度加入,加入后必须搅拌10分钟后,再进行均质、杀(灭)菌。

4、辅料添加量必须计量准确。

5、在标准化过程,要准确做好记录:

添加量、添加名称、添加温度、添加时间、搅拌时间等,不得随意更改。

原始记录要保存二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