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340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概况.docx

《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概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概况.docx

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一、绿色食品简介

  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化的大力推进和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如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等副产品,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世界各国都一致认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提出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目标:

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系统,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清洁生产,提高食物质量,增进人体健康;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这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潮流下中国发展绿色食品的背景。

  1990年,中国首次提出发展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并形象地把它称为“绿色食品”。

其目的是通过开发绿色食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在参考国外相关技术、标准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全国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日趋完善。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38个部直接委托的管理机构,65个省部级食品与环境监测机构;

  二是绿色食品标准建设已成体系,形成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的质量标准体系,标志管理已步入规范;

  三是绿色食品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市场开发进展迅速,截止1999年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353个,实物生产量达1106万吨,742家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达302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亿美元;

  四是绿色食品宣传效果日益明显,事业整体形象基本树立,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范围也日益扩大,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绿色食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可持续发展最成功的实践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绿色食品基础知识

  1、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其中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3、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标志使用是食品通过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企业依法使用。

  

  4、绿色食品的特点: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着特点。

  

(1)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3)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

  5、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6、绿色食品分类:

为了和国际接轨,并适应我国国情,将我国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级别。

  

(1)A级绿色食品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2)AA级绿色食品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三、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历程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

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第一阶段:

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一1993年)。

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前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

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

  第二阶段:

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一1996年)。

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

  

(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

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1996年新增产品289个。

  

(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

  (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

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水产类产品上升%,饮料类产品上升%,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

  (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

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一至今)

  近几年来,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

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产品开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绿色食品国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显示出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绿色食品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度和层次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工作也迅速启动。

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四、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现状

  1、通过十年努力,我国现在已建立、健全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管理体系。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2、初步建立和完善了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有机生产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

  3、规范了对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管理。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4、加大了对绿色食品产品的开发力度。

截止1999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353个,生产总量为1106万吨,开发面积达240万公顷。

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70%。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

1999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742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94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302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已初显成效。

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食品广阔的出口前景。

  6、绿色食品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奠定了中国绿色食品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目前,“中心”已与90个国家、近50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不仅确立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地位,广泛吸引了外资,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开发和国际贸易。

1998年,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UNESCAP)重点向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的模式。

  五、绿色食品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

由于发展绿色食品意义重大,前景广阔,许多地方已开始从“战略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来布署绿色食品的发展。

如黑龙江省把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作为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战略举措;内蒙古自治区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

从微观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食品企业对产品质量认证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以增加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广大消费者则希望权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判,以监督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承诺.因此,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将成为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一个“热点”。

?

  目前,国际上类似我国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这对我国绿色食品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在标准、技术、管理、贸易等方面进一步与国际相关行业接轨,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精品和名牌形象,促进中国绿色食品的出口创汇。

  

  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和管理水平,扩大规模效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将继续向农业、食品、轻工、环保、卫生、外贸等相关行业和部门延伸,而且也将形成自身产业发展的一个完整体系,包括:

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

  六、国际交流

  中国绿色食品国际交流与合作简介

  扩大绿色食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树立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为绿色食品出口创汇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中国绿色食品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宗旨。

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国绿色食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管理部门、科研机构、认证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质量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OrganicAgricultureMovement.IFOAM)并为IFOAM-ASIA会员。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依据IFOAM基本标准、欧盟“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及食品2092/91号条例”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标准条例,制定了绿色食品AA级标准,使我国绿色食品与国外有机食品在标准上完全达到一致,并与有关国家的认证机构在相互认证许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促进了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和绿色食品的出口创汇。

   

  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开发十年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以严格的标准控制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认证管理体系赢得国外同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好评。

为推广我国在绿色食品生产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1998年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京召开了“绿色食品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来自联合国机构、亚太地区国家以及国际有机食品界的50多位官员和专家,在经过深入交流座谈后认为:

在食物的可持生产和消费领域,绿色食品不仅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也是世界上20个成功的模式之一;中国绿色食品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模式,可以成为亚太地区食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参考。

七、湖南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现状

  我省是全国开发绿色食品最早、发展较稳健的省份之一。

1992年成立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依法保护“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通知》和《湖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法》,依照有关规定开展了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标志管理、环境监测、市场监督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我省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1、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工作。

1999年,绿色食品开发列入了全省十二大农业工程,增加了投入,绿色食品事业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各级政府都把绿色食品开发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

  2、全省绿色食品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1998年11月,我省制定了《湖南省绿色食品食品管理办法》,依照《办法》和有关规定进行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产品认证、基地开发、市场监督和生产资料管理与使用,使我省绿色食品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3、全省绿色食品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1999全省有5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比上年度增长39%;1999年全省绿色食品企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到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52%;1999年全省绿色食品实物总产量增加到35万吨,比上年度增长548%。

另外,我省绿色食品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日前已经发展到涵盖了农业、食品加工业、轻工业等行业的粮油、饮料、水果、畜牧水产、山珍、林业产品、副食品等门类的系列产品,出现了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亚华种业南山绿色食品开发总公司、长沙秀龙实业发展公司、长沙茶厂等一批绿色食品骨干企业,拥有金健牌、南山牌、兰岭牌、猴王牌等一批绿色食品名牌产品。

  4、绿色食品的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绿色食品产业的纵深发展,以及各种传媒的不断宣传,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的开发已逐步深入民心,宣传界、学术界等广泛加入到绿色食品的行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