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309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docx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学:

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线路测量:

在线路勘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的总称。

线路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包括基平测量与中平测量

基平测量:

测定高程控制点的高程

中平测量:

测定线路中桩点的高程

竖曲线:

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

缓和曲线:

在直线段与圆曲线之间,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曲线之间插入一条起过渡作用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中线测量:

当中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在地面生标定后,接着就沿选点的中线测量转角测设中桩。

定出线路中线或实地选定线路中线平面位置,这一过程称为中线测量

设计中线:

在带状地形图上设计中线的位置。

断链:

由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测距有误造成的里程不连续的差数。

竣工测量:

现场针对设计变更、施工变化、无法查对的工程进行现场实测、补测。

优化设计:

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满足要求,同时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测量工作称为优化设计

中线桩:

沿线路中线测设的控制标桩,并在线路转向处放样曲线的起终点桩。

插大旗:

根据方案研究中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所选线路位置,在野外用“红白旗”标出其走向和大概位置,并在拟定的线路转向点和长直线的转点处插上标旗,为导线测量及各专业调查指出进行的方向。

测定:

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放样(测设):

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与高低,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的一项测量工作。

直线定线:

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一尺段)不能量完,这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直线定向:

为了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除了量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外,还必须确定该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施工测量:

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极坐标法:

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此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的情况。

方向线法放样:

是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方向线相交来定出放样点平面位置的一种放样方法。

准则矩阵:

预先设定的QXX阵的设计矩阵

建筑方格网:

在地势平坦的大中型工业建筑场地上,常布设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

内部可靠性:

控制网发现(或探测)观测值粗差的能力

外部可靠性:

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能力。

初测:

是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纸上定线,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一个推荐方案。

定测:

是在初步设计批准后,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线路的位置,并为施工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

放线:

把纸上各交点间的直线段测设于地面上,放线常用的方法有拨角法、支距法、极坐标法和GPSRTK法。

变形:

是指工程建筑物的(变形体)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形状、大小的位置变化

变形观测:

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零类优化设计:

主要解决控制网的基准问题,其实质是在控制网形与观测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确定网点坐标X与其协因数Qx,达到目标函数的最佳值。

Ⅰ类优化设计:

设计最佳网点位置的问题,即在观测值权阵一定的条件下,确定与网形有关的设计矩阵,即主要解决控制网的网形的问题。

Ⅱ类优化设计:

是指在网形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观测工作量的最佳匹配,或最适当的权的分配,以确定网中各观测值应达到的精度,使仪器得到最佳的利用,各种观测手段得到合理的组合,即主要解决观测值的权的问题。

Ⅲ类优化设计:

是按最优化的原则对一个现的工程控制网通过增测新点和新的观测元素以期改善现有加密网,也就是现有控制网改造的优化设计。

工业测量系统:

工业测量系统是指以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数字相机等为传感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工件的非接触和实时三维坐标测量,并在现场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管理的系统。

测量机器人: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识别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DTM:

数字地面模型的英文缩写,是描述地面诸特性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字阵列,在最通常的情况下,所记的地面特性是地面点高程Z,它们的空间分布由地面点平面坐标(X,Y)来描述

归化法:

先采用直接放样法定出待定点的粗略位置,再通过精密测量和计算归化到精确位置的放样方法。

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

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

1.线路定测的放线方法:

穿线法,拨角法,极坐标法

2.施工控制网的形式:

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矩形格网,GPS网

3.按建筑材料需要的精度高低排序为:

钢结构—砼结构-混凝土结构-土石方结构

4.按施工方法排序为:

预制件结构-螺栓连接钢结构-电焊连接钢结构-现场浇灌式

5.设计三阶段:

选址—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6.依据竣工实际误差来确定包括构件制造,施工安装,测量放样三部分误差组成

7.按放样点的不同空间特征分为:

平面位置放样,高程放样,准直放样

8.按定位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

常规放样,归化放样

9.高程放样的放样方法:

几何水准测量,直接丈量垂直距离,三角高程

10.垂线放样的方法:

经纬仪弯管目镜法,光学铅垂仪法,激光铅垂仪法

11.圆曲线细部点测设的方法有偏角法,极坐标法,切线支距法,弦线偏距法、弦线支距法和割线法,比较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

12.工程控制网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三类。

13.工程测量学按对象划分:

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

14.按精度划分:

普通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

15.工程测量的特点:

服务性,时效性,责任性

16.精密工程测量的主要特点有极高的测量精度要求,非传统的测量方法,专用仪器设备;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测量过程自动化。

17.与一般的控制网相比,变形监测网最主要的特点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的主要特点。

18.控制网按照其用途来划分,可分为国家基本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两大类。

19.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零类优化设计.Ⅰ类优化设计.Ⅱ类优化设计和Ⅲ类优化设计。

20.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平面点位时,影响放样点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的对中误差、测设极角的误差、量取极距的误差和点位的标定误差。

21.工程测量按照工作进程和作业性质可分为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测量工作。

18、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实施方法可分为解析法和机助模拟设计法两种。

19、与测定相类似,施工放样主要是对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等三要素进行放样。

20.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测设)。

21.测设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包括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

22.在布设桥梁施工控制网时,其基本网形有大地四边形,双大地四边形,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结合图形等四种形式。

23、对于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控制网,分基本网和定线网两级布设。

24.修建一条新铁路线一般要经过方案研究、初测和初步设计、定测和施工设计等程序。

25.“精心勘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我们在(铁路)施工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6.铁路新线初测工作包括:

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和地形测量。

27.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有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线路纵断面测量.线路横断面测量。

28.圆曲线的要素包括半径R.线路偏角α.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和切曲差q。

29.圆曲线的主点有直圆点,曲中点,圆直点。

30.桥梁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桥轴线长度测量,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细部放样,梁部放样等。

31.桥梁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有跨河水准测量,GPS水准测量,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水准测量。

32.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极坐标法,导线法和引张线法。

33.全球定位系统由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

34.常用的习惯的独立高程系统国家系统,常采用建筑坐标系施工坐标系

35.水下地形图有等高线图和等深线图

36.大比例地形图按范围可以分为国家基本地形图和专题地形图

37.在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中,零类优化设计主要解决基准的问题,Ⅰ类优化设计主要解决网型的问题,Ⅱ类优化设计主要解决权的问题。

38.从机助模拟法优化设计的过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即初始方案,数学模型,人机对话,调整方案、终端显示和文件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